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汉子国和天下诸侯列国,已经完全不一样。
不仅仅国内技术上的先进,精神层面上,也已经远远超越。
汉子国更进步,更锐意进取,更有包容性,也同样更有破坏性。
靠楚国精英的自我认同,想要再玩什么复国,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这就是汉子国和吴国的区别,吴国无法消化楚国地方,但是汉子国完全可以。
落实在具体的操作上,汉子国每新增一场考试,每释放一批鳄人、勇夫,就等于新增一批地方官吏,地方驻军军官。
这是列国诸侯如何也想不明白的地方,也不会明白,更不可能尝试着去明白。
一旦他们将底层的人、奴隶,当做和他们一样的人,这不仅仅是“自降身份”,更是自取灭亡。
亡于贫贱奴隶,和亡于诸侯李解,对贵族们而言,还是亡于诸侯李解更加容易接受。
蔡国上下是这么想的,随国上下,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在随国上大夫曾善惶恐不安的时候,李解却淡定的很,根本不介意汉东平叛的状况,于他而言,真正的大规模战斗,在汉东地区是不可能出现的,只会出现在北方,也只能出现在北方。
“汉子欲征周南?”
揣摩了一下李解对秦侯的吐槽,曾老夫子寻思着,想要攻打秦国惩罚秦国,怎么地也得先占了函谷关。
可汉子国想要占领函谷关,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怎么路过周南,然后怎么交涉晋国。
毕竟,那块地盘,就是晋国的。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先要把周南拿下来,饮马洛水,后面有什么想法,才能继续实施。
“周南?我为什么要征周南?”
李解一脸疑惑地看着曾老夫子,“我就是想问问看周天子,要是他把妹妹让给我,我就卖他一批武器装备,还能帮他把周围几个戎狄残部给灭了。”
“……”
老夫子的腰差点被闪断,半晌胸口一股气上不来,缓了好久,才算是恢复。
“这……这……李子难道不是要严惩秦国失信一事?”
“灭秦国易如反掌。”
李解叉着腰,面带微笑,看着波光粼粼的汉水,广阔的水面上,完全看不到楚国的痕迹,哪怕只是一条下水的小竹排,竹排上的渔夫,也是便衣汉军。
汉水女神在他这里,根本翻不起半点浪花来。
“易如反掌?!”
曾老夫子双眼圆瞪,他知道李解喜欢胡吹大气,而且动不动就张口就来、语出惊人,但现在这话还是让曾老夫子残躯一颤,“汉子,秦晋大战,不论两强胜败如何,汉国欲灭秦,都是殊为不易啊。”
“噢?”
李解笑了笑,“当年天下刺客,刺公子巳于徐城。李某行使刺客,又有何难?”
“刺客?”
用刺客就能灭国吗?根本不可能吧。
然而李解对曾善解释道:“夫子,有夜月公主、子车氏相助,配合我国强弓硬弩、龙神之力,杀一个公子诸健,又有何难?再杀一个老秦侯,又有何难?到那时,这罪过全部甩给晋国,就说是晋国干的,又有何难?”
“……”
“秦国不可一日无君,夜月公主携江淮之水,灌注秦川,秦人欢迎都来不及,哪里会拒绝?”
“……”
曾老夫子只觉得眼前这个吴国王命猛男,果然不可貌相,明明看着粗犷野蛮,实则阴险狡诈,那些个手下败将,都是败得不冤。
“嬴莹为长公主,扶持年幼秦君,剪除秦国老世族,为秦君亲政保驾护航,这不可谓品德高洁吧。”
听李解这么一说,曾老夫子突然觉得,这操作还真是有搞头,顺着这个思路,老夫子还提出了疑惑,“夜月公主于秦国而言,终究‘落水而亡’,即便返回秦国,也只能暗中行事,秦国锐士,未必能听命啊。”
“怕什么?返回秦国者,非夜月公主也,淮水女神也。”
说到这里,李解的神情越来越变态,“淮水女神驾临关中,身边带几个圣斗士,很合理吧。”
“……”
这个思路一完整,老夫子整个人都懵了。
真要是这么操作,那就不是几个圣斗士,而是几百上千个圣斗士,而且肯定不是青铜圣斗士,青铜圣衣是给老秦人的。
淮水女神宫的圣斗士,那必须是精钢圣斗士!
作为随国上大夫,曾善是去过淮水女神宫的,给他留下了极大的震撼。
尤其是雄壮庞大的宫殿群,完全看不出来是短时间内修建而成的,加上淮上列弱分别贡献的十二元辰魔神像,在老夫子的记忆中,淮水女神的神力强不强悍不知道,但这个女神肯定特别富有。
“那……汉子欲行刺客死士之事?”
“当然不。”
李解撇撇嘴,“搞暗杀这种事情,我李某人又不是傻的,何必去做?”
也没有放什么“光明正大击败对手”这种黑屁,但行刺只要开了个头,就没办法收尾。
未来的发展大势,只要自信满满在自己这一边,那就必须把“大义”牢牢地攥在手中。
搞暗杀这种“非正义”的手段,可能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到弊端,但时间一久,等到李某人年老力衰了,说不定就会反噬。
到时候万一自己宠爱的美姬被人杀了,那多可惜?
被李解一通闪断腰的操作搞蒙了的老夫子于是一脸呆滞地也看着滚滚汉水,你说这个莽夫说了这么一通,结果说不干,那他说了干什么?
“夫子可是在想,既然李某不愿行刺客之事,又当如何惩罚秦国失信一事?”
“……”
一脸茫然的老夫子不想说话,即便要开口,老夫子觉得自己也只能发出“阿巴阿巴”的声音。
“李某希望夫子往洛京走一遭,王姬换装备,问一问周天子,这买卖,愿不愿意干,愿意的,给他一个师的装备,让他攻秦!”
第655章
国破有良臣
“队长,使者回来了。”
“不知死活!”
带队的中队长骂了一声,骑在一头大骡背上,拿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然后道,“此地村邑楼寨,有高手布置啊。”
“景氏的人说,这是他们景氏的小支封邑。乡士名天。”
“马面、望楼都有,去,问问大队长,能不能借用龙神之力。”
“是!”
传令兵快速离开,不多时就奔着行军大营去了,左右仆从军数量不多,但也各有一千,分了两个大队。
“队长!”
阵地入口处,使者翻身下马,立刻就有仆役上去给马匹按摩,盖上毛毯之后,生怕马儿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而抽筋。
“怎么说?”
“说是宁死不降,领头的是个老儿,很有威望。本地向导交代,他是景氏乡士,封地就在这里。”
“野人中的头领,怎么说?”
“这老儿待本地人不差,三五年也不见多收几斗粮食,大多都是自吃自用。”
“这他娘的是个奇葩啊,完全不像楚国人。”
中队长顿时抓耳挠腮,出来扫荡叛军,大部分拼死顽抗的,都是家底丰厚的楚国老世族。
他们要是被干死,大量的财产就算是交待了。
而且汉军瓜分土地的效率极好,除了给将士之外,还有一些是分给小农,不过只有使用权,所有权还是在之前淮水伯府。
小农的来源则是野人和蛮子,还有一些因为罪过而被流放在这里的楚人。
这些人本身就不掌握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也是极为落后。
汉军提供了土地,还能租赁农具、种子,这让大量的底层土鳖,即便语言不通,但稍微殴打几次,就能领会精神,并且愿意种汉子国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