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735

  而赫斯曼的另外三个孩子都是女孩,长女玛丽亚、次女伊丽莎白、小女儿也是最小的孩子是阿玛莉亚……她们并不是合适的容克军官家族的继承人。
  “父亲,福克姑父的零式是非常好的飞机,非常低的翼负荷、失速特性良好、低速下的操控反应极端灵敏。”鲁道夫一边吃着母亲亲手烹调的牛排,一边眉飞色舞地向父亲介绍自己的新飞机——一架由BF-FK联合体生产的“福克零式”。
  他今年虽然只有19岁,但是因为生在赫斯曼家里,又是安东尼·福克的外甥,所以早就是个“老飞行员”了。拥有超过1000小时的飞行经验。因此被分配到了精英云集的海军航空队第一战斗航空团充当补充飞行员,理论上在完成补充训练后才会上战场,不过真打起来也难说。
  鲁道夫说:“它的平面回旋能力,无论回旋半径还是回旋率都是一流的,据说超过了Bf-109,而且它的爬升速度也很快,可以瞬间爬升几乎是加特技飞机,唯一的不足就是俯冲性能较差。我想在这次演习中,驾驶Bf-109E的空军兄弟们可要吃苦头了……”
  他还不知道要打仗了!
  军队是以演习的名义集结的,包括德国海军航空队的部分飞机在内,现在已经有超过2500架飞机集中到了德国本土东部的各个机场。
  鲁道夫所在的部队也被调到柏林附近的某个军用机场。因为海军航空队的飞机都是大航程,可以从柏林起飞去炸利沃夫,所以不必去和短腿的空军飞机抢前线机场。
  而鲁道夫今天则请了假,跑到距离驻地不远的家中和父母一起吃饭——他不知道要打仗,他所在海军第一战斗航空团的团长也不知道。因为部队还没有进入最后的临战状态,所以就准了补充飞行员鲁道夫半天的假。
  “好的。”赫斯曼平静地点点头,他不能告诉儿子军事上的机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鲁道夫笑着说,“我可是老手,16岁就能飞了。在海军第一战斗航空团所有的补充飞行员中,没有比我技术更好的飞行员。”
  “那我就放心了。”赫斯曼顿了下,“不过你还是要注意,别飞太低了,零式没有装甲,在低空飞行很容易被击中的。”
  “击中?”鲁道夫一愣,随后才笑了笑,“我在模拟空战训练中从没有被击中过……”
  就在这时,赫斯曼家的一个女仆突然快步走进了餐厅,她对赫斯曼说:“侯爵,有电话,是找鲁道夫少爷的,是部队打来的!”
  赫斯曼知道,这是取消休假的命令……
第260章
东线总指挥
  1939年8月底的德国国防军是没有8小时工作制一说的,而且军纪非常严格,哪怕是国防军副总参谋长的儿子也不得违反——容克军官团讲究世代从军,军队里面到处都是将军的儿子元帅的孙子,但是在军纪面前一律平等。
  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在接到了自己的上司,海军第一战斗航空团团长维尔纳·莫尔德斯少校的电话后,二话不说立即就和父亲母亲告别,骑上自行车去海军第一战斗航空团驻扎的机场报到了。
  他将在那里作为一名见习军官——他是少年军校和空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在完成补充训练后会得到少尉军衔——和补充飞行员亲身感受战争的气氛,同时也要做好随时驾驶零式战斗机升空迎敌……如果前线的战事不顺利,战斗航空团损失惨重的话,他就要上战场了。
  “亲爱的,我也要走了。”赫斯曼望着儿子骑车离开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他才对身边的妻子说。“晚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可能要开个通宵,我就不回来了。”
  他暂时回不了家了,因为他是东线总指挥,所有入侵波兰的军队都归他指挥。在波兰战役结束前,他都不会再回措森了。不过入侵波兰是军事机密,不能告诉克洛伊。
  “你也要走?”克洛伊轻轻咬了下嘴唇,她已经明白了,“我知道了!亲爱的,你放心好了,家里面我会照顾好的,无论发生什么!”
  赫斯曼看着妻子——历史上的世界大战打败了,男人们不是战死就是进了战俘营,德国复兴的重担就会落在克洛伊这样的女人们身上。
  “这一次我们必胜!”赫斯曼非常肯定地说。至少不会打败!因为核裂变现象依旧没有被公布,而且希特勒也签署了最多100亿马克的铀工程拨款命令(这是绝密项目,不会拿去国会讨论)……
  “我们必胜!”克洛伊点了点头,“亲爱的,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半个小时后,赫斯曼大将再一次出现在总参谋部内。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元帅和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大将已经到了,他们在一号作战室内,站在展示全局形势的巨大沙盘台前等着赫斯曼。赫斯曼的副手,第一作战官哈尔德步兵上将也在那里——他会在赫斯曼出任东线总指挥后接任副总参谋长。
  “元帅阁下,大将阁下。”赫斯曼冲着两人行了抬手礼,“赫斯曼大将等候你们的命令!”
  “好的。”施莱彻尔元帅看了哈麦施坦因一眼,“你来吧。”
  哈麦施坦因点了点头,拿出了他和施莱彻尔联合签署的命令。“赫斯曼大将,鉴于目前东线形势和波兰联邦的侵略意图,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研究决定设立战时东线总指挥部,并由你出任战时东线总指挥!”
  包括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波罗的集团军群、东线空军司令部、海军波罗的舰队在内,所有参加东线对波兰作战的军队,都属于赫斯曼领导的东线总指挥部节制。
  “谢谢信任,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赫斯曼接过命令,再次行了抬手礼。
  东线总指挥部早在8月初就在奥德河畔的斯德丁秘密设立了,目前由东线参谋长曼施坦因中将和作战处长莫德尔上校负责。同各集团军群、各集团军、东线空军司令部和波罗的海舰队的通讯联络已经建立。只等赫斯曼到位就能接过东线全部指挥权了!
  而部署东线战场的所有的50现役师(因为多了个波罗的集团军群,因此投入的兵力也多了8个师),包括30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7个装甲师、4个轻型装甲师、6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半机械化)在内的地面部队,全部都以军事演习的名义调集到位。
  另外还有大量的预备部队,包括16个刚刚在动员组建的师和武装党卫队的2个师,也都随时可以调遣上阵。
  与此同时,由勃洛姆堡元帅担任总指挥的西线总部也在科隆建立起来。指挥着26个现役步兵师、十几个要塞守备队进驻了齐格菲防线,静候法国军队上门送死——除非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战争爆发后愿意立即打破中立,或者法国和英国准备侵犯它们,否则西线是非常安全的。因为法德边境有一大段是以莱茵河为界,而且德国一边又是著名的“黑森林地区”,并不适合大军进出。
  真正方便法国进攻的,也就是需要德军重兵布防的不过是卢森堡边境到莱茵河卡尔鲁斯厄一段,还不到150公里。而那里正是整个齐格菲防线中最坚固的一段。法国人真要强攻,死伤恐怕会多到难以承受!
  因此西线静坐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
  ……
  “大尉同志!你,你……你知道怎么指挥一个坦克旅去打仗吗?”
  白俄罗斯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首都明斯克附近一座巨大的军营里面,将要在几天之后负担重任,指挥8个坦克旅和3个骑兵师组成旗机械化骑兵集群去突袭白色波兰的巴甫洛夫看着眼前一个年轻的大尉,有些发愁地问。
  这个大尉是独立第8坦克旅旅长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波波夫!
  一个大尉居然成了本该由上校担任的独立坦克旅旅长,这种事情大概也只有在苏联红军里面才会发生了——德国那边的装甲旅旅长可都是四十多岁,从军二三十年(包括在少年军校)的少将!
  可是在苏联,像这个长着张娃娃脸,看上去顶多二十四五(其实有27岁了)的“小孩子”大尉这样的人,在当旅长、当团长的大有人在。
  因为苏联红军里面大部分少校以上的军官不是已经被枪毙,就是正在劳动改造。在很多师旅当中,军校最高的军官都是大尉。在巴甫洛夫麾下的8个旅长和3个师长里面,就有5个是大尉,还有5个是少校,只有一个是上校。
  “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怎么当一个旅长的。”波波夫大尉大声回答。
  他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在大清洗风暴席卷红军前的1937年6月时他还是个坦克连的中尉副连长。在1932年成立的第一机械化军中服役,官运只能说普普通通。毕竟他只是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普通军官。
  他的父亲是个不识字的钳工,母亲是个家庭妇女,都生活在列宁革命。虽然那里是革命的摇篮,但是波波夫的父亲母亲都是老实人,既不敢领导罢工,也不敢参加革命组织,只知道安分守己过日子,连红军和赤卫队都没有参加过。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那种革命接班人云集的地方,波波夫只能算是最不起眼的角色。而且他的性格有点木讷,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总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参加政治活动的兴趣也不是很高。
  就是这么个人,混到中尉连副,还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大小是个干部,其实已经心满意足了。
  可是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却在1937年下半年开始了!工农红军中居然敌人遍地,到处都是女皇奥丽加陛下的追随者!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女皇的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司令员别洛夫大将也是女皇的人,然后是波波夫所在的第一机械化军的军长同志——那可是在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整个机械化军崇拜的偶像……居然也是奥丽加·尼古拉耶夫娜陛下忠实的奴仆!
  然后就是一个阴谋复辟沙皇俄国的反革命集团被挖掘了出来,第一机械化军的旅长、团长、营长、参谋长都被发现是女皇的人。
  一个个被“蓝帽子”(内务人员)从部队驻地抓走!那段时间真是人心惶惶,连波波夫同志一个小小的副连长都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也是女皇陛下的人。
  总算还好,可怕的日子终于在1938年底结束了。接着第一机械化军就被解散。而波波夫大尉(他在1938年晋升了一级)和另外几个大尉则突然发现他们是整个坦克旅里面军衔最高的军官了……
  于是大难不死的大尉们,一个个都迎来了自己的后福。
  波波夫大尉就成了一个让巴甫洛夫感到非常担心的坦克旅旅长!
  巴甫洛夫轻轻叹口气,他现在也只有少校或是大尉可以用了。他说:“波波夫同志,你愿意学习的态度是很好的,这非常好……不过现在你很可能要在战争中学习了,就像我们当年一样!”
  说着他取出了一个红色的信封,交给了波波夫大尉,说:“9月2日中午12点准时打开!这是命令,不得提前!”
  信封里面不用说,自然是发动进攻的命令!红旗机械化骑兵集群所属的8个坦克旅和3个骑兵师的主官,都会在今天从巴甫洛夫手中拿到相同的信封。
第261章
第一号作战令
  1939年8月31日中午,将近12点钟的时候,国防部长施莱彻尔元帅亲自抵达了斯德丁的东线总指挥部,带来了一份决定全人类命运的文件。
  赫斯曼立即召集了东线总部的中高级军官,在会议室里面宣读了文件的内容。
  “一号作战令:
  国防军最高司令;
  国防部长/总参谋部/东线总部;
  1939年第17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柏林;
  1939年8月31日。
  第一号作战指令:
  一、通过和平方式消除东部边境德国不能容忍的局势的一切政治可能性既已告罄,我已决定用武力解决。
  二、对波兰的进攻应按照为‘白色方案’所作的准备工作进行,但陆军方面由于现在几乎完成了集结,因此有所变更。任务区分和作战目标未变。
  进攻时间:1939年9月1日4时45分。
  与此同时,也对格丁尼亚-旦泽湾和迪绍大桥采取行动。
  三、在西线,重要的是,让英国和法国……
  签字:德意志皇帝威廉;联署:领袖兼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
  战争开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