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7/1348

  可赵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那就是举国,多山。
  卫国各种山脉只占主岛屿一成多,赵国山脉地形则是占岛屿四成面积,山多了,骑兵就很难发挥出庞大的合击追击优势。
  不要觉得赵国地形多山,这里就没有多大利益,赵国是金银矿,宝石矿,乃至其他铜铁矿最多的海洋岛国,没有之一。
  四成山脉地形之外,这里还有着几个山脉中的庞大淡水湖,形成一些肥沃平原可以农耕。
  山圈之外,同样有平原,有靠海的丰富渔场。
  赵国也因为距离大商不太远,上千年来,早就陆陆续续汇聚出了八九百万人口。
  所以,卫周两国就是弟中弟,随意被商唐帝国士绅豪强盘剥抽取财富,齐国能独立自主,兵强马壮,真正的海军实力,就是和商唐主力来一场大决战,也未必会输。
  赵国是不上不下那一个,这里依旧会被大商西北三省的士绅豪强伸手盘剥,抽利,但这里的赵王室,面对大商士绅豪强,多少有那么一点点尊严,和自主权。
  不过赵国底层百姓深受大商士绅、赵王室盘剥后,日子也很困苦不堪言,就会有一代代强人蹦出来,想效仿姜仁美推翻一切。
  这个国度,目前就是战争与贫苦,一直轮流上演中的尴尬王国。
  你说大商士绅豪强已经盘剥欺压了一圈赵国子民,赵王室为什么不对子民好一点,那就能避免子民不起义,不反抗了?因为赵王室要养军队!
  卫国、周国属于国家的军队,往往海军不足万人,齐国是十五万海军兵强马壮,还有着庞大的战列舰舰队。
  赵国中下等,王室掌握两万陆军、三万海军以及几艘顶尖战列舰,这才是他们能在大商士绅勋贵面前,还保留一丝自尊和权利的底气。
  你想要养军,还要保证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就没办法不继续从民间搜刮财富了。
  苏恒都在抵达赵国,搞清楚了赵国的概况后,忍不住感慨起来,这里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目前现一任赵王,还是一个英主,在他登基之前,赵国只有一万陆军,一万多精锐海军,但那是掌握在士绅和资本新贵手中,终于王室的几乎可以忽略,只有寥寥一两千人。
  但这位赵王上位后,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以及合纵连横等技巧,生生把属于士绅和资本新贵的军队,全部拉进了自己手中。
  甚至更近一步扩军,养军,把自己为王的尊严,提升到了五代以来最强的层次。
  先后五位赵王,就属于这位登基十多年,现年三十一岁的赵王何俭最强最猛,要知道,上一任赵王突然病死,指定的新王并不是何俭,而是世子何树。
  偏偏何树年纪大,还有着一点点英明神武的架子,所以轻松被把控君权的士绅资本新贵们,给搞死了,最后选了一个诸王子中最平庸,年龄也小的何俭继位。
  何俭登基前五年,就表现的像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被当成傻子养的傀儡王姿态,然而那五年,就是何俭私下里布局,一举翻盘的最关键时期。
  到现在,原本赵国的士绅、资本阶层,几乎成了何俭治下,猪狗一样的存在,能随意被他生杀予夺。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逆袭崛起的小奇迹,但也是这些年,何俭治下,赵国叛乱越来越多,地方越来越乱的时代,尤以“三大贼”为最。
第1796章
这么好的剧本,不接就是血亏啊
  平心而论,苏恒在翻阅了赵国的史书后,都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赵王何俭是一个扮猪吃老虎,政治手腕极为高明强大的家伙,他14岁登基,面对把控国内一切的士绅和资本新贵们,除了当傀儡能做什么?
  那时期的士绅、资本新贵们,为了羞辱这个新王,给他安排的王妃都只是一个出身赵国底层的贫家女,长相倒还凑合,不丑,也算落落大方。
  反观那些大士绅家族,资本新贵家族,联姻对象要么是赵国本土的大族豪门,要么是和大商西北三省的士绅豪强联姻。
  大商帝国西北的云边、梁西、梁东三省士绅豪族,从赵国这里抽取利益把控各种矿脉,也多是和这里的士绅、资本新贵合作。
  一个连出王宫玩玩,都要得到允许才能去做的新王,何俭凭什么打出一把反推?
  一个十四岁登基的傀儡,就算前五年一直在伪装,在扮猪吃老虎,可他才几岁?竟然能在身边布满探子耳目的情况下,瞒过了赵国一个个老狐狸?
  这简直就是奇迹。
  这位能上演后续骚操作,起步最关键一手,无非是选了一个资本新贵集团里,一个猛一看不显眼,实际背后隐藏力量很强的豪商,当亚父,一直在各种事上对那个亚父唯唯诺诺,各种支持。
  然而那个亚父豪商,表面上在赵国的利益圈里,只是边缘人物……
  他表面上不强,就是一个占了几座铁矿铜矿的土财主,实际上,这位土财主背后,是代表了大商帝国,西北云边、梁西、梁东三省之外,另一省北岸省豪强。
  赵国可是海洋诸国中,金银宝石铁铜矿脉最多的岛国!
  尤其是铜!
  以前的时代铜矿就是钱矿,直接能当铜钱用的,现在的时代因为火器技术问题,铸造大炮往往以青铜炮为最强。
  你一个铜矿最多的岛国,代表着什么?
  想吞并侵占这里利益的,何止只有大商西北三省?大唐帝国秉承古九州格局,哪怕地盘再大,也只是九州。
  大商是行省制,整个天洲大陆,面积和大唐占据的地洲大陆相仿,这里却足足有三十多省。
  西北三省对于属于他们的利益,向来是赵国之内,自己怎么竞争都无所谓,但若有外省士绅豪强想插手?那就齐心协力打出去。
  西北三省联盟之外的其他行省,对赵国感兴趣的太多了,只是一次次搞事失败,站在外面垂涎罢了。
  他们就是在暗中选代表,准备伺机而动。
  然后这个代表,不知道怎么的,背后的利益盘子被十几岁的何俭发现了,就对他各种超级力度的支持,恭敬……
  也不管怎么说,何俭是一个王,光明正大的王,傀儡王,也有着名望号召。
  得到了何俭糊弄的某土财主,就开始一步步争权夺利,想为自己家更是为了背后支持他的北岸省士绅豪强夺利益。
  何俭登基前五年,最主要的,就是那个土财主一步步崛起,也是三省之外北岸省的豪强们崛起的过程,就是这个过程,何俭默默发展出了不俗的实力。
  他登基第五年,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竟然秘密拉出了一只,忠于何俭的强大武力,那就是北岸省豪强,为某土财主训练起来的五千强大军队,被何俭策反,成了忠于王室的武力。
  土财主亚父差点吐血,北岸省豪强们差点恼羞成怒时,何俭直接向其他士绅豪强,以及大商的云边、梁西、梁东三省豪强摊牌了,亚父背后是北岸省。
  这下子,某个土财主亚父,北岸省豪强就全完蛋了。
  还是那句话,云边、梁西、梁东三省,不管内部怎么竞争,对外,是团结一致的,他们团结一致,就是三省之力,汇合赵国七成以上士绅、资本力量,去打最后的一丢丢。
  只用了一年不到,就把某土财主打死,北岸省偷鸡不成蚀把米,全部滚蛋。
  在他们心目中,何俭掌握五千军队算什么鬼?只要搞定了北岸省的渣渣,还怕玩不过这个刚满19岁的家伙?
  事实就是,他们真的玩不过!
  北岸省和土财主完蛋后,何俭不止军队发展成了七千,还再次从大商,拉来了云上、云下两个省份士绅豪强的代表。
  云边、云上、云下三省,以大商著名山脉云山划分,梁西梁东则是梁水分界。
  云上云下两省士绅豪强代表傻么?他们不傻,何俭气魄很大,直接和两省代表家族里,最强的几个家族联姻,娶来的全部封为正妃,更直接立下遗诏,他若死,就是这些家族联姻女子的子为王。
  到时候你们怎么分无所谓,都是你们的,他过够了傀儡日子,宁愿把赵国送给云上云下,也不愿意便宜那些把他当傀儡的西北三省士绅。
  他甚至愿意离开赵国,前往那两个省份,老丈人家居住,愿意让老张人们派来的文人,分享赵国一切官位。
  血本下到这一步,即便有了北岸省吃亏的先例,那两个省份士绅豪强的领袖们,也坐不住了。
  这么好的剧本,不接就是血亏啊!
  他们接了,派遣一个个家族精英来当官,派一个个女儿之类来下嫁,也在完婚之后,带着何俭去了大商。
  然后云边、梁西、梁东三省彻底炸毛了,那几年在赵国内,几乎和那两省斗的头皮血流。
  等他们斗的差不多了,却发现何俭不见了,他不知道啥时候从士绅豪族的控制下,跑了,在朝歌亮相,以想削王族,内附的条件,只愿当一个富家翁,请求赵国成为大商新的行省。
  五省大佬全懵逼了,当时的商帝赵煜都乐了,差点笑出声,商帝开始和五省士绅豪强撕。
  撕着撕着,就是商帝大怒,对五省原本的士绅豪族大肆严惩,最终还不得不捏着鼻子,封了何俭一个爵位让他去大商南方就任。
  赵煜的老辣,怎么会不知道,何俭想内附,是把他商帝也当刀了?可赵国地盘利益太大,那时期的赵煜都抗不住诱惑,下场了,结果把五省豪强收拾的不成样子,血亏,但五省豪强联络更多的士绅豪强,加上士绅贵族们,本就会本能削弱皇权,赵煜最终还是没能搞成内附一事。
  事情没成,他对何俭也没好脸色,架不住何俭去就任的路上又跑了,再回去,就是在赵国拉出忠于自己的一万大军,面对极度虚弱血亏期的各省士绅豪强,以及赵国本土士绅和资本新贵们……血醒屠戮。
  商帝再次大怒,派军队进入赵国教训何俭,架不住,赵国多山,何俭流亡了几年,依旧撑下来了。
  又过了这些年,大商云边、梁西、梁东三省士绅豪强恢复的差不多了,主要是,老一代上一代豪门没有了?很快会有新的豪门冒出来啊。
  但赵国也被折腾的不像样子了,这一串事情之前,赵国其实有上千万人口的,就是在何俭继位的十多年,才衰落到了八九百万,死伤百万之众。
  逼反了无数子民。
第1797章
第二个三年
  抛开十几年来死亡的上百万赵国子民而言,赵王何俭称得上雄主,中兴明主,但赵国实际上,不止十多年死伤了上百万子民,就是目前的八九百万子民,绝大部分都是生活的极为困苦。
  甚至,若苏恒没有插手改变天语星的上层形态,在给何俭十几年,他未必不会把赵国打造成类似齐国的海洋小霸主。
  之前那十多年,赵国已经从原本的渣渣,变成王室坐拥五万精锐陆军海军的区域小霸了,不要忘了,就是诺大的大唐帝国,在苏恒出手改变上层形态前,忠于李唐皇室的,才三万精锐禁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7/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