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8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0/924

  当然怎么赔,肯定是要扯上三年五载的,精神上,肯定是有很强烈的赔偿意愿。
  “单父是否失守?”
  忽地,戴举正色问道。
  “不曾!来犯敌军佯攻单父,进而转道丹水,臣虽早行,敌军亦不晚。若是正常行军,此时当在丹水泅渡!”
  这种天气,也就不用管什么浮桥不浮桥了,直接趟过去就是。
  过了丹水,往西南四五十里路,就是蒙邑。
  而蒙邑离商丘城,也就这么点儿距离。
  要是轻兵赶路,很快就能到商丘附近吆喝两声。
  打不打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人一种感觉,敌人正在增兵,这对商丘城内的宋军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此时,戴举心头浮现出了几个念头。
  他首先想到的是发动民夫、抽调富户,这个路数,当年李解在逼阳城就是这么干的,干得非常好。
  最后的锅,全在“义胆营”身上,关他逼阳国将军李解什么事儿?
  但是新贵们刚刚吃了点甜头,突然就要被夺走,这种事情一旦干了,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仇算是结下,怎么解,难说。
  于是戴举否定了这个想法,他便想着,快速调拨宋陈边界的守军,还有雍丘、承匡的宋郑边军前来商丘。
  只要快速干掉外郭这一波组合奇怪的敌军,商丘城就是稳的。
  最后就是跑路,退到邕邑,如此也方便跟卫国接洽。
  毕竟卫国在济南的地盘,也就靠近邕邑。
  略作思量,戴举想了想,现在情况还不明,他要是直接跑路,损失重大。
  今时不同往日,当年身为戴邑大夫的时候,他几乎就是“一无所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摇大摆地谋划一件事情,非常干脆。
  现在不一样了,商丘城中,有哪个新贵不是他一手提拔的?
  才刚刚尝到多年辛苦多年谋划的胜利果实呢,这甜美就抿了一小口,还没有回味,就要把瓶瓶罐罐砸碎,撒一地的悲摧?
  “遣使前往薛城!”
  “嗨!”
  不管这支来犯之敌,是不是李解下的命令,戴举已经下定决心,先保住地位。
  所以,他决定向汉国称臣。
  作为周天子麾下为数不多正牌的公爵国,宋国这个“真公”,要是向李解称臣,那意义极为重大。
  等于就是甩开了周天子这一套体系,另起炉灶!
  虽说宋国祖先就有问题,但这么多年下来,宋国早就是周天子宗法制度中的一员,哪怕宋国还保留着非常浓厚的“兄终弟及”传统,但一应制度,都是周天子定下来的。
  派使者前往汉国称臣,这要是传扬出去,丢人都是小事,天下震动是肯定的!
  不过,戴举权衡再三之后,还是打算这么做。
  他隐隐约约察觉到,如果自己再晚一点操作,或许连称臣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李解和列国诸侯,完全不一样。
  真的不一样。
  一边调兵遣将,一边派出使者,戴举双管齐下,随后又召开了一场会议,都是戴举提拔起来的新贵。
  他把自己的猜测,还有各种想法的利弊,都开诚布公地说了说。
  尤其是说到征用城中富户的时候,把自己的考量直接讲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那些新贵们,都是纷纷羞愧地低下了头。
  毫无疑问,国君说的不错,尽管是“国难当头”,可要是抽他们的血,去补国家的肉,那他们也是要怨恨的。
  但现在国君没有这么做,反而把事情摊开来讲,而且跟他们认认真真地分析过,论卖国,他们卖不过那些老世族。
  因为老世族现在不掌权,许诺未来,谁还不是胡吹大气?
  甚至直接说汉军来了我带路,有什么压力?
  没有。
  反正打起来,死的又不是老世族的人。
  道理讲明白之后,新贵们对戴举也是感恩戴德、心悦诚服,原本还有些凌乱的商丘战场,陡然就肃然秩序起来!
第775章
互相控盘
  “魏君!宋人突然增兵!”
  “好!”
  魏羽猛地站了起来,大喜过望,“戴举必定外出求援,此时睢水以南各部宋军,一定在救援商丘的路上!”
  跟着魏羽的部队,并非是鳄人、白沙勇夫,除了少部分亲随是勇夫,剩下的,大多数都是魏羽坑蒙拐骗加招募来的狗子。
  不单单是有薛城土著,还有滕国人、鲁国人、邾国遗族、卫国人,甚至还有齐国人和宋国人。
  这些人当初,当头的曾经还在“义胆营”中混过。
  所以面对宋国的调兵遣将,他们的心理优势非常大,加上魏子羽再三强调,此次作战,是上面的意思。
  那这个上面是哪里,还用想?
  实际上,魏子羽搞了点花招,他现在明面上,可是还能给宋国公子宋黑耳当差的,这饭碗,他端的起来,就能吃!
  详细的军报,早就传递到了薛城。
  此时此刻,李解也派了人过来,连夜就到了商丘外郭,看到了宋军的布置之后,就知道商丘驻军数量不多,戴举这个家伙,对汉军发动突然袭击,完全没有准备。
  国际主流是战争的情况下,居然寄托希望与和平,也是心大。
  只不过,这还是戴举这个老阴逼,没有从原先的谋朝篡位角度调换过来。
  他要是做了两年宋国的君主,思考模式,自然而然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考虑问题,也不可能只从自身需求出发,肯定还要考量国际环境、国际关系。
  现在忙乱之中,没有甩开商丘跑路,已经是相当的难能可贵。
  从魏子羽的个人角度来看,要是没有遇到李解,他一定觉得戴举是个明主。
  事实上也是如此,戴举只是被李解比了下去。
  可把李解拿走,此人当真是隐忍坚毅,这么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重大的收获。
  而且要是没有李解的出现,这一次老齐侯的会盟,合诸侯于无盐邑,要是老齐侯继续嗝屁,顺势接手的,必定是宋国!
  整个事情要是发生这样的偏差,在魏子羽看来,这个天命,只怕是在宋了。
  可惜,现在宋国就是个国际笑话,列国之中的弱智儿童。
  没有一场像模像样的大胜仗,完全谈不上什么国际地位。
  哪怕是一场保卫战,打赢了,也是完全不同的地位。
  更何况,现在在商丘的,是打着汉军旗号的杂牌军。
  要是戴举打赢了商丘保卫战,将来宣传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打赢了汉军,然后终究了汉军的不败神话。
  这样的国际地位,之前宋国败了多少,都是一把赢回来。
  要知道,汉军有现在的地位,那是硬生生打出来的,淮水、泗水两岸的国家,灭了几十个。
  要是把淮夷“国家”都算上,那说不定灭国一百都有富余。
  更是爆打楚国,吓退齐国,疆域版图,已经是江淮第一。
  这样的国际强权,正常国家连呲牙咧嘴的勇气都没有。
  而宋国,居然能够打赢保卫战,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值得夸赞。
  国际地位高不高,还得看你的对抗对手强不强。
  谁能把汉军挡在国门之外,谁就牛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0/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