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735

  在华沙东南约90公里的拉多姆,波军之前的总预备队普鲁士集团军残部(他们已经在皮利察河东岸被打败)也被第15装甲军团团包围。
  在南线,喀尔巴阡集团军的防线也已经崩溃,该集团军被德军第14集团军的步兵和斯洛伐克军队分割包围,全军覆没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在北线,波军莫德林集团军也节节败退,大部被歼灭,一小部分部队退到了华沙东北的纳雷夫河南岸同新组建的韦什科夫战术集群会师,暂时依托纳雷夫河建立了一道非常单薄的防线。不过这样的防线根本抵挡不住德军第三集团军和第19装甲军(由北方集团军群掌握)的攻击。
  另外,原本部署于东普鲁士东南的波军纳雷夫战术集群,现在也开始向南转移,目的地很可能是布列斯特要塞或卢布林。如果现在动用第19装甲军进行追击,消灭纳雷夫集群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西线的情况并不算吃紧。”赫斯曼拿着电话听筒说,“荷兰人还在拖延,英法联军也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调动。现在将第19装甲军西调是因为波兰战役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什么?基本达成?”博克上将仿佛吃了一惊,“可是波兰人还有许多军队,华沙城也没有占领啊。”
  “暂时不需要占领华沙。”赫斯曼说,“第三集团军应当从目前的战线后撤,逐步退回东普鲁士;第四集团军、曼施坦因集群应当在维斯瓦河以东作战。在歼灭或驱逐波军波兹南集群和普鲁士集群后,南方集团军的战线也会向西和向南收缩。”
  “大将,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怎么做?”博克上将追问,“难道我们要和波兰展开谈判?”
  “谈判已经在秘密进行了。”赫斯曼在电话里告诉冯·博克,“目前我们的立场是恢复‘1918年条约’中的波德边境,同时还要在原奥属东加利西亚驻军,并不考虑灭亡和吞并波兰……”
  波兰当然是要吞并的!但是没有必要歇斯底里地嚷嚷,弄得波兰人和你拼命。有什么必要呢?历史上怎么样吞并的,赫斯曼不管,反正现在这个时空,德国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吃相难看。
  这次利沃夫发生的事情多好啊,乌克兰人民哭着喊着要德国来吞并,这才是王霸之气啊!
  所以赫斯曼在“利沃夫事件”发生后,就立即和施莱彻尔、希特勒通了电话,确定了解决东线战事的最新方案:
  一、目前不考虑灭亡波兰和占领华沙——那样只能便宜了斯大林。如果德军拿下华沙,同时又拿下波兰本部,那就意味着波兰联邦的灭亡,东线的波军将丧失抵抗苏联的斗志。这次斯大林在对波兰和英美宣战的问题上耍了德国一把,那么德国自然也不会把波兰完全打趴下再让苏联舒舒服服吃肉。
  二、以《布列斯特条约》规定的苏俄西部边界线为占领西乌克兰的军事分界线。以西由德军完全控制,以东由乌克兰防卫军控制。
  三、德国不参与乌克兰防卫军的抵抗活动,但可以开放西乌克兰以接受右岸乌克兰难民——现在是难民,几年后说不定就是对苏联充满仇恨的国家社会主义好战士了!
  四、德国目前不吞并西乌克兰,而是以军事占领的形式实际支配西乌克兰,等待苏联和波兰的战争分出胜负后,再举行全民公投——这是为了给波兰人一点幻想。
  五、同波兰展开和平谈判,先提出以“1918年波德条约”为准确定西部边界并且占领全部立陶宛。同时德国提出占领西乌克兰直到苏波战争结束,以及在波兰被苏联击败时占领布格河以西的波兰全境,以避免波兰被苏联完全占领。德国对波兰和西乌克兰的占领将维持到世界大战结束。
  六、德国保证在未来的苏波战争中保持中立,不会支援苏联,同样也不会支援波兰——因为苏联没有履行对波兰开战的义务,所以德国不会替苏联消灭所有的波兰军队。但是之前瓜分波兰的分界线依然有效。德国不会占领属于苏联的土地!
  这就是赫斯曼的路子,占领也占领的堂堂正正,要让人心服口服。
  当然赫斯曼这么个做法也是考虑到波兰军队其实还有些实力。光是在西线,波军至少还有波兹南集团军、华沙集团军、卢布林战术集群、纳雷夫战术集群等四个集团军级的战术集群。
  而且其中的三个集团军(集群)还是由精锐部队组成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虽然对付不了德军,但是如果转用于布格河以东,对苏联红军而言,恐怕就是堆难啃的硬骨头了。就让斯大林去慢慢地啃吧!
  德国正好早点结束东线的战争,好专心去准备西线的决战。虽然波兰战役只打了10天,但是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却还是有一大堆。既有部队训练不足(特别是装甲部队)造成的问题,也有指挥经验不足造成的问题(谁也没指挥过装甲部队打仗啊),还有战术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德军的将领们在运用装甲部队的问题上还是过于保守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武器装备上面!其中最让人头疼则是坦克。虽然德国军队用坦克碾碎了波兰人的防线,但是德国坦克却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二号坦克的装甲和火力都不足,在战场上很容易受损,37mm炮就足够给它们造成很大的损失。38t坦克表现不错,但是数量还不够多,应该让它完全取代二号。三号坦克好像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的它的50毫米L42火炮在测试的时候不合格,因此只能暂时安装37mm炮,威力和38t坦克的火炮一样(型号也一样)。
  而四号坦克的75毫米L43火炮同样是不合格的——开发长管坦克炮其实很不容易,因为不能太大太重,只能在材料和工艺上想办法,这需要时间进行一次次的试验。可是赫斯曼前世不是学冶金的,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给军工部门的时间不够,炮虽然勉强开发出来了,但是质量不过关,使用寿命太短。而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们又太喜欢使用这种“大口径”火炮(因为他们手头缺少自行火炮),结果开战仅仅10天,大部分四号坦克的火炮已经更换过一次炮管了,而炮管的储备又因此告急。
  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大堆,的确需要花上一段时间加以解决,然后才能保证把法国佬打翻在地。
  ……
  “哦?那么说,德国人不打算占领华沙了?”雷兹·希米格维是在布列斯特要塞看到赫斯曼给出的“六点和平条件”的,在过去的几天,他是一边在部署反击,一边在迁移统帅部,结果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指挥混乱,以至于早就应该开始的反击到9月11日上午也没发动。
  波军的统帅部现在迁到了布格河以东的布列斯特要塞。所以娜塔莉花了一整天时间,乘坐意大利大使馆的汽车,才从华沙带着电台还有赫斯曼的口信抵达了雷兹·希米格维新总部。
  “不,他们最终会占领华沙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仿佛苦笑了一下,“等到你的几十万军队被苏联红军彻底打垮,德军就能依据停战协定,光明正大占领波兰了。”
  “占领还要光明正大!”雷兹·希米格维冷哼一声,“这些德国人什么时候也变得和英国人一样虚伪了?”
  “其实他们大部分都挺实在的。”娜塔莉耸耸肩,“不过现在的东线总指挥赫斯曼大将是挺虚伪的,而和波兰停战也是他极力主张的。不过您还是得接受虚伪的停战,我说的对吗?”
  波兰元帅长叹了一声,娜塔莉说的没错,波兰必须接受,因为苏联很快就要在东面下手了,这才是真正关心到波兰民族存亡的战争!
第293章
反击(十)
  “你们要求以《布列斯特条约》的规定来划分未来的边界,是吗?”
  1939年9月11日下午5点,在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之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莫洛托夫才在威廉街77号,见到了态度相当冷淡的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
  “是的,领袖。”在听了陪同莫洛托夫前来的苏联大使的翻译之后,莫洛托夫说,“这是两国政府事先约定好的……我想德国不会违反约定吧?”
  “德国当然不会违反约定,我们一向说话算话!”阿道夫·希特勒突然发了疯一样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可是苏联呢?苏联有没有遵照约定向波兰宣战?今天已经是9月11日了,战争已经开始了11天!你们苏联在干什么?”
  “我们……我们在准备。”莫洛托夫面无表情地说,“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准备好和英国、法国、波兰开战?”
  “不。”莫洛托夫说,“苏联的敌人只有波兰。如果德国同意遵照原先的约定划分边界,那么苏联将会在24小时内进攻波兰。”
  他说的是进攻,而不是宣战!苏联将会不宣而战,这样也就把和英法开战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希特勒和身边的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元帅互相看了一眼——苏联果然不值得信任!施莱彻尔是会说俄语的,他用俄语说:“好啊,你们进攻吧。不过我们已经打完了……波兰人刚刚向我们请求停战,鉴于我们在西线面临的压力,我们打算接受他们的请求。”
  “停战?”莫洛托夫一愣,一张很少有表情的面孔上也露出了惊讶,“战争结束了?”
  这可糟糕了!莫洛托夫心说:德国要和英法波讲和了,这样苏联就得单独去和波兰人打仗……不,很可能不是和波兰一国,英国、法国说不定会支持波兰的!
  看到莫洛托夫的表情由惊讶变成了惶恐,施莱彻尔元帅才仿佛恶作剧似的一笑:“战争还没有结束,我们不会轻易放过英国和法国的,除非他们同意废除《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并且归还他们在过去20多年中从我们这里夺走的一切!”
  现在波兰已经跪了,而且还要为了自己的东部领土去和苏联打仗,德国的兵力可以从东线解放出来转用于西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自然要提高和平的要价。不仅《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而且依据这两项条约从德国手中拿走的,也要归还,至少要部分归还!
  这意味着英法不仅要把他们占领的原德国殖民地归还,而且还要归还德国缴纳的赔款。甚至还会涉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主权归属!
  这样的话,英法和德国之间的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低了。
  莫洛托夫松了口气,只要德国和英法继续打下去就好。
  “不过你们苏联必须向我们提供石油。”希特勒知道现在是讹诈苏联的好机会,他可不会放过,“我们的石油储备不多,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战争。如果你们能每个月向我们提供50万吨石油,那么我们就能打下去了。”
  “50万吨?”莫洛托夫连忙摇头,“这不可能!苏联要打仗了,我们自己也需要石油的!”
  苏联当然有富裕的石油产量了,但是石油是卡德国脖子的工具!怎么可能一个月给德国50万吨?
  “最多20万吨。”莫洛托夫说,“你们必须用我们需要的机器交换。”
  希特勒看了眼施莱彻尔,施莱彻尔冷淡地说:“我们还在和英法作战,工厂必须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如果你们想要机器,那就只能等到战争结束。我想,你们一定不希望战争很快结束吧?”
  这是要敲诈苏联啊!
  莫洛托夫很快就明白了施莱彻尔的意思,他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很勉强地点点头:“好吧,一个月20万吨,可以赊账!”
  “是50万吨!”施莱彻尔说。
  一月50万吨,一年就是600万吨……不过施莱彻尔也不认为波兰人有能耐抵抗12个月。他估计波兰人能抵挡1个月就算不错了,德国能白讹到50万吨石油也算个外快。
  “好!”莫洛托夫也不认为第二次苏波战争会打很久——等到把波兰打趴下了,供油协定自然就是废纸一张。
  “不过你们必须保证不支持波兰和乌克兰。”莫洛托夫也提出了苏联的要求。斯大林最担心的,莫过于德国把先进武器提供给乌克兰和波兰用于对付苏军。
  “我们当然不会支持他们。”希特勒说,“这点你们可以放心,我们德意志帝国做事是讲原则的,我们会遵守约定,也会考虑盟友的利益,不像某些国家那么不守信用。”
  莫洛托夫当然知道希特勒口中那个不守信用的国家是谁?不过他也不会去和希特勒斗嘴。虽然付出了50万吨石油,但是得到了希特勒的保证,还就瓜分波兰问题达成了一致。他的这次柏林之行,基本算是成功了。
  现在苏联红军,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波兰和乌克兰了。
  ……
  “什么?你们波兰人要和德国停战?”
  几乎在莫洛托夫和希特勒见面的同时,波兰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也到了伦敦,将波兰政府准备和德国停战的消息告诉了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
  子爵顿时就有一种想要揍眼前这个波兰人一顿的感觉。世界大战就是因为你们波兰而起的,现在你们说停就停啊!你们能停,英国、法国停的下来吗?
  “这是单独媾和!”哈利法克斯子爵严肃地说,“如果你们这么做了,大英帝国永远都不会视波兰为朋友了!”
  约瑟夫·贝克哭丧着脸,“子爵,您应该知道苏联马上就要进攻我们了,他们要的土地比德国人更多……你们愿意向苏联宣战吗?”
  向苏联宣战?一个德国已经快收拾不过来了,还宣苏联?
  看到哈利法克斯子爵沉默不语,约瑟夫·贝克说:“我们波兰人没有办法啊,我们没有两线作战的本钱,只能集中力量去对付苏联。”
  “你们怎么可能战胜苏联?”哈利法克斯子爵冷冷看了约瑟夫·贝克一眼,“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你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满足苏联人的要求,然后集中力量去和德国打!只要打败了德国,你们失去的一切,就能从德国人身上拿回来!”
  贝克连连摇头,“这是不现实的。子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可怕的德国!虽然雷兹·希米格维元帅一直在策划反击,但是我们都知道波兰被打败了,在第一天就被打败了,到9月5日时已经一败涂地了……雷兹·希米格维元帅的反击根本不会出现,因为那只存在于他的幻想当中。”
  约瑟夫·贝克和波兰政府的大部分高官其实都是“毕苏斯基的上校”,都是懂军事的。而且他们在军队里面还有很多朋友,到9月5日时,他们就已经知道波兰输惨了,华沙也守不住。因此才有政府迁往卢布林的决定。
  至于什么波军大反击,什么维斯瓦河奇迹,他们这些内行兼圈内人是根本不会相信的。就他们了解的波兰军队,就算还能组织一场大规模会战,起码也得花上十天半个月进行准备。到时候德国人早就把普鲁士集团军和波兹南集团军消灭了,还拿什么打会战?
  所以当雷兹·希米格维告诉他们,德国人准备以《1918年波德边界条约》为基础进行和谈时,所有的人都要求雷兹·希米格维立即接受——不管德国人最后会不会抬高要价,只要他们现在不进攻华沙,肯放走波兹南集团军和普鲁士集团军的残部,好让他们去抵抗即将入侵的苏联。那么波兰就还有一线生机!
  而德国人提出的占领东加利西亚(指奥属西乌克兰)和立陶宛(包括纽尔维斯)的要求,雷兹·希米维格和贝克等人都认为可以接受,因为“占领”毕竟不是“割让”,主权仍然属于波兰联邦,德国占领只是为了不让苏联红军进入,实际上是对波兰的保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