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945

  要说的话,还可以把第六舰队看成东望洋这边的战略预备队。
  因为可以前出到东望洋中部,以约顿港为前进基地,所以从军事的角度看,第六舰队对纽兰共和国构成的战略威慑,并不在第四舰队之下,甚至要更强一些,具有控制整体战略的地位。
  如果让第61特混舰队去梵炎洋,那么在东望洋上,第41特混舰队就要孤军奋战了。
  这种局面,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哪怕是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海军也在西南东望洋上保留了一支拥有数艘航母,实力强大的特混舰队。
  当然,在那个时候,纽兰海军没有挑战帝国海军的资本。
  现在,纽兰海军能够在东望洋上部署5艘航母,甚至是6艘,只有3艘航母的第41特混舰队未必顶得住。
  当前这个局面,说得直接点,也就是两头不顾。
  这还不是全部。
  要说的话,其实在帝国的战略计划中有针对这种局面的预案。
  变被动为主动,在局势完全失去控制之前,通过主动出击来改变战略态势,或者说让局面变得对帝国有利。
  简单的说,就是调集所有的兵力,主动找纽兰海军决战,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采用偷袭的方法。哪怕再不济,也能够奔袭望夕运河,通过炸毁运河船闸来阻止纽兰海军迅速向东望洋增兵。
  只有在稳住了东望洋的局面之后,才会考虑让第61特混舰队驰援梵炎洋。
  当然,如果有把握,甚至可以像上次大战那样,首先在梵炎洋取得决定性胜利,再回头来对付纽兰共和国。
  可问题是,这一套战略,根本算不上秘密。
  早在十多年前,也就是波伊战争结束,帝国海军的发展受到限制,军情局就获得了可靠情报。
  纽兰海军已针对帝国海军做出的战略调整,全面修改了战略计划。
  其中关键,就是利用梵罗国牵制帝国海军,然后寻找机会歼灭帝国东望洋舰队,夺取东望洋的制海权,并且攻占霍瓦依群岛。至于是否继续打下去,则要看交战情况,特别是双方兵力对比。
  纽兰海军有明确的目的。
  在开战后,首先夺取制海权,然后攻占霍瓦依群岛。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
  要说的话,这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帝国海军把重兵留在东望洋,那就是以逸待劳,等帝国海军找上门去,再依托本土优势击败帝国海军。
  纽兰空军拥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能击溃任何靠近其本土的舰队。
  如果帝国海军向梵炎洋增兵,先解决后顾之忧,纽兰海军就主动出击,争取在霍瓦依群岛的附近打一场歼灭战。
  其实,这也是纽兰空军坚持发展重型战略轰炸机的关键所在。
  像B-52H与B-1B这类重型战略轰炸机,能够挂载数十枚反舰导弹,对6000千米之外的舰队发起攻击。
  这个打击范围,足够覆盖霍瓦依群岛。
  可见,纽兰海军的作战方案也很有针对性。
  现在摆在帝国当局面前的问题是,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首先稳住梵炎洋。
  其实,林世平更倾向于后者。
  不是说怕跟纽兰共和国交战,而是现在没有能战胜纽兰共和国的绝对把握。
  问题,其实就出在了情报上。
  因为军事卫星系统遭到西陆集团攻击,损失了约三分之二的侦察卫星,所以帝国已经无法对望夕运河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而在茫茫大海上搜寻纽兰舰队,那就更加的不靠谱了。
  不要忘了,帝国海军已经放弃在北夕落洋上唯一的海军基地。
  现在,只有几艘潜艇在北夕落洋活动。
  也就是说,不要指望安排潜艇去执行侦查任务。
  至于军事卫星补网发射,以目前进度,至少需要3个月,最多需要4个月,才有可能恢复到战前水准。
  连纽兰舰队在哪里都不知道,谈什么长途奔袭?
  再说,5艘航母就够了?
  如果是要去东北东望洋,也就是靠近纽兰西海岸的海域作战,首先要考虑的其实是纽兰空军的战略轰炸机。
  按照第51特混舰队的表现,至少要3支三航母战斗群,才有足够的把握。
  这等于说,需要等到封存的航母启封,并且形成战斗力,帝国海军才有发动进攻所需的兵力。
  这就不是几个月能搞定的了。
  按海军提交的计划,最快都需要1年,才能够让第一批封存的大型航母恢复完整的作战能力。
  综合这些因素,林世平才在情报文件中强调了一点,纽兰共和国有可能会提前参战。
  其实,这也是在暗示周涌涛。
  如果第61特混舰队去了梵炎洋,填补第51特混舰队受创产生的空缺,那么就有希望在霍瓦依群岛跟纽兰舰队决战。
  这样一来,哪怕只有第41特混舰队,也有不小的胜算。
  攻守易势之后,局面自然是大不相同。
  防御作战,能够在岸基航空兵掩护下活动,并且借助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从多个方向上发起攻击。
  哪怕纽兰海军派来5艘航母,也不会有多大的胜算。
  说得直接一点,纽兰海军强攻霍瓦依群岛,所要面对的挑战,跟帝国海军强攻孤大陆是如出一辙,没什么区别。
  抓住机会,或许能够在此取得决定性胜利。
  其实,只要能够争取到一年时间,那就足够了。
  “梵炎洋这边,怎么办?”
  在周涌涛提出问题之后,林世平才转过身。
  “如果这里面的推测都是对的,”周涌涛一边说着,一边把已经合上了的文件丢到面前的茶几上。“那么在纽兰共和国参战的时候,梵罗国就会向我们宣战,而我们在那边的兵力无法顶住梵罗国的进攻。”
  “巴铁不至于那么差吧?”
  林世平这么说了后,周涌涛笑了起来。
  做为专门负责军事情报的军情局局长,竟然搞不清楚盟友的情况!
  当然,林世平也不是不了解,只是用了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对盟友的质疑。
  “往根本上讲,其实还是时间的问题。只要能多争取到一些时间,哪怕一个月,情况也大不相同。”
  这次,周涌涛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林世平这番话的意思。
  只要击败了伊拉克,现在部署在波沙湾那边的兵力,就能稳住南方次大陆,即便无法击败梵罗国,也能够顶住梵罗国的进攻。
  因为梵罗国还没实现工业化,甚至连工业化的门槛都没有跨过去,没有打持久消耗战的资本,所以只要能稳住局面,然后再拖上一段时间,该方向就不再是问题,至少不会消耗太多的兵力。
  以守成为目的,主要是依靠巴铁军队,帝国要做的,也就是派几个师过去,充当战略预备队。
  当然,前期还要负责夺取制空权。
  总而言之,在战略封锁到位的情况下,帮助巴铁战胜梵罗国,在军事层面上不存在太大的挑战性。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一个月的时间?
  这也是整份情报文件的核心内容。
  派第61特混舰队去梵炎洋,梵罗国当局在感到切身的军事威胁之后,必然会要求纽兰共和国率先向梁夏帝国宣战,并且采取实质的军事行动,比如在东望洋上发动进攻,才会考虑向梁夏帝国宣战。
  要说的话,这或许还是梵罗国参战的先决挑战。
  如此一来,纽兰海军只是调兵遣将就要半个月,算上其他的准备工作,至少需要20天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要做的,其实也就是争取到另外10天。
  怎么争取?
  让第41特混舰队主动后撤,避免跟纽兰海军决战!
  道理也很简单。
  只要第41特混舰队还在霍瓦依群岛附近活动,纽兰海军就绝不会攻打霍瓦依群岛,纽兰共和国甚至不会在偷袭得手之前向梁夏帝国宣战,或者说,纽兰共和国会以偷袭的方式向梁夏帝国宣战。
  总而言之,只要第41特混舰队还在,就有很大把握争取到10天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