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9/1348

  所以,堂堂任教主和光明左右使就成了新扎出炉的船工,在各种叫骂喝骂声里,快速学习着现代化开游艇技能。
  至于三位江湖猛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努力操控着游艇重新在江面上恢复水平位置,东方不败才黑着脸小声道,“教主,我没有篡位的心思,你别听他们瞎说。”
  任我行无语的白了他一眼,不想搭理这个贱人。
  你有没有野心,想不想篡位难道我不知道么?要不然为什么送给你葵花宝典?不就是想用一刀神功消磨你的雄心壮志么,不过他好奇的是,那三位简直犹如仙魔一样的家伙,怎么会知道这种教内事务的。
  对了,犹如仙魔。
  既然人家都犹如仙魔了,那个葵花老太监口中的童健童仙君,带着他们12个累赘,一口气奔波200多个呼吸,就从黄河边的济南城到了长江边的南都。
  那个张士良张仙君,凌空虚度翩翩若仙,一挥手丢下来一艘这么庞大怪异的纯钢铁白雪舰,这艘船竟然不用帆,也不用人力划桨什么的,只需要操作各式各样奇怪的东西,就能让船在水面上跑的飞快……
  是飞快。
  风帆时代的旧式船只,不是飞剪船那样的独特体型,往往一小时就是一两节的速度。
  这艘现代化游艇一小时十几节,那是轻松比肩其他船只六七倍或更高的速度。
  这一切的一切,太超出任我行的想象了。
  至于篡教主之位?夭寿了,现在的任教主,还有回神教执掌权柄的那一天么?没听到几位仙君要带着他下南洋、走西洋么?目前更是在培育他成为新一代水手?!!
  坑爹,自己只是带着两个光明使,去山东府探一探五岳剑派之泰山派的底细虚实,在济南府吃顿饭而已,这就沦落成仙君座下一水手了?还有没有出头之日了?
  他一个小水手,教主不教主什么的还重要么?
  差不多时间里,南都城外临近长江的岸边,几台轿子被轿夫抬着快速抵达,等轿子里走下一道道身影时,原本汇聚在岸边看热闹的众多闲人,立刻对这些新来的退避三舍。
  新来的几位,来头太大了。
  为首一人是徐邦瑞,中山王徐达第十三世孙,第一代魏国公徐辉祖的第十二世孙,第七代魏国公。
  或许有人会疑惑,第七代魏国公,怎么就成了第一代的十二世孙?这里面就是各种辈分类问题的,比如第五代魏国公徐俌死后,国公位直接传给孙子。
  有这种跨代传承,就导致了类似的代差。
  不管如何,在目前的南京城,当代魏国公徐邦瑞,那是顶尖的勋贵,土皇帝。
  伴随徐邦瑞一起来的两个轿子里,一个是当代安远侯柳懋勋,另一位就是隆平候张炳。
  三位都是传承了近两百年的富贵,在这南京城里,个顶个的强悍。
  说的不客气点,到了明朝后期,京城皇帝的圣旨到了这南边,若是没有这几位的支持,能否顺利推行下去都不好说。
  万历初年还好,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连俞大遒也是去年才死,目前的南都勋贵们还不敢蹦跶多欢,再过一些年,若没有外力干预,在史实上大明文武日渐凋零后,整个江南谁说了算?
  就是东林党为首的士绅集团,以及魏国公、安远侯、隆平候等为首的勋贵土皇帝势力了。
  在各自管家亲随的侍奉下,徐邦瑞几个登高望远,看着一百多米长在江水中跑的飞快的大白船,徐邦瑞、张炳、柳懋勋三个都是面面相觑。
  沉默片刻,柳懋勋忍不住心惊道,“公爷,这么庞大的船,都快直追当年郑公公的宝船了吧?若我们的船队能有几艘这样的大船,还能无帆就跑的这么快,岂不是??”
  明中叶的倭寇之乱,霍乱大江南北沿海之地,里面有很多都是士绅、或勋贵在支持着作乱。
  大明想开海禁屡屡被官员集团阻止,就是不开海禁,那么海贸利益就掌握在南边勋贵和士绅大族手里,开了海禁,海贸之利就会被无数小民和小地主参与进来,分薄他们的利润。
  身为南都顶尖勋贵,柳懋勋一眼就看出了,这只白色大怪船蕴含的利益。
  历史文献记载,郑和的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折算下就是140米,后世新建的山东号航母才315米长度。
  欧罗巴大航海时代初期,就是这个年代,盖伦帆船基本才长46—55米。
  西班牙纵横四大洲各大洋营造第一代日不落帝国,主力就是盖伦帆船。
  郑和宝船早已失去踪影的大明,哪怕海贸发达的南方,一百多米长、三层高的现代游艇?绝对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
第2210章
我,任我行,街头青皮?!
  一个小时后,在长江上折腾了好久的游艇,终于可以平稳的驶入秦淮河了,一个多小时调教,童健和齐宣总算把任我行三人组调教成小合格的现代水手了。
  这三位天赋才情在整个笑傲世界,都是数得着的优秀。
  开游艇又不是教他们造游艇,这不算太困难的事,整个过程,张士良和田义这个葵花大太监,就是在甲板上笑眯眯的旁观,但是何忠和四个东厂番役,包括小太监陈安,那是被折腾的上吐下泻,晕船晕的厉害。
  除了何忠其他人早就被丢进船舱休息去了。
  当游艇进秦淮河,拐角处才驶来一艘二十多米长的木质帆船,船首甲板上,魏国公徐邦瑞扬声吐气,“本公徐邦瑞,敢问宝船上尊驾何人?”
  一个呼吸后,葵花大太监就出现在游艇第一层甲板尽头,以俯视姿态笑着开口,“原来是徐公爷,咱家田义,内官监掌印太监,此次奉皇命随几位仙君前往琼山宣海刚峰入朝。”
  穿着东厂千户服的何忠也快速现身,站在了田公公身后,哪怕何忠也有些晕船,可他武功修为不算差,能在向问天手下走几招的,还是能比较稳定的压下晕船反应。
  这话一出,徐邦瑞、柳懋勋、张炳三个南都顶尖勋贵都是纷纷色变,尤其是心有贪念,想打听这一艘怪船底细后,夺船的柳懋勋,心都碎了。
  这毕竟是万历初年,文武超猛的时代,即便没有童健等人横插一杠,南都勋贵们也浪不起来。
  徐邦瑞深吸一口气,笑道,“原来是田公公,失敬失敬,不过仙君??”
  田义大笑,“这艘宝船就是仙君座驾,全船都是精钢铸造,却能在水中乘风破浪,速度远超我凡间任何船只,仙君对秦淮河有点兴趣,就在这里逗留一番,徐公爷是否要登船一续?”
  徐邦瑞三人再次目瞪口呆,全船精钢制造?开什么玩笑呢,钢铁那么沉重的东西,能造船?
  而且钢铁怎么可能打造出这么雪白无暇的颜色?
  震惊之后,还对什么仙君有疑惑,徐邦瑞三人还是忙不迭表态想上船看看,他们还带了几个亲随上船了。
  “嘶~真是的钢铁?”
  “老天,这是琉璃?这么大块透明漂亮的琉璃就这么当门窗?”
  ……
  真的登船后,徐邦瑞等人只是在一层甲板随便看看,走走,就被震惊的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各种惊叹惊呼。
  确定了整艘船基本是钢铁铸造,徐邦瑞等虽然还没见到仙君仙力,心下已经有些相信了仙神之说,不是仙神,怎么可能打造出如此奢华漂亮,还是精钢铸造的船只。
  再从游艇上俯瞰长江以及秦淮河上,大部分只有几米、十几米长的木质船只……这感觉,就像是霸王龙俯视土狗。
  等田义带着几个公候参观驾驶室时,看到操船中的任我行、东方不败三人组。
  安远侯柳懋勋才忍不住叹道,“你们三个街头青皮似的人物,得罪了仙君还能被仙君看中,带在身边,真是祖坟冒青烟的福气,好好把握机会吧。”
  叹息里,柳懋勋还拍了拍任我行的肩头,一脸施舍般的姿态。
  仿佛柳侯爷这样的尊贵人物,能亲口和街头青皮说句话,已经是对方值得感恩无限的待遇。
  话说这也不差多少,柳侯爷在南都城活了几十年,有哪个街头混混能有运气和侯爷说句话?
  可任我行却有些心态炸裂。
  我,任我行,街头青皮??
  若不是打不过柳侯爷身边的葵花老太监,他都有种生撕了这个垃圾侯爷的心了。
  但任我行现在只能忍,他堂堂日月神教教主,被比作街头青皮,却无力反抗,这待遇真的太坑了。
  要知道当年太祖起家,也借了明教的势,不过这个位面传承大改后的倚天屠龙世界,明太祖是雄才伟略,豪情盖天的大教主,打败蒙古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后,明教在他手中,就成了统御武林人士的工具。
  那时期明教在太祖手里,几乎和锦衣卫比肩,但太祖朝,明教就不再有教主了,就算传到成祖手里,也是成祖掌控武林的工具,不设教主,左右光明使直接向皇帝负责。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代,发生土木堡之变,那代的明教光明左使才起了反心,自领教主之位脱离帝王掌控,化明教为日月神教,欲效仿太祖之路成为称宗道祖的存在。不过他没有完全继承一切,教中有不少高手还是心向朝廷的,大教一分为二,一部分追随新教主反叛,一部分投入朝廷,入锦衣卫等等。
  那时起,日月神教成了朝廷眼中的魔教。
  有这样的出身来历,任我行这种教主级存在,哪个不是把某种目标当做伟业的?被人直斥青皮啊。
  其实柳懋勋会把他比作街头青皮,是因为田义介绍时随口说了句在济南遇到几个武林草莽,得罪了仙君被惩罚惩治,日后还打算带着他们下西洋,走南洋。
  在柳侯爷心目中,江湖草莽和街头青皮有区别么?没有!
  东方不败和向问天,也是一脸的欲哭无泪。
  张炳也在这时笑着扫视三人组,“好好干,跟随在仙君身侧服侍,你们这些混混迟早有一天也能光宗耀祖,千万要珍惜机会。”
  魏国公没心思和混混青皮谈什么,只是对着驾驶舱内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但不管在好奇,也没有人给他解说什么,有资格的就是张士良几人才懂,其他人都是不懂。
  指望张士良几个充当解说员?别逗了。
  在游艇沿着秦淮河南下时,整个秦淮河两岸,以及河道里,也快速响起了一阵阵喧哗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9/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