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735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巴甫洛夫马上追问,“能打败他们吗?”
  第3集团军可是北路集群的主力,而且还拥有55辆强大的T-34/57坦克,如果再打不赢一个德国装甲师……
  巴甫洛夫抹了抹大光头上的冷汗,心想:如果第3集团军不能打胜,那么“大雷雨计划”多半就会失败,到时候自己就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头号罪人,一个枪毙是没跑的!
  想到这里,他向军事委员波诺马连科投去求助的目光。
  波诺马连科叹了口气,说:“巴甫洛夫同志,现在西方面军的战场并不在白俄罗斯境内,而是到了波兰境内,方面军司令部应该前移,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的情况,方便指挥!”
  这是什么意思?巴甫洛夫愣了愣,难道波诺马连科的意思是让自己向波波夫他们学习?如果打败了就了个战死疆场,好歹混个革命先烈?
  这倒是个办法!巴甫洛夫咬了咬牙,如果变成反动分子被枪毙,家人是要受累的。如果战死疆场……那么家人就是烈士家眷了。
  “军事委员同志,您说的对,我应该去波兰前线指挥。”巴甫洛夫说,“我立即向最高统帅部请示迁移司令部。”
  “好,这样就好,我会建议斯大林同志批准你的请求。”波诺马连科轻松地一笑,这些自己眼下的地位总算是保住了。
  他实际上不是为战局和巴甫洛夫考虑,而是要趁着前线战局尚可,赶紧把西方面军军事委员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出去。因为他的本职是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如果西方面军司令部迁出白俄罗斯,那么他就不会再兼任方面军军事委员了。要不然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就得跑去波兰办公,这顾不过来啊。
  只要西方面军打败仗的时候,他不是西方面军军事委员,那么黑锅就轮不到他来背了……
  就在波诺马连科准备把西方面军军事委员这个大筹码割出去止损的时候,他的西方面军的“行情”却正在反弹。
  ……
  数十道强光突然闪现在了夜色笼罩下的战场上面,仿佛一支支离弦的利箭,射向了远处黑暗中的法西斯军队的坦克。
  “天哪,这是……探照灯?”
  正坐在一辆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上的曼陀菲尔少将也被眼前射来的光线闪到了眼睛,不过他马上就知道这是什么了?这是高炮部队的探照灯,是用来在夜间吓唬敌机的,德国的步兵师、装甲师里面也有这玩意儿,不过一般不会在夜间战斗中用它们来照明。
  “快,快打掉那些该死的探照灯!”曼陀菲尔大叫了起来。作为一名战术专家,他用脚后跟也能想到苏联人给自己设了个埋伏。这些探照灯是给反坦克炮照明的!
  现在冲在前面的是匈牙利人的图朗1型坦克,它们可没有3号突击炮那样的正面装甲,是连ZIS-3型加农炮都挡不住的样子货。
  “快给匈牙利人下令,让他们立即后退……”曼陀菲尔的第二道命令刚刚说出口,前方就传来了密集的炮声,紧接着就是一团团火球猛然升起。
  这是倒霉的匈牙利图朗1型坦克被打爆了!
  也不知道是坦克的驾驶员被突然亮起的灯光闪了眼睛,还是匈牙利坦克兵的有些迟钝,突遭打击的匈牙利坦克集群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还傻乎乎的往前冲。
  这下可便宜了潜伏的苏联红军T-34/57坦克和ZIS-2型反坦克炮啦,炮弹好像冰雹一样砸在了匈牙利坦克上面,一打一个准儿!这些皮薄馅大的中型坦克,纷纷中弹着火,变成了夜色中一团热烈燃烧的火堆。
  看着前方一个又一个接连腾起的火球,坦克第7军政治委员奥克佳布里斯基都快跳起来大喊“乌拉”了。
  虽然之前坦克第11旅为了诱敌损失不小,但是现在这一击得手,可就全捞回来啦!
  而且这场伏击战也证明了57mm反坦克炮的价值,这是一种应该要大量生产大量装备的利器啊。
  轰轰……
  他正高兴的时候,德国人的3号突击炮终于开火了!就和坦克第7军军长罗特米斯特罗夫少将预料的一样,德国人的突击炮果然先打探照灯了。
  探照灯被击中就是信号!
  所有正在开火的ZIS-2型反坦克炮立即开始转移阵地,只有四十多辆T-34/57在继续开火,它们是坦克,可不怕突击炮发射的榴弹覆盖。
  党卫军第8骑兵师的师长费格莱因乘坐的半履带装甲指挥车开到了曼陀菲尔身旁,费格莱因站在指挥车敞篷的车厢里面,大声问曼陀菲尔道:“将军,匈牙利人的坦克损失惨重,是不是让我们的突击炮顶上去?”
  “这可不行,突击炮不是坦克。”曼陀菲尔摇摇头,立即否决了费格莱因的建议。
  3号突击炮虽然火力强大,正面防御也非常坚固,但是它毕竟不是坦克,没有可以旋转射击的炮塔,侧面的装甲也不够坚固。这种武器可以用来支援坦克,但是不能用来替代坦克。
  “那我们怎么办?就这样把胜利让给布尔什维克吗?”费格莱因似乎心有不甘。
  “不,布尔什维克没有胜利,他们被我们阻挡住了。”曼陀菲尔容色平静,并没有因为今晚的挫折而恼火,他冷静的对费格莱因说,“明天早上第48装甲军就会抵达,到时候绝对优势就在我们一边了,我们完全可以消灭眼前这股苏军装甲集群。而且我们还摸清了苏联人的底牌!”
  “底牌?”
  曼陀菲尔一指了指前方,大部分的探照灯已经被3号突击炮的75mm炮打灭了,现在可以看清夜色中不断闪烁的57mm炮的炮口焰了。
  “这不是76.2mm加农炮。”费格莱因也发现问题了,“这是苏联人的57mm反坦克炮。”
  “高度!”曼陀菲尔说,“注意这些火炮的高度。这些火炮不是摆放在地面上的,而是被装在坦克上了……苏联人在T-34坦克上安装了ZIS-2型57mm反坦克炮!现在他们有了可以威胁虎式坦克的坦克了!”
  “果然是这样!”费格莱因点点头,“这些布尔什维克的进步还挺快的,比想象中要聪明啊。”
第691章
帝国反击战(六)
  “司令员同志,好消息!好消息啊!”
  一夜未眠的巴甫洛夫正坐在愁眉苦脸的自己的办公桌前,亲自起草给最高统帅部的关于迁移西方面军司令部的请示报告的时候,方面军参谋长里莫斯基克突然兴冲冲推开了办公室的房门。
  “第3集团军的报告,坦克第7军在扎克罗奇姆镇以东的平原上击败了一个德国装甲师,摧毁了上百辆3号坦克(实际上是五十多辆匈牙利的图朗1型)!现在这个德国装甲师已经退守扎克罗奇姆镇了。”
  终于扳回了一局!
  巴甫洛夫大将稍稍松了口气,虽然前线的形势依旧非常糟糕,但终究还是互有胜败,并不是德国一边倒的优势。
  “日马琴科同志请示,是否要放弃西进迂回,折返到雷纳夫河东岸?”
  红军第3集团军司令员日马琴科现在也知道自己后路不稳。一旦在拉济明一线击败第10集团军的德军装甲集群向北运动,就有可能和扎克罗奇姆镇的德军装甲师形成对第3集团军的夹击。相反,如果让第3集团军及时渡过雷纳夫河,就有可能同第9集团军(北路集群的三个集团军之一)合力夹攻击溃了第10集团军的德军重装甲集群。
  “那么扎克罗奇姆镇上的德军装甲师呢?”巴甫洛夫问,“他们不过损失了上百辆3号坦克,应该还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吧?”
  实际上巴甫洛夫对第3集团军上报的战果并不完全相信,这一个多月来,他已经有点让德军打怕了,对战无不胜的苏联红军的战斗力也产生了怀疑。
  “日马琴科同志准备让机械化11军殿后,以坦克第7军为先导渡过雷纳夫河。”
  西方面军参谋长里莫斯基克说:“日马琴科同志认为,一旦德军重装甲集群发现坦克第7军渡河,多半会北上寻求决战。到时候坦克第7军就能利用T-34/57对付德国人的重坦克了。”
  日马琴科提出的方案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巴甫洛夫反复推敲了几遍,最后还是点头批准了这个方案。里莫斯基克转过身,刚想要离开巴甫洛夫的办公室去传达命令,却被巴甫洛夫给叫住了。
  “里莫斯基克同志。”巴甫洛夫的声音有些沙哑,听上去非常消沉,“华沙前线的形势很不乐观,看来需要动用更多的部队了。而且……在短期内攻占华沙很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大雷雨计划需要进行重大修改了。”
  里莫斯基克愣了愣,“司令员同志,我们有14个集团军啊,难道还打不下一个华沙?”
  他知道巴甫洛夫的心思,这位“大雷雨计划”的制定者已经认识到“计划”正面临失败!但是“大雷雨计划”失败的后果可有些严重!不仅领衔的巴甫洛夫大将要倒霉,身为巴甫洛夫主要幕僚的里莫斯基克少将本人也要遭殃,一个降职记过处分是必须的,会不会加码到劳动改造就要看伟大领袖的心情了。
  “不,不,不……”巴甫洛夫连连摇头,“华沙是必须要解放的,这个目标不能放弃。而且我们对华沙城的进攻非常成功,60%的市区已经在我们手中了。但是敌人比我们原来预想的更加强大和顽固,因此剩下的40%的华沙城不大可能在短期内拿下。我们要准备在华沙城周围和德军再打上几个月,也许会一直打到1943年!”
  “打到1943年?”里莫斯基克吃了一惊。华沙战役从1942年6月开始,要打到1943年可就是6个月以上的漫长战役了!现在可不是围城战,而是激烈的城市攻防战!虽然是苏军主攻,但是德军的反击也非常犀利,两次大反击就重创了苏军2个集团军!
  这样的交战要打上半年,真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共产主义战士呢!
  “是的,有这种可能性!”巴甫洛夫却很肯定地说,“而且华沙决战很可能会演变为共产主义苏联和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之间的终极决战!”
  “在华沙进行终极决战?”
  “是的。”巴甫洛夫耸耸肩,“要不然还能在哪儿?柏林吗?柏林和华沙之间是一大片平原,不仅无险可守,而且还有非常良好的交通设施。公路和铁路都是全世界一流的,如果华沙解放,我们就能利用这些公路和铁路迅速向西推进……除非德国人大肆破坏他们好不容易建成的设施来迟滞我军。而他们又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损失呢?为什么不在华沙和我们决战呢?他们的实力又不弱。”
  巴甫洛夫说的不仅是判断,其实也是一个大举增兵华沙的理由。听着似乎有些道理,但还是有些缺乏依据。就在里莫斯基克想要从前线送来的各种报告中找些内容来佐证巴甫洛夫的判断的时候。一个强有力的依据自己就从前线传来了!
  7月21日上午10点,在扎克罗奇姆镇附近和“曼陀菲尔集群”对峙的苏军第11机械化军报告,又有至少一个师的德军装甲集群抵达了扎克罗奇姆镇附近的维斯瓦河南岸,正准备从德军控制的2座公路桥上过河。
  ……
  “至少一个装甲师?那就是三个装甲师了……”
  克里姆林宫内,世界革命的伟大领袖斯大林捏着刚刚收到的西方面军的报告,显得有些焦虑。
  “总书记同志,德军在华沙的装甲师很可能不止3个!”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显得比斯大林还要焦虑,一张雄赳赳气昂昂的国字脸上堆满了愁容。
  “不止3个?”
  “是的。”朱可夫点点头,“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德国人一共有21个装甲师,其中1个确定在爱尔兰岛,3个确定在华沙,2个确定在中东。还有15个装甲师下落不明!这些装甲师在哪儿?我想他们不可能在睡大觉吧?他们一定在什么地方,正准备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斯大林吸着烟斗,若无其事地问:“朱可夫同志,你认为他们会在哪儿?”
  “有4种可能。”朱可夫回答,“在波罗的、在华沙附近、在利沃夫附近!或者……分别部署于上述三地。”
  “他们的目的是……”
  “等我们在华沙和利沃夫筋疲力尽就展开反击,重创西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朱可夫的眉头拧成了一团。
  现在工农红军的主力都在西部,而西部地区有4个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其中又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兵力最多,因为这两个方面军一个负责解放波兰,一个负责解放西乌克兰。而且根据红军最高统帅部的判断,认为德军如果要侵略苏联,不是取华沙-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条拿破仑曾经走过的“经典路线”,就是去攻打资源丰富的乌克兰。不大可能去打城防坚固,而且还是共产主义革命摇篮的列宁格勒。
  因为攻打莫斯科可以迫使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求和,而拿下乌克兰不仅可以得到富饶的黑土地,还能让一千多万近两千万乌克兰人死心塌地跟德国老大一条道走到黑。
  可打下列宁格勒有什么好处?真的去复辟罗曼诺夫王朝,让奥丽加这个过气女皇再粉墨登场一回?德国人真要这么干,那就是1.8亿苏维埃人不死不休了。
  这种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虽然这个女人处心积虑,花了很大的力气将罗曼诺夫王朝和霍亨索伦王朝用联姻的办法合在了一起。但是现在德国掌权的不是霍亨索伦王朝,而是容克军头赫斯曼和纳粹党总理希特勒。希特勒出身无产阶级,和俄国女皇根本没有关联,不可能牺牲德国中下层人民的生命去帮奥丽加复辟。
  而赫斯曼似乎和奥丽加女皇很亲近,还有传言说女皇一度想要嫁给赫斯曼,但是赫斯曼却迷恋上了女伯爵克洛伊,女皇还为此终身不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