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945

  简单的说,伊拉克军队可以通过开闸放水,人为的提高幼发拉底河的水位,对付联军架设的舟桥。
  在理论上,只需要几座大型水库同时放水,就能冲毁塞马沃那边的浮桥与舟桥。
  关键还有,联军再能打,也无法战胜洪水。
  哪怕洪水无法消灭联军,也能给联军制造很多麻烦,比如迟滞联军的推进速度,让联军为攻打巴格X花费更多时间。
  按最初的计划,联军把发动地面战争,光复科威特的行动放在了年底,也就是旱季,就是为了避免不可测因素,确保顺利的完成合围行动,通过战役级迂回,围歼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
  丁镇南的战略眼光,也在这个时候表现了出来。
  当时,很多参谋都认为,应该在空中打击阶段,摧毁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上的所有大桥,阻止伊拉克军队向南运动,降低地面战争阶段的负担。丁镇南却非常坚定的认为,必须得保留几座大桥。虽然在当时,丁镇南给出的理由是让伊拉克军队南下,好彻底摧毁伊拉克的国防力量,但是现在看,丁镇南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想到,波沙湾战争不会在光复科威特之后宣告结束。
  保留下的,就包括希纳菲耶的幼发拉底河大桥!
  此外,舟桥与浮桥需要定期维护。
  当然,舟桥的安全系数也不够高。
  总而言之,除非是在打下巴士X之后,从哈马尔湖北面进军,一直在幼发拉底河的北面向巴格X推进,不然就必须夺取一座大桥。
  可问题是,哈马尔湖北面是沼泽,只有几条质量很糟糕的低等级公路,而且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的那条公路还靠近边境,其中的一段离波伊国本土不到30千米,在远程火炮与火箭炮的打击范围之内。
  要命的是,哈马尔湖北面是两伊战争的主战场,在战争后期,也就是最后几年,还是伊拉克军队死战之地。
  这边遍布雷场,至今有上百万枚地雷没有清除。
  此外,1号高速公路在哈马尔湖南面!
  最理想的选择,其实是沿着1号高速公路推进,在纳西里耶的附近渡过幼发拉底河。
  可惜的是,在巴士X的伊拉克军队投降前,守卫纳西里耶的伊拉克军队就炸掉了幼发拉底河上的大桥。
  此外,还在北岸设置了防御阵地。
  至于塞马沃这边的大桥,在7月下旬就被联军炸毁。
  这是一座铁路与公路两用桥,而且在巴士X与巴格X之前只有这一条铁路,为了阻止敌人向南部地区增兵,所以在开战之后不久,联军就派攻击机,用激光制导炸弹炸毁了这座大桥的3号桥墩。
  此后,这座大桥就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不然的话,第5陆战师在占领塞马沃之后就会过河,夺取与控制大桥北面的桥头堡。
  再往上游方向,就是希纳菲耶的那座大桥。
  虽然在9月底,也就是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确定下来之后,丁镇南才选中了希纳菲耶大桥,但是早在一个多月之前的7月,丁镇南就有了夺桥的想法,联军才一直没有摧毁这座大桥。
  要说的话,希纳菲耶确实是一个较理想的渡河地点。
  希纳菲耶只是一座小镇,常住居民还不到5万,城区面积也就几平方千米,还远离人口众多的大城市。
  当然,问题也存在。
  从希纳菲耶出发只有一条路面状况非常的糟糕,只能让履带式车辆通过的山路通往北面的盖马斯。
  为了搞清楚这条山路的情况,丁镇南还找军情局帮过忙。
  经过反复侦查,最后才确认,这条山路只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就能让25吨以内的轮式车辆通行。
  当然,在少数路段需要派驻工程部队。
  关键还有,这条山路就只有大约30千米,因此就算要派驻工程部队,也不需要动用太多的兵力。
  只要妥善处理,就能解决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
  在希纳菲耶的上游,就是纳杰X。
  这是一座拥有数十万居民的中等城市,还是纳杰X省的省府,更是大巴格X地区的南方门户。
  显然,对于兵力有限的联军来说,必须尽量避开人口众多的城市。
  不说别的,只是占领控制纳杰X就得投入数千兵力。
  其实,越往北越靠近巴格X,渡河难度就越大。
  可见,希纳菲耶大桥就是需好的选择。
  正是如此,在持续了2个多月的空中打击当中,联军一直没对这座大桥下狠手,只是为了阻止伊拉克军队使用大桥,炸断了一截桥面,此后一直保持相当强度的压制,让大桥无法正常使用。
  至于修复被炸断的桥面,并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桥面跨度,也就是相邻两座桥墩的间隔距离不到100米,所以理论上,只需要动用两座跨度为100米的大型机械桥,就能让大桥恢复通行,并且达到设计承载量,以即最快的通行速度。
  在9月底,陆军就送了3套大型机械器桥过来。
  当然,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夺取大桥。
  受前面众多因素的影响,伊拉克军方一直不太重视这座大桥,觉得联军不大可能从这里渡河。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希纳菲耶大桥有40多年的历史,建于殖民地时期,设计标准非常低,比如最多只能允许40吨车辆通行。
  仅此一点,就大幅度的降低了大桥的军事价值。
  不要忘了,在联军的主战装备中,ZT-99B在全披挂状态下接近60吨,自行榴弹炮与远程火箭炮的战斗全重超过45吨,即便是步兵战车,在挂上了爆炸式反应装甲之后,都达到了36吨。
  其实,只要坦克过不去,这座桥就没多大价值。
  正是如此,伊拉克军队一直没有炸掉这座大桥,还打算在这边做文章,比如引诱联军来攻打这座大桥。
  当然,伊拉克军队也做好了万全准备。
  比如,在所有的桥墩上都安装了数百千克炸药,以及遥控引爆器,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炸毁大桥。
  只要炸毁一座桥墩,就能让这座大桥彻底完蛋。
  道理也很简单,还没有制造跨度超过100米的机械桥的技术!
  其实,大部分机械桥的跨度在50米左右,全球就只有帝国陆军不惜血本,开发出了跨度达到100米的机械桥。
  这种特种桥梁,仅桥面部分就重达100吨,需要用3台履带式架桥车搭载,而且在架设之前得花几个小时进行准备,把分成两段的桥面连接到一起,然后使用专门的架桥设备铺设桥面。
  确实非常麻烦,但是在架好之后,能提供高达70吨的承载能力,允许帝国陆军的所有主战装备通过。
  只是,如果跨度超过100米,那就无能为力了。
  至于其他桥面,可以通过加固来提高通过能力。
  哪怕没法提高,也可以架设舟桥让坦克等重量朝过40吨的主战平台过河,毕竟重型战车本来就不多。
  只要能让25吨的运输车辆通过,那就足够了。
  这也是找雷震霆过来的原因。
  按照联军司令部提供的情报,大桥的每座桥墩上都有几百千克炸药,还由单独的遥控器引爆。
  为了避免遭到干扰,采用的有线遥控。
  此外,守卫大桥的伊拉克军队会定时安排士兵去检查桥墩上的炸药与遥控引爆装置。
  其实,为了搞清楚情况,联军一直在监视大桥。
  在整个9月份,每天都会有一架侦察机从附近飞过,有的时候会来回飞跃几遍,而拍摄的照片由军情局的专业情报人员进行分析。
  也就是通过这1个月的监视,掌握了伊拉克军队的活动规律。
  简单的说,就是在天亮之前大约一个小时,存在一个空白期。
  在这1个小时里面,夜间守桥的官兵已经去了餐厅,最多会在大桥南北两端各留下几名士兵,负责跟来换班的官兵交接。关键是,留下来的这些士兵同样是疲惫不堪,根本不会去检查桥墩上的炸药。
  要在天亮之后,换班的官兵才会上桥。
  某些时候还会耽搁一阵。
  此外,在换班之后,守桥部队同样不会立即去检查桥墩上的炸药。
  如果运气够好,就有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雷震霆他们拆掉引爆器,并且夺取与控制大桥。
  随后,陆军的空中突击部队就将杀到。
  关键其实就在这里。
  按抓获的战俘交代,在守卫希纳菲耶大桥的部队中,有一个专业的工程排,其任务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摧毁大桥。
  为了保险起见,工程兵在每座桥墩上,安装了数个遥控引爆装置。
  简单的说,只要其中的一个遥控引爆装置没有拆除,就能够炸掉这座大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