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735

  他告诉奥克佳布里斯基:“不是去莱吉奥诺沃,是去塞罗茨克,从那里渡过雷纳夫河,打纳粹一个措手不及。”
  “什么?要渡过雷纳夫河?”奥克佳布里斯基吃了一惊,“是要向敌后大迂回吗?可是德国人的飞机会来轰炸我们的。”
  “这次会有美国飞机来掩护我们的。”罗特米斯特罗夫笑着说,“是美国国际主义战士驾驶P-51飞机,他们其实早就已经到明斯克了。只是这段时间没有这么出动,不过这次他们要大显身手了,今天下午还会有会说英语的空军联络员到来。”
  应斯大林的要求,现在已经有20多个美国战斗机中队被部署到了苏联。这些战斗机联队装备的都是P-51系列的战机,大部分是高空型,也有一些是低空型号。不过这些美国飞机也不能敞开了使用,否则很快会被数量庞大的德国战斗机消耗干净的,因此只有在最关键的地方才能使用。
  ……
  “我是党卫军第5坦克营2连连长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奉命率部向您报到。”
  就在苏联红军坦克第7军趁着夜色踏上征程的时候,施瓦辛格上尉也在沃米安基的一处装甲部分的隐蔽宿营地,见到了自己的临时长官贝克少校。
  “欢迎你和你的同志,我是国防军陆军预备役少校弗兰茨·贝克,奉命担任贝克重装甲团团长。”
  和国防军装甲部队绝大部分的校级军官不同,弗兰茨·贝克少校是个“预备役少校”,这意味着他不是职业军官。实际上他是个牙医,而且还是个牙科博士,并没有正经上过军校。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获得过技术军士(炮兵)的军衔,还拿过二级铁十字勋章。后来又在1937年再次入伍,在第6装甲师服役,先后担任过营副官、反坦克排长、坦克连长、坦克团参谋长和坦克营营长,是一位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因此才被莱茵哈特上将带到了华沙,并且指派他担任一个临时组成的重装甲团的团长。
  所谓的重装甲团,其实是一个临时合成的团级战斗群。由1个装备了黑豹坦克的重装营(第504营或第505营),2个装备4号H坦克的坦克连(从党卫军第5坦克营抽调),1个自行装甲炮兵营或1个突击炮营(从党卫军第5师抽调),1个装甲掷弹兵营(芬兰营或瓦隆旅第1营)和1个装甲工兵营等单位组成。
  一共编组了两个,分别是“贝克重装甲团”和“鲁德尔重装甲团”,而施瓦辛格上尉的坦克连就被编入了贝克重装甲团。
  根据莱茵哈特上将和胡贝少将所制定的计划,从7月20日,也就是明天开始的“莱吉奥诺沃短促突击作战”中,3个装备虎式坦克的重装甲营将负责打头阵,在装甲掷弹兵的配合下强攻苏军正面,利益132台虎式坦克的强大威力,给予苏军正面以粉碎性打击。
  而“贝克重装甲团”和“鲁德尔重装甲团”则负责从虎式坦克打出的缺口突入,沿着拉济明-沃沃明-苏雷欧维克这条线路进行攻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突到正在进攻华沙的苏军背后,并不是要包围华沙城下的十几个苏军集团军,十几个集团军一百多万人呢,莫德尔可没那么大胃口。
  他的设想只是一次短促进攻,沉重的打击苏军北路集群,迫使他们放弃对莱吉奥诺沃的进攻。从而让苏军的主攻方向再一次回到华沙这个血肉磨坊,同时吸引更多的苏军后备部队到达华沙一线,为北线的突击创造有利条件。
第685章
大雷雨(四十九)
  实际上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官莫德尔上将对苏军北路集群的意图判断是错误的,在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中领教了虎式坦克、黑豹坦克和4号H型坦克的威力后,苏联红军怎么可能再好像傻瓜一样向德国重坦克集群的炮口上撞?
  现在华沙攻防战打得那么激烈,都没看见“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的影子,用脚后跟想一下都知道,这些大块头的坦克现在就在莱吉奥诺沃等着苏联人的坦克和步兵呢!
  所以,想象中马上要发生的进攻并不存在。根据苏联西方面军的计划,苏军第3集团军(由坦克第7军、机械化第11军、步兵第18军组成)将会从7月19日夜晚7点开始执行大迂回作战,渡过雷纳夫河,然后向德军侧后佯动,吸引部署于莱吉奥诺沃的德军装甲集群跟进决战。
  而在雷纳夫河北岸的决战开始的时候,苏军华沙战役集群北路集群的另外两个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11集团军)才会在库兹涅佐夫中将的统一指挥下,向莱吉奥诺沃发起猛攻,同时中路集群的主力也会在崔可夫的指挥下从莱吉奥诺沃的南面发起进攻。
  这样,无论雷纳夫河北岸的坦克决战是胜是败,莱吉奥诺沃都有很大的概率被苏军占领。而德军的重装甲集群哪怕在雷纳夫河北岸取胜,也会因为后路不稳,而不得不向西撤退。
  而在部署于正对着莱吉奥诺沃的拉济明一线的,苏联红军第10集团军司令员瓦西里·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少将看来,这样一个计划还是相当靠谱的。
  红军第3集团军的部队是在7月19日晚上7点-7月20凌晨3点这段时间通过拉济明的,这可是8万多人的大兵团啊,而且还拥有800多辆坦克/自行火炮,将近1000门牵引式火炮,各种机动车辆近2000辆。又是夜间通过靠近前线的地区,随便出点什么纰漏都够受的。
  因此第10集团军上上下下也忙了个鸡飞狗跳,又是警戒、又是防空、又是梳理交通,还得配合刚刚成立的波兰布尔什维克党拉济明特委去抓波奸特务。
  而作为集团军司令员的波波夫少将更是一直忙活到7月20日凌晨5点,天色蒙蒙放亮的时候,才回到自己设在拉济明城内一所教堂内的司令部里面,开始翻看各部队送上来的报告。
  这些报告大多是在第一线和德军对峙的第328师和第330师送上来的,也有在雷纳夫河北岸活动的骑兵第57师和第75师的报告。
  所有的报告都非常简短,只有寥寥几句话,其实就是报个平安——在刚刚过去的12个小时里面,前线太平无事,出奇的安静。和苏军对垒的德国人仿佛睡着了一眼,没有发动骚扰性的炮击,也没有进行火力侦察……这是相当反常的!在两军对垒的这些日子里面,可从没有出现过!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内战、波兰战役和苏芬战争的波波夫少将的战场经验非常丰富,匆匆看完这些报告就知道有点不多了。就在他拎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听筒,想给前线的步兵第84军军部挂电话,叫他们提高警惕的时候,突然隐约听到了一阵咻咻的声音。他突然一拍办公桌站了起来,把作战室里的人们都吓了一跳。
  “纳粹在打火箭炮!他们要突袭!”波波夫大吼了一声。
  就在第10集团军的政委奇尔科夫,参谋长格列奇科都张着嘴不知所措的时候。爆炸声就在整个前线几乎同时炸响!波波夫没有听错,刚才的声音的确是3个德国烟雾发射器团的162台火箭炮在齐射!
  除了这162台火箭炮外,莫德尔还集中了13个装备了150mm榴弹炮的炮兵营,同时开火轰击!
  强大的德军炮群反复的犁着苏军第10集团军辛苦构建的防线,一团团桔黄色的火光在阵地上面此起彼伏的炸开,将反坦克陷阱、铁丝网、雷区和摆放在阵地上的各种反坦克火炮以及重机枪炸了个七零八落。130mm的火箭弹和150mm的高爆炮弹威力巨大,每一声轰鸣,都在苏军战线当中炸出缺口,将所有威力范围之内的东西都抛洒了出去。
  和往常打了就跑的情况不同,今天的德军炮群在苏军第10集团军的前沿反复的拍击,尽情倾泻着炮弹和火箭弹,似乎根本不在乎对方的炮反击。
  布置在苏军前沿阵地后方的各个声测哨很快将判读的结果汇报到了第10集团军炮兵指挥部,立即有数学高手通过计算得出了德军炮群的大致位置。
  “司令员同,判定德军炮群位置了!”第10集团军的炮兵主任兴奋的汇报。
  现在苏联的飞机坦克都不敢说能压制对手,就连步兵遇上纳粹步兵也不见得占优势,但是苏联的大炮兵还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不管是榴弹炮、加农炮还是反坦克炮,在数量上都是可以碾压德国人的!
  光是一个第10集团军下属的2个步兵军、1个坦克军、1个骑兵军以及集团军直属的炮兵团就多达17个!拥有各种压制火炮多达544门……这个数字可还没计算下面旅级、团级火炮、各种迫击炮和高射炮以及火箭炮呢。
  “炮群给我开火!”波波夫大声下令,“给我狠狠打击纳粹炮群,让他们知道布尔什维克的怒火是什么滋味的!”
  波波夫少将一声令下,第10集团军下属的17个炮团就立即开始反击,500多门大炮发射的闪光映照得整个天空都变成了红色。从三四千米的高空俯瞰,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员们立即就能发现开火的苏联炮群的位置!
  原来参加今天这场短促突击作战的还不仅仅是德军第6集团军,强大的德国空军第6航空队同样派出了1000多架战机,已经在第6集团军的3个烟雾发射器团和13个炮兵营开火之前,就已经抵达了战区附近的空中。
  现在苏军第10集团军的炮群开火暴露了目标,旋即就遭到了最猛烈的轰炸!虽然负责保护苏军炮群的高射炮全都拼了命向空中开火,紧急升空的雅克-1和拉格-3都不顾一切的去阻挡德军机群。
  但是突然大规模出动的德国飞机哪里是数量有限的高射炮和雅克-1、拉格-3这样的战斗机可以阻挡的?数千枚上万枚的炸弹很快就落在了苏军炮兵的头上,刚刚开火的炮群顿时就成了哑巴!
  “好了,苏联人的炮兵被压制住了!”
  坐在一辆装甲指挥车上“胡贝重装甲师”的师长胡贝少将看见空中再没有一道道桔黄色或是暗红色的光线由东向西飞过,就知道苏联人的炮群已经被德国空军压制住了。
  “现在该我们了!”胡贝少将站起了身,目光平视前方,只看见一片宽阔平整的大平原上,无数的装甲车辆已经排列出了整齐的攻击队形!
  摆在最前面的是3个装备了虎式坦克的重装甲营,132辆虎式重型坦克排成了楔形突击阵。数百辆各种型号的轮式或是半履带式的装甲运兵车、防空战车、坦克修理车和兹利尼2型105mm突击炮也摆好了阵型,跟随在了虎式重型坦克的身后,组成了一个浩浩荡荡的师级装甲集群突击阵!
  “车辆发动!”胡贝少将高声下达了命令。
  一旁的参谋人员立即通过车载无线电台,把他的命令下达到了前方的每一台作战车辆。不到15分钟的时间,马达的轰鸣声就响彻云霄,几乎压倒了炮击和炸弹爆炸的声响。
  这种内燃机运转时发出的声响,很快就传到了刚刚被德国人的大炮和火箭炮轰炸的七荤八素的苏联红军步兵第328师的阵地上面。
  守在那里的红军指挥员和战士们很快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坦克马达的声音他们怎么会听不出?而且这动静那么大,想来也不是十辆八辆的小集群。
  “同志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快到阵地上去!”
  “同志们!世界革命的战士们,准备战斗,狠狠打击纳粹分子!”
  “布尔什维克党员,青年团员们,世界革命的战士们,考验我们的时刻到来了……”
  指挥员和政工人员们的呼喊声在阵地各处此起彼伏,大队大队的红军士兵很快就被组织起来。红军战士们拿着步枪、反坦克手雷和莫洛托夫鸡尾酒瓶,拖着机关枪,沿着弯弯曲曲的交通壕,从隐蔽阵地飞快的奔向了被德军火炮轰击得七零八落前沿。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和PTRD-41式14.5mm反坦克枪紧接着也被人拖着或是扛着上了射击阵位。
  德意志帝国的反击,已经开始了!
第686章
帝国反击战(一)
  “天哪,德国人发动大规模反击了,他们在攻击第328师的防线。”
  正在公路旁的麦田里面啃黑面包喝咖啡的奥克佳布里斯基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轰鸣声,然后又听见坦克第7军军长罗特米斯特罗夫的喊叫声。
  他连忙抬头向南面望去,只看见昏暗低沉的天空,已经被一阵阵炮火发射和爆炸的亮光照得通明。不计其数的炮弹拖着尾焰,以极快的落在了大约是红军第328师的阵地上,激起了一簇簇的烟柱和火光。炮弹爆炸的轰鸣声传到了十几公里外苏军坦克第7军隐蔽休息的公路旁(虽然有美国国际主义战士的P51掩护,但是迂回的苏军第3集团军还是选择了昼伏夜行),听起来就好像一阵阵的闷雷,敲击在每个红军指战员和政工人员的心头。
  德国发动反击了?难道他们的主力部队到了华沙?
  就在奥克佳布里斯基的心头浮现出这个让人有点心惊肉跳的疑问时,远处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道的闪电,撕开了凌晨时分还显得有些昏暗的天空。伴随着这些闪电出现的,还有一阵阵“咻咻咻”的怪叫。
  “火箭炮齐射!这是第二轮火箭炮齐射了!”坦克第7军军长罗特米斯特罗夫再开口时的声音听上去都有些颤抖了,“第10集团军的炮群居然被纳粹的飞机压制住了!这下可糟糕了,没有炮群支援,第328师根本抵挡不住德国人的装甲集群突击!而我们第3集团军又……”
  红军第3集团军是华沙北路集群中的主力,其辖下的坦克第7军也是苏联唯一一个装备了T-34/57型坦克的坦克军!如果坦克第7军还在原来的位置上,那么55台火力强大的T-34/57和16门ZIS-2型57mm反坦克炮配合使用,一定会重创德国的重型坦克集群的。
  可是现在,强大的坦克第7军却偏偏在向敌后迂回的途中。虽然坦克第7军和第3集团军的其余部队,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战场也不太远,只有区区十几公里。但那是直线距离,中间可隔着一条宽阔的雷纳夫河!
  而且更加糟糕的是,供第3集团军渡河的浮桥只有区区几座,还都在7公里外的塞罗茨克。如果现在是夜间,这二三十公里最多四十公里的机动,花上2个小时也就能走完了。
  可现在偏偏是白天,德国人的飞机可还在红军头顶上盘旋呢。就算有美国人的P51掩护,拥有2800多台坦克和车辆的第3集团军,肯定也会被炸的损失惨重。
  “军长同志,德国人的反击应该不会得逞的。”奥克佳布里斯基政委望着远处被德国火箭弹打出的火海,咽了口唾沫,“第10集团军也有1个坦克军,而且还有16门ZIS-2型反坦克炮……”
  说到这里,奥克佳布里斯基自己的眉头也皱起来了,T-34和KV-1坦克目前使用的F-34型76.2mm坦克炮已经被证明打不穿德军重型坦克的装甲,而德国坦克和突击炮上使用的75mm炮和88mm炮,却可以轻易击穿T-34和KV-1的正面装甲。
  因此整个第10集团军中,能够威胁到德国重型坦克的,仅仅只有16门牵引式的ZIS-2型反坦克炮以及32门更加笨重的85mm高射炮。而这种没有装甲保护的牵引式火炮是非常容易遭到敌方炮兵和空中力量的覆盖打击,战场生存能力是很成问题的……
  ……
  “开火!快开火!挡住纳粹的坦克!”
  红军第328师第1122团反坦克炮连的连长伊万·西多维克中尉听见了自己惊恐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命令!因为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根本不可能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击穿德国重型坦克的正面。
  实际上,这种45mm口径的反坦克炮连4号H型坦克和3号突击炮的正面也很难打穿。根据最新下发的作战手册,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必须准确命中德国重型坦克(指虎豹)、4号坦克、3号突击炮的履带,或者在300米内命中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的侧面。
  但是要按照手册上的要求使用1937年型45mm反坦克炮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将669公斤(拖运)重的牵引式反坦克炮运动到敌方坦克侧翼300米内,还是击中一辆行进中的坦克履带都不容易。
  而两者相比,打中履带仿佛还容易一些。可是想要命中,也必须把德国人的坦克放近了才行。因为45mm反坦克炮一旦开火就会暴露目标,跟随德国重型坦克行动的突击炮和自行火炮马上就会把榴弹轰过来!所以45mm炮打上两三发炮弹就必须立即转移阵地,想要在有限的炮击机会中给敌人造成损失,那就必须把德国坦克放近了打。
  这个道理,伊万·西多维克中尉当然是知道的。只是面对德国人汹涌而来的数百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他和绝大部分的反坦克炮连的连长一样,根本没有魄力把这些轰鸣着前进的钢铁怪兽放近了再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