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945

  其实,连“薛远征”级都一样。
  不止因为便宜,还跟航母的布局有关。在寸土寸金的飞行甲板上,没地方安装垂直发射系统,用来自卫的中短程防空导弹都安装在外飘甲板上,也就没法采用需要占用内部空间的垂直发射系统。
  当然,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
  航母需要的是自卫火力,区域与远程防空由巡洋舰承担,因此航母的防空系统以点防御为主。
  简单的说,凭借1130A与DK-16,“贺永兴”级拥有6艘“陈炳勋”级中,最为强悍的自卫火力。
  因为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不再受火控通道限制,还能够拦截帖海飞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所以只是DK-16系统,就把航母的防空反导能力提高了数十倍,让航母首次拥有了可靠的自卫火力。
  如果“贺永兴”号早几个月过来,肯定会取代“刘长勋”号,成为特混舰队的旗舰。
  关键就是,第二批次的3艘“陈炳勋”级都按照旗舰的标准建造,都配备了完善的舰队指挥系统。
  原因就是,在建造第二批“陈炳勋”级的时候,帝国海军放弃了专职旗舰。
  虽然把2艘在大战后建造的专职旗舰,即“天岭”号与“安岭”号保存了下来,分别担任东望洋舰队与南方舰队的旗舰,但是在帝国海军的造舰规划中,早就确定不再建造形同鸡肋的专职旗舰。
  其实,专职旗舰本身就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随着电子设备做得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好,根本就不再需要用一艘几万吨的战舰来搭载通信设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海军要求所有航母都得具备充当旗舰的能力。
  正是如此,“贺永兴”号成为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副旗舰”,而且单独编为1支航母战斗群。
  这么安排,跟“贺永兴”号来自南方舰队有关。
  除了航母,编在同一支航母战斗群里的2艘防空巡洋舰,3艘通用驱逐舰与3艘反潜护卫舰全都来自南方舰队。
  要说的话,就只有在海面下活动的大型攻击潜艇属于东望洋舰队。
  这一套南方舰队的体系,在东望洋这边总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其实,这也算是帝国海军的“光荣”传统。
  发展至今,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依然是水火不容。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哪一天,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官兵不再争斗,那才真的要感到担忧。
  时至今日,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的关系,更像在相互竞争。
  显然,在和平时期,这种来自内部的竞争是推动海军发展的主要力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已经持续了数十年的舰队对抗演习。
  大战结束之后,舰队对抗演习改为在南方舰队与东望洋舰队之间举行,交替在双方主场进行,而且轮流扮演假想敌。
  今年的舰队对抗演习在南方舰队的主场梵炎洋进行,东望洋舰队派“周宽德”号航母战斗群参演,并且充当假想敌,偷袭处于非战备状态下的南方舰队,以检验南方舰队的防御体系与战术思想。
  其实,这也是“贺永兴”号战斗群的价值所在。
  按照白华伟的安排,在出海之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将举行内部对抗演习,而且由“贺永兴”号战斗群扮演假想敌,也就是纽兰海军的东望洋舰队,对扮演第四舰队的2支战斗群发起攻击。
  显然,南方舰队的那些官兵,特别是战斗群指挥官,具有跟东望洋舰队官兵截然不同的战术思想。
  这样一来,在演习中就更有机会找出东望洋舰队存在的漏洞。
  哪怕很丢面子,也总比在战场上被敌人击溃好得多。
  数十年来,帝国海军能纵横天下,始终保持着全球最强的强大战斗力,掌握着最先进的战术思想,以及全球最好的武器装备,跟这种建立在内部竞争体系之上的自我提升有巨大的关系。
  出海的第二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进入到了对抗状态。
  虽然随时可以结束对抗训练,但是白华伟没有打破沉没,联系保持无线电静默的“贺永兴”号战斗群。
  保持隐蔽状态,对潜在敌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至于遭到纽兰舰队突袭,白华伟反到不太担心。
  演习海域在霍瓦依群岛西南,离纽兰西海岸至少都有6000千米,中间隔着整个霍瓦依群岛。
  除非纽兰战舰能够潜航,不然不可能出现在能够袭击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地方。
  至于能潜航的潜艇,哪怕是运气好到爆棚,也未必能突破由大型攻击潜艇、舰载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与反潜战舰构成的,覆盖范围超过了500千米的4道反潜网,别说还有岸基反潜巡逻机提供的第五道反潜屏障。霍瓦依群岛附近2000千米的海域,一直都是纽兰潜艇的禁区。
  当然,白华伟并没掉以轻心。
  在出海前,他就反复叮嘱驻军司令魏兴武少将,不管是什么消息,只要是跟纽兰共和国有关,都得在第一时间告知。
  要说关系,魏兴武也是名门之后,他是海军航空兵上将魏成文的孙子。
  此外,他还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人,为人处事都特别稳重。
  受时区的影响,白华伟是在3日深夜收到梵罗国参战的消息。
  当时,他就下达了最高战备命令。
  因为暂时没有纽兰共和国参战的消息,所以在跟参谋商量后,他没有打破静默,也没有跟“贺永兴”号战斗群联系。
  到了4日凌晨,他收到了由海军司令部转发的消息,一份来自陆军的警告。
  其实,就是由丁镇南发出的警告,让他高度重视纽兰海军的威胁,做好遭到纽兰舰队突袭的准备。
  在转发的时候,海军司令部的通信参谋省去了落款人的签名。
  结果,变成了来自陆军司令部的警告。
  对这份来自陆军的警告,白华伟并没抛到脑后,不过也没产生足够的警惕,最多只是放在了心上。
  直到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
  以当时的情况,白华伟或许觉得,凭借严密的侦查体系,肯定能够及时发现逼近的纽兰舰队。
  可惜的是,他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以侦查卫星为基础的全球海洋监视与侦查系统,已经在大战爆发之后遭到重创,无法保证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
  这套系统,就是监视纽兰海军的主要手段!
  相反,纽兰共和国还没参战,其侦查卫星安然无恙,能够以最高效率运行。
  
第139章
前出掩护
  当地时间4日清晨,霍努岛,珍宝港西北的华莱士空军基地。
  说是空军基地,驻军却是帝国海军航空兵。该基地原本属于纽兰联邦,为纽兰陆军航空队在大战中建造的正规基地。在战后扩建,并且为了纪念前任总统华莱士,才有了现在这个名字。
  大战结束之后不久,纽兰联邦以每年1金元的价格,把该基地租给刚刚独立成军的帝国空军,第一份租约为99年。不过一直到波伊战争结束,帝国进入到战略收缩阶段,空军才把该基地交给海军,此后一直由海军使用。
  因为就在霍努岛上,离珍宝港也不远,所以该基地主要为舰载航空兵服务。
  在第四舰队的航母返回珍宝港的时候,舰载航空兵就将转移到该基地,并在此进行日常训练。
  此外,也会在此部署岸基航空兵。
  虽然在帝国空军成立的时候,帝国海军就根据协议放弃了岸基航空兵,但是在10多年之后,帝国当局就顺应时代发展,重新让海军组建了岸基航空兵,并且对其任务范围做出了限定。
  简单的说,海军岸基航空兵面向海洋作战,装备无法部署在航母上的大型飞机,比如反潜巡逻机。
  现在,帝国海军岸基航空兵拥有1000多架反潜巡逻机与500多架海上巡逻机,还有一支装备了数百架直升机,专门执行搜救任务的警卫部队。按机群规模计算,超过了三个超级霸权之外的所有国家的空军。
  关键,这是一支强大的进攻力量。
  虽然按照与空军达成的协议,海军岸基航空兵不得装备轰炸机这样的攻击平台,但是并没限制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携带攻击武器,而且这两种面向海洋的巡逻机,肯定得携带作战武器。
  帝国海军就利用了这个漏洞。
  发展至今,帝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不但能携带反潜鱼雷,反舰导弹等对海武器,还能挂上空地导弹打击海面与地面目标,而帝国海军给出的理由是,在登陆作战当中需要打击岛屿上的敌人,而且在和平时期执行护航任务,对付海盗的快艇,使用轻型空对地导弹更加合适。
  其实,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只要稍加改进,就能挂载与使用空射巡航导弹。帝国海军的大型反潜巡逻机,创造过挂载12枚1500千克重型反舰导弹的纪录,挂载重12枚重量差不多的空射巡航导弹自然不在话下。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一直将岸基航空兵当“战略力量”打造。
  之前几年,帝国海军投入巨资扩充了该基地的规模。
  现在,华莱士基地除了能够容纳3个联队的舰载机之外,最多还能够部署200架反潜巡逻机与海上巡逻机。
  此外,在霍努岛上还有3座机场可用,即霍努市的国际机场,以及2座平时只为小型观光飞机服务的民用机场。
  在整个霍瓦依群岛,总共有8座军用机场与14座民用机场。
  战争时期,总共能够部署数千架作战飞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