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735

  “但我们也苦练了几个月。”迈尔说,“这几个月的汗可不会白流的,我们比去年9月份的时候强了很多!”
  从去年9月波兰战役结束后一直到今年3月,装甲迈尔和他的手下都在接受严格训练。这是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搏杀后的加强训练,而且每一个官兵都知道当他们的训练结束后,很有可能会同强大的英法军队进行一场血腥而漫长的斗争。
  如果他们可以赢得胜利,那么德意志第三帝国将会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袖,并且长存千年!
  如果他们不幸失败,那么他们所热爱的国家和民族将会迎来末日!
  “我们一定会胜利的。”装甲迈尔猛吸了口烟,“因为我们有领袖,没有人能够战胜我们!”
  ……
  “他们是谁?”
  一个站在马斯河大桥旁的哨所门外的荷兰军官大声问。他身边还有几个背着步枪的荷兰士兵,都是今晚值夜班的士兵。
  “少尉,是几个误入荷兰的德国军人,被我们缴了械。”威廉·沃尔瑟中尉紧紧握着一支上了膛的曼利夏M1895步枪,这是荷兰边防警察的制式武器。
  “知道是误入的还缴什么械?”那名荷兰军官说,“赶走不就行了?”
  “缴都缴了,总不能再还给他们吧?”威廉·沃尔瑟一边说话,一边假模假样押着6个“手无寸铁”的德国兵靠近。“上面说抓到误入的外国军人,都要交给你们。”
  “交给我们?”那名荷兰军官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么一道命令“好吧,把他们押过来吧。”然后他又用德语对那几个冲他走来德国军人说:“兄弟们,不要担心,我们荷兰人没有敌意。只是出于《中立条约》不得不把你们监护起来,不过这对你们没有坏处,至少你们不会被法国人的炮弹打死了……咦,你们不是被缴械了吗?为什么还拿着枪?为什么把枪口对准我,这是不允许的……”
  这位倒霉的荷兰军官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支德国的毛瑟手枪已经顶在了他的脑门上面。和他站在一起的几个荷兰士兵也全都被缴械。
  “你们,你们是德国人?”他仿佛明白了什么,惊恐地看着威廉·沃尔瑟,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问,“你们德国要入侵荷兰?”
  “不,我们不会入侵的,我们和荷兰是朋友。”威廉·沃尔瑟一边说话一边挥手,让几个勃兰登堡队员冲进哨所去控制炸弹起爆装置。
  “不是入侵?”荷兰少尉问,“那现在发生的是什么?”
  “上尉,我们切断电线(引爆装置)了。”哨所里面传来了一名勃兰登堡队员的声音。
  威廉·沃尔瑟吐了口气,对几个荷兰官兵说:“什么都没有发生!对荷兰来说,最好的情况就是现在什么都没有发生!”
  说着话,他摸出了一支信号枪,冲着夜空打出了一枚红色的信号弹。
  ……
  “喂,鲁道夫,听人说你爸爸是部长?”
  在靠近卢森堡边境的一条公路上,这个时候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辆,一眼望不到边。在其中一台属于“大德意志”旗队(并不是大德意志步兵团,在这个时空柏林卫戍团被改编成了皇家卫队团)的欧宝牌卡车上,曾经给装甲迈尔当过炮手的古斯塔夫·施瓦辛格正在和一个名叫鲁道夫的相当英俊的年轻人说话。这个鲁道夫当然不姓海因斯贝格·赫斯曼,而是姓里宾特洛甫。
  “是的,我父亲是外交部长。”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低声回答。他的父亲是部长,但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他不是利希特费尔德军校这样的军官学校毕业的职业军人,而是在世界大战开始前被征召入伍的补充兵。现在刚刚完成新兵训练,补充到“大德意志”旗队的第11连。
  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则回到了布伦瑞克市的党卫军军官学校(他在战争爆发前就进了这所军校,中途又下了部队),完成了作为排长所要接受的训练,现在成了“大德意志”旗队的第11连2排的少尉排长。
  “你真是里宾特洛甫部长的儿子啊。”古斯塔夫·施瓦辛格稍稍有些惊讶——也仅仅是“稍稍”。
  在如今的德国,大人物的儿子和普通人一样参加战争是天经地义的。连皇帝的长孙威廉·弗里德里希·弗朗茨·约瑟夫·克里斯蒂安·奥拉夫(他因为和平民通婚失去了继承权)现在也上了前线。更不用说那些元帅、大将、部长、议员的子孙了。
  “害怕吗?”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将一支点着的香烟递给了外交部长的儿子。“说不定再过几个小时就会有一场血战了。”
  “再过几个小时不会有血战的。”鲁道夫·里宾特洛甫接过烟,吸了一口,“几个小时后我们只会在这辆欧宝卡车上被颠散了骨头,想打仗得等到了比利时。比利时人或许会和我们打,卢森堡人不会和我们打的……他们和我们德国人是一家子!”
  外交部长的儿子分析的不错。卢森堡本来就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直到1867年才因为普奥战争的后果脱离了邦联,但是仍然是德意志关税同盟的一员,直到1919年。所以卢森堡国内一直有比较强大的亲德势力存在,是不可能拼死抵抗德国的。而比利时人实际上也不会在南部荒凉的阿登森林地区抵抗德国,所谓的冒险奇袭实际上是从无人防御的地带安全通过。
  而奇袭能否成功的关键,则是B集团军群对比利时的进攻能否吸引法国北部的联军第1集团军群增援比利时。
第346章
法兰西不哭(四)
  “呜呜……呜呜……”
  警报声开始在海因斯贝格县的林堡机场上空响彻,这是飞行员出战的信号。
  海茵茨·巴尔中尉听见这声响,立即将香烟在烟灰缸中摁灭,然后站起身大喊:“第3大队第2中队全体出动!”
  同时,第3大队的另外几个中队长,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飞行员们听到出击的命令,都呼啦啦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赫斯曼的长子鲁道夫·赫斯曼则是从椅子上跳起来的,满脸都是紧张和兴奋,飞也似的向外跑去。他的那个好朋友诺沃特尼还有那位新来的王子也和他差不多的样子,好像两匹急于捕捉猎物的恶狼一样,嗷嗷叫着就冲了出去。
  海茵茨·巴尔中尉和第3大队中那些“老鸟”们看到这些新人的表现,都哈哈大笑了起来。今天的任务是无聊的护航和空中掩护——先替好几十架Ju52运输机和滑翔机护航,然后是战场空优。而且也飞不了多远,只要飞到几十公里外埃本-埃美尔要塞附近的空中盘旋上几个小时,别让比利时人和英法的飞机靠近就算完成任务了。
  而在“老鸟”们看来,这样的任务根本没有油水。比利时空军的规模并不大,而且还遭到突然袭击,就是有几架好飞机也多半被炸毁在飞机场上了。至于法国人和英国人的飞机——他们的机场最近都在2-300公里外,“喷火”的腿短,来埃本-埃美尔要塞露个面就该回家了,实在没啥用处。
  至于Ms.406和飓风,来了也是送死!今天承担护航和空中掩护任务的可不止一个大队的福克零式,还有相同数量的BF-109战斗机呢!
  ……
  “总理先生,总理先生!”
  保罗·雷诺正冲着一张空白信纸发呆,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苏联慈父领袖斯大林写点什么,以表达法国无意入侵苏联领土的时候。他的一个秘书突然推开了办公室的大门,直冲了进来。
  “弗朗索瓦。”保罗·雷诺有些皱眉地看着自己的这位平日遇上什么事情还算镇定的大秘,“出了什么事?”
  “比利时!”名叫弗朗索瓦的秘书用颤抖的声音说,“德国人向比利时宣战了,就在1个小时前!另外,他们还向卢森堡下达了最后通牒!”
  “见鬼!”保罗·雷诺低声骂了一句,“这下德国佬真要拼命了!”
  他猛地站起身,突然感到脑仁一疼,身子摇了摇,弗朗索瓦忙上前扶住他。
  “总理,您没事吧?”
  保罗·雷诺摆摆手,“没事……我没事,只是有点累了。”
  这时他隐约又听见了《国际歌》的声音,马提尼翁宫外的抗议还在继续呢!
  “弗朗索瓦,你去把德国向比利时、卢森堡宣战的消息告诉达拉第和布鲁姆(大左派)。”保罗·雷诺挥挥手,让自己的秘书离开,然后又坐回了椅子,双目紧闭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又睁开眼睛,然后拎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万森的联军总司令部,很快电话听筒里传来了72岁的甘末林上将沙哑的声音。
  “是总理先生吗?”
  “德国人向比利时和卢森堡宣战了。”雷诺说,“看来还是上一次大战的翻版。”
  “这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甘末林语气轻松地说,“我们的‘代尔河’计划就是应对这种局面的。”
  “那就尽快实行吧。”保罗·雷诺说,“我会马上召见比利时和卢森堡大使。我想比利时会在今天上午邀请我们进去,第1集团军群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英国和法国同比利时政府早就有秘密约定,一旦德国入侵,比利时就会立即邀请英法联军主力进驻。而且比利时军队早在德国恢复军备的初期,就已经展开了居于针对性的防御部署,沿着阿尔伯特运河和代尔河部署了防御,修建了大量坚固的要塞和永备工事,还组建起了一支拥有22个师的精锐陆军。
  根据英法和比利时的秘密协定,比利时人将依靠这在战前修建的防线将德国迟滞在代尔河一线,从而保住自己国家最精华的部分。而英法联军的三十多个师会在德国人进攻后立即开进比利时,和比利时军队并肩作战。
  “除了第9集团军,其余部队马上能够出动。”甘末林的语气中微微有了一些兴奋。“我会把第1后备装甲师加强给第1集团军群,这样第1集团群就会有足够的装甲兵力去对抗德国人了。”
  “第1集团军群能够在德国人的空袭下开动到比利时吗?”保罗·雷诺有些担心地问。
  经过几个月的消耗,现在法国空军的战斗机部队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能够作战的Ms.406和H克75只剩下300多架,性能优良的D.520刚刚投入现役,数量微不足道。加上驻扎法国的英国战斗机,可以同BF-109和福克零式对抗的先进战斗机还不到600架。靠这点空军,根本对付不了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德国空军。
  “总理先生,我们已经有了对应的方案。”甘末林说,“部队会在今天晚上开动,另外英国本土的喷火战斗机会有一部分转场到敦刻尔克和加莱的飞机场,这样就可以确保部队安全进入比利时。”
  “好的,这太好了。”雷诺点点头,喷火是可以真正对抗BF-109和福克零式的战斗机,不过英国人借口要掩护皇家海军,不肯把大量的喷火飞机调到法国,派来法国的战斗机主要是性能不佳的飓风。
  雷诺又问,“第4后备装甲师的师长人选定了吗?”
  “还没有。”甘末林说,“总理,您有人选推荐?”
  “让夏尔·戴高乐来干吧。”雷诺推荐了戴高乐——其实这也不算推荐,而是一道命令。因为雷诺兼任着国防部长,本来就管着军政权,甘末林上将理论上只是他的首席幕僚。
  “好!”甘末林说,“他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我希望他能在几个月后,我们向柏林开进的时候带领第4后备装甲师建立功勋!”
  ……
  “居然是这个时候!”
  内维尔·张伯伦在凌晨4点20分(格林威治时间)的时候,也得到了德国向比利时和卢森堡宣战(其实卢森堡已经投降)的消息。给他带来这个消息的是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而和哈利法克斯子爵一起抵达的还有丘吉尔。
  丘吉尔并不是得知了这个消息才来唐宁街10号的,他来首相官邸是为了和张伯伦商量由谁来接任首相。
  原来张伯伦的政府正在遭遇不信任案的打击!起因是不久之前的“巴统事件”。张伯伦巧妙的让英国置身事外,但是部分保守党议员却认为政府在“巴统事件”上耍滑头,可能会失去法国的信任。因此他们在不信任案投票中倒戈,让张伯伦的内阁没有通过投票。
  现在摆在张伯伦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解散议会下院提前大选;二是内阁总辞。
  心力憔悴的张伯伦已经无意留任首相,所以他希望由丘吉尔或哈利法克斯子爵来继任——由于保守党仍然是议会下院第一大党,如果再组战时联合政府,首相仍然应该由保守党人出任。
  “你们怎么看?”张伯伦看了看哈利法克斯子爵和丘吉尔。
  “我们必须保卫比利时!”丘吉尔毫不犹豫地说,“否则德国就会得到一个威胁帝国本土和生命线的最佳据点,那时我们就会非常更加惨重的代价。”
  比利时和英国本土的最近距离不到100公里,而从比利时向西1000公里就是大西洋!
  哈利法克斯子爵也点点头,同意了丘吉尔的意见。
  “那么如果联军在比利时战败呢?”张伯伦问,“我们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