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45

  没错,就是刚刚诞生的骆沙联邦。
  在某种意义上,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冰释前嫌就是为了应付来自骆沙联邦的威胁,确保本国的安全。
  由此,埋下了祸根。
  
第53章
自作自受
  在历史上,骆沙帝国跟西方列强的关系远没有在大战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好。
  一直以来,西方列强都把东方的强国当成头号威胁。这种畏敌如虎的心理,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恶魔都来自东方。在梁夏帝国崛起之前,西方列强眼里的东方恶魔就是骆沙帝国。
  西方列强与骆沙帝国的冲突,持续了两百多年。
  其实,骆沙帝国也是在跟西方列强的冲突当中,由一个内陆的小公国,一步步发展成世界级强国。
  如果不是迢曼帝国在老皇帝,即维尔德一世的英明统帅之下,火速完成了民族统一,成为西大陆最强大的帝国;加上维尔德二世好高骛远,脱离了老皇帝的战略路线,妄图篡夺亲舅舅手里的三叉戟,以布兰王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也不会把迢曼帝国当头号威胁看待,更不要说跟骆沙帝国和解。
  在根本上,其实是骆沙帝国的体量实在太大了!
  即便东进战略受阻,也就是惨败给崛起的梁夏帝国,丢掉了耶尼塞-巴尔卡什以东全部疆土之后,骆沙帝国的国土面积还是超过西方列强之和,人口是洛克共和国的两倍、迢曼帝国的一点五倍。
  在西大陆列强面前,骆沙帝国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巨无霸。
  关键还有,骆沙帝国的重心在西大陆部分,一直以西方强国自居,在巨大陆的东部地区相对来说非常落后。也正是如此,在惨败给梁夏帝国后,骆沙帝国依然是强国,对西大陆国家有巨大威胁。这也意味着,当骆沙帝国复兴,再次向外扩张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大陆的国家。
  去找梁夏帝国报仇雪恨?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骆沙帝国只有在横扫了西大陆,成为超级霸权后,才有资本挑战已是超级霸权的梁夏帝国。
  其实,这也是骆沙帝国发生兵变之后,西方列强谈虎色变的关键所在。
  站在这个角度,就不难明白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化敌为友的原因了。
  身为西大陆的国家,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对东方强邻的威胁是深有同感,可以说刻骨铭心。
  不要忘了,在第一帝国时期,洛克军队横扫西大陆,击败了所有对手,却倒在了骆沙帝国首都的冰天雪地之中,并且由此步入下坡路,最终在滑铁卢被骆沙帝国与布兰王国拉起的反洛联盟击败。如果没在骆沙帝国的首都战败,洛克第一帝国已经统一西大陆,说不定还击败了布兰王国。
  至于迢曼帝国,在实现民族独立与民族统一之前的迢顿时期,头号威胁就是来自东面的骆沙帝国。
  相对而言,布兰王国是离岸国家,感受反到不是那么的强烈。
  在这次大战爆发前,洛克共和国加入同盟集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能够跟骆沙帝国结盟。
  其实,在沦为二流强国之后,联合布兰王国这样的海权国家压制西大陆的强国,就成了洛克共和国的基本战略。为了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洛克共和国一直在避免同时跟多个陆上强国为敌。
  搞明白了这些,就不难明白,纽兰联邦出尔反尔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了。
  如果威尔金斯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自然是皆大欢喜,至少同盟集团成员国如此。
  就算骆沙帝国已经覆灭,剩下的四巨头也能够组建一个环绕全球,称霸整个世界的列强集团。
  虽然这个集团未必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毕竟内部矛盾也十分突出,但是在未来的数十年之内,该集团肯定能压制住战败的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接这股东风,洛克共和国必然会成为西大陆头号霸主。
  至于几十年之后的事情,那就不是现在能考虑的了。
  可惜,根本就没有如果。
  纽兰联邦爽约,抛弃曾经的盟友,特别是在大战中伤亡极为惨重,几乎被彻底打残的洛克共和国。
  正是如此,才有人宣称,纽兰联邦背信弃义是同盟集团瓦解、战后秩序崩塌与国际局势乱套的第一号诱因。还有人认为,如果纽兰联邦没有被孤立主义控制,就不会有下一场全球战争。
  果真如此?
  哪怕这种说法有点道理,那也是以偏概全。
  大战结束之后,孤立主义在纽兰联邦抬头,主因并非巨大的战争损失,而是纽兰联邦没有获得跟付出、国力与战胜国地位相称的好处。往根源上讲,这又是布兰王国与洛克共和国不愿意承认事实的必然结果。
  什么事实?
  拥有近两亿人口的纽兰联邦,不但在人口上超越了所有老牌帝国,而且是全球第二,西方第一的工业强国,国力已经超过了布兰王国与洛克共和国,具备了统领西方列强的实力与资格。
  把各方面因素考虑进去,纽兰联邦的综合实力超过了其他西方列强的总和!
  如果由实力说了算,战后的世界秩序就该由纽兰联邦说了算。
  布兰王国与洛克共和国显然不会答应。
  前者还好一点,毕竟跟纽兰联邦一脉相承。
  对洛克共和国来说,听从纽兰联邦的指挥,而且由纽兰联邦来分蛋糕,那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当时,这种观点在洛克共和国被当成叛国。
  别说拿来进行讨论,哪怕只是这样的念头,也会遭到谴责与声讨。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塞巴和会期间,洛克共和国有十几名政府高官因为主张做出必要的让步而下课。
  不要忘了,在这场大战当中,洛克共和国牺牲了数百万将士,还有近千万军民伤残。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伤亡,最后却是替别国做嫁衣裳,有谁能接受?
  可见,就是洛克共和国不肯妥协,逼迫威尔金斯在和会上做出巨大的让步,纽兰联邦国会才不肯批准总统带回来的和约,纽兰联邦也因此爽约,而且没加入由威尔金斯发起的国际联盟。
  从这个角度看,说洛克共和国是自作自受也没有错。
  不管怎样,在纽兰联邦退回了孤大陆,重新筑起孤立主义的围墙之后,摆在西方列强面前的选择就只剩下两个。一是尽快适应与接受新的势力格局,承认纽兰联邦为梁夏帝国之后新的超级霸权。二是调整本国的安全战略,跟曾经死敌和解,通过抱团取暖抵抗来自超级霸权的威胁。
  其实,这也正是战后国际局势的两个突出特点。
  只是,不同的列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布兰王国与狭夷皇国选的是前者。洛克共和国,以及在大战的废墟上重建的迢曼帝国选的是后者。
  战后风云,也由此开始。
  
第54章
连锁反应
  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和解,是一个相当漫长,非常曲折的过程。
  关键,这并非孤立事件。
  布兰王国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与波及。
  早在梁夏帝国崛起之前,在舰船还依靠风帆航行的那个年代,已经称霸全球海洋的布兰王国所奉行的战略,就是用结盟、扶持与遏制等等手段,阻止西大陆出现一个能对其构成威胁的陆权强国。
  严格说来,在大战中联合洛克共和国对付迢曼帝国,就是这套战略的具体表现。
  现在好了,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干脆利落的捐弃前嫌,史无前例的走到一起,准备共同统治西大陆。
  怎么遏制这个巨无霸级别的陆上强权?
  不要忘了,任何一个陆上强权在发展起来之后,都会谋求海外殖民地,向海上强权发起挑战。
  合起来算的话,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有大约一点三亿人口,国土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千米,而且洛克共和国是全球第三的殖民地宗主国,控制的殖民地拥有一亿多人口。在其他方面,这两个强权的工业生产力远超布兰王国,大约有纽兰联邦的百分之七十,梁夏帝国的一半,为全球第三。
  更加重要的是,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在西大陆有巨大的号召力,如果把众多的小国算进去的话,这个以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为核心的联盟,有大约三亿人口,近三百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全世界第二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以及超过了纽兰联邦,仅次于梁夏帝国的第二强的工业生产力。
  这样的巨无霸,别说称霸西大陆,逐鹿全球都不是问题。
  那么,靠一条最窄处只有三十千米的海峡,布兰王国就能自保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在历史上,西大陆的强国在崛起之后,都会挑战仅隔一条海峡的布兰王国,甚至是征服布兰王国。
  因为别无选择,所以布兰王国只能向纽兰联邦靠拢。
  有人会说,是布兰王国先跟狭夷皇国结盟,向纽兰联邦递出了橄榄枝,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才全面和解,因此布兰王国的战略调整是因,洛克共和国是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之下才转向迢曼帝国。
  显然,这种说辞很牵强。
  原因也很简单,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和解肯定不是一戳二就的事情,有一个过程,也需要时间。
  除了布兰王国,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刚刚诞生的骆沙联邦。
  只是,对骆沙联邦来说,此事是有好有坏。
  在最初那几年,对刚刚诞生,处境极为艰难的骆沙联邦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上帝的恩赐。很简单,洛克共和国与迢曼帝国冰释前嫌后,首先得考虑大局,然后花大量时间进行整合,接下来还得扫荡周边地区,至少需要联合周边的小国,最后才轮到对外扩张。
  此外,战败的迢曼帝国需要休养生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