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945

  从战斗机上面下来,李天凌没有急着离开。
  随后,另外3架“战-11B”陆续返回。
  看到最后一名飞行员从驾驶舱出来后,李天凌才完全的放下心来。
  不管怎样,这些中队长与小队,都是飞行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精英,而且全都经历了战火考验。
  反卫星任务有难度,只是跟空战相比,根本算不上凶险。
  等另外4名飞行员赶到,李天凌才让勤务员驾车送他们去了飞行员休息室,换下了笨重的抗荷服。
  这东西看着像是太空服,只不过比太空服笨重得多,完全不透气。
  前后就一个多小时,李天凌已经满身大汗,体重至少轻了3千克。
  不是累的,而是热!
  随便冲了个凉水澡之后,李天凌才去了基地的指挥中心。
  拦截的结果已经出来了,5枚XKT-1导弹摧毁2颗卫星,还有1颗卫星遭到了拦截,只不过没有偏离轨道,无法判断是否已经被摧毁。有2枚导弹直接脱靶,准确说是没在预定位置引爆战斗部。
  要说的话,这也是XKT-1研制了近10年,始终没有通过验收的关键所在。
  就跟KT-2一样,XKT-1也使用高爆战斗部,依靠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热辐射与冲击波摧毁卫星。
  在KT-2上使用高爆战斗部不算问题。
  道理也很简单,KT-2的运载能力达到500千克,即便在对付轨道高度为2000千米的卫星时,也能够达到200千克,可以装填足够多的炸药与碎片,爆炸杀伤范围足够大,能够对卫星构成巨大威胁。
  至于用来对付运行高度为5000千米卫星的动能战斗部,至今都没有研制成功。
  可问题是,XKT-1要小得多!
  虽然发射质量接近3吨,但是留给战斗部的还不到50千克,即便是降低性能要求,也只有100千克。
  正是如此,在立项之时,空军坚决要求采用动能战斗部。
  这也是把KT-2的最新改进型,即KT-2C的战斗部限制为100千克的关键原因,以便跟XKT-1共用战斗部。
  因为动能战斗部的研制难度太大,配套的制导系统太过先进,存在很多暂时根本就没办法克服的技术难题,所以KT-2C一直都停留在规划阶段,而XKT-1也不得不临时换上高爆战斗部。
  之前搞的几次实弹测试,搭载的全都是高爆战斗部。
  至于测试结果,根本算不上理想。
  原因也很简单,100千克的高爆战斗部实在太小了,杀伤半径非常小,如果制导精度不够高,导弹很容易脱靶。
  这个100千克战斗部到底有多大,做个简单的对比就知道了。
  现代远程防空导弹,比如已经部署到沙乌地的“神箭手”DK-10A,战斗部在100千克以上。有一些,比如西骆沙的S-300系统使用的5V55系列导弹,战斗部的总质量接近200千克。
  在制导进度不够的时候,为了提高导弹的杀伤效果,就只能增强战斗部的威力。
  不管是增加装药量,还是装填更多的破片,或者采用更加复杂的摧毁机制,都会导致战斗部变得更重。
  可问题是,导弹的战斗部不可能不受限制。
  受此影响,帝国空军早就把重点转到动能战斗部上。
  按帝国空军的规划,不止XKT-1与KT-2C,包括下一代的“神箭手”防空反导系统,都将采用配备东能战斗部的拦截弹。等到技术进一步成熟,特别是在电子原件小型化技术得到发展之后,空军还会考虑在空空导弹上采用动能战斗部,从而赋予空空导弹更远的射程与更大的威力。
  因为高爆战斗部确实不够好,所以XKT-1一直没能通过测试,也就始终没有进入到量产阶段。
  在拿到结果后,李天凌立即做了安排,下午进行第二次拦截,不过具体怎么打,需要更加详细的报告。
  关键就是,第3颗卫星有没有被导弹摧毁。
  如果已被摧毁,就能够集中对付另外2颗卫星。
  要是没有,那还得考虑重新拦截。
  快到1点,空军司令部发来最新消息。
  已经确认,被摧毁的2颗卫星的价值最高,而且这2颗卫星肯定在该轨道周期内进行了变轨机动,高度明显降低了一些,言外之意就是冲着巨大陆战场去的,前去搜集东方集团的军事情报。
  至于另外3颗卫星,因为没有进行第二次变轨机动,威胁反到不太大。
  随后,李天凌带队去了军官餐厅。
  因为空军司令部没有下令取消下午的拦截行动,所以李天凌决定再接再厉,争取把另外3颗卫星也打下来。
  当然,首先得填饱肚皮。
  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休息半个小时。
  只是,李天凌还没有把午饭吃完,丁镇南就赶来了。
  见到丁镇南时,李天凌知道,肯定有新的任务。
  其实,整个8月份,李天凌都在给丁镇南“添堵”。
  原因无二,波沙湾这边已经不需要制空战斗机。
  伊拉克空军早已被打垮,大部分战斗机被摧毁在地面上,少数幸存下来的作战飞机,也在一个多月之前逃往波伊国。
  在波沙湾这边,真正需要的其实是挂上炸弹去执行轰炸任务的多用途战斗机。
  当然,“战-10”与“战-16”都有足够强大的空战能力,即便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也会挂上2枚用来自卫的格斗导弹,根本就不需要“战-11B”提供护航掩护,而预警机这些支援飞机更是部署在后方。
  哪怕存在跟波伊国开战的可能性,不是还有帝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嘛。
  用李天凌的话来说,海军一直不服气,认为“战-9B”才是当今最好的战斗机,就让海军去证明好了。
  要说的话,波沙湾战争打了一个多月,海军的“战-9B”一直没获得开火机会。
  有记录的几次空战,其实是截击任务,来犯敌机是能飞3马赫的MG-25,“战-9B”根本就追不上。
  既然在波沙湾这边连打酱油的机会都没有,还不如早点返回西北战区。
  关键就是,在那边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至少在李天凌这些“王牌”飞行员的眼里,西骆沙空军的那些MG-29战斗机,还有迢曼空军的“狂风”ADV,洛克空军的“幻影2000”,全都在天上飞行,等着他们去摘取的军功章!
  为此,在上个月的时候,李天凌每天都去找丁镇南,让丁镇南给他门开“出门条”。
  其他几名飞行员很识趣,在丁镇南走过来的时候就主动让出位置。
  “丁参谋,我们表现得还不错吧?”
  别看军衔比丁镇南高了几级,可是职权摆在那,不管李天凌是否服气,都得对丁镇南客气些。
  “李大队,你的请求已经批准了。”
  丁镇南很直接,反到让李天凌不适应。
  “刚刚收到的,你们在今天傍晚出发,搭乘运输机飞往巴铁的白沙瓦空军基地,那边会做好安排,并跟轰炸机部队汇合。”
  “轰炸机?”
  “具体是什么任务,我也不是很清楚。唯一可以肯定的,你们将跟随轰炸机去西北战区参战。”
  李天凌的眉头跳了几下。
  丁镇南说的这番话,让他感到很不安。
  如果只是执行战略轰炸任务,这明显有点小题大做。
  道理也很简单,现代的战略轰炸,根本就不是飞到目标上空投下炸弹,而是让轰炸机在上千千米之外投射巡航导弹。只有在对付浅纵深目标的时候,才会让轰炸机使用短程导弹或者是滑翔炸弹。
  在夺得绝对制空权之前,不存在需要飞到地方本土上空投弹的可能性。
  关键就是,现在没有哪种轰炸机能突破由防空雷达与防空导弹构成的防空系统。
  正是如此,帝国空军才放弃了为轰炸机护航的战术,也没再专门研制为轰炸机护航的远程战斗机。
  当然,重型战斗机也就是远程战斗机。
  如果不是为轰炸机护航,那就更说不通了。
  要去西北战区,最多也就在巴铁停留加油,甚至不需要降落,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就能够绕过波伊国到达东骆沙。
  那么,有什么理由跟部署在大后方的轰炸机汇合呢?
  难道,南方次大陆那边要开打了?
  关键还有,丁镇南让他们搭乘运输机去白沙瓦,表明空军已经向那边派遣了战斗机,而且是“战-11B”。
  这种换人不换机的调动,往往在非常时期才会采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