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735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威廉·莱西掰着手指头说:“现在我们有华盛顿号战列舰和另外7艘老式战列舰,5月份会有马萨诸塞号服役,8月份会有亚拉巴马号服役。而你们现在有约克公爵号、声望号、纳尔逊号、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到秋分前后还会有安森号和豪号服役。而苏联人到那时也会拥有2艘超级战列舰和1艘崭新的战列巡洋舰。所以我们完全有能力维持纽芬兰-格陵兰-冰岛-摩尔曼斯克航线,将足够的炸弹和飞机以及飞行员送往苏联。”
第603章
海狮行动(一)
  “帝国元帅,元帅阁下,这一类船只日本人叫它陆军航母,我们管它叫两栖攻击舰。实际上就是用一艘护航航母为基础进行改装,使之可以同时搭载登陆艇、登陆部队、舰载攻击机,并且拥有可以进行对地轰击的高平两用火炮。实际上,这是一种集轻型航母、登陆舰、炮舰等舰艇的主要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舰艇……”
  在大部分舰艇都陆续离开前往直布罗陀后显得有些空空荡荡的基尔港内,德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官格莱姆大将正在向赫斯曼和施莱彻尔两人介绍一艘刚刚服役,看上去有点像航空母舰的舰艇。
  这是属于德国海军陆战队的“波罗的海”号两栖攻击舰,它是以12000吨级的护航航空母舰C航舰为基础改造而成的。标准排水量和C航舰差不多,达到了125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8300吨。用两台功率为6000马力的船用柴油机驱动,最高航速可以达到20节。
  和普通的航空母舰一样,“波罗的海”号两栖攻击舰也用有直通式甲板,可以起降飞机。不过它的机库很小,只能容下9架Hs-123T舰载对地攻击机,另外直通式飞行甲板上还能系留6架这种双翼对地攻击机,使得舰载机数量可以达到15架,比它的原型C航舰少了一半。
  除了收容舰载机的机库之外,这艘两栖攻击舰的内部还有个占据了整个三层甲板的登陆艇/登陆车辆舱室。舱室内可以搭载10艘轻载排水量6吨的B型登陆艇(人员登陆艇)、20艘轻载排水量6.5吨的E型登陆艇(车辆登陆艇)、20辆由E号艇搭载的车辆(可以搭载1辆卡车)、22辆配备了50毫米L/60长管火炮的3号M型水路两栖坦克,以及2000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官兵。
  另外,“波罗的海”号还拥有6座双联装128mm高平两用炮,6座双联装40mm高射炮和16门20mm机关炮。其中6座双联装128mm高平两用炮是可以用来对岸轰击支援登陆部队的。
  而在“波罗的海”号两栖攻击舰的舰岛的顶层平台上,还安装了2台名为41式150mm烟雾发射器的10管火箭炮。这种火箭炮是多尼尔公司的产品,使用的是弹重53公斤的Do38型火箭弹,射程可达6公里,用来支援登陆作战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弗兰茨,5月底前能准备好几艘‘波罗的海’级?”从“波罗的海”号上下来,赫斯曼就问格莱姆。
  “可以准备好5艘‘波罗的海’级。”海军陆战队司令官格莱姆大将回答。
  西线总司令施莱彻尔元帅说:“那就能装10000名官兵和110辆3号坦克。”
  “到5月底T型登陆舰能有多少?”赫斯曼又问。
  T型登陆舰是目前德国最大的登陆舰,轻载排水量1500吨,满载排水量3750吨,抢滩限制排水量2450吨,按照有一台400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大航速有16节。在登陆作战时,舰艏舱门可以打开,步兵和车辆可以直接冲上滩头。
  “T型就多了,其中T-1登陆舰能准备好25-30艘,T-2火力支援舰能有12艘可以参战,T-3防空支援舰能有8艘准备完毕,T-4救生打捞舰有6艘,T-5多功能修理舰有5艘,T-6登陆补给舰也是5艘,T-6登陆医院船、T-7弹药补给船和T-8水上飞机母舰都有4艘。”
  T型登陆舰在设计的时候是被当成单纯的坦克登陆舰使用的,不仅可以搭载3号两栖坦克,还可以搭载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或者黄蜂自行榴弹炮,以及相当数量的步兵。
  但是在后来德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在研究登陆作战的时候,发现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能够运输士兵和车辆的登陆舰,还需要各种各样可以支援登陆作战的舰艇。虽然海军的舰艇可以负担起这些支援登陆作战的任务,但是求人总归比不上求己。于是在德国海军陆战队升级为一个独立兵种后就开始魔改T型登陆舰了,最后搞出了8个子系列。加上5艘“波罗的海”级,海军陆战队已经可以在没有海军舰艇直接支援的情况下打一场登陆战了。
  当然,前提是敌方的大舰队不出现,己方拥有压倒性的空优,而且登陆地点也没有密密麻麻布置的岸防装甲炮台——爱尔兰的海滩显然是这些“波罗的海”级和T型舰发挥的最佳战场。
  不过要将多达78艘T型舰和5艘“波罗的海”级两栖攻击舰从德国的威廉港开往爱尔兰也是很不容易的。不仅因为整个航程长达近900海里,以15节的航速需要连续行驶60个小时。
  还因为途中必须穿越被重兵封锁的英吉利海峡,其中最危险的一段是长达30-40公里的多佛尔海峡,这段海峡最狭窄处只有区区28.8公里。
  “首相先生,您面前的海峡就是多佛尔海峡最狭窄的部分,纳粹德国统治下的欧洲就在28.8公里外。我们的多佛尔大炮完全可以把2000磅重的炮弹打过海峡!”
  丘吉尔这个时候已经从美国返回了即将面临入侵的英国,回到英国的第二天,他就视察了德军最可能的登陆地点多佛尔。这里是不列颠岛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地区,近到了在天气良好的时候可以用肉眼看见对岸的地步(估计得让日本猫眼战士来看)。
  因此多佛尔自从1940年法国沦陷开始,就是英国本土防卫部队重点布防的区域。现在正在带着丘吉尔视察多佛尔大炮台的本土防务部队司令官艾恩赛德男爵(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帝国总参谋长)就对多佛尔的防务很有信心。
  他告诉丘吉尔说:“如果德国人在法国刚刚沦陷的时候登陆,多佛尔这里只有防备拿破仑的古董可用。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八座装备了16英寸(406mm)Mark2型火炮的装甲炮台,射程完全可以覆盖到对岸的维桑港和桑加特港,如果使用增程炮弹还可以射击加莱港。”
  安放在多佛尔的8座装甲炮台都是双联装的,装配的大炮清一色都是英国最好的16英寸炮,最大射程有36.5公里,如果使用特制的增程弹则可将射程扩大到40公里,能让炮弹落到加莱市区。
  “能打中海上的目标吗?”丘吉尔眯着眼睛看着雾蒙蒙的海峡,现在是清晨,海面上照例是一片迷雾。
  “没有问题。”艾恩赛德男爵回答,“每一座装甲炮台都有一套最先进的284火控雷达,所以哪怕是在半夜,多佛尔的大炮也能击中30公里外的战列舰。”
  这当然有点吹牛啦,284雷达虽然可以勉强充当火控,但还是需要照明弹配合才能有效命中敌舰。不过有16门16英寸(406mm)大炮守在多佛尔海峡,登陆船团想要通过还真不容易。
  “另外,在多佛尔并不只有这8座装甲炮台,我们还有另外的12座炮台。”艾恩赛德男爵看到丘吉尔眉头微微皱着,又补充道,“其中3座装备15英寸/42倍径Mark1型火炮(射程26.5公里),3座装备了14英寸/45倍径MarK7型火炮,还有6座炮台安装的都是12英寸的老式火炮,但是对付重巡洋舰是绰绰有余的。”
  “也就是40门大炮。”丘胖子点点头,“对付水面舰艇是足够了,防空呢?”
  艾恩赛德男爵说,“在多佛尔地区一共有10个高炮阵地,部署了240门双联装40mm博福斯高炮和单联装3.7英寸(94mm)高炮。”
  “没有能打11000米的重高炮?”丘吉尔问。
  “没有,5.25英寸(133mm)高炮产量不多,现在只能满足海军的需求。”
  由于出现了可以在10000米高空投放的线控滑翔炸弹,现在所有的英国大中型水面舰艇甚至是大型商船上都要加装5.25英寸重高炮。需求一下放大,产量自然跟不上了。
  艾恩赛德男爵看到丘吉尔似乎不大放心,又补充道:“首相,皇家空军战斗机司令部已经有了许多喷火10战斗机和野马战斗机(P51),德国人的轰炸机要敢来就有它们受的了。”
  “还是要尽快装备上5.25英寸高炮。”丘胖子做出了指示,然后又问,“有办法对付德国佬的空降兵吗?那些家伙非常厉害啊!”
  “当然有准备了。”艾恩赛德男爵回答道,“我们在多佛尔部署了第30装甲旅,既可以用来反击滩头,又能用于消灭德国人的空降兵。此外,我们在多佛尔海峡附近的陆军兵力非常雄厚,除了第30装甲旅之外还有1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步兵师、1个要塞师和1个防空师,总兵力在5万人以上,足够击退任何入侵之敌!”
第604章
海狮行动(二)
  在英国伦敦,查尔斯国王大街地下的英国战时指挥部内,在丘吉尔从海峡前线视察返回后,这里就挂起了一幅巨大的英吉利海峡防卫地图。
  地图上,从海峡东面入口处的诺福克郡开始,一直到最西面的康沃尔郡,十个郡都变成了大军云集之地。密密麻麻的标注了部队的番号、炮台和前线机场的代号。
  细细数一下,合计有5个装甲旅、5个摩托化步兵旅、10个摩托化步兵师、10个步兵师、5个防空师、5个防空旅、5个要塞师和5个要塞旅的番号赫然在列。超过40万名英军官兵,1000辆各型坦克,2000门各种口径的高炮,2000门大炮(不包括大口径岸防炮),还有不计其数的迫击炮和机关枪被摆放在英格兰南部的英吉利海峡北岸。
  还有62座装备了10英寸以上(含10英寸)口径岸防大炮的炮台,矗立在靠近滩头的前沿。超过350门巨炮的炮口指向了南方的英吉利海峡,随时准备将企图靠近的敌方舰队轰成碎片。
  24座前线机场和数十座防空境界雷达也部署在了英吉利海峡北岸的10个郡的土地上,超过1500架喷火和P51战斗机随时可以起飞迎战。
  而在距离英吉利海峡稍远的地方,还有属于战斗机司令部、轰炸机司令部和海岸航空队司令部的上百个军用机场,处于时刻待命状态的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和鱼雷攻击机总数超过5000架!
  被部署在第二线的预备队,靠近北海的防线上的部队,或者被用来保卫伦敦市守备部队的总兵力更超过100万。他们操纵着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大炮和不计其数的轻型武器,守卫着一条条精心构筑的防线,正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将入侵的敌人彻底歼灭。
  在更加远离德国人的威尔士、苏格兰,甚至看似不会遭到入侵的北爱尔兰,同样有数量多达几十万的英军官兵和上千架各种飞机严阵以待。
  而在这200多万精锐的一线部队外,还有44个所谓的“郡师”。他们是联合王国的地方部队,有点类似美国的国民警卫队,德国的地方防卫军。不过这些“郡师”经过了近2年的加强武装和训练,现在已经非常正规化了。现在不少英国陆军的一线步兵师,就是从这些“郡师”改编而来的——一个“郡师”改编后就会重新成立同样番号的“郡师”,因此“郡师”的数量不会减少,一直都是44个。
  整个联合王国的本土,在1942年春天的时候,已经是个拥有几百万穿军装的英国人的大兵营。任谁要攻占它,都免不了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伤亡。
  不过在这所阴暗潮湿容易让人联想起地牢的地下指挥部里面,却没有几个人认为可以依靠这几百万武装起来的英国人把入侵的德国佬打败,这些英国炮灰的任务只是拖延英国本土陷落的时间而已。
  因为他们都知道,英国本土的防卫是存在巨大漏洞的!
  “首相先生,本土防卫司令部认为,大不列颠岛的防御是非常严密的。”
  会议室内,介绍完不列颠岛防备情况的本土防务部队司令官艾恩塞德男爵,突然将手中的指挥棒指向了紧挨着不列颠岛的爱尔兰岛。
  他说:“但是爱尔兰岛防御空虚,除了在北爱尔兰有我们的2个师和1个装甲旅不到4万人之外,就只有约4万人的爱尔兰军队。他们的装备水平很差,而且抵抗意志非常薄弱,除非得到我们的帮助,否则……”
  “那么德国人有可能入侵爱尔兰吗?”丘吉尔抽着雪茄烟,眉头紧紧皱着,“有这样的可能吗?”
  “有这样的可能性。”帝国总参谋长布鲁克子爵回答,“目前德国人正在布雷斯特、安特卫普、泽布吕赫、威廉港集中军队和船只。而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布雷斯特由于拥有非常良好的港口设施,预计会成为德军最主要的出发港口。而那里距离爱尔兰只有250海里,德国人很容易就可以将几个摩托化师运往爱尔兰。而对于空降兵而言,250海里的距离也不算很远。如果德国人抢占了科克和沃特福(爱尔兰的港口城市),我们就很难保护爱尔兰不被德国入侵了。”
  “爱尔兰……”丘吉尔抽了两口雪茄,皱起眉头沉默了一会儿,“那些爱尔兰人真是麻烦,如果我们要去保护他们,他们恐怕会把我们当成侵略者吧?”
  “这是肯定的!”布鲁克子爵说,“这样德国人就省事儿了,他们根本不用占领,直接去接管科克和沃特福就行了。”
  原来英国人早就知道爱尔兰是英国本土防卫体系中的大窟窿——赫斯曼这个“骗来”的德意志战神都能想到的事情,大英帝国的政治精英、军事精英们当然也能想到了。
  这伙人个个都能算得上是爱尔兰问题专家。要说起“爱尔兰人的变天账”,他们保管能说上三天三夜。
  所以他们人人都知道大部分爱尔兰人都憎恨英国,虽然爱尔兰的执政者嘴巴上都说要中立,要反对任何敌人入侵之类的屁话。但是能够堂而皇之坐在战时内阁指挥部里的人物又怎么会看不穿爱尔兰人的心思?
  爱尔兰人都盼着德国人来呢!德国人一来,他们才有机会真正摆脱英国独立,而且还能夺回北爱尔兰。他们之所以高喊什么“中立”,还说要抵抗。都是说给英国人听的,而且他们准备抵抗的也只有英国军队。
  可是这些爱尔兰问题专家全都拿爱尔兰人束手无策,他们要有办法,爱尔兰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有总统的自由邦了——虽然名义上还是英联邦的成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独立国家了。
  “首相先生。”帝国总参谋长布鲁克子爵对丘吉尔说,“现在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北爱尔兰部署更多的军队,在德国人登陆爱尔兰后立即去支援爱尔兰人。”
  丘吉尔思索了一下,皱着眉头问:“也就是说我们的陆军要在爱尔兰岛上采取攻势?”
  支援爱尔兰人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现在英国陆军要进入爱尔兰就必须打进去,不仅要和爱尔兰人作战,还必须和德国人打。
  “是的,没有别的办法。”布鲁克子爵点了点头。
  丘吉尔知道布鲁克子爵说的没错,即便现在让英国陆军入侵,也不可能在几天内完全控制爱尔兰岛,因为爱尔兰人早就有准备了。到时候就是爱尔兰人载歌载舞欢迎德国纳粹了……
  “好吧。”丘吉尔吐出一大口白烟,“那么我们就开始准备爱尔兰之战吧,在北爱尔兰多放点部队,最好再摆2个装甲师,一定要让德国佬知道我们的厉害!”
  ……
  “它真大啊!”
  “是的,帝国元帅,它和古斯塔夫大炮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炮。组装起来以后,需要4根特质的载重铁轨才能让它移动。”
  “用它能摧毁海峡对岸的英军炮台吗?”
  “如果能命中就一定能摧毁,这可是800mm口径的大炮啊,它发射的破甲弹重达7.1吨,还有什么不能砸碎的?不过想要隔着海峡打中目标却很不容易。”
  正在法国加莱的前线向前来视察的赫斯曼介绍情况的是“英格兰集团军群”司令官,同时也是炮兵和工程兵专家的路德维希·贝克大将。
  这位大将其实是赫斯曼战争主张的反对者,不过他只是一个孤立的反对者,而无法形成一个反对派。而在赫斯曼掌握了总参谋部后,他就被安排了闲职,高高挂了起来。
  而他和施莱彻尔的私人关系很不错,因此在施莱彻尔出任西线总指挥后,就把他找去当集团军群司令官了。不过归他指挥的集团军群是个虚张声势的集团军群,下属的集团军番号有一大堆,但实际上的兵力却很有限。其中最有杀伤力的就是所谓的“加莱海岸炮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