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945

  就白止战所知,基于“霹雳”研制的“雷达机”已经完成了首飞,只是行能非常差。
  选择“霹雳”没什么奇怪的,这是吨位与尺寸最大的舰载机,拆除不必要的设备后,有大约1吨的重量来搭载雷达。
  关键,“霹雳”的座舱足够的大,在拆掉了后方的自卫机枪之后,甚至能安排第四名机组成员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能够在飞行员与导航员之外,搭载雷达操作员与通信指挥官。
  此外,“霹雳”的机腹有用来挂在鱼雷的弹仓,能用来安置雷达。
  可惜的是,雷达的小型化依然不够好,也可以说小型雷达的性能太差,还存在很多暂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让机载雷达实现360度全空域搜索。
  在进行了测试之后,海军没有订购这种雷达机,不过依然向厂商提供资金,让厂商与制造商继续探索。
  总而言之,白天的战斗再次证明,获得能有效探测超低空敌机的手段,已经成为舰队防空作战的当务之急。
  在技术靠不住的情况下,也就只能使用笨办法。
  正是如此,第十一特混舰队有2艘快速战列舰,4艘远洋巡洋舰,4艘重巡洋舰与4艘轻巡洋舰。
  足足有14艘防空战舰!
  此外,在8艘驱逐舰当中,担任分队领舰的2艘也配备了雷达。
  算上2艘大型航母,第十一特混舰队里面,有18艘战舰配备了雷达。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当前最为奢华的阵容。
  不说别的,只是采购18部对空搜索雷达,就足够建造几艘巡洋舰了。
  第十二特混舰队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没有让驱逐舰分队的领舰配备雷达,阵容依然十分的奢华。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也只有帝国海军,能够为这么多的战舰配备雷达。
  当然,这得益于大规模生产。
  通过量产,也就是扩大产量,帝国海军已经把雷达的采购价格降低了三分之二,也才能够普遍装备于各种战舰。
  此外就是,以捆绑采购,同时订购语音电台等设备,让电子厂商降低生产成本。
  其实,帝国海军早已决定要全面普及雷达。
  按照新的规划,从明年开始,对空与对海搜索雷达将成为包括大型驱逐舰在内,所有远洋战舰的标准配备。
  到时,防空难题或许会有所缓解。
  
第575章
最后的反击
  入夜之后不久,战斗再一次打响。
  这次,来袭的不是作战飞机,而是白止战之前一直担忧的鱼雷艇。
  所幸的是,在郑江明提醒后,准确说在六局的安排之下,2支特混舰队都及时做好了应付夜间袭击的准备工作。
  与白天的防空作战一样,对付鱼雷艇,关键依然是及时发现。
  说得形象一点,鱼雷艇就像在海面上飞行的鱼雷机,一次能投射2条、甚至是4条重型鱼雷
  在夜间用雷达探测鱼雷艇的难度,还在探测超低空敌机之上。
  所幸的是,鱼雷快艇的速度比飞机慢得多。
  虽然在大部分时候,雷达探测到鱼雷艇的距离都在20千米左右,但是布兰皇家海军的重型鱼雷,有效射程都不到10千米,而且为了保证命中率,需要把距离缩短到5千米,甚至是更近。
  也就是说,战舰有大约15分钟的时间拦截鱼雷艇。
  当晚的战斗也表明,在对付鱼雷艇的时候,最为有效的武器,其实是各种中等口径的高射炮。
  其中,又以80毫米高射炮为最。
  这种在大战期间才正式装备帝国海军的中等口径高射炮,射速达到了每分钟60发,而且采用双联装炮塔,实际射速为每分钟120发,弹药投资密度远远超过射速每分钟32发的双联装130毫米高射炮,单位时间弹药投掷量超过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拥有最高的综合作战效率。
  此外,80毫米高射炮的有效射程跟130毫米高射炮持平。
  在防空作战中,对敌机的毁伤效果跟130毫米高射炮并无本质的区别,同样能单发击落战术飞机。
  对付小型舰艇,80毫米高爆弹的威力已经足够了,实际的毁伤效果不在130毫米炮弹之下。
  当然,远远超过40毫米高射炮。
  正是如此,在率先装备了远洋巡洋舰,并且在战斗中证明了作战效率之后,80毫米高射炮开始普遍装备各种战舰。在大型战舰上都通过加装,增强远程防空拦截的火力。在部分巡洋舰上,80毫米高射炮取代了一部分40毫米高射炮。在驱逐舰这些小型战舰上,则全面取代了40毫米高射炮。
  现在,特混舰队的战舰全都配备了80毫米高射炮,在防空作战,以及近距离战斗中都是当之无愧的支柱。
  很多时候,只是依靠密集的弹幕,80毫米高射炮就能让来袭的敌机或者敌舰退却。
  要说的话,也多亏了这种新式高射炮。
  当晚的战斗中,第十一特混舰队出动的驱逐舰与巡洋舰,在离航母30千米与50千米的海域,各组建了一条火力密集的防线。在持续了一整夜的战斗中,拦截了20多艘发起攻击的鱼雷艇。
  此外,第十二特混舰队也遭到了攻击。
  因为第十一特混舰队在前面,吸引了大部分鱼雷艇,所以能够绕过去,并且攻击第十二特混舰队的鱼雷艇不是很多,其实主要是漏网之鱼,全都是分散行动,没有能组织起来发起有威胁的攻击。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过后。
  必须承认,布兰皇家海军打得非常的英勇,简直是不惜代价。
  只是在第十一特混舰队这边,获得确认的战果,就有23艘,而且半数以上的鱼雷艇是在发生大爆炸之后沉没,上面的官兵无一幸存。第十二特混舰队那边,击沉了6艘,而且上面的官兵也是凶多吉少。
  据后来获取的资料,布兰皇家海军在当晚总共出动30艘鱼雷艇,并全部战损!
  只有1艘没有在战斗当中被直接击沉,而是在返航途中沉没。
  这30艘鱼雷艇上,总共572名官兵,最终只有30余人幸存。
  在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第十一特混舰队有1艘重巡洋舰与3艘驱逐舰中雷,其中2艘驱逐舰战沉,另外2艘都在天亮前撤离战场。
  因为损伤严重,所以2艘战舰只能提前结束远征夕梵运河的作战行动。
  在第十二特混舰队那边,也有1艘驱逐舰战沉,还有1艘被鱼雷炸掉舰首。
  所幸的是,因为损管工作非常的给力,这艘掉了脑袋的驱逐舰并没有沉没,在数日后到达索科特拉岛,并且进入浮船坞维修。3个月之后,这艘幸运的,也十分顽强的驱逐舰重回战斗序列。
  经过此战,也充分证明,在狭窄海域,特别是夜间,像鱼雷艇这样的小型高速舰艇对大型战舰有巨大威胁。
  不过,这是布兰皇家海军的最后反击。
  战斗在凌晨结束的时候,布兰军队的反击行动也宣告结束了。
  关键还有,在持续了一整天的战斗中,帝国海军的2支特混舰队并没停下,仍然按照计划向夕梵运河进发。
  经过一整天的航行,2支特混舰队距离运河南面的苏伊士城已经不到700千米。
  也就在当天上午10点过后,做好了充分准备,第十一特混舰队率先派出机群轰炸苏伊士城。
  攻打夕梵运河的战斗也由此拉开序幕。
  由第十一特混舰队打第一枪,可以看成是对舰队官兵骁勇善战的奖赏,也是对前两天激战的犒劳。
  正是这第一枪,让第十一特混舰队的全都官兵获得了迢曼帝国皇帝颁发的奖章,还成为了迢曼帝国的荣誉公民。
  到了下午,第十二特混舰队投入战斗。
  整个白天,2支特混舰队总共发起了5次攻击,出动舰载机超过400架次,重点轰炸了苏伊士港。
  关键还有,封锁了整条运河。
  能够放开手脚攻打夕梵运河,跟一个前提条件有关。
  夕梵运河没有船闸!
  因为窄海与陆心海的海平面几乎没有落差,所以跟望夕运河不同,夕梵运河不需要用船闸来调控水位。
  正是如此,才能够轰炸封锁运河,不用担心在占领运河之后无法通航。
  打到这个时候,要不要封锁运河,根本就不是关键。
  布兰皇家海军早已撤走部署在窄海的大型战舰,留下的全是鱼雷艇之类的快艇。因为基布要塞已经被帝国军队包围,海运航线也早已断绝,所以不存在需要通过夕梵运河向窄海派遣运输船队的需要。
  至于舰队,就更加不可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