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8/1348

  真的谈整体局势,李唐太上皇李归,个人政治能力甚至远远不如何俭……
  李归登基称帝时,不管皇权再怎么松动,不管士绅和资本力量发展的多么强大,李归也是年纪轻轻,接受过系统的皇储教育,才登位为唐皇的。
  他绝对不是傀儡。更别说大唐立国上千年,在民间的民望,又有多强大?历史上东西两汉四百年,都能在百姓中塑造出无限皇威。何谈这里的上千年?
  那样的李归发展二十多年,只是打造三万绝对忠于皇室的禁军,和14岁登基,纯粹傀儡的何俭对比,不管怎么比较,好像何俭的政治手腕个人魅力等等,都远超李归。
  当然,这也有船小好调头的因素在。
  何俭继位以后,一次次利用北岸省、云边、梁东、梁西、云上、云下等诸省的外力,来左右赵国局势,还利用商帝赵煜的力量……这都能借来极为强大的外力,给自己起势,对比那些外力,赵国内的士绅和资本力量,只是弱鸡。
  反观李归那边他就是大唐皇帝,外力……根本没多少强大外力,能让他借用着去对付唐国内士绅豪强和资本力量。
  林林总总,对比诸国,现年31岁的赵王何俭,不管个人能力魅力等等,都算是诸多帝王、国王中极为出类拔萃的一个。
  但苏恒此刻对赵国内,最满意的人,还真不是李归。
  反倒是被何俭定义为“三大贼”之一的江贼。
  赵国三大贼,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历史沉淀感了,还是那句话,李归登位以前,赵国百姓也是经历西北三省豪强士绅,和赵国士绅、资本新贵层层盘剥压榨,这里也不缺少想效仿齐王姜仁美的豪杰。
  拉着百姓想起义的人,在历史中屡见不鲜。
  若是旋起旋灭,刚起势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就挂掉的,根本不配被官方冠称三大贼。
  江贼江士武,已经在赵国造了二十多年的犯,他起势的时候李归才几岁,还是属于儿童呢。
  宋贼宋献安,越是李归登基之前就崛起的。
  只有三大贼中的高震,才是造反八年,属于妥妥的后进大贼。
  赵国多山,诺大的中央岛屿比肩三个山东省地盘,总面积接近五十万平方公里,其中名山大川也极为繁多,江士武就是盘踞在赵国北方,华山、泰山等诸多崇山峻岭中,在当地打造根据地,聚民众休养生息,对部众极为优待。
  生活在这连绵大山中的赵国子民,都有八九十万之众,接近赵国人口的一成,这一城,已经算是割据自立,早就甩脱了赵王室的统治。
  八九十万人口,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政军事班子,赵王室称他为江贼,实际上,这说是割据藩镇,一点也为过。
  江士武起兵二十多年,目前四十六岁还算当打之年,七个儿子中,长子对于政事已经是极为熟稔,有着出色政治家的潜质,二四五子,各自在军中有着不俗声望,七子在经商中有着极为优秀的天赋。
  根据地里出产的各种矿脉,都是由第七子掌控的商队来往各海洋国度,甚至和赵国其他地盘内的商行经商。
  江士武也是原赵国士兵出身,以个人魅力感染身边几十名基层士兵,看不惯那些喝兵血吃空饷、甚至动不动化身兵匪侵扰地方的将官们的操作,在二十多年前兵变,杀了几个中下层官吏反出军伍。
  他一路崛起,真的是效仿姜仁美,兵过之处不止对民众秋毫无犯,还往往像是子弟兵一样,谁家有难直接帮忙,前三年,这只能算是一个流寇团伙,但他流过之处,所有基层百姓平民,几乎都是对江士武感恩戴德,只有那些士绅豪强或资本家血亏。
  三年后江士武就把几十人的团伙,发展成了上万青壮,当他打算从流寇转型成根据地时,一把就被当时的士绅资本力量打成了狗,只带着几十个亲兵逃亡。
  但是没关系,江士武的名望,早在三年中打出来了,那就是换个地盘,报出自己名气,就有海量百姓相应,想加入江军的声望。
  大军失败第一次,给江士武打击也不小,他沉淀了第二个三年,依旧是流寇形势流窜各方,才在第二次建立根据地时,用两万多兵马挡住了赵国各种军队的一次次围攻,从那时起,江士武就在赵国北方一步步坐大,直到现在。
  江士武治下八九十万子民,百姓待遇当然没法和齐国比,但这里,能做到让九成以上子民丰衣足食。
  丰衣足食,其实已经够了!
  绝大部分封建时代的子民,能让全家人吃饱穿暖,已经是无数平民的毕生追求,这一点,大商大唐绝大部分地区,还有很多百姓都实现不了这个梦想。
  江士武能做到,虽然比不上齐国的免费养孤儿,免费养老人,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
  但他在赵国这片地盘,已经是名望暴增,一年年来,有的是其他地区的百姓,想偷渡到江士武地盘。
  不过江士武最大缺陷,就是产量区不足,粮食方面江士武一直是靠着商路,用各种矿石去交易粮食,运回来才能供养八九十万子民,供养三万山地精兵,以及五千精锐海军。
  他地盘大部分全是山,各种矿脉多得是,兵也自然是山地军为主,五千海军,都只是为了保护商船才养起来的。
  手掌三万山地精兵,别说齐王何俭没能力进攻,就是从大商或大唐来十几万陆军,进入江士武地盘,也会被江士武打崩的。
  在苏恒心目中,江士武这个江贼,不管个人能力魅力,还是对普罗大众的功德,都远超何俭。
  赵国在何俭中兴中,死伤百万之众,江士武崛起制霸赵国北方,却是二十多来年,一直善待百姓,尽最大力气养民保民那一个。
  八九十万人,若江士武赚取的财富,大部分不是用于卖粮食布帛等物资去养民,全用于军事?他何止能拉起三万多军队?十万都养得起。
第1798章
人杰辈出的大时代
  江士武身为“三大贼”之一,其实个人能力魅力还有对赵国人的贡献,都要超越中兴之主何俭。
  但与江士武并称的另外两贼,宋献安、高震,就远远无法和江士武比肩了。高震还好,比不上江士武,但对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侵犯,高震八年前崛起,是拉着一艘隶属于当时的,云下省士绅控制的巡洋舰起兵,反出了军伍成为海寇。
  一次次一年年劫掠,他从来不会动那些平民百姓,因为高震也知道,平民百姓根本没油水,他劫的就是来往赵国各地,以及来往赵与大商之间的商船。
  那些商船,九成以上都是士绅豪商才能运作的。
  劫来的财富,就是被高震用于扩军了,八年发展,靠着自身杰出的军事天赋,海战才华,高震都是坐拥三艘千吨级战列舰,十多艘巡洋舰的大海贼了。
  手下精锐兵马接近两万,谈海战远比无灵时代明末的郑志龙都强。
  真要让高震的两万精锐,和赵王何俭麾下三万海军硬干一场,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
  高震的两万精锐,官方称之为贼,但海军军官出身的高震,一直是以练兵姿态去训练的。
  当然,不管何俭还是高震,都没那么蠢,外有大商多省士绅豪族对着赵国虎视眈眈,他们之间一直很克制,基本没发生过冲突。
  大海贼高震最大缺陷,是没有属于自己可靠的陆地地盘,他只在军事上有着超凡的天赋和能力,崛起八年,谈海战,几乎还没有败绩,但管理行政方面?高震就坐蜡了。
  高震目前的状态,就是被多方拉拢,不止大商西北诸省的士绅豪强,想把高震诏安,何俭一直也想诏安他,就是江士武那边都来和高震谈过……
  高震目前是属于一个犹豫不定的状态。
  三大贼中最恶最凶的,就是宋献安,这位起兵十多年的大贼,也是军旅出身有着非凡的军事才华,谈军事能力,称得上一时俊杰,可他就是妥妥的流寇模板了。
  起兵初期不止劫掠地方,还裹挟青壮,几乎见什么有利润就打什么,士绅、资本新贵、平民百姓,都在他攻击之下,所过之处就是各种悲剧。
  流到任何地方就是祸害一地。
  最搞笑的是,这位流寇没有任何根据地,最多在一方呆个一年半载就不得不狼狈逃亡,但他称王了!
  宋献安在三年前就自封宋王,向天下宣示宋代赵是昭昭天命,但他登基的邺县,才呆了半年就舍弃了,那段时间,不止来自大商诸省的士绅力量在集结,似乎要搞死他,就是赵王何俭也在调遣兵马,有干死他的趋势。
  宋献安在陆战上军事才华再出众,也知道若被多方合围,他妥妥死路一条,卷着大量财富和后宫团就跑了,宋献安目前,也算得上兵强马壮,有属于他绝对力量的两万精兵,其外还有十万裹挟的青壮。
  这些年,赵国百姓死伤上百万,里面有接近二分之一,都是宋献安造出来的。
  他会被各种势力针对,最大原因也是造的杀孽太大了,不管是赵国还是大商士绅文武,资本力量,还是赵王何俭,都知道,放任宋献安继续造下去,死伤太多的话……对大家都太不利。
  没有那么多平民百姓给你统治、盘剥,你哪来的那么多利润?
  就连卫周等海洋国度,大唐荆州士绅文武,大商东两省士绅,都知道封锁海路,免得有太多的子民逃亡齐国,这里的士绅也不傻,继续让宋献安造下去,死伤百万变成两三百万,三四百万?那赵国哪里还有人给你去种田开矿,给你当壮丁家丁水手?
  宋献安声势浩大,但不管怎么看,就算没苏恒插手,这也是最快速会消亡的大贼。
  若没有太多的强大对手,宋献安未必不能称雄一世,取代赵王室。
  可不管何俭,还是江士武以及江家虎子,都算得上一个时代里的人杰。
  这是一个属于赵国的,人杰辈出的大时代。
  目前赵国整体局势,就是这么错乱复杂,没有外来干扰的话,鹿死谁手真不好说。
  何俭只要能诏安高震,三万海军变成五万多,再加上高震的非凡海战才能,可以一把就把江士武的海军打成傻子,一旦没有海军护卫商队,就没有外来的粮食,食盐等等去供养八九十万民众,那么江家的割据,也会快速衰弱。
  都若是江士武一家能招安高震,事情又是另一种变化了。说不定就是江代赵的局面。
  哪怕江士武加上高震,军事力量也做不到碾压何俭,偏偏在目前赵国八九百万百姓中,民心民望,江士武占优。
  何俭是正统,自带天然优势,但登基十多年从没做出多少利民惠民的政策,他的军事政治中兴,越来越强大,但民意民心,对比江士武差的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好几条街。
  江士武也不是不能走出群山,图谋平原,而是绝大部分财富要去养民富民,才导致了军备一直发展不起来。
  若他有了一块平原根据地,以江士武的名望,绝对能吸引几十上百万赵国子民去投靠,哪怕拖家带口,远离家园,也会有那样的盛景。
  平原?
  赵国内群山中的湖泊平原,全在何俭手里,群山之外靠海的平原?你没有强大的海军陆军,就守不住,这里不只有赵国自身的各种争霸,还有吃了血亏的大商多省士绅力量,不甘心。
  十多年来,云边、梁西、梁东、北岸、云上、云下六行省,几乎都在这个泥潭里打过滚,损失惨重。
  最顶尖层次的士绅豪强,损失惨重甚至被商帝灭门?没关系,次一档的士绅豪强会顺势接收前老大的底盘资源,重新成为新一波豪强的。
  那些家族里,又有多少人盯着赵国?
  连拥有三万海军精锐的何俭,都不敢在群山之外和大海之中的广袤平原发展太多,江士武就更不行了。
  “江士武、高震、宋献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8/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