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佳婿(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580

  太夫人摆摆手示意九娘放开朱莹,却是亲自回答道:“也不能算是走到台前,只不过楚宽这个人,性格坚韧,忠心耿耿,再加上因为睿宗皇帝反正和崩逝定谥号那点事,他对很多朝臣都心存警惕。如今太子将立,却不满十岁,万一被有心人教偏了,那就完了。”
  “英宗之前,太子怎么教导,全都由文官做主,那些文官甚至把手伸进了宫中,肆意安插人手,等到了英宗从外藩登基,大杀特杀,秉性太过刚强,而他那些皇子早已成人,所以别人没法在教导上下功夫,也就挑唆了那些皇子夺嫡闹腾,结果睿宗登基第一件事,除了清扫朝堂之外,就是把那些皇子的谋士党羽,杀了整整好几十个。”
  “这其中,有多少是当时那些大佬秘而不宣的心腹,谁都说不清楚。”
  太夫人突然讲当初秘辛,谁也没想到。此时在场的公子哥们,哪怕在家中地位远胜从前,但也没人给他们讲这些,一时有人听得津津有味,也有人听得心中惊悸。
  至于张寿,纯粹听故事的他反而没有太大心理负担,只不过,朱莹窜过来挨着他坐下,还小声抱怨九娘的专断,他不得不安慰她几句,所以也就有些分神。
  “睿宗给当今皇上选了葛老太师当老师,出乎当时很多人意料。葛老太师是深受英宗恩惠的故臣,结果却挤得很多人苦心孤诣安排的清白讲读都靠边站,以至于皇上性格比睿宗皇帝更硬。而如今,太子将立,皇上又选了你当第一个讲读,很多人都生怕情势重蹈当初覆辙。”
  “皇上这样难对付的天子,他们不希望再有第二个了。”
第六百章
罚你去祠堂
  十来个公子哥们在赵国公府经受了太夫人一番洗礼之后,当走出大门的时候,人人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仿佛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那些父祖从来都不对他们说的密事,那些朝廷大佬讳莫如深的秘辛,在太夫人口中娓娓道来,他们竟是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人物。
  可就在众人心中唏嘘的时候,突然只听到了一个响亮的拍巴掌声。拍手的人赫然是陆三郎,见其他人都朝着自己看,他就语重心长地说:“各位,今日之事,要是有半个字泄漏,那我们这些人可就名声扫地了。大家千万要记住,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个人泄漏消息,我们在太夫人,在小先生心目中就都成了不可信之人。”
  陆三郎这句话顿时就如同在众人那热炭团的心里泼了一盆凉水。刚刚得意过的众人一时你眼看我眼,随着第一个人站出来发了毒誓,道是谁外传谁就断子绝孙,不得好死,一时间,一大堆人竟是争先恐后表态。到最后亲自送出来的朱二都觉得有些看不下去了。
  然而,他自己也对于祖母今天晚上的交浅言深有些惊疑,此时虽知道这种赌咒发誓压根没用——这么多人里头只要有一个人大嘴巴,赶明儿消息兴许就会传遍街头巷尾——可他也不可能再严厉警告众人务必三缄其口,只能不痛不痒地做了一番告诫。
  “我家祖母信赖各位,所以才告之以机密,诸位若是辜负了她老人家,那就自己摸摸良心吧。总之,就和陆三郎说的那样,大家千万别一时糊涂,不该说的话说不得!”
  眼看众人应喏的应喏,保证的保证,胸脯拍得震天响,他目送一个个人或上马或坐车离去,随即吩咐了门上关门,继而转身拔腿就跑。等到他一阵风似的重新回到寿安堂,在门前正要让李妈妈通报一声,就听见里头传来了太夫人的声音。
  “他们要是真的往外传这些话,那也没什么,不过是把暗地里的那些事搬到了明里,我一把年纪了,说这些话本来就不是老年人嘴碎。要知道,我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些,就是为了让人传出去,真要是他们人人守口如瓶,我倒是不好办了。”
  朱二大吃一惊,挠了挠头后,想到陆三郎警告,自己又敲打了一番,万一真要是人人三缄其口,那不是坏了祖母的事?可他再转念一想,这么多人哪里会个个都是好的,保不准就有人为了炫耀往外提起这些事,说不定甚至要加上都是听赵国太夫人说的这么一个前缀。
  而这时候,他又听里头的朱莹说道:“我还想呢,祖母怎么会把这么一大堆人都叫到家里……也是,人多嘴杂,肯定明天就人人都知道我带着他们查过司礼监了,所以我才去闹事!祖母你不早告诉我不要紧,害得我刚刚去那儿之前,还准备回头被您和爹爹狠狠骂一顿!”
  坐在太夫人身边的张寿见朱莹竟然就这么撒起娇来,他不禁哭笑不得。换成别人,这么大的事只是被狠狠骂一顿?被抽一顿甚至被关小黑屋跪祠堂之类都是轻的……比方说,今天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朱二身上试试?
  他正这么想时,却只见太夫人竟是沉下脸道:“谁说不罚你的?九娘,你对外头说,莹莹实在是太胡闹,被我罚去祠堂了!张寿,你现在就带着莹莹去祠堂里反省!”
  我一个准女婿带着朱莹去朱家祠堂反省?
  张寿简直觉得太夫人这话实在是太神奇了,而下一刻,朱莹那张笑吟吟的脸也仿佛在告诉他,这所谓的祠堂反省好像并不是什么难捱的事。果然,就连九娘也只是忍俊不禁地对他挥了挥手算是告别,而带他们出去的李妈妈,那就更是笑容可掬了。
  尤其是出门撞见朱二时,他就只见未来二舅哥对他热情地打了个招呼,随即还挤眉弄眼地说:“莹莹,又去祠堂思过?哎,千万吃好喝好,别委屈了自己!”
  于是,走在半路,张寿终于忍不住问道:“莹莹,你家里对这祠堂反省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这是反省吗?怎么觉得只是换个地方吃喝玩乐而已?
  “没误解啊!”朱莹无辜地眨了眨眼睛,随即一本正经地说,“祠堂反省,不就是陪着老祖宗们说说话,给他们斟酒布菜请他们好好吃吃喝喝,顺带自己也陪着一块吃喝一顿吗?嗯,如果要过夜的话,祖母和爹一般都会替我准备好最厚实软和的铺盖……”
  听到这里,李妈妈唯恐张寿真的有什么误解,当即就赔笑说道:“大小姐在外头就算和人有纷争了,大多数时候那也是别人的错,太夫人和老爷当然不会罚她。就是偶尔她这使性子使得稍微过头了一些,太夫人就打发她到祠堂来静一静,陪一陪祖宗们说话。”
  “然后好好睡上一晚,咱们朱家该给的交待也就给了。谁若是还不依不饶,那太夫人和老爷大少爷也绝对不饶他们!”
  嗯,他就猜到这所谓的给一个交待是这样子的……
  张寿心中好笑,可他和朱莹相处这一年多来,更知道朱大小姐也许确实任性冲动,但那分寸把握是很有度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她行事的原则。
  如若朱莹真的雷霆大怒大动干戈,不顾后果也要狠狠甩你一巴掌,那个惹她的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当他跟着李妈妈来到赵国公府的祠堂,就只见内中灯火通明,几个仆妇已经紧急把偌大的地方又收拾了一遍,供桌上已经添了新鲜的瓜果和菜肴作为供品。
  最稀奇的是底下还摆了一张四方桌,上头还烧着铜火锅,旁边攒珠似的一溜菜品,他顿时不知道作何表情是好。
  祠堂里涮火锅……朱家人真的是很新潮,很强大!
  “贡品都是不忌荤素,那菜品当然也不禁荤素。”
  李妈妈笑着引了两人到方桌旁边,这才又解释道,“朱家祖先起自卒伍,从来就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几位老祖宗都喜欢热闹,尤其是喜欢和儿孙辈一块吃喝说话,所以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每年祠堂祭拜过后,就在这儿摆桌大吃一顿。”
  “大小姐是最得祖宗眷顾的,之前她还小的时候,有一天四处乱窜,竟是偷跑到这儿躲在供桌底下睡着了,结果家里人一通好找,还是祖宗托梦给太夫人,说是很欣慰家里又添了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娃,太夫人便灵机一动,立刻派人到祠堂找,很快就在供桌底下找到了她。”
  说这话的时候,李妈妈想起朱莹如今的身世大白,竟不知道是朱家的千金,还是皇族的公主,可仍旧用骄傲的口吻说:“所以,每年祠堂祭祖,大小姐都是给祖宗上点香烛,上供品的人。每次大小姐点的香烛,火头又大又亮,显见是祖宗们高兴!”
  张寿一面听一面去看朱莹,见大小姐笑得眉眼弯弯,仿佛把这样的夸奖当成理所当然,他不禁哑然失笑。对于这个信天信命信祖宗的时代,他没打算去驳斥李妈妈这种朴素的认识,反正朱家对祖宗的敬,相比那种繁文缛节的礼拜,已经很简单,很朴实,很接地气了。
  因而,等到李妈妈取了线香来,他看着朱莹点了之后到那一幅幅画像前祭拜,语调欢快地说着我又来了之类仿佛走亲戚似的话,他突然觉得这旁人认为阴森的祠堂,此时此刻竟是显得有些温馨。
  再一细看,别人家祠堂中那些一成不变的画像,到了朱家祠堂,竟鲜活了起来。
  老祖宗们有打拳的,有喝酒的,有游山玩水的,有战场厮杀的,有跃马射箭的……一幅幅极具生活气息的画卷挂满了一整面墙,显得极有趣味。
  和其他祠堂里那些四平八稳,一个个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坐像截然不同。
  而朱莹上香过后,却又过来硬是拉上他也来上香。因为从前也曾经在家中陪着吴氏祭拜张寡妇和那位秀才相公的关系,张寿对这一套倒也娴熟,只是低头行礼时,他总有一种错觉。
  画像上那一位位动作各不相同的朱家老祖宗,这会儿仿佛在笑吟吟地看他,仿佛在审视谁将摘走朱家这一朵最明艳的牡丹花。等最终坐下来吃火锅的时候,他甫一落座,就只见朱莹已经是动作娴熟地开始涮菜了。
  最初大小姐还记着用漏勺捞上各式各样的荤素吃食,然后一股脑儿全都倒在他碗里,但因为看他吃得慢,她也就先顾着自己了。从达官显贵家中常吃瘪的羊肉鹿肉,到各种羊杂之类的下水,再到新鲜的鸡鸭血,时鲜的蔬菜,她那风卷残云的吃相,引得他也不由胃口大开。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调料之中,赫然有他喜欢的辣椒,还有在之前的御厨选拔大赛中,因为粤菜大厨云集,因此轻轻松松就调制出来的海鲜酱、沙茶酱——毕竟各种海鲜干货,自然南边最多——再加上老北京火锅常用的麻酱,那些滚烫的菜肴蘸了,无不平添几分鲜美。
  他们这一对准小两口在家中吃得开心了,外头赵国公府罚了朱莹去祠堂思过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再加上司礼监外衙被堵门的事件,之前国子监那场纷争,整个京城就犹如底下淤泥被全部搅了上来的泥塘,变得浑浊不堪。
  尤其是朱莹竟然被罚了祠堂思过,那真是惊了无数人。这位大小姐在京城横行这么多年,被家里处罚的次数简直是屈指可数。就因为去司礼监外衙大闹一场,太夫人竟然这么严厉?
  而得到太夫人处罚朱莹的消息之后,之前参与行动的众人,从张琛到陆三郎,从朱二到张武张陆纪九……反正有一个算一个,据说全都被家里狠狠训了一顿。
  当然,外间那走马灯似乱转的场景,到了楚宽耳中,那就变成过眼云烟,不值一提了。即便吕禅小心翼翼地提醒他,太夫人处罚朱莹的举动,兴许不怀好意,而这引发各家相继处罚了那些公子哥,就更是把司礼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却依旧安若泰山。
  “无妨,那位太夫人一来是警告,二来也是窥破了我的心意,所以顺势而为。她要是真的想要压服我,只要直接把朱莹关在家里十天半个月就行了,压根不用抬出祠堂两个字来吓唬别人。要是朱莹真的被关了禁闭,太后和皇上全都得找我算账。”
  说到这里,楚宽不禁笑开了。别人不知道朱家的祠堂是怎么回事,他却还陪着当初微服的皇帝亲自去过,那还不知道吗?朱家祖上做官都不算特别大,直到朱泾方才脱颖而出,但一代代老祖宗里,却有不少性格怪异的家伙,所以对规矩都不太在意。
  就朱家那祠堂,也就是往日祭祖的时候有点规矩。朱二去跪一跪思过,他都要怀疑其中有猫腻,更何况是朱莹?
  果然,正如同楚宽猜测的那样,当他这一日从私宅进宫之后,就直接被皇帝派人叫去了乾清宫。结果,他一进皇帝日常起居的东暖阁,就只见皇帝身边正站着一个狠狠瞪着他的气鼓鼓明艳少女,不是朱莹还有谁?
  “莹莹,好了,就是这点小事而已,朕亲自做和事佬,你就不要耿耿于怀了!”皇帝一脸朕那是为你好的耐心表情,说的话也是连哄带骗,“张寿在国子监里既然呆得不痛快,处处受人掣肘排挤,那就干脆挪出来,公学那边,朕已经和人说好了,贵妃她们再出一笔钱……”
  朱莹不由得斜睨了皇帝一眼,见楚宽含笑不语,她就恼火地说道:“我还以为皇上会拿赏赐来堵我的嘴,现在可好,这竟然是拿好处来堵阿寿的嘴吗?”
  “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可楚宽做事干嘛要鬼鬼祟祟的,他早点明说是秉承上意,阿寿肯定不会计较,我也不会这么大动干戈!结果害得我去祠堂待了一夜不说,一大堆人都因此挨训挨罚,你说我要不要找他算账?要是就这么揭过,我这个领头的岂不是很没面子?”
  尽管楚宽之前在吕禅面前还说,自己退避三舍,是为了不给朱莹去赔礼,可此时他却笑容可掬地说:“如果大小姐实在是气不过,我大摆宴席赔礼道歉,那也可以……”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朱莹就冷哼一声道:“算了吧,祖母都说了你的厉害,阿寿和我哪敢吃你的赔情酒?你不就是想要对外头做出你与我们不是一条心的样子吗?现在称心如意了?我看你是戏文看多了,你本来就是皇上的人,干嘛还要装什么孤臣!”
第六百零一章
贵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
  无论被谁戳穿自己的用心和面目,楚宽都会安之若素,然而他真的没想到,那个官场中人也好,后院妇人也好,全都认为徒有美貌,没有头脑的朱莹,竟也能够洞悉他那点心思。虽然他并没有过分特意去隐藏,可第一个发现的人实在不该是朱莹……
  虽然对朱莹的诘问反应淡定,等朱莹拂袖而去之后,在皇帝面前也显得气定神闲,但当次日跟随这位天子亲自出席这一日御厨选拔大赛决赛时,当登上三楼的他遇见朱莹,面对那一记毫不留情的冷哼,他还是侧过了头,避开那与其说火辣辣,不如说带着几分冷冽的视线。
  他知道朱莹既然明了自己的意思,眼下这应该只是故意在演戏,其中敌意多半是装出来的,但那不满的态度却是如假包换。
  然而,他和朱莹的这种反应落在这一日下午被请来的其他评审眼中,那自然就证明了一件事。朱莹和楚宽闹翻了,此事属实!国子监那场纷争背后有楚宽的影子,此事恐怕也属实!
  吴阁老和大学士张钰作为内阁唯二被请来的人,此时哪怕平素没有什么私交,却也坐在一块,低声交流着平日都喜欢什么菜肴和口味。借着菜名语带双关这种本事,他们这种混迹官场已久的老臣自然是很娴熟,此时少不得就借此交流着彼此的看法。
  而今天的其他评审,就是皇帝带着三皇子和四皇子独占一桌,朱莹和张寿占了另一桌。
  至于张寿的那些学生们……除却陆三郎,其他人都还没有被家里人放出来。就连素来对儿子不管不问的秦国公张川,也破天荒把张琛给禁足了,就连之前“犯错情节”远远没有朱莹严重的朱二,据说也还被太夫人罚了在家中思过。反倒是朱莹已经出来逍遥了。
  再加上今天并没有葛雍那三位算学界的老前辈,没有陆绾刘志沅这样弃官从教的奇葩,没有那济济一堂的勋贵,也没有永平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乍一看去,两位阁老无不觉得今日这一场决赛,竟好似比先前那几场初试和复试更加寒酸。
  然而,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因为随着楼下一阵骚动,紧跟着,楼梯上就出现了一阵动静,眼见步障被拉了起来,两人齐齐对视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冒出了一个念头。
  不会是皇帝把宫里的嫔妃带出来了吧?这种事别的皇帝绝对不敢做,但皇帝当初都能带着裕妃去佛寺上香祈福,如今裕妃成了贵妃,三皇子的生母和妃也已经晋封贵妃了,这要是真的带出来,那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换成孔大学士在这儿,说不定就会站起身来随时做好翻脸的准备——这也是任何一个致力于成为绝非天子应声虫的首辅,都会做出的选择。该劝就劝,劝不了总得杠一杠!
  然而,吴阁老本来就习惯了做应声虫,此时就算是真的嫔妃来了,他也绝不会吭声。
  至于张钰,他可不是假道学。他自己都常常带着妻女出门游玩,因而天子若是真的带了宠妃出来,他事后也许会规劝,但当面却绝不会翻脸。
  而张寿被朱莹一把握住了手,甚至连心猿意马还来不及,他就听到耳边传来了大小姐那紧张的声音:“阿寿,我今天是听说皇上要亲临主持这场决赛,于是从家里偷偷跑出来看热闹。这下头既然拉起了步障,那么上来的应该是女子,不会是我娘,又或者干脆是我祖母吧?”
  张寿不由得微微一愣:“可太夫人和九姨的性格,出来不会设步障吧?”
  “也是!”朱莹立刻喜笑颜开,“我祖母和我娘都是最爽利的人,肯定不会这么矫情……”可她这矫情两个字刚刚出口,随即就听到了一声咳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5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