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735

  所以华沙一旦落入苏联之手,红军就必须尽可能守住它——全世界劳动人民都伸长脖子看着呢!要是华沙解放没几天就被德国人夺回去了,这个世界革命是不是就要失败了?到时候劳动人民该多灰心丧气啊?
  而要尽可能坚守华沙,那么西方面军的一百多万大军就不用干别的事情了,就在华沙周围挖壕蹲坑吧。这等于是德国人用一座华沙空城套住了整个西方面军!
  至于让占领华沙的西方面军再接再厉去打500公里外的柏林,巴甫洛夫现在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时他身后传来了军事委员布尔加宁兴奋的声音:“巴甫洛夫同志,波兰布尔什维克党的贝鲁特同志刚刚打电话来,说波兰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波兰革命政府想尽快迁入华沙,贝鲁特同志还想在华沙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华沙解放庆典。”
  波兰布尔什维克党现在的领袖名叫波莱斯瓦夫·贝鲁特。他是个幸运儿,在第三国际下令取缔波兰布尔什维克党之前,他就是波兰布尔什维克党的高层,本来应该枪毙的。但是他却很走运的被毕苏斯基的警察逮捕了,关进了波兰监狱,还判了5年有期徒刑。
  既然在毕苏斯基的大牢里关着,那么就不归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管了。于是在波兰布尔什维克党最悲惨的岁月里,他就安安稳稳在毕苏斯基的监狱里面吃牢饭。
  到了大清洗风头过去的1938年,他刑满释放了。而这时德国还没有入侵苏联,他自然也不会被娜塔莉勾去参加反革命的波兰国家社会党。于是他就在波兰社会上晃荡了一年多,等到德国入侵的时候他又逃难去了布格河东岸,结果落到了来解放的苏联红军手里。
  不过此时的斯大林虽然还没打算发动世界革命,但是也已经存了和德国翻脸的心思。所以贝鲁特同志就被带到了莫斯科,还按照兄弟党领导人的标准领了特供、分配了住房,不过没有分配老婆,因为他是带着老婆来莫斯科的。
  到了1942年,斯大林准备再兴波兰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却发现别的和贝鲁特差不多资格的老布尔什维克,要么被苏联枪毙了,要么背叛革命跟着德国人混了,只有贝鲁特一个在莫斯科舒舒服服的混日子。于是波兰伟大领袖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就便宜他了。
  ……
  “哦。”巴甫洛夫应了一声,回过头看着布尔加宁,突然说了一句让人感到非常丧气的话:“军事委员同志,我们是不是应该讨论一下保卫华沙的问题?”
  “保卫华沙?”布尔加宁愣了愣。
  “是啊,这是非常紧急的事情。”巴甫洛夫点点头,神情严肃地说,“因为敌人还没有失败……我们低估了德国人的军事实力,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他们很快就会发起反击的。我想我们应该准备转入战略防御了。”
  “战略防御?”布尔加宁是能搞清楚战略防御的意思是什么的。“巴甫洛夫同志,你认为我们没有继续向西或是向北发动进攻的实力了?或许我们应该向北进击,解放旦泽斯克,将整个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包围起来。”
  巴甫洛夫摇了摇头说:“这不可能,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意义,因为波罗的海的制海权被德国牢牢控制。即使我们夺取了旦泽,也谈不上包围德国北方集团军群。”
  占领华沙后用西方面军北上攻击旦泽是“大雷雨计划”中提出的一个预案。而实行这一预案的前提是在华沙战役中大量歼灭德军有生力量,同时红空军对德国空军取得优势,可以从天空中封锁波罗的海。
  但是现在这两个条件根本不存在,德军在华沙的损失并不大,而且空中优势也被德国人取得了。
  巴甫洛夫说:“而且现在西方面军不能再进攻了,我们将太多的兵力投入了波兰。以至于在列宁格勒、乌克兰和高加索等方向上都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
  而我们在波兰苦战2个多月的情况已经表明,我们没有一举解放波兰和德国的实力,必须放弃速胜的设想,要用持久的消耗战来削弱德国。
  持久的消耗战将在列宁格勒、乌克兰和高加索等各个方向上全面展开,所以我们不可能将300余万大军长时间摆在华沙-斯摩棱斯克一线。因此我们必须要准备用较少的兵力在华沙实行防御作战,将华沙变成一个消耗德军有生力量的血肉磨坊!这是我作为西方面军司令员,对波兰战场和整个苏德战场的一点意见。”
第712章
大包围(二)德国的坦克海
  火车“咣当咣当”的向前行进,渐渐远离了华沙这个吞噬了无数德国人和苏联人血肉的战场,先是沿着西行的铁路开进,然后又折返向北,再向东开去。
  领口上挂着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的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少校的庞大身躯坐在靠近窗口的椅子上,看着外面波兰大平原上盛夏时候的风景,田野一片绿油油的,暖风扑面而来,放眼过去全是草绿花红。波兰人的村庄零零散散分布在这如画的风景当中,炊烟缭绕,显得异常宁静安详。
  这里也不错啊!施瓦辛格少校心想,要不等战争结束了就搬到波兰居住吧,和那些长眠于此的同志们做个伴。
  刚刚结束的华沙战役是异常残酷的,在长达两个月的血战中,德军第6集团军付出了近12万人伤亡或失踪的惨重代价——苏联西方面军在华沙战场上伤亡和失踪人数则接近50万,差不多1:4的交换率。
  而施瓦辛格少校所在的坦克连因为一直在第一线苦战,因而伤亡尤为惨烈,伤亡和失踪的人数达到了60人,已经超过了该连满编时人数的一半。
  巨大的伤亡也换来了赫赫的战功,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不仅晋升军衔成为少校,而且还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党卫军第5“维京”师也在华沙打出了威名,成为了国防军序列(这个时空党卫军只是个称号,没有独立的系统,是国防军的一部分)中的王牌师。华沙战役一结束,这个王牌师就从装甲掷弹兵师升级为了装甲师,成为了党卫军名号下的第一个装甲师,也是德国陆军的第22个装甲师。
  装甲掷弹兵师升级为装甲师当然也不是换块招牌的事情,而是真的要大幅扩充部队装甲力量的,现在中东大油田的产量不断上升,让德国拥有了大幅扩充装甲部队的底气。
  因此施瓦辛格所在的党卫军第5装甲营扩编成了党卫军第5装甲团,装甲营的数量也从1个增加到了2个,满编的情况下拥有176辆4号H型坦克。
  不过施瓦辛格少校并没有成为党卫军第5装甲团的2个坦克营长之一,他成为了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的营长。
  坦克歼击营是最近才开始出现在德国中的单位,是由于一种基于改进型的4号坦克底盘开发而来的名叫“犀牛”的坦克歼击车而编组的作战单位。
  其实“犀牛”并不是第一种坦克歼击车,之前还有“黄鼠狼”和“黄鼠狼”2型坦克歼击车,但是这两种“坦歼”都被当成了反坦克炮,给了某些精锐部队的反坦克营。按照赫斯曼的计划,将来所有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和步兵师的反坦克营都要装备基于2号坦克底盘开发的“黄鼠狼”2型坦克歼击车。
  而“犀牛”这个扛着门88mm炮的大家伙,则是赫斯曼在1940年6月下令开发的,同时开发的还有一种基于相同底盘的“野蜂”150mm自行火炮。
  “犀牛”和“野蜂”在1942年6月前后都完成了最后定型,开始进入试生产,现在只有少量的“犀牛”和“野蜂”被生产出来。不过由于“犀牛”反坦克歼击车的开发和定型时间比历史上早,因此没有等到那门71倍口径的88mm炮,而是选用了和虎式坦克一样的56倍口径的88mm炮,威力虽然小了一点,但是在钨钢弹敞开来用的情况下,威力暂时也足够了。
  另外,根据赫斯曼的要求设计的“犀牛”还有个10mm厚的顶盖,可以用来防护榴弹炮和火箭炮的轰击,战场生存能力强了不少。
  而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则是第一批装备“犀牛”反坦克歼击车的部队。一共得到了42辆(3个歼击车连,每连有14辆歼击车),全部编入了党卫军第5歼击坦克营。
  不过施瓦辛格少校本人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犀牛”,因为党卫军第5歼击坦克营是刚刚完成训练的新部队,现在还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等着施瓦辛格少校去接管呢——部队肯定会在下一次交战前交给他,但是党卫军第5坦克歼击营现在的位置是机密,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现在要去哪里同样也是机密。
  火车在一个不知名的波兰小火车站上加过了煤水,继续往前开行,到了第2天凌晨天蒙蒙亮的时候,突然在一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树林旁停了下来。大家正诧异的时候,就听见一阵哨声大作,然后就有人喊:“全体,带背包,下车!”
  被哨音吵醒的古斯塔夫·施瓦辛格知道,目的地到了!他马上拎起自己的背包,跟在党卫军第5“维京”师的一群掷弹兵后面下了火车。掷弹兵们在铁路旁的一片树林里面列队集结,等带师部的参谋们领他们去不知道设在什么地方的营地。
  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则一个人拎着背包沿着铁路向师部所在的列车走去。“维京”师那么大的编制要开动起来当然得有许多列火车来拉,所以古斯塔夫走了很久也没走到师部所在的列车,但是铁路两旁却豁然开朗起来。
  茂密的树林突然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巨大到望不到边际的平地,而平地上则停满了用伪装防水布遮盖住的4号坦克,不计其数!
  ……
  “元帅,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已经到了内门奇内集结地。”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蒂佩尔斯基希中将快步走进了作战室,向正围着沙盘台打转的集团军群司令官曼施坦因大将报告了党卫军第5装甲师抵达的消息。
  内门奇内集结地位于立陶宛大公国首都维尔纽斯附近,在一大片森林的包围之中。在波兰联邦统治立陶宛的时代,那里就是波兰军队的训练场,一直都是军事禁区。在德国人到来后,内门奇内训练场更是一再扩建,修建了大量拥有良好伪装的军营、仓库和道路,还铺设了一条军用铁路。现在那里是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个集结地,第1装甲师、第2装甲师、第11装甲师都集中在那里,现在又要增加一个党卫军第5装甲师了。
  “知道了。”曼施坦因只是低声应了一句,过了一会儿又问,“5个重装甲营开拔了吗?”
  他问的是501-505重装甲营,这5个营比党卫军第5装甲师更早一步撤出华沙,然后撤到旦泽休整和扩编,将所有的“黑豹”坦克换成了“虎式”坦克。同时每营还加强了一个中型坦克连(配备22短炮管的辆4号F型坦克)和一个突击炮连(配备6辆3号突击炮),以便增强重装连对抗苏军步兵和苏军反坦克炮的能力。
  “1个小时就开拔了,今天晚上肯定能抵达内门奇内。”蒂佩尔斯基希说,“有了党卫军第5装甲师和5个重装营的加入,就能抵消第56装甲军调离的不利影响了。”
  第56装甲军是和第18集团军一起从北方集团军群调离的,他们现在属于新成立的彼得格勒集团军群。彼得格勒集团军群现在下辖第18集团军、俄罗斯白卫军第1集团军、芬兰东南集团军、芬兰卡累利阿集团军和法国第1炮兵集群等部,专门负责围困列宁格勒——当然是围而不打,专等苏军解围部队上来送死!
  而在第56装甲军调离后,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突击力量就有所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曼施坦因就请求古德里安将从华沙战场上撤下来的党卫军第5装甲师和5个重装营划入其麾下。
  曼施坦因笑了笑,抱起胳膊说:“其实看看苏联红军在波兰的表现,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第1、第2、第6、第7、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等10个装甲师。再加上党卫军第5装甲师和5个重装营,应该有足够的力量对抗苏联人的坦克海了。”
  “足够了!”蒂佩尔斯基希笑道,“即使没有党卫军第5装甲师和5个重装营也足够了。因为第11、第12、第13、第14和第15这5个装甲师在7月和8月都完成了扩编,装甲团的数量从1个增加到了2个。这样我们原有的10个装甲师就一共拥有了20个装甲团,光是在编的4号坦克就有3520台啊!”
  因为解决了石油和有色金属这两大瓶颈,而且对欧洲各国的工业能力整合也比较成功。因此德国装甲部队现在走的是数量型的路子,选择了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为主力车型。而且包括戴姆勒-奔驰公司、克虏伯公司、莱茵金属公司、MAN公司、波舍尔公司、大众公司、亨舍尔公司、斯柯达公司、波兰国家工业公司(这是原来波兰的兵工厂,现在仍然由波兰王国政府运营)、雷诺公司、索玛公司、哈奇开斯公司、AMX公司(以上4个是法国公司)等欧共体的坦克制造商,都在德国军备总局的指挥下,将它们的坦克生产能力集中到了4号系列、3号突击炮系列和2号自行炮系列之上。因此现在德国(欧共体)坦克、突击火炮的产能远比历史上要强大,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所有的工厂都开足马力,到了7月份,欧共体(还不包括工业基础薄弱,一时无力生产4号和3号的匈牙利)各国的坦克、突击火炮的总产量就突破了1500台。
  现在德国陆军终于也有条件玩一下坦克海了!
第713章
大包围(三)见好就守
  克里姆林宫,枢密院楼1号办公室。
  约瑟夫·斯大林这个时候正捏着一封西方面军司令部发了的电报看了又看,自从世界革命开始以后就变得非常严肃的面孔上,终于也露出了几分欣慰的笑容。
  华沙真的解放了,华沙真的回到了波兰人民的手中!
  虽然华沙之战赢得非常勉强,但是总归是赢了,按照俄罗斯历来的规矩,赢了就一切都好办了。
  斯大林放下了手中的电报抄件,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四个人,他们是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因为国防人民委员是斯大林,所以库利克实际上主持国防人民委员部)、总参谋长沙拉什尼科夫和海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在朱可夫和伏罗希洛夫等人离开莫斯科后,这四个人加上斯大林就是最高统帅部的核心了。
  “西方面军虽然打的艰苦,但是终究取得了胜利。”斯大林笑着说,“这场胜利扭转了我们所面临的不利局面,从现在开始,形势变得对我们有利了。”
  库利克和沙拉什尼科夫两个人闻言都是一愣,仿佛没有听懂斯大林同志的话——现在的形势是有利的?怎么看上去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呢?
  斯大林仿佛明白两个老将军的想法,他笑了笑说:“形势有利还是不利是要从世界革命的高度来看的,如果单说苏德战场上的形势,当然是非常严峻的,因为列宁格勒正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但是你们现在也应该看到,德国已经面临两线开战,而且我们还拿下了华沙……这证明了世界革命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斯大林有斯大林的高度,如果单纯从战术角度看问题,苏德战争打了2个多月,苏联这边死伤被俘有一百几十万,而且列宁格勒还让德国包围,所得只有华沙,似乎是亏大发了(其实比历史上好看多了)。
  可问题是不开打行吗?
  如果斯大林不在6月份冒险发动世界革命,现在德国肯定打下爱尔兰了。德国一打下爱尔兰,英国本土就处于全面被封锁的状态中了。到时候英国本土很可能向德国投降——英国人实际上已经准备这么干了!
  而英国本土一降,美国就想出兵欧洲也没有跳板了。罗斯福真的有可能和德国讲和,来个大西洋为界平分地球。到时候苏联怎么办?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斯大林只能硬着头皮上,打得过也得打,打不过也得打。而从现在的情况看,在面子上还占了点小便宜,国内国际都能交待。
  “战争是必须要打的。”斯大林笑了笑说,“现在没有打输就算不错了,巴甫洛夫同志果然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站在斯大林跟前的四个人知道,巴甫洛夫很快就要封帅了,说不定还会晋升副国防人民委员。
  斯大林接着又说:“巴甫洛夫同志建议转入战略防御,适当收缩兵力,在华沙附近构筑坚固防御工事,并且开始储备物资,准备长期坚守。你们怎么看?”
  华沙是不能丢的,有没有华沙就是打胜仗和打败仗的区别!俄罗斯人民的尿性就这样——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
  “华沙必须要守住!”沙拉什尼波夫立即表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
  留着希特勒式小胡子的副国防人民委员库利克的眉头却不合时宜的皱了起来:“总书记同志,现在西方面军的攻击动能已经耗尽,因此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落到了德国人手中。我担心他们正在准备更大规模的攻势。而我们如果要坚守华沙,兵力就会捉襟见肘……”
  “必须要守住华沙!”斯大林登了小胡子库利克一眼。“必须要守住,否则就会陷入更大的被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