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924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
  放空大脑之后,仿佛老夫子的话,都听不到了,反正也听不懂。
  曾老夫子用非常扭曲的楚音继续念着祭文:“吴威王的一生,是战无不胜的一生,是攻无不克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
  “……”
  “……”
  “……”
  曾氏子弟们眼睛缓缓地闭上,仿佛天黑了,这样的感觉,似乎要好上不少。
  而那些站着也是歪七扭八的民夫、苦力们,却是眼睛一亮,纷纷交头接耳,大概意思就是:哇塞,这个吴威王,这么牛逼的吗?太强了!
  “吴威王能有如此辉煌的一生,是因为吴威王‘天皇大帝’在世,如今,吴威王已回归天界,注视人间,他的功绩,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铭记于心。”
  “……”
  “……”
  “……”
  曾善的孙子颤抖地睁开了眼睛,想要说话,但是嘴唇颤抖着,却怎么都张不开口。
  “今天,汉国正式开元,正是因为收到了‘天皇大帝’的指引,这是‘受命于天’的责任……”
  听到这里,曾氏子弟直接疯了,有两个已经脑袋一片空白,啪的一声就向后倒去。
  至于有几个没有离开的楚国“漏网之鱼”,此时此刻见到如此奇葩的祭祀,他们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夸赞还是该恐惧,那种感觉十分的微妙,微妙到觉得这场祭祀,跟他们似乎也没什么关系。
  “吴威王虽然离开了人间,虽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德,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不但要努力劳作再创佳绩,更要继承吴威王的遗志,完成吴威王未尽的丰功伟业,以慰‘天皇大帝’在天神威。”
  面无表情的曾老夫子念完最后一句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快累死了,楚音配“汉字”,真是要了他的老命。
  偷偷地瞄了一眼李解,见这位汉子国国君居然还挺高兴,顿时也是松了口气,他没搞懂太多里面的词汇,他相信跟着过来的随国人,也不可能全部听懂,至于楚国人,更加不用多想了。
  但是汉军鳄人以及新到的一批“白沙勇夫”,却是精神抖擞,一个个激情高昂,俨然一副随时要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架势。
  而那些个力夫、民夫们,懵懵懂懂之间,也是听懂了一些,反正贵族们讲什么都听不懂,但这玩意儿有了汉军监工们的谆谆教诲,反而能明白不少意思。
  他们是真明白了,总之就是一个意思,吴威王这么牛逼,是因为吴威王本来就该这么牛逼,因为他是“天皇大帝”。
  但这么牛逼的吴威王,因为要回神界上班,还留了不少事情没做完,这些没做完的事情,就得留给汉子国国君李解来做。
  这,就是“受命于天”!
  什么叫受命于天啊?这个天,就是天皇大帝嘛。
第654章
但是我选择拒绝
  汉水之畔的这场大祭祀,除了向外传递出一个态度,一个讯息,剩下的,都不是给外人看的。
  而是让本就忠诚的鳄人,变得更加忠诚;本就坚决的“白沙勇夫”,变得更加坚决。
  李解本身没想那么多,他就是为了图方便,真要是来一场大决战,现在他是完全不怕的。
  不过他没有像太多,跟随李解到现在的鳄人、勇夫等等贫贱出身的人,则是有了更大的盼头。
  随着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多,思想自然也就发生了改变,尽管不再单纯,但考虑事情的逻辑,依然是直来直去。
  于鳄人、勇夫们而言,自家老大只有登的位置更高,他们才能同样跟着登高,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汉子当真有所应对?”
  还是有点不放心的曾老夫子,此时心虚地问李解,尽管知道李解的答案,肯定是那种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李解说出来,就能让他安心不少。
  “夫子安心就是,甚么中原诸侯,他们现在能拉出来的兵力,恐怕还没有我多!卫郑宋鲁陈蔡,也就宋国还像点样子。剩下的,土鸡瓦狗。”
  摆摆手,那嚣张跋扈的模样,果然让曾老夫子安心不已,觉得这大事果然可期。
  只是李解话锋一转,眯着眼睛看着曾善:“夫子,我听说周天子要嫁妹给秦国公子诸健?”
  “去年却有如此传言,听闻秦公欲联姻周室。”
  “这老东西,他想屁吃呢。”
  秋后算账,更何况这都不算是秋后,这都是冬后了。
  当初秦、淮密约,相约秋后攻楚,什么都说好了,但结果秦国屁个动静都没有。
  幸亏李某人从来都是把贵族往最坏的方向去考虑,早就做好了预案,防备着秦国放他鸽子。
  果然秦国没有浪费他的表情,很是爽快地放了他鸽子。
  要是真把秦国的牵制计算进去,商无忌的北线大军,可能阵势摆开来,就没这么大。
  当初大舅哥商无忌还奇怪妹夫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直到发现秦国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才佩服不已。
  北线大军的军容严整,军威浩荡,光看人头数,就逼得斗尊压力山大。
  更何况,三关楚军的战斗力,还能比柏举斗氏能打?
  这种情况,斗尊内心不虚是不可能的。
  等到南线一战成功,奇袭奏效,这就算是彻底击穿了斗尊内心的底线,内心的一根线,就是在渚宫沦陷这个消息传达到三关的时候,彻底断裂。
  现如今虽然汉东土地上,到处都是烽火烟尘,反贼茫茫多,都是要反汉复楚的,但这种武器装备差、人员士气低,外无强援内无良将的治安战,汉子国根本不慌。
  于李解来说,夷虎人是野蛮,可楚国人在他眼中,又好到哪里去了呢?
  双方的武器代差,都是差不多的。
  汉东世族在冬天只能被动挨打,他们胆敢出来作战,光非战斗减员,就足够让他们崩盘。
  至于说楚国本土核心地区的支援,不是不可以有,但楚国现在所有的船只,都控制在了李解手中,现在在汉水之上游弋的,就是“沧浪君”鄂沧。
  鄂沧怎么可能再给曾经的楚国乡党一个面子,他是见识过李解奇袭渚宫时候,那浩浩荡荡船团气势的。
  那种震撼和威慑,让鄂沧无法想象,这到底是怎么积攒,才能有如此雄厚的家底。
  所以即便楚国本土有心暗中援助汉东地区,先不管有没有粮食,就当楚国精英祖灵附体祖先显灵,变出来大量的粮食,可他们没有交通工具,将这些粮食,运输到汉东地区那些需要粮食的反抗势力手中。
  整个冬天到开春,汉东地区的反汉势力,只能干瞪眼,只能等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汉军进逼,然后给二选一的选择。
  军事上的胜利,是李总裁分化人口的重要保障。
  只有军事上胜利了,才能大刀阔斧地从楚国老世族身上割肉。
  什么景氏、屈氏,管你祖先多么光荣,多余的人口,该吐出来的都得吐出来。
  上工的上工,干活的干活,不管是河堤、梯田、井渠,还是说矿山、树林、港口,这些汉子国的战时经济核心,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力。
  并非说汉子国不需要小农,小农还是需要的,但总体而言,因为淮中城这个样板工程在,人们的思维是跟随者利益变化而变化,包括他们曾经的习惯。
  消化整个汉东地区,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并不会太久远,就算李解自己不去引导,那些甩开奴隶主重新获得生产资料的农奴们,即便是为了跟过去的经历割裂,也会咬紧牙关,跟这些楚国老世族决裂。
  要是换成别的国家,占领了汉东地区,最大的麻烦,就是统治。
  占领如此广大的一片地区,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僚,需要大量的驻军,需要大量的农业用地,加上汉子国的特殊性,更是需要大量的非农业人口。
  对传统国家来说,他们在人口自我识别上,都是少数的,是精英化的。
  不论秦晋齐楚吴越,只有贵族本身,才有“秦人”“楚人”“吴人”“越人”等等这种十分强烈的自我身份认知。
  唯有在外国,在国际社会上,才会对上至贵族下至奴隶,进行概括性的统称。
  于是“秦人”“楚人”“吴人”“越人”,在国际社会,是它称性的概念,是它称性的身份识别。
  但在汉子国内部,却是另类的,甚至可以说是奇葩的。
  建立了共同的祖宗崇拜之后,抛开最开始的祖宗源流同一性的自我识别,到现在为止尊吴威王勾陈为“天皇大帝”,那么就算是彻底建立了一个极为直观明了的身份认同标志。
  也就是敬我“天皇大帝”之人,可谓“汉人”。
  这个“汉人”,不是它称性的身份,而是自我强化,自加荣誉而来。
  对李解核心统治的力量,也就是鳄人、勇夫们而言,“汉人”前身,首先是“维天有汉”“星汉灿烂”,为这个光荣是身份,进行更光荣包装的,则是“受命于天”。
  从开始到结束,汉子国的开元,算是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上的闭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