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45

  结果就是,西方列强出兵干预骆沙内战的美梦彻底泡汤。
  换个角度来看。
  如果没有这当子事,那么在停站之后,最迟在塞巴和会结束之后,西方列强肯定会大举出兵。为了能以雷霆之势扑灭骆沙的兵变,得从西大陆出兵,也就需要由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充当主角。
  可惜,现实并不是这样。
  在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的盟友关系得到巩固之后,骆沙联邦面对的威胁,甚至在布兰王国之上。
  不管怎样,布兰王国是离岸国家,跟西大陆隔了条海峡,因此只要保持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至少不需要担心本土受到威胁。骆沙联邦也是西大陆国家,在西边有宽达上千千米的正面。
  显然,西面的两个列强联手,骆沙联邦就会首当其冲的受到威胁。
  正是如此,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骆沙联邦一直在努力巩固西部防线,也由此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首先就是,在骆沙联邦与迢曼帝国之间的众多弱小国家必须做出选择。
  要么向西,要么往东。
  这里的十来个国家,其实是十来个炸药桶,要是搞不好,随便一个弹丸小国都有可能引爆下一场大战。更别说,在这十来个小国当中,有不少是在骆沙帝国完蛋之后,借机独立的新兴国家。
  这些小国,之前都属于骆沙帝国,或者说是骆沙帝国在历次扩张战争当中的战利品。
  骆沙联邦会善罢甘休吗?
  在自顾不暇的时候,骆沙联邦自然不会去惹是生非,可是在强大起来之后,就要另当别论了。
  其实,这正是骆沙联邦主动向梁夏帝国靠拢的原因。
  面对西边冒出来的超级强权,骆沙联邦根本没得选,也只能向曾经的夙敌,在大战期间被说成不共戴天的梁夏帝国求助,至少是和解,消除来自东面的威胁,从而把兵力集中用在西边。
  洛克共和国都能跟迢曼帝国和解,骆沙联邦为什么不能跟梁夏帝国和解呢?
  再说,骆沙联邦是在推翻了腐朽的皇权之后建立起来的联邦国家,自然没有必要遵循帝国时期的教条。
  显然,对梁夏帝国来说,同样是求之不得。
  正是如此,在“塞巴和约”生效之后,梁夏帝国只象征性的派了一支军队,加入由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发起的军事干预行动,而且主要在大战期间的占领区活动,没有参与前线的作战行动。
  此后不久,军事干预以失败告终。
  在第一时间撤军后,梁夏帝国就接住了由骆沙联邦递来的橄榄枝。新历84年,干预行动结束的次年,梁夏帝国跟骆沙联邦签署秘密条约,通过归还在大战期间占领的骆沙帝国的领土,跟骆沙联邦实现和解。
  做为回报,骆沙联邦答应在今后四十九年之内,向梁夏帝国输出石油与铁矿石。
  就是这份秘密和约,让骆沙联邦部署在东部地区的军力得到解放,为接下来在西大陆用兵创造了条件。
  也是这份条约,改写与锁定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在被称之为“世界岛”的巨大陆、西大陆与玄大陆,再次出现两个强大的军事政治联盟集团,而且在世界岛外面还诞生了一个同样强大的集团,两强对抗的局面由此发展成为三足鼎立。
  只是,并没由此形成稳定的关系。
  也不可能稳定。
  只要还有利益,只要仍然能够通过军事手段夺取与获得利益,那么任何形式的国际关系都无法稳定的存在下去。
  更不要说,军备竞赛再一次变成了脱缰的野马。
  
第55章
战火重燃
  虽然出于政治原因,帝国从没宣传过,但是理智点的都知道,要不是纽兰联邦,恐怕新的大战早就爆发了。
  这不是在给纽兰联邦的脸上贴金,只是在承认事实。
  做个假设,威尔金斯没中风,国会批准了由他带回来的和约,还成了国际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会如何?
  也许,要不了十年,战胜国集团就会因为严重的内部矛盾而四分五裂,或者是通过对外扩张转移矛盾。
  显然,不管是哪种情况,用和约与国际联盟建立起来的和平秩序都会崩塌。
  不用多久,大战将再次爆发。
  如果以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准,那么在下一场全面战争中,只有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见,纽兰联邦真要从孤大陆走出来,恐怕会天下大乱。
  不说梁夏帝国,就连西方列强都没有做好迎接纽兰联邦,准确的说是向纽兰联邦俯首称臣的思想准备。
  按西方的一贯传统,肯定得打一仗来完成权力交接。
  搞得不好,纽兰联邦甚至会跟梁夏帝国联手推翻由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狭夷皇国靠战胜国身份建立的秩序。
  其实,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帝国海军司令部的参谋就考虑到了这种可能。
  当然,纽兰联邦也不是没有别的作为。
  在停战后的第三年,帝国新历81年,新上任的纽兰总统菲利克斯就发出号召,就限制海军军备进行谈判。
  这不是菲利克斯心血来潮的决定。
  当时,洛克共和国正在跟迢曼帝国就全面和解进行接触,布兰王国开始拉拢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狭夷皇国,而狭夷皇国明确要通过出兵骆沙联邦来巩固国际地位,梁夏帝国则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内部整顿。
  当时,梁夏帝国与布兰王国都重新启动了在大战期间制订的造舰计划,就连实力不济的狭夷皇国都赶来凑热闹,提出打造“八八舰队”的设想,妄图成为能跟超级霸权平起平坐的海上强权。
  这是要干什么?
  没错,列强全都在磨刀霍霍。
  要这么搞下去,几年内就会重新爆发大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纽兰总统站出来,提出通过限制海军军备来遏制战争势头,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其实,各列强等的就是这个号召。
  别看梁夏帝国、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闹得厉害,可是实际上,都有一大堆国内矛盾等着解决。让军备竞赛继续下去,恐怕没等到重新开打,就已经自乱阵脚,甚至在兵变浪潮中灰飞烟灭了。
  不要忘了,骆沙帝国皇室全员覆灭的惨剧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各列强的代表就齐聚纽兰联邦首都,开始就限制海军军备进行谈判。
  虽然一波三折,好几次差点谈崩,但是到年底,在相互妥协与退让后,最主要的几个问题全都谈妥了。
  帝国新历81年12月31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当天,梁夏帝国、纽兰联邦、布兰王国、狭夷皇国与洛克共和国,在纽兰联邦首都正式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因为有五个初创的缔约国,所以又称为“五国条约”,好跟后来的“九国条约”加以区分。
  该条约的有效期为十年,而且在到期前的一年,如果没有缔约国提出异议,将自动延长五年。
  在理论上,该条约最迟会在帝国新历96年的最后一天作废。
  到此,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几十年,引发了第一次全球大战的海军军备竞赛告一段落,其实是暂时停止。
  不管怎样,至少在条约有效期内,基本上不存在爆发大战的风险。
  因为太过仓促,或者说急于求成,所以“华城海军条约”并不是十全十美,存在很多当时没有想到的漏洞。
  为此,在五年之后,帝国新历86年,又在布兰王国的首都签署了一份具有补充性质的条约。即“伦泰海军条约”,而该条约的一项附加条款,把有效期延长了五年,定为十年后的帝国新历96年。
  由此,“华城海军条约”与“伦泰海军条约”成为了战后秩序的基石。
  虽然一纸条约,无法从根本上化解列强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两份条约,至少给全世界带来了十五年的和平。
  大战结束后的十年,也就是新历79年到新历88年,因为稳定的国际局势与持续的高速发展,被称为黄金十年。
  在本质上,带来黄金十年的,并不是和平,是战争,准确说是战争的产儿。
  战后重建!
  纽兰联邦既是战后重建的发起者,也是最大获益者,只是各个国家的订单,就让纽兰联邦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终结黄金十年的也是纽兰联邦。
  如同脱缰野马般的快速发展,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无序投资,以及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
  当灾难在帝国新历89年到来的时候,没有人相信,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了。
  这场由纽兰联邦股市暴跌引发的经济危机,如同暴风般席卷全球,摧枯拉朽的摧毁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梦醒之后,列强才发现,在繁荣的浪花下面是暗礁遍布。
  曾经被关了起来的战争恶魔即将挣脱枷锁,再一次肆虐人间。
  要想生存下来,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武装起来,拿起武器勇敢的战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