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735

  选择这几款大炮当然都是有针对性的,直布罗陀的地形险要,英国人又经营多年,炮台的修建位置都是精心选择的结果。必须要用列车炮和超大口径臼炮、超大口径榴弹炮配合才能予以摧毁。
  而且这些大炮布置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K5炮、‘古斯塔夫’炮和‘多拉’炮都列车炮,不通铁路的地方没法布置。而它们轰击的对象直布罗陀岩锋西侧部署的6英寸大炮的炮台,以及直布罗陀岩峰北段风磨台地上的坚固工事。
  在这些坚固工事和炮台被摧毁后,德军就能强攻下风磨台地最北面的部分。然后那些射程较近的臼炮、榴弹炮就能挪到风磨台地脚下,凭借风磨台地的遮挡躲避风磨台地和欧罗巴台地之间的四个英军炮台的火力,同时用420mm和600mm的炮弹将它们摧毁。
  因此,K5炮、‘古斯塔夫’炮和‘多拉’炮的最佳部署位置就在直布罗陀半岛的西面阿尔赫西里斯和塔里法之间的铁路上——大概的位置就是这一带,铁路不一定是原来就铺好的,也可以现铺一些临时铁路。不过再往北挪就不行了,因为北面都是山地,很难铺设铁路。
  而这一带偏偏靠近直布罗陀海峡,在天气良好的白天是不大担心的,但是到了晚上和飞机不能出动的天气,从大西洋方向开来的英国战列舰可就是个巨大的麻烦了。
  这个列车炮虽然口径很大,但毕竟不是装甲炮台,是没有防护的,而且射速超慢,根本打不过战列舰。
  “雷德尔元帅。”赫斯曼笑了笑说,“这也是我到基尔港来的原因。”他看着雷德尔,“公海舰队现在能够出动吗?”
  “公海舰队?”
  雷德尔和公海舰队司令官罗尔夫·卡尔斯海军大将彼此看了对方一眼。
  卡尔斯海军大将马上问:“元帅,公海舰队出击的目标是什么?”
  “进攻设德兰群岛!”赫斯曼说。
  “什么?设德兰群岛?”卡尔斯海军大将吃了一惊。
  他本来以为赫斯曼想让公海舰队排除一支破交分舰队从挪威海和丹麦海峡突入大西洋。没想到赫斯曼竟然提出占领设德兰群岛!
  这已经不是破交,而是直接断交了!
  “元帅,设德兰群岛根本不可能攻占。”卡尔斯海军大将摇摇头,“那里距离苏格兰只有二百多公里,距离斯卡帕湾只有一百多公里,和另外一个英军重要据点法罗群岛的距离也只有三百多公里。而苏格兰北部、斯卡帕湾、设德兰群岛和法罗群岛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防御整体,部署的岸基飞机很可能超过1000架!”
  设德兰群岛是封锁德国舰队突入大西洋的岛链的一环,英国人已经在那里经营了将近2年,当然不可能随便就被攻破。
  赫斯曼点点头,缓缓地说:“但是挪威会在不久后加入我们这一边,吉斯林首相是我们的人,他已经控制了议会和军队。他们在卑尔根和斯塔万格修建了好几个大型机场,可以部署至少500架飞机。那里距离设德兰群岛不过三四百公里,这个距离正好让我们的Fw-190和福克零式都能发挥威力。”
  赫斯曼现在已经不是“骗子”了,打过地中海战役后,他已经是海空作战的专家了,所以知道要怎么在设德兰群岛和英国人作战。
  实际上,最后能不能打下设德兰群岛并不重要。只要能把英国本土舰队的主力从直布罗陀附近吸引到设德兰附近,同时再利用北海上空的不断交战消耗掉一大批英国的优秀飞行员就算胜利了。
  而以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的实力,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一方面,Fw-190和福克零式的高低搭配可以发挥极大的威力;另一方面,开战以来德国的空中力量一直占据优势,因此损失不大,反而锻炼出了一大批王牌飞行员,而英国人那边却因为在法国战场和地中海战场的两次巨大损失,至少失去了1500名老飞行员,在王牌飞行员的数量上根本不能和德国相比。
  因此一旦展开空中消耗战,德国一定能占据交换比上的优势。而选择在北海上空展开消耗战,则可以让双方在营救跳伞飞行员这方面都没有特别大的优势,这样英国最后的损失一定会远远超过德国。
第476章
漫长的开始
  “元帅阁下,我们是真的要拿下设德兰群岛还是仅仅发动一场佯攻?”
  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似乎还是不大明白赫斯曼的意图,他说:“现在美国人已经从英国手中接管了冰岛的控制权,还有消息说,美国正在推动将冰岛变成其海外属地。一旦美国国会和冰岛议会通过决议,那么运往冰岛的物资就不再受《中立法案》的约束。冰岛就将成为美国输英物资的中转基地。
  今后英国的船只,只需要负责冰岛-苏格兰航线的运输任务即可。而这一段航线仅仅只有五百多海里长,以英国本土舰队的兵力足够可以进行严密的护航。届时潜艇破交作战将无法进行。”
  雷德尔眉头紧锁,继续说:“如果我们还想用海上封锁和破交战打击英国,那么就必须占领设德兰群岛和法罗群岛。”
  美国人进驻冰岛其实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目的是逼迫德国首先发动攻击。而德国如果不敢动手,那么美国就会把冰岛变成支援英国前沿大据点。将来输往英国的物资,都会通过冰岛进行转运。这样一来,德国潜艇对英国海上生命线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不再起任何作用。
  而占领设德兰半岛和法罗半岛,就成了有效封锁英国的最佳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
  “另外。”雷德尔接着说,“现在英国在苏格兰北部、法罗群岛和设德兰群岛部署了大量的岸基飞机。美国又在冰岛部署了飞机和分舰队。公海舰队想突破封锁进入大西洋去和法意舰队会师是非常困难的,除非选择在北极极夜时期进行突破。否则就只能占领设德兰半岛和法罗半岛。”
  很显然,雷德尔元帅是倾向于占领设德兰群岛的!他其实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是因为德国的岸基航空兵的机场距离设德兰群岛太远,无法为攻击舰队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因此占领设德兰群岛也就是想想而已。
  但是现在挪威很快就要加入德国这边参战了,有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这两个靠近设德兰群岛的基地,德国的岸基航空兵就能够着设德兰群岛了。
  “首要的目标是吸引英国本土舰队,为直布罗陀战役创造有利条件。”赫斯曼沉吟着说,“其次的目标是英国航空母舰;最后才是占领设德兰群岛。”
  赫斯曼顿了一会儿,又说:“考虑到设德兰群岛的重要性以及它距离英国本土仅有200多公里。所以夺取该群岛的行动必然艰难而漫长,而且还会出现反复争夺。因此这次的行动,也可以看成是夺取设德兰群岛的开始。夺取设德兰群岛的战斗,将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德国公海舰队必须要有进行长期艰苦战斗的思想准备!”
  由于空中力量已经开始主宰海战,因此压制设德兰群岛周围的英国岸基航空兵就成为夺取群岛的关键。而要达成压制英国岸基航空兵的目标就必须要进行反复的拉锯和消耗,因此设德兰战役必然是非常漫长的。
  ……
  “吉斯林先生,我代表欧洲共同体元首兼德意志皇帝陛下欢迎挪威王国成为欧洲共同体的一员。”
  在赫斯曼和德国海军的头头们讨论设德兰群岛作战的时候,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正在欧共体首都,位于阿尔萨斯的欧罗巴堡(就是原来的斯特拉斯堡)接见来访的挪威首相维德孔·吉斯林。
  维德孔·吉斯林领导的挪威国家统一党在不久前发动了一次不流血的政变,强迫挪威议会通过了特别授权法,给予吉斯林政府以立法权。
  也就是说,吉斯林政府现在随时可以让挪威提出加入欧洲共同体的请求了。
  而加入欧洲共同体,对于现在的挪威人而言,是颇有吸引力的事情。因为北海油田现在还没有被发现,挪威也不是什么高福利的富裕国家,而是欧洲的一个穷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德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这样的欧洲富国。
  因此加入欧洲共同体是能够得到大部分挪威人支持的。不过现在加入欧洲共同体就意味着参加德国领导的战争!意味着要和英国开战,而且还有和强大的美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所以在地中海战役前,吉斯林虽然已经成为挪威首相,但是仍然没有办法将挪威拖上德国的战车。
  不过地中海战役后,情况已经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现在大部分挪威人都认为大英帝国就快完蛋了,现在正是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机会。如果现在不加入,等英国战败了,人家欧共体就未必肯收挪威这个穷国了……
  “领袖。”吉斯林对希特勒说,“遵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在卑尔根和斯塔万格修建了6个团级机场,可以随时进驻6个航空团和6个高炮团。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港口和岸防炮台都进行了修缮,随时欢迎德国公海舰队进驻。另外,2万人的维京师也随时准备为欧洲的胜利而战!”
  挪威在过去的一年多里面虽然没有参战,但是也没浪费时间,而是遵照德国的吩咐,拿着德国提供的经费进行战争准备。修建了6个大型机场,修缮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港口,还组建起了拥有20000人的维京师(就是维京军团)。
  “非常感谢挪威为欧洲团结所作的一切。”阿道夫·希特勒笑了笑说,“德国和欧共体其他国家不会忘记挪威的贡献,在战争结束以后,我们一定会帮助挪威发展经济。另外,为了保证挪威的安全,你们暂时不要宣布这个消息,让我们的军队先进驻卑尔根、斯塔万格、扬马延岛和斯瓦尔巴群岛。”
  扬马延岛和斯瓦尔巴群岛都是挪威领土,一个在挪威海靠近格陵兰岛(距离500公里左右)的地方;另一个在巴伦支海靠近北冰洋的地方。虽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但是德国可以在那里设置气象观测站。如果苏联和德国一旦开战,那么斯瓦尔巴群岛还可以作为潜艇的补给站存在。
  ……
  挪威首相维德孔·吉斯林访问欧罗巴堡的消息,很快就被挪威国内的亲英派传到了伦敦。战时内阁的第一反应就是德国公海舰队这只大老虎要出笼了!
  英国依托苏格兰北部机场、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斯卡帕湾就在那里)经营起来的岛链封锁线,很快就要接受最严峻的考验了。
  “奥斯陆传来的消息,吉斯林政府将会把卑尔根和斯塔万格的港口、机场都交给德国使用。”
  外交大臣艾登用低沉的语气报告着刚刚得到的坏消息。
  “有没有办法阻止吉斯林?”总参谋长迪尔上将开口道,“能拖延一下也好,这样我们就能集中力量在直布罗陀和德国人交战了。”
  “没有办法。”艾登说道,“这是我们在地中海失败的后遗症。现在挪威的亲英派都不敢说话,有些人还改变了立场。”
  所谓的亲英派可不等于准备和大英帝国一起去下地狱,他们不过是出于利益倒向英国。但是现在英国看上去要失败了,亲英的政治人物自然要疏远英国了。
  战时内阁指挥部会议室内一片沉默,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丘吉尔,等着这位首相大人拿主意——这主意可不好拿,英国本土舰队就这点实力,顾得了直布罗陀就管不了挪威海,想要两头堵最后搞不好就是两头落空了。
  “如果舰队主力去支援直布罗陀,德国有可能占领设德兰群岛么?”丘吉尔问。
  “暂时没有这种可能性。”第一海务大臣庞德回答,“因为我们在设德兰群岛、奥尼克群岛和法罗群岛的防御相当坚固。如果算上部署在苏格兰北部的飞机,我们在那里有超过1000架作战飞机。其中包括20个中队的布里斯托‘波弗特’鱼雷轰炸机和20个中队的‘威灵顿’重型轰炸机。它们将会采取和德国人、意大利人相同的战术,以大集群出击轰炸企图靠近设德兰群岛的德国舰队。”
  现在英国人也学会了大机群饱和攻击的窍门,不过他们还是缺乏一种类似于Ju88的大航程俯冲轰炸机,所以只能用“威灵顿”轰炸机凑数,用水平轰炸和鱼雷攻击配合去对付德国人的水面舰队。
  “护航战斗机呢?”丘吉尔问,“我们用什么飞机护航?德国人可有两艘航空母舰。”
  “如果距离较近可以使用喷火。”庞德元帅皱着眉头回答,“如果较远的话,就只能用美国人提供的P-51。”
  “那么……如果德国水面舰队从挪威海-丹麦海峡突防呢?在德国飞机进驻挪威后,这种可能增加了不少吧?”
  庞德元帅想了想,回答:“我们可以把‘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乔治五世国王’号和‘纳尔逊’号留在苏格兰西北的锚地以防万一。”
  丘吉尔点点头:“好,我们就这么办……我们将在2个方向上同时作战!”
第477章
帝国元帅
  “陛下的身体怎么样?”
  “不是很好,一时糊涂一时清醒……到底年岁大了。”
  赫斯曼和克洛伊从他们的奔驰大轿车上下来,在一位穿着绣花侍从礼服的皇家侍从引领下,走进了辉煌富丽的夏洛腾堡宫。克洛伊经常出入宫廷,因此认得这位宫廷侍从。所以一边走路,一边问起了威廉皇帝的情况。
  皇帝二世是1859年1月27日出生的,今年已经82岁了,这个年纪在40年代绝对算是高龄。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这位身体一直都非常健康的皇帝开始有了一些老年痴呆的症状,一时糊涂一时清醒。
  “那么今天陛下能不能出席?”穿着一袭露肩晚礼服,又精心打扮了一番的克洛伊低声问。
  “露个面问题应该不大。”侍从回答。
  今天是1941年4月18日,对克洛伊而言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她的丈夫赫斯曼将会在今天得到一个为他特设的军衔——帝国元帅!
  这是为了表彰赫斯曼在地中海所取得的胜利而特设的一个军衔,地位高于陆军、海军和空军元帅,是目前德意志帝国的最高军衔,估计除了赫斯曼之外也不会有别的什么人获得了。
  得到了这个特设的军衔,意味着赫斯曼成为了德国军队的第一人!也许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国军人。
  在赫斯曼看来这个“帝国元帅”也没有什么,历史上的胖戈林就拿过。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一多半是“骗”来的,只有地中海战役是自己指挥打赢的。
  不过对克洛伊这个把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名将当成偶像的女人而言,今天无疑是她有生以来最幸福的日子,她当然也希望德国皇帝本人能够出席封帅的典礼了(主持这个典礼的是担任摄政的威廉皇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