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0/1348

  哪怕名流史书的秦淮河花船,一般都是晚上才出来做事,灯火中才更有氛围,可这大白天的,现代游艇引发的轰动,丝毫不亚于在1580年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了。
  随着游艇南下,原本都在休息中的花船都逐渐启动,向着大白船靠来,更有一些文人骚客,本是泛舟湖上简单游玩的,也被大白船吸引,跑过来看热闹的。
  此刻童健、张士良三人组就是站在三层甲板上登高望远,颇感兴趣的眺望着一艘艘小木船在水中荡漾。
第2211章
各个都是祖传的绝活
  秦淮河上,童健三人登高望远,看到不少船只向着他们靠拢后,也纷纷走下了一层甲板。
  他们下来后,徐邦瑞、柳懋勋、张炳三位公候也急急来拜会了,没有见证过其他仙迹仙力,可是以这个时代古人的想象力,这一艘铁疙瘩一样的现代化游艇,已经是属于不可思议的事物了。
  全身都是钢铁打造的船只,竟然不会沉没?跑的比一般木船快得多?这就相当于他们心目中的仙人座驾了。
  童健随意和三公候打了招呼,才看向何忠,“何千户,你去告诉任我行那三个家伙,我带着他们下南洋、走西洋,不会让他们白跑,到时候送他们几船黄金白银,就是他们的辛苦费了。”
  一句话,别说何千户了,田义和徐邦瑞等都纷纷惊得目瞪口呆。
  “几……几船黄金白银??”忍不住心中惊骇,安远侯柳懋勋哆哆嗦嗦开口,在仙人眼中,难道黄金白银都可以论船算了?不对,仙人啊,难道是点石成金?
  齐宣轻蔑一笑,“几船算什么,虽然不是说我脚下这艘大船,而是其他普通船只,葡萄……对了,在你们口中是佛郎机人,有印象么?”
  徐邦瑞略一思索就谄笑道,“原来仙君也知道佛郎机人?那不是在广东租借了一个小地方的西裔么?”
  明代从官员到百姓,对西班牙葡萄牙人,都是统称佛郎机人。
  齐宣也肯定道,“你们觉得那些西裔愚昧无知,和其他地方的蛮子差不多,但就是这群人,每年都会从东方两万里之外的墨西哥,运输一船船黄金白银抵达南洋,再从南洋运回西方几万里外,他们自己所在的国家内。”
  “任我行那几个小菜,跟着我们出海,遇到了佛郎机的运金运银船,随便劫一下送给他们就是了。”
  轰~
  这番话就像是无形的风暴,刺激的上到田义,下到公候的管家亲随,各个都是呼吸粗重,站都有些站不稳了。
  “每年,一船船,金银??”
  某个管家都在浑身发抖时,默默咀嚼这些数字代表的意义。
  一船船金银,还是每年?从东方两万里之外运到南洋,在运到西方?要不要这么刺激?
  这话下,南都最大的勋贵魏国公徐邦瑞,突然就觉得,自己的海贸生意不香了,欺压百姓霸占良田家产什么的,也不香了!
  该死,一船船装满了黄金白银的船队,就那样在南洋招摇过市?若是早知道这些,他还玩什么权贵欺压良民的戏码啊,还不如组织一只船队,专门蹲点南洋,去抢那些运金运银的船队。
  徐邦瑞都想不到,成堆成堆的黄金白银堆满一艘艘船只,会是什么样的大场面。
  抢一次,足够比肩他欺压百姓小民盘剥来的田地或财货,一辈子总和了吧?
  田义也是呼吸粗重,“仙君,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那些佛郎机蛮夷,竟然这么富有?”
  张士良插口笑道,“东方两万里之外的墨西哥,多得是金矿银矿,当地原本的国家,被佛郎机灭国,然后奴役那里的百姓成为金银矿工,这金银船都运输了几十年了,他们抢劫的白银,至少万万两了。比肩大明朝廷几十年赋税总和。”
  “黄金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不是我笑话你们这些南都勋贵,几辈子累积起来的财富,还不够那些佛郎机人一年抢的多。”
  1502年到1660年,一百五十多年时光,西班牙抢了1.86万吨白银。
  张士良说他们到现在就抢了万万两,绝对是夸大了不少,现在才1580年,对方抢了运了78年而已,可这就是他故意去夸大的,故意勾引这群勋贵的邪火。
  这也是见了这三位来登船拜访后,齐宣灵机一动想起来的主意,童健下南洋走西洋,不是怕旅途寂寞么?那就带着南方士绅集团,和勋贵集团一起去啊。
  这个年代,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的大明,可一点都不怕西方。
  几十年前葡萄牙从广东沿海登陆,一开始就是想抢地盘,如对付其他殖民地的人一样,抢占地盘奴役当地人。
  却被广东一地的明军教做人了,打不过,才行贿地方官员租借了澳门。
  大明时代葡萄牙就是租借,每年交租金还要贿赂当地官员,清朝才正式霸占为殖民地。
  忽悠南都的上层人一起下南洋,不止能给童健的旅途增添不少快乐和人气,也省的这群家伙天天窝在南都盘剥百姓了。
  给他们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相信这群旧时代的大老爷们,会把南洋玩出花来的。
  谈吃喝玩乐作威作福,这群家伙绝对是专业的,还各个都是祖传的绝活。
  田义再次被这云淡风轻的话,惊的浑身颤抖,他甚至恨不得马上回到京城,把这些消息汇报给朱翊钧了。
  若是朱翊钧,张居正等人知道了,还需要那么为大明国况忧愁,那么费心费力了么?
  这年代,大明虽然经常被禁海,水师战力其实并不弱,就说俞龙戚虎的俞大猷,这位征战平倭时,没少打海战,在海上消灭大量倭寇船队。
  俞大猷虽然在去年死了,但跟随他征战各方的俞家军班底可没散,就如戚继光死后多年,戚家军还能在女真崛起时代,打出令女真集团敬畏不已的浑河血战。
  那都是四十一年后、天启年间的事情了,戚继光死后三十三年,戚家军都还有一支劲旅在护卫大明边疆。
  张士良的笑,又一次让徐邦瑞、张炳等公候们颤抖了。
  颤抖一阵子,徐邦瑞灿笑道,“仙君下南洋,还需不需要随从伺候?若有需要,我魏国公府,一定尽力操办,让仙君满意。”
  童健哑然,“你们想下南洋是你们的事,随意,我身边并不需要那么多闲人。”
  田义都忍不住瞪了徐邦瑞一眼,“魏国公,仙君是什么样的人物,哪是谁都能攀附的,收起你那点小心思吧。”
  表面上刺了徐邦瑞一下,田义心中却一片火热,等有机会的时候,他可要在童健面前多争取一下,比如让何忠这个东厂千户,跟着仙君一起下南洋?不求仙君帮他们抢金银船,只要熟悉了道路,知道了运作方式,堂堂大明难道还凑不出一艘舰队蹲点那些金银船?
第2212章
搞事,大家必须要搞事啊!
  童健、齐宣和张士良一行人,在秦淮河上逗留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两三个小时,但在他们离去的一刻,张士良凌空飞渡收起庞大的现代游艇,随后是童健混元幡现世,某个眼尖的老者竟然一眼认出了伞柄上混元幡三个大字。
  在震惊无比的“混元幡”尖叫声里,童健也惊讶的扫了对方一眼,才运转仙力一幡笼罩12人,缩地成寸消失无踪。
  童健等人走的潇洒,而秦淮河畔,也陷入了新的轰动中。
  魏国公徐邦瑞都忍不住凑到了那个叫出混元幡三字的老者面前,一脸恭敬的开口,“龙溪先生,您老没看错?那真是混元幡?”
  这位老先生,姓王名畿字汝中,号龙溪。今年已经82岁高龄,在江南一带称得上威名赫赫,这是师从王阳明那位大思想家的高徒。
  王阳明有多猛就不多说了,绝对是名留青史的牛犇存在,就如孙载之评价,岛国维新时代的众多人物,全是沉醉于明代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才有了明治维新的成果。
  而王阳明门下,就有浙有钱王、江有何黄之说。
  这说的是王阳明最出色的几位弟子,浙江有钱德江、王畿,江西有何廷仁、黄弘纲。
  王畿身为最出色弟子之一,罢官后来往江浙闽越等地,讲学四十余年,年过八十依然如此,每到一处都是听者云集,开创了王阳明心学的浙中派,开宗立派的人物。
  在江南一带,王畿绝对称得上文坛领袖级的人物。
  而且王畿这一类领袖,和几十年后的东林党领袖,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这个时代,王阳明以及其他弟子们先后逝世。
  浙有钱王、江有何黄。
  四人组只剩下王畿一个,他就是现存的心学大神。
  最近也是凑巧,王畿刚好讲学游历到南都,听闻了长江之上有巍峨巨舰南下,过来看个热闹,哪会想到,亲眼见证了张士良袖里乾坤神通,那么庞大的如小山一样的钢铁巨舰,一挥手就没了?
  童健更是拿出了伞柄上刻有混元幡甲骨文的黑伞??
  混元幡?!
  这个年代,西游记已经成书多年,在整个大明流传深广,封神演义,也就是隆庆、万历年间成书的啊。
  混元幡,这不就是神话演绎中的仙家法宝么?
  而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不是明朝才有的,各种神话传闻源远流长,宋代就有了【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分为上中下三卷。
  封神演义也是在整合了以往各种话本、评书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
  而各式各样仙神之间争斗的法宝,仙器等等,自然也是在民间流传甚广。
  无非是以前童健遇到的人,都不认识混元幡伞柄上的甲骨文。
  这也不奇怪,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籍,汉朝人想看懂都需要注释,马融郑玄这样的大儒都是个中好手。
  商代时期的甲骨文,你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还真是看不出来。
  王畿不一样,82岁的老人家,王阳明心学继大成者,此刻整个江南都很难再找出在学问上,能比这位老先生更强的人物。
  知道这位龙溪先生有多牛,魏国公徐邦瑞都不敢在这位面前放肆,要不然从朝堂上下再到民间,多得是士绅文人喷他。
  在徐邦瑞话语下,82岁的王畿则是哆嗦着道,“绝对不会错,老夫追随阳明先师游学中,有接触过这类文字,那就是先秦时代,商周时代的文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0/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