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735

  “可是德国海军没有出击的港口!”雷德尔元帅抗议道。“英国人占据了法罗群岛和冰岛后,公海舰队很难冲出去了。”
  “那就别去了!”赫斯曼冷冷地说,“沙恩霍斯特号的覆灭,已经说明了舰队破交是不可行的。我们现在有潜水艇和伪装袭击舰可用,不必依靠舰队。而且在我们占领法国后,Fw-200C、He-115还能从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靠近大西洋)起飞配合潜艇进行破交,效果比使用舰队只会更好。”
  希特勒也点点头,赞同地说:“目前不能允许主力舰队冒险出击,它们应该为将来同英国本土舰队进行决战做准备。”他又对里宾特洛甫说,“你去一趟奥斯陆,告诉挪威人,鉴于英国在冰岛和法罗群岛的侵略行径。我们有理由担心纳尔维克和耶利瓦勒遭受入侵。挪威应该建立一支可以保卫纳尔维克的陆军和空军,德国愿意提供帮助。不过我们不会插手挪威内政,我们对挪威没有野心,也希望挪威可以保持中立。”
第322章
罗斯福
  白宫,富丽堂皇的椭圆形办公室里。一个穿着衬衫、面色红润,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的人懒洋洋地坐在办公桌后的一张转椅上。他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两个穿着西服,脸色苍白,上了年纪的男人则坐在总统办公桌另一边的椅子上。其中一个非常消瘦,一脸病容,是新任的商务部长哈里·霍普金斯。另外一个看上去胖一些,年纪也更大,是美国国务卿科尔德·赫尔。
  罗斯福总统的面前,摆放着两份由国务卿赫尔亲自带来的秘密文件。其中一份是美国驻柏林的海军武官在两天前带回华盛顿的,是关于德国的野心及手段——美国驻德国的外交官们认为,德国的野心是重建神圣罗马帝国鼎盛时代的欧洲秩序。也就是由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充当欧洲的核心和领袖,不包括苏联在内的整个欧洲,都要服从德国的意志。
  而德国实现自己野心的路线,则是将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地利王冠领地鼎盛时期(不包括大匈牙利)的疆域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领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2亿的大德意志。然后再以大德意志为核心,推进欧洲(不包括苏联)的经济、政治、外交一体化。
  另一份报告则是英国驻美国的大使交给赫尔的。内容是“大西洋战役”的真实情况。
  情况很不好,大英帝国正处在失败的边缘!
  围歼“沙恩霍斯特”号的胜利实际上是一场战略的失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伤痕累累!至少从英国人提供的“胡德”号在船坞中的照片来看,这条不可一世的战列巡洋舰被人打了个半死。
  水线以下部分有两个可怕的大窟窿,其中一个在舰艉,爆炸殃及了船舵;另一个在舰舯,海水从那里涌入淹没了一个锅炉舱。
  甲板之上的损失看上去更是触目惊心,到处都是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特别是右舷舰舯部有个可怕的大爆炸留下的痕迹,钢铁被炸成了稀奇古怪的样子,看上去好像被406mm的大炮击中一样。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工程师的评估,“胡德”号至少需要6-8个月时间进行维修。而在“胡德”号修好之前,英国皇家海军没有任何一件武器可以对抗再次突入大西洋的德国破交舰队了!
  如果德国人把他们的“格奈森瑙”号和两艘航母再次派出,配合他们的潜水艇打击英国的航线。那么大英帝国将会在一个月或是两个月内崩溃……
  如果德国人因为“沙恩霍斯特”号的损失而心痛,不舍得再派出昂贵的主力舰。那么大英帝国仍然会崩溃!
  因为疯狂出击的德国潜艇会在36个月内把大英帝国所有的商船都送入冰冷的海底!
  “好吧,我明白了。”罗斯福总统看着自己的两位智囊,“大英帝国死路一条了,是吗?”
  “如果我们不干预的话……”
  国务卿科尔德·赫尔叹了口气,又说:“而且法国人的情况同样很糟糕,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发生的空战让他们损失惨重。德国人拥有两种非常可怕的飞机,BF-109和福克零式。当它们配合出击的时候,法国空军的损失会达到一个让人心碎的地步。
  而且德国人的轰炸机还不断炸毁法国的机场,许多飞机没有起飞就被炸毁。现在法国人生产飞机的速度根本赶不上飞机被摧毁的速度。
  另外,法国飞行员的损失也非常惊人,很难补充。照目前的情况,6到12个月后,德国人就能用大轰炸迫使法国屈服了。”
  赫斯曼的“炸平巴黎”仿佛要奏效了。至少现在英法两国的军方和政府高层,都相信德国在消灭了法国空军后,会用大轰炸迫使法国投降。
  “德国人要胜利了?”罗斯福总统歪着脑袋,看着办公桌上的文件,“而我身为美国总统却什么都不能做!”
  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而是能做的实在有限。
  现在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可比不了后世的小布和奥黑,可以到处发动战争去推行民主自由。1939年的罗斯福可没有这样的权力,他甚至不能把英国急需的先进的F2A水牛式战斗机卖给丘吉尔,甚至连钢铁和石油都不能卖给英国!
  因为他被《1936年中立法》捆住了手脚。根据这部法律,美国不能向交战国出口战争原材料,也不能提供贷款给交战国,而且还禁止美国公民和企业向交战国提供帮助,甚至禁止美国公民乘坐交战国的船只出国。
  “总统,我们必须要修改《1936年中立法》,解除武器出口给交战国的禁令。”哈里·霍普金斯说,“如果坚持‘运输自理’和‘现金结账’的原则,在国会肯定能够通过。”
  这是赚大钱的买卖!美国国会当然不会挡资本家的财路同时还去剥夺劳动人民的就业机会了。
  “但是德国人的潜水艇还是会把我们卖给英国的武器都送进大洋深处。”罗斯福耸耸肩,“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帮不了英国。”
  “英国人需要我们的护航。”霍普金斯说,“这是必须的!”
  “我知道。”罗斯福看了眼霍普金斯,“但是法律不允许我这么干。”
  “不。”霍普金斯摇摇头,“实际上法律并没有禁止美国大西洋舰队的航行自由!”
  “航行自由?”罗斯福抬起眼皮,看着自己的智囊。
  “是的,美国海军有权在任何国际水域航行。”哈里·霍普金斯说,“当然也包括德国潜水艇活动的海域。”
  “我知道。”罗斯福点点头,“可是他们不能用深水炸弹炸德国潜水艇,那是战争行为。”
  “但它们可以用明码电报向全世界通报德国潜水艇所在的位置!”哈里·霍普金斯缓缓地说。
  “用明码电报……”罗斯福仰起头大笑,“哈里,我喜欢这个主意,你真是个天才,我想这会让英国的损失有所减少的,这样他们就能坚持下去了。”
  “总统,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国务卿赫尔思索着说,“为了维持战争,德国人同样需要外部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瑞典的铁矿石和苏联、罗马尼亚的石油。没有钢铁和石油,德国人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行。”
  “英国人要入侵挪威和瑞典?”罗斯福有些皱眉头,他也听到点风声了。
  由于侵犯荷兰领空、占领冰岛和法罗群岛,大英帝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有点差。
  这些事情现在成了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把柄,不断有人把英国称为侵略者。那位著名的飞行员查尔斯·林白这些日子就到处演说,宣称英国和法国的战争目的是摧毁德国和奴役欧洲其他国家,而非拯救波兰。因为波兰自己已经和德国讲和,并且在德国的帮助下抵抗苏联的入侵。
  而且德国和波兰讲和的条件,仅仅是履行《1918年边界条约》……这个要求从美国的立场来说其实是合法的!因为美国国会在1919年投票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既然美国不承认《凡尔赛条约》,那么《波德1918年条约》对美国来说就是合理合法的。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如果再入侵挪威和瑞典,支持英国罗斯福就会面临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更大压力。如果他一意孤行,很有可能会让他所谋求的第三个总统任期化为泡影。
  “英国最好慎重考虑入侵挪威和瑞典的问题!”罗斯福摇了摇头,“如果他们执意如此,那么我就不能修改《1936年中立法》了,也不能让美国大西洋舰队去给英国人充当反潜侦查兵。”
  对罗斯福而言,第三个总统任期是最重要的,要是下了台,他就什么大事儿都做不了啦。
  “实际上入侵挪威的方案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赫尔笑着说,“德国和瑞典刚刚要求挪威扩充军备并且在纳尔维克港布防以吓阻英法。挪威政府已经同意了德国和瑞典的要求,同时要求德国和瑞典提供武器装备。”
  “那是正确的事情!”罗斯福点点头,“我们也象征性地提供一些帮助……可以给一些的贷款,让挪威人用来购买几架飞机。”
  哈里·霍普金斯说:“如果英国人不能打铁矿石的主意,那么他们就只能从石油上下手了。”
  “石油?”罗斯福顿了顿,“那就是要拉拢苏联了……如果苏联能够加入英法一边,那么上一次世界大战的局面就能够重演了。”
  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是最有利的!
  “总统,我们可以暗中使点劲儿。”科尔德·赫尔说。
  “就应该这样!”罗斯福看了眼哈里·霍普金斯。
  美国的商务部长说:“总统,我想我可以跑一趟莫斯科……以处理美苏贸易问题的名义去。”
第323章
将赤旗插遍寰宇
  就在哈里·霍普金斯准备往莫斯科去的时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莫洛托夫正在柏林访问。在气派恢宏的第三帝国首都,他听到了一个让人动心的提议——将社会主义的红旗插遍寰宇!
  “莫洛托夫同志!”赫斯曼元帅在威廉街77号的总理府会议室内,用庄严的语调对莫洛托夫说,“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就在我们眼前了,列宁同志的理想将要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红旗(万字旗也是红底)很快将要插遍寰宇!苏联还在等待什么?”
  莫洛托夫愣了愣,作为一个布尔什维克,他当然在心中想象过红旗插遍寰宇的场面,那是多么让人兴奋啊!不过他不认为这一天会在1939年出现。
  在他的想象中,胜利会在20世纪结束前实现,多半是90年代。那时他已经是一个百岁老人了,说不定可以活着看到红旗在白宫升起的一幕——这是一定会实现的!
  赫斯曼仿佛看穿了莫洛托夫的心思,突然说:“莫洛托夫同志,如果我们错过了机会,那么社会主义的红旗到1990年代也别想插遍地球。如果国家社会主义在40年代失败,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会陷入全世界资本主义的围剿,根本不可能胜利,1990年代将是苏联的末日!”
  胡说八道!莫洛托夫心想:科学社会主义拥有巨大的优越性,怎么可能会被资本主义剿灭?
  赫斯曼又说:“我在1917年就和列宁同志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也是赞成的。如果他还活着,现在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向英帝国主义宣战!”
  这倒不是胡说。在这个时空的《列宁全集》里面就有这样的内容。如果现在列宁还在,苏联肯定已经向英法宣战了——先打倒资本主义,然后再决定科学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高下!
  不过斯大林同志已经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主义,总结出了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哪怕苏联被世界孤立,它也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社会主义。
  但这也不意味着要完全排除和国家社会主义联手而战的可能。
  “元帅阁下,如果列宁还在,他会怎么看你们支持白色波兰的事情?”莫洛托夫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布列斯特要塞早就被解放了。”
  “布列斯特不是问题。”赫斯曼一挥手,“只要你们加入对英法的战争,白色波兰就会在一个星期内灭亡。”
  “你们还占据着乌克兰的两个省,那里并不是奥地利王冠领地的一部分!”
  赫斯曼看了眼希特勒,德国领袖马上说:“这不是问题,只要你们履行参战的义务,我们的人立即从那里撤退。”
  “战争需要时间准备!”莫洛托夫说,“苏联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红空军的许多飞机都过时了,陆军的摩托化紧张缓慢,海军的苏联级战列舰还没有建成。你们让我们用什么去打击英法帝国主义?”
  “潜水艇!”赫斯曼淡淡地说,“你们有200条潜艇,其中有几十艘可以在大西洋作战。如果你们加入战争,只需要派出潜水艇,就能在24-36个月中为社会主义赢得世界!
  现在300艘德国潜艇已经让英国损失惨重,如果再加200条苏联潜艇,那么英国人每个月的损失肯定超过50万吨!24个月起码损失1200万吨,36个月损失1800万吨(英国战前拢共才1500万吨商船)。这样的损失,英国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承受的。”
  什么?社会主义的胜利竟然这样简单!莫洛托夫心想:如果列宁同志还在,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战争的。
  “那么苏联能得到什么?”莫洛托夫问。
  “什么?”赫斯曼故意露出了极为惊讶的表情,“莫洛托夫同志,您的话是什么意思?”
  “苏联不能平白无故参加战争,是吗?”莫洛托夫看着赫斯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