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2/1348

  童健则是摆手道,“这次己巳之变,还是要饶鞑子一命的,给他们留点本钱回去,关键人物也全都放回去,只要给中间层放一下血,鞑子都要好几年才能缓过来。”
  “陛下你不觉得,原本猖狂无比,都敢入侵威胁京师的黄台吉、代善等奴酋,一次被大明打的伤筋动骨,日后只能在辽东日日夜夜发抖,畏惧我大明何时出兵灭了他们,让所有大小奴酋都在畏惧惶恐中度过余生,这比一刀杀了他们更爽快么?”
  “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你日日夜夜处于等死状态。”
  朱由检,“……”
  童健的话似乎有一点点道理??可他怎么觉得这还是说不通呢?
  他哪知道,这还是童健、许俊贤等人在防着群穿的一千多人呢,一千多现代人,有多少人知道己巳之变的具体情况,知道明末的发展趋势??
  原本应该打痛了大明,撕开这末期帝国的强大伪装的己巳之变,若突然变成女真被全灭,有点脑子的正常人,就会深切怀疑是什么导致如此巨变产生的。
  他们不可能相信卢象升这个时期真的这么猛。
  只能怀疑是童健一行人插手了。
  若那票群穿客,始终没法和现代位面取得联系,怀疑也无所谓,万一呢?万一能和现代位面去的联系……乐子就大了。
  就说他们一群单穿的主角里,齐宣、童健能自由横跨几个位面,张士良能做到联系各位面,却没法自由横跨、许俊贤则是没办法联系,没办法横跨。
  四个人就有这样的区别,鬼知道那一千多群穿客里,会不会蹦出来一个单穿式主角待遇的。
  真要是单穿没有外人影响,反而好说,四人组把对方拉进自己团队就行,可那边偏偏是一千多人,带不动啊。
  成组后难道他们四个带着一千多人分资源分机缘?
  说过那些,童健就笑着道,“陛下,就算没有我这样的人帮助,没有田公公和三百多厂卫,其实你只要用对了人,想中兴大明也不是没希望。”
  朱由检眼睛一下子就瞪直了。
  童健笑道,“常州卢象升、代州孙传庭、忠州秦良玉、通州阎应元,只要有权,这四位足以在军事上撑起大半个大明江山了,其他人才虽然档次稍差,可也有一批值得提拔,赵率教,满桂,曹文诏、曹变蛟、陈奇瑜、孙应元、黄德功、周遇吉等等,陛下不是手里没人啊,而是没用好。”
  ……
  差不多时间里,黄台吉汗帐内,看着一脸狼狈的代善,以及硕拓、萨哈璘两个小贝勒,都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阿敏也黑着脸怒视黄台吉,“老八,都是你情报不足,才导致了眼前我八旗有崩溃覆灭之局。”
  “大贝勒的正红旗残废了,三贝勒的正蓝旗完了,连你的镶黄旗也废了。”
  “我金国只有八旗啊,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废了三旗,要我说,你根本没能力继承汗位,我金国大汗之位,还是让老五莽古尔泰担任比较合适。”
  他原本指责黄台吉的话,并没有在汗帐里引发多少关注,所有大小贝勒都是如丧考妣的白着脸发呆,直到最后阿敏矛头一转想要废汗?
  莽古尔泰猛的抬头,不可思议看向阿敏。
  阿敏则是肯定道,“因为他的一意孤行,差点让我们金国有覆灭之危,黄台吉还有资格担任金国大汗么?四大贝勒,二哥有些年纪大了,我则是外人肯定也没资格。”
  “现在只有老五你有资格执掌大局,为我们大金找一条出路了,不管是暂时向明国求和,还是称臣,只要能回到辽东,我们就还有希望。”
  莽古尔泰眼中目露精光,他的正蓝旗的确完了,就算没死光还有一千多人活着回来,可那些活着的也全部肝胆俱碎,以后只要听到那黑甲重骑的名字估计就会逃亡。
  这样的他,身为四大贝勒之一又如何?没兵权谁鸟你,他已经在等待末路。
  没想到阿敏现在会支持他称汗?若有阿敏支持,那回到辽东就还有崛起之日,至少可以在抓捕生女真时,优先填充他正蓝旗。
  代善今年46岁,是努尔哈赤第二子,莽古尔泰42岁,的确比代善更年轻力壮一些,其实阿敏也不大,43岁而已,无非是阿敏并不是努尔哈赤之子,他是舒尔哈齐的儿子。
  这一汗帐大小贝勒们,除了阿敏外全是努尔哈赤的子孙。
  精光闪烁中,莽古尔泰也站起身子扫视营帐,“二贝勒说的不错,若非老八他一意孤行,若非岳托、硕拓、萨哈璘你们这群小崽子非要支持老八,我们大金八旗将士早就回到辽东了,哪还会有今日的遵化之败??”
  “三旗将士啊!我八旗一下子折损三旗,更不知道能否把剩下的五旗活着带回去,黄台吉,你还有何资格称汗?”
  代善都白着脸开口,“我支持阿敏和莽古尔泰,废汗。”
  黄台吉脸色白了又红,红了又黑,身子哆嗦几下噗的喷出一口热血就晕了过去。
  莽古尔泰看都没看黄台吉,再次扫视帐内,“我觉得可以认真考虑,如何和明国议和,退出明境的事了。”
  “只要我们活着回去就还有希望,至少也得先打听清楚这个大名府卢象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手下这群黑甲重骑,又是怎么来的,这群重骑兵简直不像人,一个个比山中猛虎和熊瞎子还更可怕的多。”
  “连敌人情报都没打听出来,就仓促做出这样的发兵决定,简直就是八旗之耻。”
第2248章
众正盈朝,群魔乱舞
  一段时间后,大明京师乾清宫,童健已经消失不见,就连田义也走了,大殿内只剩下朱由检、王承恩和卢象升四人。
  少年天子一脸激动的在殿宇内走来走去,偶尔停顿下,看一眼卢象升,脸色就激动的红了,卢象升有点受宠若惊,整个人都有种坐立不安的架势。
  没办法,童健把他们送回来之前,说出来的那一串名字??
  常州卢象升、代州孙传庭、忠州秦良玉、通州阎应元,这四位,只要有权,足以在军事上撑起大半个大明江山了。
  这里面卢象升排第一位。
  四个人就可以安大半个大明江山!称之为撑天柱也不为过了。卢象升就算自问文武双全,也扛不住这么夸张的评价啊。
  就在朱由检走来走去时,曹化淳才快速跑进了殿内还抱着一沓子卷宗,“陛下,有关孙传庭和秦良玉的资料来了,孙传庭字伯雅,代州振武卫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魏忠贤擅权期间辞官回乡。”
  朱由检大喜,“仙君果然没推荐错,竟然是不满魏阉辞官的良臣,立刻派人去请孙传庭入京,朕要重用。”
  曹化淳再次开口,“秦良玉乃石砫土司,世代效忠我皇明,满门忠烈,其两位兄长一位弟弟全为大明血战而亡,秦良玉的白杆兵更是直追戚爷爷戚家军的精锐。”
  朱由检激动的连连叫好,没等他说什么,曹化淳就再次道,“秦良玉也在这次勤王军中,正从四川前来京师。”
  说到这里,曹化淳才在脸上露出一丝诡异之色,“四位大才里最后一位,通州阎应元,到现在还没任何资料,似乎并非我大明官吏,或许连士子都不是,否则不应该找不到任何资料。”
  朱由检懵逼,卢象升都愣了,差点不敢相信。
  不管童健那样的仙人,对他们四个的评价是否过高了,现有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的履历,各个要么是文武全才,进士出身的文官,要么是世代忠义、满门忠烈皆战死杀场的土司官。
  都有一定的底子在。
  通州阎应元,竟然……毫无资料?不可能啊,通州,距离大明京师只有二三十里之远,换了后世通州就是京城直辖的一个区了。
  通州阎应元,在京师毫无资料存档??哪怕他是一个秀才,也不该到现在都没任何记录啊。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位阎应元要到崇祯14年,12年后才勉强蹭了个一县典吏的差遣,可想而知他会在科考上有什么建树。
  但这位闫典吏,绝对是了不得的大牛,典吏之身率领一城义民,在20多万清军包围下,在几百门火炮打击下,连斩清军三王十八将!他斩杀的可是最巅峰时期的清军。
  谈明末时代战场上的战果,阎应元几乎是个巅峰。
  当然,若非现在李定国太小,才8岁,童健都会把李定国名字也捎带上,李定国也是两阙名王的存在。
  懵了一阵,朱由检才再次道,“查,东厂锦衣卫,不管派多少人,一定要找到这个阎应元,不管他是什么出身,现在是什么身份,仙人口中能撑起我大明江山的人,还肯定是忠良之辈,哪怕他就是个草民,朕也要重用。”
  朱由检已经想好了,卢象升是大明知府?下一步就要提升他为一省巡抚,所有民事军事,全部放权,孙传庭入京后,一样要委任他为一省巡抚。
  秦良玉可以加封为节制四川、贵州所有土司的一方总督。
  阎应元?看看吧,先看看对方到底什么身份,若身份太差,根基太浅,那就先当个总兵试试?
  接下去,朱由检又抓起了一张纸,上面是另一串名字。是童健那仙人口中比卢象升等档次稍差,可也值得提拔的,赵率教,满桂,曹文诏、曹变蛟、陈奇瑜、孙应元、黄德功、周遇吉等等,曹化淳抱来的一堆资料里,基本都包含了这群人的信息。
  赵率教、满桂已经官至总兵、曹文诏是辽东军中一游击、曹变蛟是他侄子。
  孙应元、黄德功、周遇吉三人组,竟然是京营将士,不过现在都还位卑职低,在茫茫京营中毫不起眼。
  这一堆人里最显赫的人物是陈奇瑜、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目前已经是山西左布政使。
  有明一代,省级单位其实最正式的高官就是布政使、提刑按查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一省民政、财政、军事,巡抚、总理这样的职位,到了晚期才经常出现。
  所以,堂堂一省左布政使这样的高官,竟然只是和孙应元、周遇吉等普通京营将士并列。
  甚至排位还在阎应元这可能连秀才都不是的草民之下一个档次??
  再次翻阅了一番所有名字的相关资料,朱由检突然仰天长叹,“原来,在仙君眼中,满朝阁老,勋贵,竟如此不堪。”
  可不是么,若说陈奇瑜这一方大员的名字,都不如阎应元一个疑似草民的人含金量高,是一个讽刺。
  那么目前大明内阁、六部等等,无一人上榜,没一个值得仙君说出他们的名字??这才是,众正盈朝?群魔乱舞吧。
  朱由检突然发现,他有点明白,为什么继位以来日日夜夜兢兢业业,勤政可以直追太祖了,简朴程度则是有明以来排最前列。
  他都万分疑惑,明明自己在勤政简朴上,应该做到了严格的高标准约束自己,大明反而每况愈下?
  这不是朕的错,是满朝野的群魔在联手蒙蔽他,忽悠他啊。
  就连孙承宗那样的帝师、袁崇焕这五年平辽喊得震天响的辽东督师,一样没上榜,每年喝几百万两白银的辽东军团,全是不受重视的上榜了。
  赵率教、满桂、曹文诏曹变蛟,哪一个算辽东军团核心?那边的核心是袁承焕、祖大寿、吴襄等人。
  他同样知道了,袁崇焕让赵率教急率四千骑兵去支援遵化,根本是个送死之举,若没有万历爷爷时代的三百厂卫关键时刻出马,被近十万鞑子埋伏,赵率教没有一点活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2/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