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634

  左宗棠一捋胡须,脸上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星叔,你有什么想法就尽管说吧。”
  许庚身拱手道:“既然我东林的口号是‘王不与民争利’,那么朝廷和官方就不应该直接经营工商,而且下官觉得,朝廷官员大多不通工商之事,强要经营必然会损失公帑,到时候就是青年党攻击我们的把柄。但是官府不经营工商,不等于不能经营城市。”
  左宗棠下意识地问:“经营城市?星叔你的意思……”
  许庚身呵呵笑道:“官府经营城市的事情在上海、应天和广州等地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上海府原先的知府,现在的应天府尹盛旭人就是其中的高手,马路拓宽,城市扩建,上水下水管路铺设,整个上海市一年到头就没有停工的时候。而且……这么多工程从来不费朝廷一文,也不向民间征税派捐。”
  “那他哪里来的钱?”刘蓉感兴趣地问。他才到南京不久,对东南的事情了解不多。
  “土地买卖!”许庚身有些得意地道,“这位盛旭人在上海有个绰号,叫‘盛修城’,不知道两位相爷和赅翁、霞翁可曾听过?”
  “盛修城”的名号谁不知道?这位盛康自从7年前当上上海县令时起,这上海就成了个不断扩建的大工地,整整7年没有停过工,城市的规模扩张了十倍都不止。而且没有花费官府一个铜板,而且还大大的富裕,给继任的潘祖荫留下一大笔城市建设经费(不计入朝廷税收的),而这所有的资金都是捣腾土地得来的——其实这一套也不是盛康发明的,在他接管上海全县行政之前,洋人管辖的上海租界就这么干过。在香港和天津,英国人同样用经营城市推升土地价格的办法获取城市建设经费。
  这个套路,东南一带的地方官都是知道的,而且也都想效仿,不过真的学得像模像样的却不大多。毕竟目前中国的工商才起步,绝大部分地方的土地都没有多大升值空间。
  “上海的兴盛之快,繁华之速,恐怕是别处学不来的吧?”左宗棠皱眉应道。
  许庚身摇头:“未必不能学。上海之所以可以发展,无非是因为交通便利以致物流畅通,占的是一份地利。而如今,我大明正在大建铁路。截止去年年底,已经投入运营的铁路已经超过了10000里,在未来的三四年间,每年都将有数千里的铁路投入运营,到光复12年,我大明的铁路就将超过30000里!途径的城镇数以百计,商货流通,人员往返,真不知道有多少城镇将因之而起啊!”
  左宗棠捋着胡须沉默起来。现在大明的党争和以往不同,并不是比告状比后台比文章谁写的好甚至不是比阴谋诡计,而是比做事情!朱皇帝之所以扶植济世青年党,还不是觉得那些济世同学已经在工商界、法律界崭露头角,显示出了很强的办事能力?或者还有一点对朝堂臣子不会做事情的不满吧?大明的朝廷命官有40万!可是在办事情上面,真的能和1万济世同学相比?如果真的让他们放开手脚去修城,最后会不会弄出一堆烂帐和豆腐渣工程啊?
  看到左宗棠沉默不语,许庚身又是一拱手,“相爷,盛旭人也是读圣贤书出身的!”他顿了顿,又道,“这事情要去做才有可能成功,才有可能积累经验,以后的事情才会越做越好。而且这天下是朱家的,最想做好事情的一定是皇上。如果咱们想要做事情,想要发展地方,皇上一定是支持的,而且不但支持,还会想办法让皇室财团和兴业财团帮咱们的忙。如果这两家财团中的济世同学设法阻扰,皇上也一定会明查秋毫的!”
  
  第1061章
两个党正好
  
  南京,玛丽亚堡。
  今天真是江南梅雨之季难得的晴空万里,日月双辉旗和赤底团龙旗在玛丽亚堡门正门外的伐俄战争烈士纪念碑前高高的飘扬。一辆半旧不新的四轮马车在两匹驽马的拖拽下,缓缓从烈士纪念碑下通过,驶入了玛丽亚堡。门口肃立的近卫军官兵都认得这辆马车是属于内阁左相左宗棠的,连忙立正敬礼。
  左宗棠是带着一份由工部刚刚制定的《大明省会城市发展计划》前来玛丽亚堡的——我们的这位大明天子说来真的不是一个勤勉之君,汇集群臣的大朝会一年也没有一两回,就是召集宰相尚书的小朝会也是几天一回,还时常度假游玩,就是好些日子不理朝政。可偏偏还把个国家治理的欣欣向荣,让崇祯皇帝知道了怕是要羡慕死了。
  而朱皇帝这个时候正在给周末放假到玛丽亚堡来骑马的皇太子朱国雄讲用人的道理。
  “我大明有议会监督,有新闻自由,所以不用担心奸臣当道。为君王的足不出户,只要翻翻报纸就能知道天下大约之事。因而朕一直以来都放任报纸非议朝政,甚至指桑骂槐说朕的坏话,道理就在于此。只要朕有这个器量,下面的臣子自然不敢堵绝言路,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在全天下人的监督之下,朕自然可以放心。”
  朱济世一边随意操控着一匹阿拉伯马慢悠悠的散步,一边对骑在另一匹马上的皇太子娓娓道来。
  “现在又搞出一个东林党一个济世青年党……朕这个皇上又多了个选择,下面的群臣则多了个抢饭碗的,不得不给朕用心一点了。”
  “父皇,难道之前内阁做事情不大用心吗?”朱国雄的问题倒是犀利。他老子呵呵笑道:“多个选择总是好的。皇儿,以后你坐了朕的位子,一定也要记住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维持住两党竞争的局面。”
  “父皇,两个党就够了吗?”皇太子皱眉,“现在大明各地好像冒出不少会党。”
  这自然是江南士子风波的后遗症,看到东林党和济世青年党的风光之后,不少小党就应运而生。眼下的大明,各种各样的党没有100也有80了,说是党满为患也不为过。不过朱皇帝可不觉得大明朝需要那么多的党。
  “两个就够了!两个党可以有竞争,但也不至于挑花眼。更重要的是,如果大明只有两个党,那这两党必定是势均力敌的大党,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个出来负责任,让另一个来监督。如果弄出上百个小党,那就是谁也负不起责任,谁也没有负责的力量,只能是一堆小党在议会里面搞合纵连横,由一个党派联盟负责,不过这样一定会造成政治的混乱和政策的不连续,因为这种由许多个政党组成的联盟是很容易分崩离析的。所以朕会慢慢引导大明政坛向两党竞争发展的。”
  朱皇帝顿了下,又道:“而且还要让这两个党用和平的方法去争……如上次的皇城广场斗殴,最好也不要再次发生了。”
  “儿臣明白了。”朱国雄点了点头,心道:“打架斗殴果然是不对的,只是父皇当日为什么要让他们打起来呢?”
  朱济世又教导道:“到时候你就只需要看好两个党,让他们各自组阁几年就行了,政治上的琐事大可交付给内阁,不需要你事必躬亲的。”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新来的一个御书房副大臣,名叫谭钟麟的湖南籍官员策马而来了。谭钟麟自然是湘湖一派的人物,原先是长沙知府,在1.20事件后被朱济世调入御书房给翁同龢当副手,算是东林党在御书房的代表。
  谭钟麟从马上下来,恭恭敬敬给朱皇帝和太子行了礼,然后才道:“皇上,左丞相求见,已经到了玛丽亚堡。”
  “让他去觐见厅等候。”朱皇帝一挥手,接着又对儿子道,“皇儿,和朕一同去觐见厅。”
  “儿臣遵旨。”
  ……
  玛丽亚堡的布置是完全法式的,觐见厅的布置也是西式的,不过却不是欧洲皇宫的那种奢靡风格,显得比较朴素。朱济世坐在御座之上,皇太子朱国雄则坐在他身旁的一张椅子上,左宗棠也是有座位的,是一把高背扶手椅,就摆在朱皇帝对面。
  “工部和交通部已经做好了计划,今后我大明所有的省会城市,都要通上铁路,或者迁往有铁路通过的枢纽之地。凡是此等城市,都应该效仿上海、应天、广州等地,由官府统一规划扩建,以土地升值之利充做城市建设之资金。根据工部第一期之计划,湖北省之武昌府、湖南省之长沙府、河南省之开封府(本时空京汉铁路通过开封)、山东省之济南府、北直隶之天津府(北直省会)、辽宁省之沈阳府、吉林省之长春府、黑龙江省之会宁府、滨海省之海参崴府和顺天府等十府之地,都需要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可以和上海、应天、广州媲美之大城……”
  左宗棠慢悠悠的说着内阁的十府开发计划,表情倒没有什么异样,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其实这十府商埠的开发建设,皇室财团早就在进行了。只是有些事情该财团做,有些事情该政府出面做,政府想代替财团固然会造成低效率和浪费,而财团同样很难替代政府做事情。所以皇室财团这几年囤地囤了不少,开发却进行的迟缓。
  朱济世笑看了太子朱国雄一样,然后笑道:“这个十府开发的想法很好,现在国际上的经济不景气,我大明的出口肯定要受些影响,正好用十府开发拉动经济。不过这开发计划一定要注意保护古迹,宁愿征农地建新城也要少动旧城。”
  左宗棠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土地财政”当然是征农田建新城比较划算,要拆老城……光是补偿款子就能让地方官府破产了。他操着湖南口音浓重的官话道:“皇上,这十府开发自然是不会亏本的,但是开发总有一个过程,从征地、平整土地、修筑道路、建设基础……到吸引移民,出售出租土地,总要有好几年时间。这地方官府手里没银子,恐怕办不了这样的事情啊。”
  朱济世淡淡一笑:“地方官府没有钱可以去找地方公局商量,这地方开发对谁最有利?还不是地方上的豪商士绅?他们口袋里是有银子的,这一点朕比你清楚。可以由官府牵头,成立地方市政开发公司。一切制度就照商办公司,至于地方官府应出的本金……可以由地方公局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的决议,然后由银行帮助发债,或者由银行买断债券。相信只要计划可行,担保充足,利率合理,没有募集不到资金的道理。”
  朱皇帝这次不是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地方,而是在刻意培养地方财团。这大明的资本主义也不能只有皇室财团一枝独秀,需要百家争鸣才好。至于皇室财团和兴业财团的力量,能不动用还是不用的好。当然,如果地方上真的摆不平,该帮忙还是要帮的。
  左宗棠点了点头,又摸出一份文件,让谭钟麟递给了朱济世,道:“皇上,这是咱们驻印度加尔各答总领事送来的报告。”
  “印度……”朱济世微微皱眉,“印度阿三闹事了吗?”
  朱皇帝不确定的想着,历史上好像有个什么印度民族大起义,现在差不多是时候了吧?
  
  第1062章
印度的奴隶们!
  
  现在已经是公元1857年5月了!就是历史上印度民族大起义要爆发的时候。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中,无数处于印度社会最底层的贱民们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维护奴役他们几千年的奴隶主的利益团结起来,在芭伊女王、坦地亚·托比、昆瓦尔·辛格、阿马尔·辛格等卓越的奴隶主领袖的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向妄图提高他们地位的英国殖民者展现了他们甘心世世代代为奴的下贱精神。
  而在这个时空,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加尔各答英军驻地威廉堡附近的马坦公园,这些日子已经成了不断举行游行集会的场所。全加尔各答最体面的人物——居住于此地土邦王公、土邦大臣、大商人、大地主、宗教领袖,全都穿着盛装,浑身上下珠光宝气,在仆役们的簇拥下到来了。
  加尔各答最下等的人们也来了——首陀罗或是达利特种姓的贱民,还有已经信奉了YSL教,但是仍然居于底层的“非阿什拉夫人”。这是印度MSL的族姓,上等人叫阿什拉夫人,下等人叫非阿什拉夫人。总之平等这种东西是绝对不能出现在印度的,否则三亿几千万印度人民都得跟你急……人家本来就是贱骨头,怎么能不当贱民呢?真是太不讲道理了!还好,英国老爷们很快知道了他们的错误。
  所以今天,加尔各答的奴隶主和奴隶们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威廉堡外的,不是为了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真的不是!这个国家已经被殖民了4000年也不知道是5000年,早就殖习惯了,谁会反对这种事情呢?
  “女皇万岁!女皇陛下万岁!印度女皇万岁……”
  欢呼声响起来了!打着赤膊,皮肤黝黑,身材枯瘦,一看就知道是苦大仇深的贱民们用足浑身力气在欢呼。有些人手中还奋力挥舞着象征大英帝国的米字旗,还有些人举着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幅画像,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英国女王已经恩准印度的贵人和贱民们的请求,勉为其难的答应出任印度帝国女皇了。而且还保证不会触动印度原有的等级和社会制度!也就是说,奴隶主们可以继续骑在奴隶们的头上作威作福。而奴隶们的地位也有了保障,绝对不会再有强加的解放和自由了!
  印度教的贱民——首陀罗或是达利特们这样想着:那可是全世界最强大帝国的女皇啊!看她的肤色就知道是个高贵的婆罗门,而且没有戴头巾,肯定不是个MSL,她能当印度女皇真是太好了……
  YSL教的贱民非阿什拉夫人们也在想:她是哈里发的盟友,圣地的保卫者,如果没有她,真神教就完了!她做印度女皇真是太好了!印度的真神信徒真是太幸福了。
  看来,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不用想了。实际上,印度民族还有没有都难说了。因为根据未来的印度总督,现任印度副总督罗伯特·丘吉尔子爵提出的“丘吉尔方案”,印度帝国将以公武合体前的日本为蓝本,全部国土将分为大约600个土邦和皇家领地。土邦自然由芭伊女王这样的土邦王公统治,想要怎么搜刮压迫下面的贱民都行,印度总督府一概不问,只管征收贡赋。
  至于印度的皇家领地,则被分成18个省份,由印度总督府派出官员治理……当然,收税还是最重要的治理手段,而建设将主要集中在加尔各答、德里新城、孟买和卡拉奇等大城市。按照丘吉尔的计划,这四个大城市,将成为吸引全印度财富的磁石,土邦王公们在家乡搜刮到的财富,将会集中在这四大都市用于消费和投资。而大英帝国则能从这四大都市中获取难以计数的利益。
  前任印度总督,刚刚晋升侯爵的拉姆齐这会儿就站在威廉堡的城墙上,在一个笑得合不拢嘴的大胖子身边,呆呆的向城外望去,看着从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欢呼雀跃的印度阿三。
  “罗伯特,你说他们在高兴些什么?没有了统一的国家,没有了新式教育体系,没有了遍布全印度的铁路,没有平等的地位,有的只是奴役,双重的奴役……”
  拉姆齐有些惆怅地问身边的胖子,胖子是印度副总督罗伯特·丘吉尔,他现在已经是英国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因为他成功的将印度帝国的皇冠戴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头上!虽然他现在只是副总督,但是下一任的印度总督肯定就是他,然后就将成为英国内阁的大臣,再将来……他将成为丘吉尔首相!真是得意到了极点。
  听到拉姆齐的问题,丘胖子大声的笑道:“詹姆斯,你难道还不明白吗?站在你面前的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他们非常吃苦耐劳,在我们的祖先还在当野蛮人的时候,他们就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几千年来更是积累了超过整个欧洲的财富。
  但是他们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功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一个和我们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一样伟大的民族,因为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奴隶劳动上的,这个国家有最驯服的奴隶!他们永远,永远都喊不出:无自由,吾宁死!
  所以我们才会站在这里,成为他们的主人。而且在我们之前,还有许多的征服者来到印度,雅利安人、阿富汗人、蒙古人、马其顿人、波斯人,总之谁都可以来,谁都能在印度收获胜利和财富。
  詹姆斯,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最驯服的奴隶,当然还有最刻薄最富裕最无能的奴隶主!这两类人需要的不是自由,不是平等,也不是什么统一的国家和先进的西式教育,更不需要什么铁路系统。他们要的就是稳定,稳定的当奴隶或是稳定的当奴隶主……现在我们给了他们想要的稳定,所以他们就跪倒在我们面前。”
  听了罗伯特·丘吉尔的一通歪理,拉姆齐苦笑了一下:“看来你是对的……是我自作多情,把印度人当成了欧洲人,结果闹了个里外不是人。你让他们安稳的当奴隶,反而皆大欢喜了。罗伯特,你知道我的下一份工作是在中国当顾问大臣。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我知道你在中国呆了很多年,应该很了解他们吧?”
  “中国人吗?这是一非常,非常复杂的民族,说实话,我也看不大明白。”丘胖子耸耸肩,“说他们敢于反抗压迫吧,他们确实被数量只有他们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鞑靼人统治了200年。说什么没有反抗精神吧……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非常频繁,其中不少就是被底层人民的暴动给推翻的!要我说,这个民族温顺起来就像印度人,但一旦狂暴起来就和美国的暴民一样!所以统治他们是非常困难的。”
  “困难在哪里?”
  “困难在统治者们会得意忘形,会被人民温顺驯服的外表所蒙蔽,忘记了他们随时都会变成一伙不折不扣的暴徒!”丘胖子一手扶着城墙,一手向下面欢呼的印度阿三挥舞了几下,忽然回头对拉姆齐道,“想起一件事情,杰森派了一个商务代表团去欧洲,现在路过印度,这两天正在加尔各答。大明皇室财团的总经理恩格斯先生和兴业财团总经理斯科佩尔先生都在。要不你和我一起去见见他们,或许对你的中国之行会有帮助的。”
  
  第1063章
大借款和大买卖
  
  新落成的大明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馆的房子呈H造型,到处都是密布的浓荫绿草。好像是西式的花园洋房。踏进大厅,却又是完全中式的富丽堂皇的摆设。中国式的水墨画卦得到处都是,家具是红木的,瓷器摆件也都是中式的,看着古色古香也不晓得是不是古董。一支完全由印度人组成的乐队在大厅一角摆了开来,在一个头发卷曲的洋人指挥下演奏着悠扬的乐曲。
  一场由总领事馆出面举办的宴会,正在进行当中。屋子里面济济一堂,席分数桌,都是加尔各答最头面的人物。华人、洋人和印度的上等人错落其中。桌上满满的都是中式的精美菜肴,不过华人面前摆着筷子,而洋人和印度人面前则摆着刀叉。一瓶瓶的美酒被印度仆役端了上来,有中国的白酒,有法国的香槟酒,有英国的威士忌还有普鲁士的啤酒。谁的杯子空了,立即就会有殷勤的仆役上去添满。
  主桌的位子却大多空着。此刻,大明驻加尔各答总领事雷登科,正在加尔各答访问的贵宾恩格斯和斯科佩尔,还有印度副总督罗伯特·丘吉尔子爵,即将赴任的大明顾问大臣拉姆齐侯爵都在二楼的一间书房里面,捧着清茶或是咖啡谈论着什么。哦,书房里面还有一个打扮的好像是珠宝模特儿的印度女人,正是朱济世的印度情人章西女王芭伊。
  “大明皇帝想要借钱是吗?需要多少?1000万卢比够吗?如果够的话,你们不用去欧洲,我就可以拿出来,皇帝陛下想什么时候还都行。”
  正在说话的是芭伊女王,这个女人现在……现在算是给朱皇帝给祸害了!好端端一个民族英雄没有了,还成了一个可耻的印奸卖国贼——至少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看来,芭伊女王出卖了印度民族的利益,帮助英国殖民者联络印度的土邦王公,促成了600土邦联合“劝进”的闹剧,让维多利亚女王当了印度的皇帝。
  当然,出卖祖国的回报是非常丰厚的!听听芭伊女王的口气就知道了。1000万卢比对她来说似乎是个小数目,连利息都不问就肯出借给朱济世,甚至连还款日期都不需要定下,大概朱皇帝赖着不还她也没有意见吧?
  中国总领事雷登科一手捏着雪茄烟,一边扭头用中文对恩格斯和斯科佩尔道:“芭伊女王在印度的王公当中很有影响力,如果能让她帮忙,十亿卢比都是能轻易筹集到的。”
  在坐的丘胖子可以听懂中文,他皱着眉头用中文插话问道:“10亿卢比……怎么回事,难道大明皇室财团有什么大项目要投资吗?据我所知,现在全世界的经济都很不景气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6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