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945

  在梁夏外交部发表声明之后,梁夏军队在没有发布公告的情况下提高战备级别,特别是面向西陆集团的西北战区与西部战区。
  此外,梁夏海军已经在进行战前动员。
  针对这些,情报机构也做了分析。
  要点只有一个:在没有进行全面战争动员的情况下,梁夏军队的战备状态最多只能维持半年。
  其中又以海军为主。
  简单的说,梁夏海军的战舰不可能一直在海上执行战斗任务。
  在以较高战备状态部署半年之后,就得返回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而且海军官兵也需要休整。
  半年之后,梁夏帝国要么接受力有不逮的既成事实,要么让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为了一个伊拉克让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别说是周涌涛,哪怕换成廉旭升,恐怕也会被国内的反对派弹劾。
  关键还有,盲目的进行战争动员,只会让梁夏帝国在战略层面上限于被动,并处处受到掣肘。
  在波伊战争中,梁夏帝国就尝到过这样的苦头!
  正是如此,才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伊拉克能够顶住半年,梁夏帝国就得吞下战败的苦果。
  随后,沃尔夫冈就回到书房,再次给纽兰总统打了电话。
  纽兰总统也收到了相关消息。
  与沃尔夫冈的观点一样,纽兰总统也认为,只要伊拉克能够坚持半年,局势就将变得对梁夏帝国非常不利。
  关键就是,如何才能够让伊拉克坚持半年。
  在相互试探了一番之后,纽兰总统才表示,他会在近期派特使来白林,跟沃尔夫冈就该问题进行面谈。
  这类重大事务,也只能面谈。
  随后,沃尔夫冈回到会议室,开始跟内阁大臣商讨援助伊拉克的事情。
  不过就半年嘛!
  当初,波伊国在没获得多少直接援助的情况下,都赶跑了忒尔占领军,然后跟梁夏大军鏖战数年。
  伊拉克再差劲,在两个超级霸权的支持下支撑半年肯定没有问题。
  ……
  此时,利雅得。
  直到几个小时之前,外界才知道,科威特国王阿巴斯三世已经逃到沙乌地。
  此外,阿巴斯三世已经就遭到军事入侵发表了电视讲话,号召科威特军民奋勇抵抗,并且正式向国际社会求援,希望有负责任的大国能够出面维护正义,通过提供军事行动帮助科威特驱逐入侵之敌。
  随后,梁夏帝国驻沙乌地大使还公开表示,任何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都无法容忍这种公然践踏国际法的入侵行为。
  虽然梁夏当局没有就出兵的问题发表声明,只是对伊拉克下达了最后通牒,但是没有人怀疑,梁夏帝国将会在最后通牒到期之后出兵。
  不止为了石油,还为了帝国威信。
  按照外界宣传,伊拉克悍然出兵入侵与攻占科威特,其实是在挑战梁夏帝国在波沙湾地区的绝对霸权。如果梁夏帝国吞下了这颗苦果,没有出兵保护科威特,要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失去波沙湾。
  没有了波沙湾,梁夏帝国的能源,还有依靠超级霸权维系的石油金元,还能继续维持下去吗?
  丧失了主要的能源产地,维持全球金融霸权地位的石油金元垮台,梁夏帝国还是全球头号霸权吗?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一仗都必须打!
  对刘尊山这些军人来说,并不需要考虑这些高深的问题。
  从飞机上下来,刘尊山立即就注意到,在这座波沙湾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场里面,安保人员明显比需要的多。
  或者说气氛显得很紧张。
  几条通道旁边全都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军警,在出口附近还停着装甲车。
  因为空军安排的运输机被调去执行更加重要的任务,所以刘尊山这批陆战队的官兵,都是先去了巴铁,再搭乘临时征用的民航客机来到沙乌地,然后搭乘由沙乌地皇家陆军安排的车辆送往军营。
  从机场出来的时候,刘尊山还注意到,在机场外面,离道路不远的地方部署了几部防空导弹的发射器。
  感觉,战火随时都有可能烧过来。
  在前往营地的路上,还遇到了很多北上的军车。
  要说的话,沙乌地皇家军队就那个样。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沙乌地仗着全球头号石油出口国的地位,拿石油收入在全世界采购武器装备,但是要说战斗力,沙乌地皇家军队基本为零,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官兵是来自巴铁的雇佣兵。
  准确的说是在沙乌地服役的外籍军人。
  只是在沙乌地空军,就有超过一半的战斗机飞行员来自巴铁。
  沙乌地军队的主战装备,从陆军的主战坦克到空军的战斗机,大部分来自梁夏帝国。
  有趣的是,沙乌地一直没向梁夏帝国提供军事基地,准确说没有以租赁的方式,让梁夏帝国长期驻军。
  不过,这也跟梁夏帝国有关。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梁夏帝国在海湾地区的主要军事战略其实是依托海军,尽量减少在当地驻军。
  如果不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刘尊山他们也不可能以军人身份来到沙乌地。
  当然,首先到来的也就只有军人。
  按照陆战队的安排,他们部署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首先负责军事基地的警戒任务。
  接下来的几天,将通过战略空运把一个装甲营的主战装备送过来,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靠前部署,说是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
  如果伊拉克军队在攻占了科威特之后继续南下,陆战队就得北上迎战,为主力到达争取时间。
  真走到这一步,一场恶战肯定免不了。
  只是,来到沙乌地,不就是为了打仗的吗?
  
第13章
遮断战术
  8月3日夜间,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内,联军司令部。
  迄今为止,由高巨王国、南珠国、麻莱国、狮泉城、岱曼王国与狭夷皇国所代表的,十四个泛大陆集团的成员国已经表示会出兵参战。沙乌地、阿曼与阿联酋等波沙湾沿岸国家的立场也很鲜明。
  为此,才提前组建了联合司令部。
  虽然叫联合司令部,但是基本上就是“西进150”演习指挥部的原班人马,其他国家暂时只派来联络人员过来,毕竟才短短两天。哪怕派了人过来,也主要负责协助,并传达作战命令。
  当然,对帝国军人来说,两天能做很多的事情。
  施授良在前天晚上到来,他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刚成立的参谋部拟定一份防御性质的作战计划。
  关键就是,只给了两天时间。
  所幸,早有类似的预案。
  简单的说,就是让提前部署的陆战队突前,并且沿边境线设定禁飞区,构建起一道伊拉克军队无法逾越的屏障。
  这套战术主要依靠空中力量,不需要投入太多地面部队,非常适合当前的局面。
  说得直接一点,拟定相关作战预案的时候,总参谋部面对的想定局面,也就是大战突然爆发。
  实施该战术的关键,在于掌握战场制空权。
  只要有制空权,就能通过空中打击遏制敌人的地面进攻,并且把敌人挡在沙乌地的国门之外。
  在之前几年的“西进”联合演习当中,多次演练过这套战术。
  只是,针对的并不是伊拉克,而是部署在伏尔加河西岸,拥有数万辆坦克与战车的西陆集团装甲部队。
  至于该战术的价值,自然是不用多说。
  历年的演习都证明,只要投入的空中力量足够强大,就能为帝国陆军争取到完成战争动员的时间。
  其实,帝国的军事建设,特别是跟陆军有关的规划,几乎都是以该战术为参照。
  要说的话,最明显的就是帝国陆军的装备建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