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945

  哪怕从苏库尔出发,到斋普尔的公路里程不到900千米,按最快突击速度前进,也就只是3天的事情。
  关键还有,第十七装甲师未必会去斋普尔。
  如果第五陆战师已经在南边打开局面,比如攻占了科塔,那么第十七装甲师很有可能会进行战略穿插,与第五装甲师合围斋普尔。要是梵军崩溃的太过迅速,甚至有可能把阿格拉也算进去。
  只要围歼了部署在斋普尔周围的梵军,梵罗当局就只能选择投降。
  可见,哪怕必须加强科塔与阿格拉方向的防御部署,也只能从其他的方向,也就是南部战场抽调兵力。
  毫无疑问,这也是迪迦拉在此时拿南方派系开刀的原因。
  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关键还有,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迪迦拉肯定知道,随着梵军加强在科塔方向上的防御力度,从西边杀来的第五陆战师有很大可能会转向南下,扫荡古吉拉特邦,并且在时机成熟之后进军孟卖。
  此外,第五陆战师还有可能在南下的途中,沿讷尔默达河向内陆挺进。
  这条进攻线路,其实是从特普拉山脉北面进行战略穿插,经过博帕尔与贾巴尔普尔,挺进到冈伽罗平原的中部地区,兵锋对准的是冈伽罗平原东部的巴特那,从而把整个南部地区切割出去。
  只是,这条进攻线路的军事价值,准确说是战略价值到底有多大,其实还有待商榷。
  站在梵罗当局的立场上,那就更加如此了。
  原因就是,东方联军沿着这条线路推进的前提,其实是梵罗当局放弃南部地区,并没有打算在南部地区跟联军决战。
  那么,把南部地区切割出去产生的影响自然是微乎其微。
  至于通过这条线路北上,也就是对北部与西北地区实施战略包围,同样是多此一举。
  理由也很简单:海上封锁本身就有战略合围的作用。
  此外,就算在地面战场上实现了战略合围,最后还是得通过战斗击败梵军,攻占德城等主要城镇。
  东方联军再是强大,也不可能通过几场战斗就攻占人口超过7亿的北部与西北地区。
  既然需要一步步的推进,那么实施战略合围的价值何在?
  为了实现战略合围,背负沉重的后勤保障负担,到最后必然演变成东方联军的噩梦。
  至于占领孟卖,也没多大的意义。
  如果东方联军真的打算占领这座拥有2000多万居民的城市,根本不用从地面进攻,发动一场两栖登陆作战就行了。让第五陆战师在孟卖附近上岸,还能够省去维持上千千米后勤补给线的麻烦。
  从这个角度看,迪迦拉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哪怕从南部地区抽调兵力,短期之内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即便东方联军在南部地区攻城略地,也只是一时得意,对总体战局的影响其实很有限。
  那么,迪迦拉就有足够的理由加强西北战场的兵力部署。
  此外,也就是死守科塔。
  仍然从梵军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在科塔挡住第五陆战师,逼迫东方联军在西边发力,加大第十七装甲师的作战负担,比如说分兵南下,协助第五陆战师作战,就有希望在斋普尔的西边打一场歼灭战。
  没错,歼灭的对象就是第十七装甲师。
  只要此战大功告成,梵军就有极大的希望守住西北地区,至少盘活了战局,获得腾挪折冲的空间。
  不要忘了,西北才是主战场,而西北战场的主要作战方向在北面。
  别看在斋普尔附近部署了数十万大军,几个装甲师与机步师都来自中央军,可是中央军的主力部队大部分在德城的北面,面对的帝国西北边防部队。在过去数十年里,梵罗当局始终把来自北面的威胁放首位。
  显然,迪迦拉首先考虑的也是来自北面的威胁。
  他最为担心的事情,其实就是在第十七装甲师与第五陆战师强攻斋普尔的时候,帝国西北边防军从无极高原冲下来。要是巴铁同时在西北发动进攻,哪怕是反击,牵制住该方向的梵军,也许要不了几天,东方联军的战旗就会出现在德城的上空,梵罗国也将随德城沦陷而灰飞烟灭。
  就此局面,唯一的机会,就是赶在斋普尔遭到围攻之前消灭第十七装甲师,至少打掉第十七装甲师的主力。
  要往根本上讲,其实是避免让斋普尔遭到围攻,解除斋普尔所遭受的威胁。
  道理也很简单,部署在斋普尔的梵军主力部队,不但负责守卫德城南大门,还是战略预备队。
  综合这些因素,就不难明白,迪迦拉为什么要急于拿南方派系开刀了。
  在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也就能发现,此战的关键,其实就是在强攻斋普尔之前尽可能的消耗梵军的有生力量,逼迫梵军调动部署在斋普尔的主力部队,围歼第十七装甲师的设想也就成了空谈。
  只是,这并非明智之举。
  道理就是,西南战场本身就不是主攻方向,哪怕投入了两支主力部队,也只是为了欺骗敌人。
  此外,按计划,在主攻行动开始之后,第五陆战师得转战东海岸。
  也就是说,最后在这边撑场子的,就只有第十七装甲师。
  没有第五陆战师的协助,第十七装甲师在深入梵罗国境内后,也许根本就不需要梵军进行大范围调整,只是部署在斋普尔的那几个装甲师与机步师,就能制造巨大的麻烦,战局甚至有可能反转。
  不是丁镇南不相信第十七装甲师的战斗力,而是到时候,能够用来支持第十七装甲师的力量非常有限。就拿战术航空兵来说,肯定得用在主攻方向,而巴铁这边的几支航空队还得照顾西北战场。
  对丁镇南来说,现在的问题就是,在不对作战部署做出太大调整的情况下,确保第十七装甲师能够拖住梵军的主力部队,让梵罗当局坚信,东方集团的主攻方向一直就在这边,在东海岸的行动才是佯攻。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丁镇南已经不知不觉的走到了沙盘旁边。
  虽然早就有了电子地图,可以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但是为了照顾付卫民与侯晨晟这几个“老一辈”将领,丁镇南让参谋搭设了战场沙盘,并且标注出主要地点,特别是大城市的详细数据。
  相对而言,战场局势在沙盘上是一目了然。
  “看样子,还是得好好的打一仗。”
  “怎么打?”
  看了眼刘尊山,丁镇南的目光又回到了沙盘上,还使劲的揉了揉额头,神色依然是万分严峻。
  刘尊山属于擅长冲锋陷阵的猛将,运筹帷幄并非他所能。
  “要我说,‘干’就一个字,哪需要……”
  “就算干,也要想清楚再干。”
  刘尊山翻了下白眼,不过也闭上了嘴。从波沙湾一路走过来,他在丁镇南面前早就没了脾气。
  要不是丁镇那亲自点名,刘尊山也无法上升到战场指挥官的高度。
  当然,刘尊山对丁镇南,更多的是敬佩与尊重。
  放眼全球,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用不到10万兵力就消灭了敌人的百万大军,除了丁镇那,还确实找不出第二人。
  又沉思了一阵,丁镇南才开口说道:“就像你说的,确实得干上一场,而且得由第五陆战师来干。”
  “没问题,别说整个师,再给我……”
  被丁镇南瞪了一眼,刘尊山再次闭上了嘴。
  “让我再想想。你要没别的事情,去师部请侯师长过来,就说你回司令部述职,一起吃顿饭。”
  “你也去?”
  丁镇南很无语,还忍不住翻了下白眼。他要是不去,需要做这些安排?
  还好,刘尊山马上就明白了过来。
  丁镇南做这个安排,其实就是想要通过他,跟侯晨晟好好谈一谈,毕竟刘尊山跟侯晨晟都来自陆战队。
  “行,我现在就去师部。你早点过来,我那里还有一瓶从国内带来的好酒,我哥俩个好好喝几杯。”
  丁镇南没多说,只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刘尊山转身离去之后,他的目光又回到了沙盘上,在西部战场的几座主要城市的图标上反复游走了几遍,最后才停在了一个不那么明显,地理位置却非常关键的图标上,还迟迟没有挪开。
  
第233章
各取所需
  有没有酒是其次的,关键是刘尊山在。
  要说的话,丁镇南与侯晨晟之间一直就有一层隔阂。
  别看侯晨晟非常敬佩丁镇南,但是涉及到关键利益,这个陆战队少将未必就会给丁镇南面子。
  道理也很简单,丁镇南是陆军的将领。
  虽然陆战队是独立兵种,但是在很多方面受海军的节制,而在海军的作战体系当中,陆战队扮演的不止是“陆上作战部队”,还有更加重要的使命,比如说掣肘陆军,因此陆战队一直都有“小陆军”的别号。
  要论编制体系的完整性,陆战队还超过了陆军。
  除了地面部队之外,陆战队拥有自己的突击航空兵,主力装备是1000多架运输直升机与武装直升机。此外还有一支战术航空兵,拥有数百架作战飞机,其中的一些还部署在海军的航母上。关键是,在进入战争状态之后,登陆舰队也将编入陆战队,其中包括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两栖攻击舰。
  要说的话,陆战队是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作战力量。
  站在陆战队的角度,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陆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