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945

  虽然远洋巡洋舰也具备防空指挥能力,但是受舰体尺寸限制,防空作战指挥中心比快速战列舰小得多,只有6条指挥的通信线路,最多能够同时给6个编队下达作战命令,而快速战列舰能够同时指挥12个编队作战。在“南珠海”级上面,还设置了4个通用指挥站,能够同时指挥16个编队。
  单说指挥能力,“南珠海”级绝对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战舰。
  当然,专用旗舰暂时没有归入“战舰”的行列,而是归在了军用辅助舰船当中。
  关键还有,快速战列舰的雷达更好用。
  不是说雷达更先进,而是安装雷达的桅杆更高,因此对低空,特别是超低空掠海飞行敌机的探测距离更远。
  从超低空发起突击,已经成了标准的攻击战术。
  即便是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防空雷达对超低空飞行敌机的有测距离,一般也只有30千米。
  其实,差不多已经在视野范围之内了。
  如果天气不好,探测距离会更短。
  当然,对付超低空突防战术,帝国海军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有用的战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扩大防御范围。
  简单的说,就是需要更多的防空战舰。
  因为无法增加战舰数量,所以只能为更多战舰配备防空雷达。
  只要在敌机来袭方向上,有足够多的防空战舰,附近还有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那么就算敌机是从超低空突防,也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安排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让敌机无法逼近航母。
  正是这个原因,帝国海军为所有巡洋舰配备了防空雷达。
  换个角度,这也是远洋巡洋舰没落的关键原因。
  打到现在,除了万吨级重巡洋舰,即便是排水量不到10000吨的轻巡洋舰,也都配备了对空搜索雷达,而且加强了防空火力,能够在舰队防空作战当中担负起探测与拦截任务,拥有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
  要说的话,因为有足够多的防空战舰,第十一特混舰队也才顶住了布兰皇家空军接连发起的攻击。
  相对于轰炸机,挂上炸弹与火箭弹的战斗机的威胁,其实一点都不小。
  就算用小当量炸弹,以及火箭弹很难击沉大型战舰,更别说是生存能力强大的航母,但是能够让战舰丧失作战能力。
  道理也很简单,只需几枚火箭弹,就能够瘫痪一艘航母。
  航母在遭到重创后,特别是飞行甲板受损,就意味着丧失战斗力,也意味着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修复。
  在梵炎洋这边,帝国海军暂时没有可用的海军基地。
  就算能够依靠自航式浮船坞,也得让受损战舰返回斯里兰卡,或者前往瓜达尔,只是往返航行就要半个月。
  此外,战斗机在丢掉挂载的弹药之后,马上就能恢复完整的空战能力,由攻击机变成护航战斗机。
  要说的话,这也正是多用途战斗机吃香的关键所在。
  正是如此,下午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也多亏数量众多的防空战舰。
  在连续三轮攻击中,都是外围的防空战舰及时发现来袭敌机,并且引导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才没有让敌机突破舰队防空网,也才没让位于后方的航母受到威胁,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代价也极大。
  到傍晚的时候,除了2艘快速战列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之外,还有2艘远洋巡洋舰遭到打击,而且损伤情况都较为严重,其中1艘被十几枚火箭弹命中,舰体还严重进水,暂时丧失战斗力。
  此外,还损失了40多架战斗机。
  在防空作战中被敌机击落的“哮天”有32架,还有7架在航母附近迫降,有5架在返航后报废。
  必须承认,布兰王国的“喷火”式战斗机确实强悍。
  要说的话,这也是除了F6F之外,帝国海军的“哮天”战斗机遇到的第二个性能相当的对手。
  在性能上,这两种战斗机在伯仲之间,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因为“喷火”式是远程作战,在空战之前就烧掉了一半燃油,重量减轻了不少,而“哮天”是在防空,不但是满载起飞,在交战时并没有烧掉多少燃油,所以“喷火”式还不小的优势,特别是加速性能。
  至于飞行员的能力,相差也不是很大。
  可惜的是,布兰战斗机是在孤军奋战。
  因为没有得到系统支持,所以在很多时候,来袭敌机都处于被动状态,很难与获得战舰指挥的防空战斗机抗衡。
  其实,这再一次证明了指挥系统的重要性。
  
第574章
难题
  白天的防空作战反映了一个非常严重,而且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严重欠缺对空探测手段,即便是最先进的雷达,都无法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及时发现来袭敌机。
  增加防空战舰,让大型战舰全都配备雷达,不过是权宜之计。
  道理也很简单,靠前部署的防空战舰极易遭到攻击,而在丧失战斗力之后,所在方向的防空网必然会出现漏洞。
  此外,战舰搭载的雷达,对超低空飞行的敌机几乎等于摆设。
  如果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甚至比不上瞭望员的眼睛。
  问题不是在雷达上,而是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提高雷达的安装高度。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格外重视快速战列舰等大型战舰,因为只有大型战舰才能够配备足够高的桅杆,也才能够把雷达安装在更高的地方,提高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增强防空作战的效率。
  可惜的是,再是庞大的战舰,也不可能无限制增加桅杆高度。
  在实战中,哪怕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快速战列舰也只能提供大约10分钟的防空预警时间。
  其实,“10分钟”是现今防空战术的先决条件。
  帝国海军的所有防空战术都是围绕着“10分钟”展开,在这点时间之内,不但要发现敌机,还要组织战斗机拦截敌机。
  简单的说,就是要让防空战斗机前出,集中部署在敌机来袭的方向上,确保在发现敌机之后能够立即前往拦截。
  显然,在高强度的海空作战当中,这个战术根本行不通。
  一艘大型航母在通常情况下,最多搭载40架左右的战斗机,能够用于舰队防空作战的一般不会超过30架,一次出动的数量肯定在20架左右,因此最多能在3个方向上执行防空拦截任务。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战斗机不够用。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增加航母的数量,把2艘,甚至3艘航母编组成一支特混舰队。
  不过,这并非最有效的办法。
  如果双方都在把更多的航母编在一起,那么增加再多的航母,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战斗机不够用的问题。
  相反,编在一起的战舰太多,必然会让指挥变成灾难。
  按照帝国海军摸索出的经验,在1支特混舰队里面编入3艘航母,就是极限了,再增加就会因为指挥协调苦难,降低舰队的作战效率。如果在战斗当中出了问题,那么后果将难以设想。
  提高防空作战效率,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加强探测手段,力争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敌机,提供更多的防空预警时间,从而让防空战斗机能靠后布置,在发现了敌机之后再前出拦截。
  显然,这就要求把雷达部署到更高的地方。
  帝国海军的技术专家早就想到了,如果能让雷达飞上天,用飞机搭载雷达,就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雷达早就装上了飞机。
  陆军航空兵早已装备夜间战斗机,而夜间战斗机的标志就是小型搜索雷达,也才能在夜间发现与跟踪敌机。
  海军航空兵也采购了一批夜间战斗机,装备岸基航空兵,用来守卫军港等要地。
  可问题是,夜间战斗机配备的是小型雷达,不但探测距离近,可靠性也不够高,持续工作时间非常短。
  用于火控,问题还不大,反正开机时间也就几分钟。
  要用来进行长时间的探测与搜索,那就肯定不行了。
  简单的说,就是能长时间工作的,具有足够的探测距离,而且非常可靠的雷达,还没有小到能由飞机搭载。
  至于战术级别的舰载机,那就更不可能了。
  不要忘了,所有的夜间战斗机都是双发远程战斗机,重量是一般舰载战斗机的两倍,跟中型轰炸机差不多。
  其实,最初的几种夜间战斗机都是用性能优越的双发中型轰炸机改造而来。
  这下,问题又回到了雷达上。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增加了在雷达等电子设备上的投资,以委托方式,让国内的几家电子厂商与研究单位开发小型搜索雷达,并且与舰载机制造商合作,探索把雷达装上舰载机的方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