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436

  “日寇在前线储备的粮草只有大概十日的数量,他们的粮草主要集中在立川。”胡沱在耿卫的分析上补充了一点。
  朱祁钰思考了一阵,然后慢慢的点了下头。“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不过,日寇完全可以从西北面的前桥,高崎,以及北面的今市突围。”
  “现在今市在东军的控制之中,而东军并没有参加叛乱,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所以叛军从今市突围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他们愿意再树立一个敌人。而前桥与高崎方向,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要从东军的防区边缘通过。这两地的日寇驻军并不多,如果我们能够出一支奇兵,攻占高崎,切断日寇的撤退路线的话,那么日寇就算是长了翅膀,也飞不出去了!”
  这次,朱祁钰思考了好一阵,才说道:“就这么办,不过,我们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所以防御江户的任务仍然由胡将军负责。我率近卫军突击立川,由谢正卿将军率第一混成军进攻高崎。战役以三日为限,第八军务必在三日之内拖住日寇,为我们创造机会。如果三日之内,近卫军没有能够攻占立川的话,就改变战役安排,由第八军在正面进攻,近卫军从日寇后方突击。”说着,朱祁钰的目光落到了谢正卿的身上。“谢将军,你有把握在三日之内攻占高崎,并且在这里挡住日寇的进攻吗?”
  谢正卿没有犹豫,说道:“陛下,如果有充足的弹药,并且给我们几万枚地雷的话,我有足够的信心完成任务。”
  “很好,今天晚上,第一混成军先行出发,近卫军明日一早行动!”朱祁钰站直了身体,“胡将军,第八军从明日上午开始反击,牵制日寇主力。这次战役的要点是在速战速决,绝不能拖延速度,放日寇逃跑。”
  当天下午,江户城内就热闹了起来,数支部队都在进行着紧张的战斗准备。而朱祁钰则一反常态的躲到了他的行营里面,蒙头大睡,他也有好几日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第十二节
围堵
  黎明的曙光中,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正在快速前进着。这支骑兵部队的装备很特殊,即有帝国骑兵所拥有的作战武器,也有一些只有步兵才配备了的作战武器,比如地雷。这支部队的战马也异常的高大,其中很多都是西域的良种战马,要比明帝国的正规骑兵部队所使用的战马更能负重,耐久能力也更好一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战马运载着作战物资,显然,这是一支很特殊的骑兵部队。
  这正是帝国近卫军,与其他所有的帝国军队不同的是,帝国近卫军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这既是一支骑兵部队,同时也是一支步兵部队,更是一支可以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特殊部队。当然,要组建,并且维持这样一支部队的耗费也是惊人的。每年,帝国近卫军的花费都是其他同规模部队的三倍以上,出了军人的待遇更好之外,训练也更为严格,光是在训练中消耗掉的弹药物资就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任何一支正规军。这也是帝国近卫军能够拥有远超过其他部队战斗力的基础,同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只有一支帝国近卫军,而不可能让其他的军队也达到同样的战斗力水平,不然帝国军费恐怕就要翻几翻了。
  行进在队伍最前列的是朱祁钰,梁岳,以及侍卫团,后面才是帝国近卫军。天还未亮,朱祁钰就下达了命令,率领近卫军离开了江户城,并且一直沿着海岸线,向西南方向前进。因为帝国北洋舰队之前一直在江户湾活动,所以日寇为了避免遭到帝国舰队的炮击,撤出了沿海地区。为了避免过早被日寇发现,朱祁钰选择了这条行军线路,以求尽量隐蔽的到达立川,完成攻占立川的任务。
  “照这个速度前进,大概能在下午到达立川城外。”
  朱祁钰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部队,因为要携带更多的弹药物资,还要保证在攻下了立川之后,有足够的弹药阻挡日寇突围。这次,近卫军不但每名官兵都携带了最大分量的作战物资,而且朱祁钰还调动了江户城里的一万匹战马,用来运送物资。这一来,队伍的前进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必须要赶在谢正卿进攻进攻高崎之前到达立川,这样日寇才会主动向立川撤退,减轻第一军的压力。”朱祁钰的目光落到了梁岳身上,“立即组织一万人马,跟随我先行赶往立川,你率其他部队在后面跟进。”
  “陛下,我随同去立川。”梁岳说完,没有等朱祁钰回答立即就调转马头,回去组织先锋部队了。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连忙吩咐旁边的侍卫团军官,让侍卫团做好快速前进的准备。这次,于谦特意让梁岳率近卫军到日本来,正是要强化皇帝的安全措施。就算于谦没有给梁岳下达相关方面的命令,梁岳也深知近卫军的职责就是保护好皇帝,不能让皇帝在战场上冒险。特别是在日寇大量装备了火枪之后,朱祁钰如果率军冲锋陷阵的话,就算他拥有帝国最好的盔甲,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他的安全!
  不多时,减掉了一半负重物资的近万名近卫军就组织了起来。朱祁钰也没有多说什么,立即就率领这部分近卫军,以及侍卫团的官兵加快了前进速度。一路上,梁岳一直伴随在朱祁钰身边,生怕皇帝迷路了一样。朱祁钰也没有去责怪梁岳,这么多年来,梁岳一直就是朱祁钰身边的第一保镖,而且责怪他,反而回让梁岳更重视皇帝的安全。
  中午之前,这股明军就从日寇防线的南面穿了过去,到达了立川城外。一路上,虽然遭遇到了一些日寇的小股部队,不过朱祁钰并没有下令进攻,而且近卫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那些日寇的侦察部队根本就来不及将消息送到立川去,最多只能去通知在江户城外的日军,让其返回立川。而日军要想从江户赶回立川,至少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明军利用的就是这个空挡,只要能在这期间打下立川,那么日寇就很难从立川方向上突围了。
  在距离立川城不足十里的时候,朱祁钰下达了战斗命令。他没有准备停下来让部队组织进攻。近卫军是帝国最优秀的军团,从行军转入进攻根本就不需要准备。而且,他也没有时间准备,要想迅速拿下立川,就只能趁日寇防备不当的机会,一举杀入城内。当然,事实证明,近卫军确实是帝国最优秀的军团,加上明军对附近的地形极为了解,当近卫军出现在立川城外的时候,日寇根本就没有事先察觉到,还在将大量的粮食运到城外,准备送到江户前线去呢。
  梁岳第一个率军杀到了城外,而朱祁钰则被侍卫给拦了下来,被留在了后面。日寇刚要关闭城门,明军就已经冲了进去,并且迅速的占领了立川城的东城门。在立川防御的两万多日寇基本上都是后勤保障部队,大部分人员没有配备作战武器,仅有的一些作战部队也很快就被近卫军给歼灭了。
  朱祁钰感到有点恼火,这梁岳做什么事情都那么认真,让他失去了冲杀的机会。当然,朱祁钰并不是在责怪梁岳,能有这样的手下,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当梁岳率领近卫军先锋在城内围剿日寇残余部队的时候,近卫军主力也赶到了战场上,他们只比先锋慢了大概两个时辰。不过,这一路上都很辛苦,特别是很多战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立即在外围部署防线,将带来的地雷都用上,部署地雷的密度不能太大,不然无法封锁日寇的退路。”朱祁钰这时候也来到了城内,“将城内的日寇俘虏都集中起来,居民全都集中看管。梁岳……梁岳呢?”
  旁边的侍卫军官这才发现,梁岳并没有赶过来,连忙说道:“陛下,梁将军一直在指挥战斗,大概还在城里吧。”
  朱祁钰微微的皱了下眉毛,说道:“立即派人去把梁岳找来,该死的,他不会跟陈豫学习吧,现在可不是惩罚那些俘虏的时候。”
  “陛下快看,有日寇从西面逃跑了。”
  朱祁钰一惊,立即登上了旁边的高台,举目向西边看去,这才发现一股日寇正在向西逃窜,而在其后追赶的不是梁岳,还能是谁?
  “立即去把梁岳给叫回来,我们没有时间追击逃窜的敌人,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封锁线。”朱祁钰也急了起来,这梁岳确实是只是一员猛将,打起仗来,就不知道他身为将军,更多的应该指挥战斗,而不是亲自参加战斗。“还有,立即派遣侦察骑兵向东运动,如发现日寇主力向我们这边赶来,立即回报。”
  半个时辰后,梁岳才来到了城楼上,而这时候,两万多近卫军已经开始在城外部署防御阵地,而另外的近卫军则在城内负责维持秩序,看管战俘以及城内居民。当然,这些工作都是朱祁钰安排下去的。
  “陛下,大概有五千多日寇给逃掉了……”
  “别管那么多,你认为五千日寇重要,还是我们东面的十五万日寇更重要?”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眼,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立即派人向西侦察,虽然西面的日寇数量不多,不过也是威胁。日寇必然会东西夹击,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梁岳点了点头,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连忙积极的行动了起来,以弥补过错,当然,也是为了逃避皇帝的责罚。
  一个下午不到的时间,明军就在立川城外部署了两条防线,将带来的近五万枚地雷全都埋在了这两条防线上。另外,两万近卫军也全都拿起了步枪,手榴弹,进入阵地防御。让朱祁钰感到兴奋的是,日寇竟然在立川留下了大约一百五十门火炮,虽然这些火炮都只能发射简单的实心炮弹,不过这总比没有要好吧!
  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向东运动的侦察骑兵也送回了消息,江户城外的日寇正在向立川方向运动,其先锋速度很快,大约有两万人左右,而其主力部队则在缓慢撤退,大概因为辎重物资难以运送,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快。接着,向西运动的侦察骑兵也送来了消息,逃窜的那五千多日寇到达了八王子城,不过八王子城只有一万日寇守军,而且全都不是主力部队。日寇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向立川发动进攻。
  “也就是说,今天上半夜,我们就要受到日寇先锋军团的进攻,下半夜,最迟明天一早,东面的日寇主力就将到达立川城外,另外,明日,西面的日寇军团也将杀过来。”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眼,笑了起来。
  “陛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将阵地再扩大两层?”梁岳皱了下眉毛,没有完全明白皇帝的意思。
  “不,没有这个必要。我们的兵力本身就不多,扩大阵地的意义并不大。而且,我们防御的资本是地雷,而我们带来的地雷,仅够两道防线使用,所以,扩大阵地,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朱祁钰又看了梁岳一眼,说道,“梁岳,你注意到了日寇的情况吗?”
  “什么?”梁岳尴尬的笑了一下,摸了下后脑勺。看来,他参加陈懋的高级将领培训班的时候,恐怕都在打瞌睡吧。
  “日寇是分三批到达的,这正好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如果日寇同时到达,那我们就不得不在两个方向上作战,根本就顶不住这强大的压力。现在,日寇竟然只派了两万先锋过来,肯定是小看了我们的实力,这正好给了我们教训日寇的机会。”朱祁钰笑着拍了下梁岳的肩膀,“让部队立即升火作饭,一个时辰后,我们率两万近卫军向东出击,先击溃日寇先锋部队。这必然让日寇大吃一惊,迫使其放慢进攻速度,等待主力部队跟上来。如果能够使东面日寇的主力在明日下午到达立川城外的话,那我们就有时间向西进攻,瓦解日寇的救援部队。这样,我们最后只需要面对东面的日寇,而不用担心防线后方的安全了。”
  梁岳一愣,连忙点头,说道:“这是个好办法,在击溃日寇先锋之后,我们只需要再派遣一部分军队绕到日寇后面去,袭击日寇主力军团后方的辎重部队,就能拖住日寇主力军团的行军速度,莫所拖上半日,就算是拖上好几日都不成问题。”
  显然,梁岳对近卫军的战斗力是极有信心的。而早在西征的时候,胡志就曾经率领陆战队,利用游击战术,在锡兰岛上拖住了红夷援军十多日,为明军攻占亭可马里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那次,前往进行游击战的也正是陆战近卫军。现在,由正规的近卫军来打击日寇后方的辎重部队,那必然更为得心应手。
  “那么,我们就立即行动。”
  “不过……”梁岳看了朱祁钰一眼,说道,“陛下,如果我们率主力离开立川的话,那城内的日寇俘虏,还有那些暴民造反的话,我们怎么办?”
  朱祁钰一愣,显然梁岳的意图很明显,他正在向陈豫学习。不过,梁岳的话也有道理,近卫军主力离开了立川之后,剩下的一万多官兵不但要守住防线,还要看管好城内的情况,兵力确实严重紧缺。如果这时候有人造反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将这些人全都关押起来,如果有人造反,或者是有任何危害到近卫军的举动,格杀勿论。不过……”朱祁钰朝梁岳看了一眼,“暂时,我们没有时间处理这批俘虏,所以不要做出过激的举动来。”
  梁岳点了点头,立即就去找人部署看管俘虏与市民的事情了。当然,梁岳有自己的想法,以他那简单的头脑,最安全的敌人,自然是断了气的敌人!
  半个时辰之后,参加进攻行动的明军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每个人都吃了顿饱饭。这些军人听说皇帝要带他们向日寇发动进攻,一个个都莫名的兴奋了起来。对近卫军的官兵来说,近卫军是用来进攻,用来撕碎敌人的部队,不是用来防御的部队,进攻,更能显现出近卫军的价值!
第十三节
围歼真田兵团
  率领两万日军先锋向立川城进发的日寇将领叫真田幸隆。此人原本是武田信玄手下的武臣,在武田信玄战败,亡于明军之手后,真田幸隆如同大多数其他武田信玄的家臣一样,在天皇回到了京都之后,归隐山野。不过,作为一名武将,真田幸隆虽已年近六十,不过并没有忘记之前败于明军之手的那段耻辱。在织田信长于尾张起兵,发动叛乱之后,他投靠了织田信长,并且成为了织田信长手下的一员大将。
  真田家时代都为武将,幸隆有五子,皆为有名的武将,就连其孙子都已经是有名的武将了。尤其以其三子真田昌幸之子幸村出名。此人虽然不过二十余岁,不过在数年前,他就在武田信玄手下履立战功。后来又不甘心跟随祖父归因山林,投靠了织田信长,并且成为了织田信长手下以勇猛著称的年轻将领。
  此次,真田幸村正在其祖父率领的军队之中,虽然从资历方面来讲,他只是一员小将而已,不过却非常有名,甚得将士爱戴。在听闻明军绕过防线,向立川城杀去之后,正是真田幸村建议,放弃对江户的围攻,速回立川,守住西大门。真田幸隆听取了建议,并且亲自率两万精兵,以最快的速度返回立川。
  朱祁钰对这几个人并不了解,而且当时明军的侦察骑兵也没有能够搞清楚对方领军将领的来头,毕竟大部分近卫军都是在东征结束之后新征召的,对日本的情况很不了解,对日本的武将就更不了解了。
  傍晚,两万近卫军酒足饭饱之后,就在朱祁钰与梁岳的率领下离开了立川城,朝杀来的日寇军队迎了上去。仅仅两个多时辰之后,两军就在距离立川大概五十里的一处平原上相遇了。这绝对是一场遭遇战,而且双方兵力相当,能够决定战斗胜负的,将是双方军人的素质,以及获得胜利的决心。
  即使是在晚上,不过天空异常的晴朗,似乎老天爷也知道这天晚上将会发生战斗,所以让云层都躲开了。一轮巨大的明月照得平原上一片雪亮。双方军队在相距大约五里的时候齐齐停了下来,开始列兵布阵,准备决一死战。
  西面,是整装待发的两万帝国近卫军。这两万官兵都是骑兵,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之下,他们也能迅速的转变为步兵,步枪就在战马上系着,随时可以解下来使用。东面,则是两万日寇步兵,全是装备了步枪的现代化步兵。当然,因为条件的限制,双方都没有炮兵参战。
  “梁岳,这一仗你认为应该怎么打?”朱祁钰没有急于让近卫军发动进攻,毕竟日寇已经有所准备,用骑兵去冲击对方的步兵防线,而且还是装备了火枪的步兵阵地,这绝对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陛下,还用多说什么,我率军杀过去,不出一个时辰必然解决战斗!”
  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朝前方一指,说道:“没有这么简单,日寇在不到一刻钟之内,由行军队列转变成了防御阵型,其速度之快,足以证明这是日寇的主力兵团,而且还是精锐兵团。现在,对方已经摆好了架势,如果近卫军就这么杀上去的话,就算能够获得胜利,那也必然伤亡惨重。这样的仗,我们可不能打。”
  “但是,我们也不能与日寇就这么耗着吧,日寇先锋后面还有十多万大军呢,如果让日寇主力赶上来,那我们就更难消灭这股敌人了。”
  “放心,敌人现在比我们还要焦急,就等着看戏吧!”朱祁钰冷笑了一下,然后朝旁边的军官说道,“除最后面的五千近卫军之外,其他官兵立即下马列阵,按照步兵战线列队,准备战斗!”
  对面,真田幸隆在听闻明军出现在前方时,也立即来到了前线。当他看到整齐列队的明军时,心里大惊不已。因为从他所获得的情报,只说明有一股明军正在向立川前进,而没有提及多少。
  与周围的人员一番商议之后,真田幸隆做出了判断。肯定是明军增援部队到达了江户,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这股明军就是增援江户的部队。而且,这还仅仅只是明军的一小部分,不然明军不会贸然放弃在立川城的防御,将主力调遣到这边来。
  做出了这个判断之后,要怎么打就很明确了。明军派遣部队前出拦截,在真田幸隆看来,唯一的理由就是,明军在立川的防御建设还没有完成,所以需要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就只得派遣军队前来拦截。不然,为什么明军要放弃有利的防御阵地,而与日军打野战呢?因此,就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击溃眼前的这股明军,赶往立川,趁明军立足未稳之机,将明军击溃,打通西撤的通道,不然的话,十多万进攻江户的军队都将被困死在关东平原上了。
  很快,真田幸村就下达了作战命令,日寇开始推进了。当然,这并不是那种传统的步兵进攻战术,在西军购买了大批明帝国的军火之后,也认识到了传统步兵战术已经落后,要想获得今后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要改变战术,向明军学习新的战术。现在,日寇的步兵战术正是明军在日本战场上使用过的那种平行推进战术。即步兵组成三到五列阵线,然后平行推进。虽然,这种进攻的速度很慢,却能够保证步兵战线的完整性,将强大的火力发挥出来。同样的,真田幸隆也没有注意到明军的帅旗,也许是天色太暗的缘故吧,真田幸隆并不知道,对面的明军统帅是明帝国的皇帝朱祁钰,如果他知道的话,恐怕就不敢下令进攻了。
  见到日寇开始推进,朱祁钰笑了起来,对旁边的梁岳说道:“看吧,我说过,日寇比我们更急。他们必然认为我们是在这里拖延时间,要加强立川的防御,所以要急于进攻。立即让军队按照散兵线的方式分开,每个人都准备好手榴弹,让日寇尝尝手榴弹的滋味!”
  梁岳也大笑了起来,立即传达了命令。原本排列成整齐的明军战线立即分散。这是明军在上次东征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战术。在手榴弹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以及地雷出现之前,这种战术的价值并不大,仅在兵力极为匮乏的情况之下才会被采用。比如,在江户城的防御作战中,因为明军当时并没有大规模的配备手榴弹,也没有装备地雷,所以仍然采取密集防御的战术。而在手榴弹与地雷大规模使用之后,散兵战线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作为帝国最精锐的部队,近卫军是最早掌握这种战术的步兵部队之一。
  “梁岳,你在这里指挥作战,我率骑兵绕到日寇右翼去,等下你缠住日寇,我率骑兵冲击……”
  “陛下,我去吧!”梁岳见到朱祁钰又要去冒险,一把就拉住了皇帝,“这边更需要陛下的指挥,而且等下骑兵进攻,陛下用火箭为号下达命令,才能更迅速的击败敌人。”
  朱祁钰看了梁岳一番,然后笑着点了点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梁岳竟然会用脑子了,不过,让梁岳去指挥五千骑兵冲锋,这也更有把握,毕竟梁岳才是正统的骑兵将领。
  见到皇帝让步之后,梁岳立即将几名侍卫团军官叫了过来,吩咐了几句让他们保护皇帝安全的话之后,这才返回了骑兵聚集的山丘后面,然后率领五千骑兵从战场后面开始迂回。
  “陛下,这边比较危险,我们还是到后方去吧?”
  “当兵的还怕死?”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
  那名侍卫团军官很为难,一副有苦说不出来的样子。
  “好吧,我们到后方观战!”朱祁钰也不好为难这名军官,毕竟他也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而已。
  当朱祁钰撤退到了后方时,日寇已经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真田幸隆也很是惊讶,明军的火力线战术已经被证明是最能够发挥步兵火力优势的战术,以往,明军步兵曾用这种战术战胜了蒙古骑兵,还在日本打败了许多强大的军队。这时候,对方的明军不但没有集中起来,排列成整齐的战线,反而分散开来,且纷纷爬在了地上,这是干什么?要知道,火枪的装填仍然比较麻烦,如果步兵爬在地上的话,根本无法迅速的为火枪装填子弹!当然,这只是日寇使用的火枪。明帝国在向日本出售火枪的时候,全都进行了一番改装,取消了后装填机构,只能从枪口将火药与子弹分别塞进去。明军使用的步枪全都是直接从后膛装填成型子弹的,自然不需要站着射击了。
  双方越靠越近,真田幸隆也越来越感到不安。明军怪异的举动让他产生了一种危险的感觉。当初,当他在战场上首次看到用火枪作战的明军时,也感到很奇怪,认为那种没有枪头,如同一根烧火棍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多少威胁,最后事实证明,明军那种如同烧火棍般的武器是他们的致命克星。现在,真田幸隆再次感到了奇怪,而这也让他认识到,明军必然改进了步兵战术,也许,这正是明军新的战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