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9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9/924

  “云亭乡老,越夫人之父友朋也,可为主事之人。”
  “仲氏,世受吴氏之恩,先帝亦赞其德。如今五湖失德,当有英雄涤荡碧波……”
  “善!”
  “大善!”
  祖传职业看坟的仲氏,怎么都没想到,那群跟着先王一起南下灭越的土鳖们,居然会把他架在火上烤。
  烤的时候还加作料,这些作料,不是勾陈味儿就是李解味儿,总之一句话:仲氏跟先帝的关系好啊,仲氏跟李氏的关系也好啊,仲氏就应该出来,代表先帝代表李氏,把五湖的水浓浓干净。
  低调做人好些年的仲裁,寻思着你们这群庶常吉士,要不是吃吃白沙村特产的大黄鳝?
  你们真是一群大鳝人啊!
  仲裁想死的心都有了,可还别说,当这群地方小强小土豪,都一股脑儿找上仲氏的时候,各地城邑的地头蛇们,也都是被吓了一跳,寻思着这仲氏早就跟李氏关系密切,当年还帮忙倒卖黄鳝泥鳅,还有姑苏城里的那头“白蛟大王”,平日里也是多有仲氏过来投食……
  莫非仲氏就是汉公李解早早安排的钉子?
  就是等着有朝一日,轻松篡位?
  当然了,也不叫篡位,这叫有德者而居之。
  五湖大夫们听说庶常吉士的行动之后,也稍稍地算了一笔账。
  这帮杂碎加起来,带甲具、弓弩、矛戈的武士数量,居然有小一万。
  再把这些杂碎的族人加起来,五倍小杂碎,那就是五万人马。
  倘若再把这些杂碎的奴隶们算上,这就不是小规模了。
  当机立断,五湖大夫中稍微强势一点的,一边督促族人赶紧结寨挖沟,一边把在外抢地盘的私军调回湖北。
  此时就出现了极为诡异的一幕,原本打出狗脑子来的五湖大夫各家私军,纷纷离开了会稽、檇李,然后很有默契地坐船、走马、徒步,往北方赶。
  互相之间好像没有仇恨一样,俨然就是吴威王在世之时,搞军事演习的一般。
  只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太叔卯发现那些底层庶常吉士的动作之后,因为有点紧张,就派出了使者前往云亭、芙蓉之间问询。
  两地宿老原本是关系不错的,但仲氏毕竟常年看坟,祖传的技能就是跳大神弄个祭祀什么的。
  此刻被太叔卯这么一问询,当时就吓尿了,神经质的仲裁连忙召集族人,说是这下不跑路不行,咱们得去江北,今晚就坐船去雷邑避避风头。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族人也是神经质了,收拾细软就是跑路。
  庶常吉士们一看看坟的跑了,那哪儿成?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仲裁给截了!
  当然仲氏看坟集团的普通员工,都是放任他们前往江阴邑,同时又跟仲氏看坟集团的普通员工们说了,你们去了江北,就说我辈受先帝之恩,当效仿汉公高举义帜。
  总之一句话,李子曾经说过:虽千万人吾往矣!
  反正主帅的战车上,披坚执锐竖起大旗的是仲裁,他们就是忠肝义胆的普通乡下武士而已。
  然后云集芙蓉的乡下武士们,披坚执锐凑了九千不到,每两千五百人凑了一个军,假假的也有四个军。
  为了防止号令不一,庶常吉士们又搬出了各自的老婆,纷纷表示自家老婆现在虽然不是女士,但已经前往柳营磕过头,精神上是很向往柳营精神的。
  女武士战无不胜!
  我老婆光荣!
  我作为我老婆的丈夫……也光荣!
  还别说,士气挺高昂,公开口号就一个:还五湖一片清明!
  被绑在战车上面若死灰的仲裁老人家,此时此刻表示很感动,想当初,“蓬荜生辉”可是因为他才出名的哩。
  淦!
第819章
换个角度,我就是大哥!
  论装备,庶常吉士这些乡下土鳖是远不如姑苏王师的,吴甲现在的装备简直霸气,比汉军精锐也不差到哪里去,至少看上去就是如此。
  论经验,庶常吉士大部分时候就是打下手,哪怕是灭越战争,主力也从来不是他们。最近几年累积的经验,也主要就是跟着五湖大夫的豪族一起玩火并。
  这种“乡村级”的械斗,其战斗经验放在大规模战阵上,完全没有卵用。
  论后勤,庶常吉士最富的那一个,也养不活五百甲士,目前的军粮,大头是江阴邑出产的米线。辎兵、辅兵还有奴隶,主要就是吃芋头加青糠饼。
  杂菜团子的数量,都不能稳定供应,虽说也有咸鱼,但得省着吃。
  而姑苏城,别的可能不会保证,但吴甲、健旅的口粮,那是稳稳的,连保养人员,也能保证一日有一餐是饱腹,剩下的一餐,就稍微次一点。
  倘若是任务比较忙的,就按照一日三餐来操作。
  总体而言,单独一个五湖豪族拿出来,不是大王的对手。
  可显然有时候打仗不是数人头,更不是比装备。
  真要是装备好就稳赢,那应该是吴国被楚国爆打,而不是反过来。
  此时吴国串联起来的庶常吉士,口号就一个:向姑苏进军!
  至于说文雅一点的口号,倒也不是没有,诸如“秉承先帝遗训,重整河山”“王命庶常吉士,为大王尽忠”……
  听着还不错,但庶常吉士自己是无所谓的。
  反正今天大王不在家,小爷逮着不服就是杀。
  干就完事儿了!
  “老朽有些口渴,不知诸君,可否容老朽下车?”
  “哎呀!老夫子既然口渴,何不早说?”
  有个披坚执锐骑着骡子的壮汉,顿时咧嘴一笑喊道,“来人,给仲老夫子送上蜜水!快些!”
  “嗨!”
  仲裁脸都绿了,他现在真的想死,老迈身躯杵在战车里,前后左右都是大兵,一个个凶神恶煞的,除了白沙村,过一个地方就薅一把羊毛。
  要不是他们打了“柳营”旗号,不敢太过放肆,怕不是要来个“兵过如筛”。
  毕竟,当年有人胡乱打着“义士”的旗号,就被真·义士给屠了,淮南义士可没有那么多讲究,杀人不眨眼,管杀不管埋。
  一把火烧了,骨灰直接扬在地里肥田。
  这事儿,吴人知道清清楚楚,所以也不敢造次。
  只要败坏汉军名声,没有别的下场,只有死,且不给第二次机会。
  这是汉公李解定下的规矩。
  规矩当然是死的,所以汉公李解允许有人挑战规矩,也就是挑战他。
  “报——”
  北渠急报,右军具区氏来投!
  “啊?!”
  “具、具区氏?”
  “这、这下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快些联络!”
  “不可!具区氏乃是先帝忠臣,崛起于草莽之间,亦野人之家。今若来投,必有蹊跷。”
  “不错!具区氏多熊虎猛士,若来我军,试问,孰人为主,孰人为客?”
  原本就是想着搞事,可突然搞个这么大的,有点扛不住。
  说到底,庶常吉士们,撑死最牛逼的,也就是豪门庶出子弟,了不起来个嫡系幼子,但也实力有限。
  实力有限,一定时间内的眼界,自然也是有限的。
  此时此刻,让他们能够放眼天下如何如何,那是万万不可能。
  这些个庶常吉士,不过是在赌博,赌一个富贵出来,指望着汉公李解,是不是在恰当的时候,就把江南的土地给收了。
  到那时候,再来一个论功行赏,那五湖豪门的土地人口,岂不是就能重新瓜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9/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