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2/945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同样重视巡航导弹,并且努力提高各种战斗舰艇搭载巡航导弹能力的关键原因。
  当巡航导弹的射程提高到1500千米、甚至是2000千米的时候,就能替代舰载机,承担一部分战略打击任务。因为不存在损失飞行员的问题,所以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指挥官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往往会动用巡航导弹去打击敌人的战略目标,以降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损失。
  在巡洋舰与驱逐舰,帝国海军已经开始普及能够发射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
  此外,在下一代大型攻击潜艇上,帝国海军也明确要求,搭载30枚巡航导弹,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战行动。简单说,大型攻击潜艇也要通过搭载与使用巡航导弹,承担一部分对地打击任务。
  当然,在帝国海军看来,巡航导弹的射程依然远远不够。
  在发展巡航导弹的时候,海空两军才搞得不欢而散。海军希望通过增加尺寸的方式,装载更多的燃料,在保证其他指标,比如弹头重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尽量的提高射程,哪怕导弹大一些与重一些都能接受。
  在海军的规划当中,下一代巡航导弹的射程至少都要达到2500千米,确保搭载平台能远离危险海域。
  此外就是,最好把弹头提高到1000千克,至少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也就是达到750千克,从而能采用像子母弹、钻地弹头等特种弹头,提高巡航导弹的作战效能与战场适用性。
  其实,在针对纽兰共和国的所有战略计划当中,巡航导弹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为距离纽兰本土实在是太远了,而且从北夕落洋撤离之后,在纽兰本土附近再也没有帝国军队的立足点,所以不管是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还是海军的战舰,都主要依靠巡航导弹打击纽兰本土。
  这样一来,战略打击的成本就成了天大的问题。
  如果当大规模消耗弹药使用,那么巡航导弹的价格根本就没办法承受,可以说是一种贵得根本就用不起的弹药。
  特别是在和平时期!
  因为采购数量不会太多,而且高技术武器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落后,也就不可能大批量的储备,所以巡航导弹的造价根本降不下来,也不可能通过扩大采购数量来降低单价。
  关键就是储存周期。
  虽然在理论上,任何一种弹药都能储存数十年,但是在科技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今天,没有一种高科技装备能够保证在10年之后,依然足够的先进,不会被更先进的武器淘汰。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像巡航导弹这类精确弹药,基本上是用多少采购多少。
  不说别的,帝国的两种巡航导弹,即“画戟”与“蛇矛”都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也即将进入到量产阶段。
  可见,要用巡航导弹来完成战略轰炸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如此,丁镇南才反复的强调,在面对纽兰共和国的时候,任何速胜的想法都会导致惨败。
  当然,在此基础上,丁镇南还提出了一套新的军事学说。
  从当前局面看,准确说以帝国在过去3年做的准备,根本不要指望通过几场决定性战役来击败纽兰共和国。
  要说的话,任何往这个方向上进行的努力,都非常危险!
  白华伟来找丁镇南,就是要谈这件事。
  其实,白华伟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只是依然抱有那么一点点幻想,或者说觉得应该尝试一番。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来此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主要是运输机早就做好了起飞准备,地勤人员两次打电话来询问何时能起飞。
  毕竟,这里是军事基地,随时有军机起降,总不能让运输机一直停在跑道旁吧。
  当然,半个小时的时间,也足够让白华伟回心转意。
  在地勤部门第三次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丁镇南驾车把白华伟送了过去,并且目送他搭乘的运输机升空。
  要说的话,丁镇南还真有点担心。
  白华伟的能力肯定没有问题,他的问题是压力太大。
  在外人的眼里,他是“海军战神”白止战的小儿子,而且是几个兄弟当中,最有可能继承父亲衣钵的一个。
  生活在父亲光环下,不可能没有压力!
  如果无法放下压力,白华伟很难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甚至有可能在战场上犯下严重错误。
  这一点跟当初的刘向真非常相似。
  只是,丁镇南帮不了他。
  丁镇南能做的,也就是打即将开始的地面战争,尽可能降低对后勤保障的压力,从而把更多的资源用在东望洋那边。
  波沙湾这边即将打响的地面战争,才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第102章
地面战争
  9月17日的凌晨,在经过6天准备之后,波伊战争的第三阶段,即解放科威特与攻打伊拉克的地面战争开始。
  凌晨2点,丁镇南发出了作战行动正式开始的信号。
  率先进行的依然是前期火力准备,由航空兵打主力。
  虽然波沙湾这边的主力是海军航空兵,6个部署在地面基地的舰载机联队,但是空军并没有撒手不管,依然留下了足够多的支援飞机,包括8架“指-8C”与几十架配有软管加油系统的大型加油机。
  此外,还有3架“指-10A”。
  除了最早派驻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并且参与前期打击行动的那架,另外2架都在上个月进驻。
  之前,在寻歼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发射车的时候,这3架联合指挥机发挥了关键作用。
  要说的话,在之前的一个多月里,寻找与消灭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发射车始终都是联合部队的头号任务。
  在空军被彻底打垮,防空体系被摧毁之后,中短程弹道导弹成为了侯赛因军政府唯一的反击武器。
  当然,这几千枚弹道导弹有巨大威胁。
  8月上旬,伊拉克军队就连续发动了多次导弹袭击,而且瞄准的全都是沙乌地的首都等主要城市。
  在两伊战争中,由双方发射的数千枚弹道导弹,超过八成射向对方的城市,用来打击军事目标的不到两成。
  实战早已证明,这些误差高达数百米,甚至是上千米的弹道导弹,并不适合用来对付面积较小的点状目标,打击城市的效果反到理想一些,而且袭击城市能打击敌国民众的斗志与信心。
  所幸的是,在那段时间,帝国空军与海军全力出动,摧毁了所有固定部署的弹道导弹发射架,还摧毁了数百枚没有来得及转移的弹道导弹,让伊拉克丧失了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的能力。
  这些射向沙乌地的弹道导弹要么偏离目标,要么被“神箭手”拦截了下来。
  只是,伊拉克军队还有几十部导弹发射车。
  这些导弹发射车成了联军的心腹大患。
  在8月13日夜间,伊拉克军队突然发动袭击,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从部署在本土北部的发射阵地,向沙乌地的北部,靠近边境的一座联军军营发射了一枚射程900千米的弹道导弹。
  这座营地靠近边境,不在“神箭手”的保护范围内。
  当时,帝国空军只在沙乌地部署了3套“神箭手”防空系统,分别保护首都利雅得,联军总部所在的哈立德国王军事城,以及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达曼港,没有多余的“神箭手”系统来保护部署在前沿的作战部队。
  再说,帝国空军研制与采购“神箭手”防空系统所为的,就不是保护野战部队。
  关键就是,这枚弹道导弹并没有偏离目标。
  这是一枚在“飞毛腿”的基础上,仿制生产的“侯赛因”型弹道导弹,为了让射程达到900千米,将重达1吨的弹头缩减到不足500千克,多带了几百千克燃油,其他几乎都没有改动。
  在理论上,这枚导弹在最大射程上的偏差超过了500米,甚至有可能达到1000米。
  结果却是,这枚导弹直接命中了这座面积还不到10万平方米的军营,而且就恰好落在了营房区。
  只是这一枚导弹就炸死300多名官兵,导致近千人负伤!
  这还不是全部。
  一周之后,又是一枚“侯赛因”导弹,而这次打中的是利雅得市区内,距离梁夏大使馆还不到1000米的一座外事酒店。除了导致数百人伤亡之外,还摧毁了大量建筑物,而且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事发之后,沙乌地国王就带着王室成员离开了利雅得郊区的王宫,躲到沙漠里去了。
  大概半个月后,在帝国空军增加部署了一套“神箭手”系统,并且加大对导弹发射车的猎杀力度,沙乌地国王才返回利雅得。
  其实,这枚导弹很有可能是冲梁夏大使馆去的。
  这次袭击,其实等于证明“神箭手”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反导系统,依然有很多瑕疵。
  虽然按帝国空军公布的消息,“神箭手”针对“飞毛腿”与“侯赛因”这样的,射程不到1000千米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有高达80%的单发拦截率,但是实际上,连百分分之40%都没达到。
  往往需要用两枚“神箭手”拦截一枚导弹,才有大约60%的击落概率。
  当然,也可以说是统计口径上的差别,即帝国空军把那些遭到了拦截,然后偏离目标的弹道导弹也算在“击落”的范围之内,而这些导弹当中,有很多其实是因为误差太大而偏离目标。
  此外,“神箭手”对弹道导弹的毁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最关键的,其实就是采用了防空导弹所用的破片杀伤战斗部,依靠爆炸产生的破片摧毁目标。
  对付几十千米,甚至是上百千米外的飞机,破片战斗部完全够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