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3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3/1348

  在朱由检恍惚叹息里,卢象升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了,轻咳一声,这位知府才红着脸开口,“陛下,千万不要过度理解揣测那些仙人的言语,童仙人说的这些名字,有一个前提是军事上助陛下安定我大明江山,所以,才只有微臣和孙博雅、陈玉铉三名文臣上榜。”
  “然而治国不能只有军事,还要有民政的。”
  就算满朝文臣勋贵全是废物,卢象升也不能坐视朱由检就这样展开联想,不然少年天子要是想罢免满朝文臣和勋贵,那乐子就更大了。
  其实他也没说错,不然名单又该增加一批了,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等等。
  孙承宗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无非是他主张一路在辽东修堡垒防御,太耗费钱粮会拖垮明廷财政,才没被童健点名。
第2249章
火烧眉毛了啊
  通州,鞑子入寇的消息早已在这里人尽皆知,上到官员士绅下到普通百姓草民,绝大多数都是人心惶惶的模样,仿佛末日即将来临天塌了似的。
  等一个穿着士子装的青年从知府衙门方向走出,几道青壮身影立刻围了上去。
  “皕亨兄,此行如何?”
  “可有见到知府大人?”
  “都快火烧眉毛了,我们这位知府倒好,我等众多义民想要组建义民团队保家卫国,竟然连面都见不到一次。”
  ……
  伴随着最初几人的问询,发现士子装青年一脸苦涩,马上就又有人低骂起来。
  这士子装青年,在众青壮里可是威望最高的,虽然20多岁都没考上秀才,连童生都不是,可这不妨碍大家对这位名阎应元,子皕亨的汉子,感到由衷的钦佩。
  阎应元家境普通,考了几次科举,往往都是县试过关,可到了府试就会被刷下来。
  明代科考,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后,才能称作童生,有资格参加院试考秀才,阎应元也并非没有考秀才实力,而是年轻气盛时的罪过一位大人物,只要那位大人物记着,他想过府试这一关,就很难很难。
  不要觉得奇怪,在崇祯年间的王朝末期,科举制度也早就各种大手搅和的乱七八糟的,就说鼎鼎大名的复社,逐渐就有操控江南科举,甚至掌控朝内官员升迁任免的权利。
  在京师一带你一旦得罪了什么贵人,阻你一个小读书人的前程之事,稀松平常。
  阎应元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在某权贵欺压良善时仗义执言,还阻止了对方强夺民女,然后就被权贵打招呼给通州学政,府试主考官……
  如今被他救过的民女一家早就跑没影了,移居京师估计早忘了他这个恩公,可他这个仗义执言的汉子,却在学政那里挂了名,早成了连童生功名都难以获取的人。
  这几乎是断了读书路。
  就算如此,阎应元满身的才华,不管谈文还是谈武,都在通州府内略有名气,至少能让不少人信服,成就一番名望。
  这次突然听闻鞑子入寇,一路朝着京师而来,阎应元更是主动站出来,呼吁邻里街坊乃至一些富户,出人出力,保卫家乡。
  奈何他想要行这种事,一开始就被官府给盯上了,知府衙门的衙差说的很清楚,你想组建义民团队包围家乡,保卫通州可以,但你得得到知府衙门的允许。
  听说连京师里也多有义民组建团队想保卫京师,可那也是在京师众多官员允许、支持下进行的。
  没有知府衙门的命令,你组建民团想做什么?造反么?还是等鞑子杀到通州了想接应鞑子?
  然后,阎应元一次次去拜访知府衙门,一次次连人都就见不到,从十月一直蹉跎到现在,毫无结果。
  这件事,不能说知府衙门下那些衙役们错了,就算是鞑子入寇,京师危在旦夕,各地兵马也要接到帝王的勤王令才敢来勤王,没有勤王令你乱动,信不信会有天大的恶果等着你?
  这一点后来正史上的唐王朱聿键就是榜样,崇祯九年阿济格再次入寇京师,朱聿键上书要起兵勤王,被朱由检拒绝,朱聿键头铁的自己散家财招兵买马,十一月就把朱聿键废为庶人。
  然后从崇祯九年被囚禁到崇祯16年,这里面虽然有曾经靖难之役在前,明朝对藩王掌军权极度忌惮有关,可也说明了遇到事,得先有命令,你才能做事,尤其是组建军伍这方面。
  此刻的街头上,阎应元真不怪当初制止他组建义民队伍保家卫国的衙役,而是深感知府衙门太操蛋。
  就算他是草民,就算他正常情况下没资格觐见一方知府,但这都什么时候了,前前后后去拜访多次,把不多的家财都拿去贿赂知府衙门里的门子,只希望他们多美言几句,让自己有机会见一下知府,谈一下通州防务的事,直到现在都没能见上一面。
  火烧眉毛了啊。
  鬼知道一觉醒来,会不会接到鞑子已经拿下遵化的消息,甚至更恶劣更可怕的消息?
  “诸位,这次皕亨依旧没能见到知府大人,不过还请大家不要气馁,我通州虽然多年武备松弛,一旦遇到鞑子围城就极可能出现祸事,但我皇明各地勤王兵马,却不是摆设,要不了多久辽东军马就会驰援而来。”
  “我们就算不能组建团体自保,但等到了勤王军队抵达,尽心尽力去出一份力,或者一份钱财,也能助我皇明抗鞑大业。”
  就在阎应元强忍着心下的失望感,还开口安抚一群好友时,远处大街上却响起了一片快马声,更有番子之类的惊呼弥漫。
  阎应元等人转身看去,看到的就是几个穿着东厂服饰的番子正纵马而来。
  一群小读书人都有些懵,天启朝东厂番子权倾天下,是人见人怕的恐怖存在,能止小儿夜啼,可从去年开始,锦衣卫乃至东厂,就渐渐没了存在感,从人们心目中几乎要消失了。
  懵了一下,阎应元等人又脸色狂变,忙不迭让开道路生怕误了那些番子的行程。
  令人诧异的是,为首的番子在抵达这一带后,突然就御马而立,等操控马匹在附近站稳,那番子才翻身下马,后续是一片整齐的下马声。
  为首番子也开口喝道,“谁是阎应元,阎皕亨?”
  阎应元身侧几个青年目露惊恐时,阎应元倒是脸色不变的踏出一步,“是我。”
  为首番子上下审视一眼,才用怪怪的语气道,“通州阎应元接旨。”
  “……”
  所有人都懵了一下,东厂普通番子也有传旨的资格?至少得来个宦官吧,普通番子绕开宦官宣旨,这不合规矩啊?
  当阎应元迷迷糊糊跪下接旨时,番子才道,“陛下口谕,闻通州阎应元乃大才,特征调京营听宣,朕有大用。”
  朱由检的口语很简单,可是,这给在场几人带来的冲击力却是史无前例的庞大。
  阎应元本人也是晕乎乎的,自己的名字,怎么就传到了皇上那里?还称自己是大才,调入京营有大用??
  在他晕乎乎谢过天恩后,为首番子大笑道,“皕亨兄,虽然不知道你是如何上达天听,连陛下都知道你的名字,还称之为大才的,但某觉得,皕亨兄飞黄腾达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走吧,咱们尽快回京。”
第2250章
我上我真行
  山西代州,36岁的孙传庭虽然辞官多年,依旧称得上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坐在代州城内孙家后院中,这位字伯雅号白谷的文武全才,正抓着一壶果酒,偶尔轻抿一口,再认真盯着石桌上各种邸报,以及遵化附近的地图观看。
  鞑子入关半个多月了,孙传庭每每想起京津一带的形势,就有些夜不能寐,吃不下饭的忧虑感,毕竟京师一带久未经战事,孙传庭很清楚,那一带的武备已经松弛到了什么程度。
  若是各路勤王兵马能及时抵达,还好。
  若不能,那顷刻间就是一场比土木堡更加夸张深刻的灾难啊。
  “都是那些该死的阉党,阉党误国啊!”
  其实现在,孙传庭还是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大夫观念,自认为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误国误民,对大明毫无建树只知道大肆争权排除异己。
  若非是这样的认知,他也不会在八年前辞官回乡。
  不过辞职在野八年,即便新皇上位后就很快罢免阉党,深得孙传庭的心下支持,可你一个在野党,没有朝廷召见,就算重新想复职,想为朝廷效力,也没路子啊。
  现在的孙白谷就是一个心向朝廷,一直在等待着朝廷召见,然后施展胸中韬略为皇明效力的在野人士。
  他知道,自己也有不少同年同窗之类,还在朝内为官,一些好友还在宣扬他的美名和才名,若是能被朝廷大佬听到,说不定就有招他入朝的一天。
  孙传庭也一直在等待着。
  没想到,等来等去没等到起复的旨意,却突闻噩耗,十万女真兵竟然绕开了宁远山海关防线,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入关,一路直逼遵化,遵化之后一路突下蓟州、通州,那马上就是纵马京师城外,威胁皇明朝廷的大祸了。
  再次看了一番蓟辽地图,孙传庭气得一拍桌子开口大骂,“袁崇焕误国!我皇明这次若有祸事,都是这蛮子误国误民啊!”
  也怪不得孙传庭如此气愤,身为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大夫,袁崇焕既然是朝廷亲封的蓟辽督师,那么就该御敌于国门之外。
  蓟辽督师啊,袁崇焕并不只是单纯的辽东督师。
  蓟辽里的蓟是什么?蓟州。
  而遵化城的边防军,就是归属于蓟州镇统御管辖,这次被黄台吉突破的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是归属于遵化。
  这误国误民的责任,你跑得了?既然你是蓟辽督师,那么一边辽东防御的还行,另一边的蓟镇却被鞑子像是撕破布一样,把防线撕个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让京师都处于鞑子兵锋威胁之下。
  对这样的袁崇焕,孙传庭自然痛恨的很,更别提,他还想起了袁崇焕当日向陛下启奏五年平辽时,都说过什么,五年平辽不容易,但陛下既然委托给臣,臣又怎么敢推辞?不过五年之内,户部运转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必须朝廷内外事事配合。
  好家伙,诺大的朝廷,户部钱粮、工部军械、吏部用文官,兵部调兵遣将全听你的……
  朱由检都答应了他这些夸张无语的要求,还赐下尚方宝剑,袁崇焕甚至擅杀一镇总兵毛文龙,朱由检都没追究他的责任。
  还是被鞑子一口气打穿边防,直接威逼京师?
  这一刻在孙传庭心目中,袁崇焕才是那个最大的国贼,就是当年魏忠贤那样的权阉,都比不上袁崇焕误国伤国之深,咱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哪怕魏忠贤时代,也从没被鞑子打到京师这么夸张。
  袁黑子才是那个最坑的,要钱要器械要文官要兵将,什么都满足你,擅杀总兵都不处置你,还闹出了这样的己巳之变??
  在孙传庭这类忧国忧民,立志于大明中兴的标准士大夫心目中,袁崇焕,当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3/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