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开玩笑(校对)第10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9/1106

  “我也不知道那位是谁,但朕相信,他有能力给圣人们施加压力,那位的能力,也不至于为这种事欺骗本王。我还没那么大面子!”
  帝辛也很好奇唐准的身份,可他猜都不敢乱猜啊,这个世界你不管在哪,提到圣人名字都能被圣人感知到的。
第1715章
公元前最强帝国
  又一段时间后,商王宫殿宇内,帝辛端起青铜酒爵对着杜兴虚举,“多谢先生,不是先生提醒,朕还真不知道我大商麾下,如此人才济济,哈哈,有了这些将才,朕再不用担忧无人可用了!”
  这时间里杜兴挖空脑汁回忆封神演义各种故事,即便不是记得很清晰,对封神战殷商这边的各牛人,还是有一定印象,他说,帝辛亲自用毛笔和竹简记载,记录下后才兴致大起,亲自设宴招待杜兴。
  三山关总兵孔宣,圣人之下第一人??猛一听这样的评价,帝辛不敢相信麾下能有这样的猛人,还是一关总兵之位。
  但帝辛不觉得杜兴会骗他,记载后,已经做好了打算,在商王都做好下一步安排,就打算亲自去三山关见一见孔宣了,真实的帝辛极度重视人才,为了招贤纳士,不介意亲自出马,别忘了这是一位数十年不断亲征的战车大王。
  圣人之下第一人的评价,足以让他也压不住心中的激荡情绪了。
  除此外,梅山七怪??
  尤其是其中的袁洪,修炼八九玄功,几乎是孔宣、赵公明等一流仙人之下,最强的层次?
  帝辛也打算派最重要的大臣前往梅山招拢这一批大才了。按杜兴的介绍,即便这是七个妖怪成精,也是能忠于大商的,不问出身血统有教无类,是截教的宗旨,同样是大商的主张!
  高觉高明,千里眼顺风耳?大才啊!
  还有小城绳池张奎、高英兰?这也是大商麾下的将领?张奎神通不高,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有日行一千五百里的地行术,这比土行孙日行一千里的地遁术还快得多,加上他的坐骑独角乌烟兽也是奇快无比,一个快字足以让张奎超越世间大把能人?张奎本身还是大将之才?他妻子高英兰持有太阳神针,几乎针针都能破敌双目,致人瞎残,和张奎配合是无双大将?
  听到这些,帝辛恨不得马上就去绳池接见提拔一下张奎夫妻了,这一对忠于大商的夫妻将领,他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发现了,以他的性格,早就大力提拔起来,让其兼任总兵甚至更高职位了,而不是缩在小小的绳池浪费人生。
  抛开这些最顶尖的大能外,邓九公邓婵玉父女、潼关总兵余化龙和他几个儿子,穿云关龙安吉、青龙关丘引、马忠、张桂芳、陈桐等等将领,能力比不上之前那些,听了杜兴的解说,帝辛也打算重用这一批才能的。
  他在之前,并不是一个名字都没听过,这些人才里也有不少原本就是总兵级高官。
  帝辛对他们一部分有印象,只是不算特别了解罢了。那些将领里不少也是奴隶主贵族阶层,经常在王都生存起居,见多了奴隶主贵族阶层的腐朽腐败,挑来拣去找不到几个能用的,他对王都之外的众多奴隶主贵族,也不敢抱太大信心,并没有彻底查遍全商究竟谁是人才,谁是废物。
  随着帝辛的举杯,杜兴也笑道,“大王太客气了,之前那些是属于我们现在能轻易安排或者招揽入朝的,只要好好利用,就能为大王分忧,不过还有更多能人异士,截教大能,却需要两位大才,才能请得动。否则就算大王亲自出面,也很难说服那些大能为我大商所用。”
  帝辛神色大动,“不知道是哪两位大才?”
  杜兴再次笑道,“其一为闻太师,他本身就是截教出身,一旦发生战事,自然可以在截教奔走请来助力,第二,则是申公豹申道长,申道长属于阐教门下,但交游广阔,和无数截教能人都交情极深,只要能招揽申道长入朝,给予国师之位,一定可以帮我大商邀请大量贤才。”
  帝辛恍然,闻太师……他很熟悉。哪怕历史上根本不存在闻太师这样的人,这个位面,闻太师就是三朝元老,为大商征战一生,至今还镇守边关的大牛。
  恍然后他又带着一丝古怪道,“申公豹?朕还打算邀请先生担任我大商国师一位呢。”
  杜兴乐了,还一些惶恐,“不敢,我本人其实没什么大才能,远不足以胜任这样的高位。”
  见帝辛还想说什么,杜兴才转移话题,“大王,之前我讲述的所有人才将领,都是用于军事、镇压西岐叛乱或东夷叛乱的人才,但只有这些还不够,我觉得大王的各种政治举措,还有不少是可以适当改良的。”
  帝辛兴趣大增,“请先生教我!”
  “其一是用人,虽然大王不问出身,善用贤能,但只靠他人举荐或者等贤才自己传播出一定美名后在上门邀请,这远远不够,我觉得大王可以下达一次招贤令。”
  “然后再制定出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
  杜兴也没藏着掖着,都打算投靠殷商了,军事方面的事结束后谈一谈改革,也是很应该的。
  科举这回事,直到1600年后的隋朝才出现啊,若是能在帝辛时代就推出,完善起来,对大商和整个华夏民族的帮助,都是极为不小的。
  也只有借助帝辛这样具有大魄力大眼光,不问出身善用贤能的大王,才有科举制度出现的机会,否则你去找文王武王献计,还是乖乖等着洗白了被抓,被当做奴隶祭天吧。
  以21世纪人的眼光来看,隋唐宋明的科举,肯定是有无数不足的,只看八股文不看其他,弊端和贻害都极多,可杜兴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在这个时代,只考八股文?现在鬼知道八股文是什么啊。
  说着说着,杜兴也兴奋了,“统一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乡、县、府、州一级级选拔人才,士农工商百行百业,都可以参加,考核内容包括文采、军事、策论、数学等等。”
  “只要制度推广起来,大王再不用担心无人可用!同时我建议大王在商境内鼓励发明创新,不管农耕还是渔猎亦或者其他手工业,有能人发明出对行业有益处的改良时,要重赏以及保证其后续所能获得的利益……”
  杜兴只是一个本科毕业生,还没入职场的菜鸟,可眼光见识是超越了殷商几千年的,他知道这个大商,不合适推广共产主义,可各行各业的有利举措推广起来,大商绝对会成为一个公元前最强帝国的。
第1716章
为什么不去啊?
  华夏民族是一个很神的民族!
  至少在杜兴眼中,心目中,这就是他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评判,不吹不黑,这个神字在杜兴心里还是半褒义半贬义。
  从炎黄时代开始,这个民族只在黄河流域生存,只是后世雄鸡图的豫省和鲁省等三省交汇地一带,那么小的一丢丢地盘,他们生生打下了后世雄鸡图,此刻杜兴面对的“纣王”帝辛,就是把这个宗旨发扬光大的代表之一。
  地盘原本是后世豫省和鲁省等三省交汇地一带区域,生生被帝辛带领着打到渤海、黄海和东海边。
  原本生存在那里的东夷或其他乱七八糟茹毛饮血的野人部落?千万不要以为华夏的先祖们很仁慈,从“纣王”开始,战争中被打败的蛮夷部落,才大幅度不再用于祭天。
  纣王之前和之后的周,活人祭祀家常便饭,动辄一次祭天祭先祖就是几十上百人命,如帝辛有多少先祖?绵延数百年,一年365天隔三岔五就祭拜一次。
  那么多活人从哪来?
  在杜兴心里,华夏的先祖们是一个很奇怪的复合体,暴力、充满进攻欲望、充满征服欲望,你能够得着看得见的不臣者,全都没了,全都被祭祀神明先祖了。
  这些先祖们同样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力,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商朝境内就有青铜器时代最巅峰的铸造工艺,各式各样的手工业,大王们鼓励农耕……
  偏偏充满智慧、富有创造力,也充满暴力进攻欲望征服欲望的先祖们,对自己内部,特别温顺,纵观史书所有的华夏老百姓,他们可以在王的带领下对外各种征服,驯化,对内?直到千年后的秦末,才有一次大泽乡的王侯将相之吼。
  认真对比下内外之别,你都会惊叹这有多么不可思议。
  华夏的老百姓只要有吃有穿,饿不死,就不会在自己内部搞大事,这仿佛是一种铭刻于骨子里的基因了。
  不过,这种奇妙且很神的状态,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急速崩灭。
  在独尊儒术之前,哪怕灭了大商的周,还会把一个个功臣宗室分封到偏远地区呢,比如鼎鼎大名的帝辛的叔父箕子分封到了朝鲜,再如姜尚分封到刚被帝辛拿下的黄渤海边缘。
  帝辛打地盘,自己实力损耗极大,还没休养恢复被周一下偷袭完蛋,然后周就快快乐乐接住商打的地盘分封功臣,这玩的很嗨。
  哪怕是他们的后代、一统天下自领始皇帝名头的政哥,一样对外充满了进攻性,到政哥死掉,还派了秦朝大军在经略雄鸡图最南端,以及北击匈奴,赶走或征服百越和匈奴后就设立郡县迁民填充当地,便于治理管辖。
  蒙古草原到后世两广,全是大秦治下。
  连岛国那几个岛,政哥都派了徐福渡海呢,不管政哥派徐福的初衷是不是求长生,只要政哥不死,也知道海外还有好几座大岛?有人?参考他拿下蒙古大草原和搞定百越治理两广的先例,迁移民众居住设置郡县……大秦也的确有船!
  参考先例四个大岛会妥妥拿到手,先吃了再说。
  这些杜兴心目中的老祖宗们,那叫一个牛,我能看到的接触到的,知道的,就全是我的,必须是我的,有外人?滚蛋,不滚就杀了你,祭拜祖先和昊天上帝。
  从三皇五帝到始皇帝,全是这样的操作模式。
  就是这些老祖宗,让华夏一族从黄河中下游豫省、鲁省等交界地一带,活活打下了雄鸡图模板。
  独尊儒术后,就尴尬了,即便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也被称为千古一帝,但汉武的征匈奴,是因为汉武帝之前几个大汉皇帝,被匈奴欺负过,邦哥时期就有白登之围的经历,被匈奴欺负了当时又一次打不死,大汉几位皇帝才一代代休养生息积攒国力,准备把匈奴一次打死。
  直到汉武帝,实力终于积攒够了。
  可也是汉武帝,突然就被董先生的独尊儒术策略打动了,利用这个策略能更好集权,独尊儒术后开始打匈奴。
  从这里开始,华夏民族原本类似基因锁一样的征服扩张欲望就彻底没了。
  即便汉武帝借着父亲爷爷们积累出来的国力打死了匈奴,对外扩张行为却没了。
  汉代的大儒们,不像明清时期的后辈们那么脑洞清奇,一脑门充满神操作的思路,汉代大儒都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牛人,但这些牛人和汉朝之前的老祖宗对比??已经彻底转性格了。
  你对比下汉朝前后,就明白儒家最大功能,只有一个,扭转华夏一个大民族的全民基因!
  儒家后代们基因进化也越来越清奇了,箕子朝鲜?什么鬼东西?那么没价值的地盘我们不要,丢了,免得拖累我们。
  大小琉球?蛮荒之地我要那玩意做什么?丢掉丢掉。
  这些还是没价值,会拖累富裕地区,那么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三哥们的地盘是否有价值,三哥们战力是否强大,大儒们肯定也知道。
  但那么远的地盘管起来多不方便啊?我们要来有什么用?丢了丢了,让他们自己玩!
  杜兴即便再不熟悉历史,可华夏起源,以及三皇五帝、政哥汉武这类名人,类似事迹肯定是知道的,你真的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一个独尊儒术,对整体华夏民族的改变有多大,儒家,生生扭转了华夏民族从皇帝到政哥这几千年里,族群基因。
  没价值地盘小或者偏远,这些是原因么?
  帝辛这货活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都能从豫省鲁省交界地打到闽省,当地蛮荒?没关系,我迁移人口开垦土地就行了,远?远算什么?以商代的交通,以秦代的交通,你走哪不远啊?
  单独的儒家发展到宋明清就更神了。
  鼎鼎大名的北宋之殇,第一次围城赵家傻子明明见到自己军队能抗住,守城的李先生很猛,各地几十万勤王大军不断在赶来,自己只要抗一抗,六万金军肯定要滚蛋或者被勤王军队干翻。
  大傻子硬是被文官们劝出了神操作,咱们不打,送钱,投降。
  你以为若不是当时的开封能抗一抗,几十万勤王军队不断从四方赶来,大金却只有六万进攻军……金哥哥真会退兵啊?
  一群神人送钱没粮食送妹子,送走了第一次金军,然后大金觉得,儒家哥们不错,我跑一趟能打就打,打不过也有钱有粮食和妹子,为什么不去啊?不去对的起你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9/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