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5

  从总体性能上讲,“翠鸟”并不落后,而且比当时日美海军装备或者是正在研制的俯冲轰炸机各有千秋。其中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其极为优秀的俯冲性能(这也是“食雀鹰”的特点,后来“食雀鹰”在其他国家几乎就成为了轻型俯冲轰炸机)。而这也是俯冲轰炸机最为重要的性能。
  可以说,“翠鸟”是一种很成功的俯冲轰炸机,而究其原因,还是由“风12”发动机带来的。另外,沈飞在设计时的许多指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海军的要求,这在后来的残酷战争中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当时,世界上在研制的俯冲轰炸机都只需要携带250公斤级(450磅级)炸弹,而没有特别要求携带500公斤级的炸弹(美国的SBD都是在后期设计时加上这一要求的,而且正是针对“翠鸟”)。“翠鸟”是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明确要求挂载500公斤级的航空穿甲弹作战。因此,“翠鸟”的打击能力在战争初期的各种俯冲轰炸机中是无与伦比的,比日本海军的“99舰爆”优秀得多。
  “翠鸟”也有自身的缺陷,那就是笨重。不过,这在轰炸机上也许不是缺陷。笨重的机身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提高了俯冲性能(日本的“零战”俯冲性能就很差),二是坚固。特别是后者,在实战中往往能够让飞行员安全返航。在战争初期的残酷战斗中,很多飞行员都喜欢这种轰炸机,原因就是其坚固。在“琉球岛海战”中,有架“翠鸟”在挨了二十多发子弹与炮弹之后还能够代伤返航,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另外,“翠鸟”的自卫火力也很强大,不过,装在机翼里的自卫机枪更多的时候被用来扫射战舰上的防空炮位,而不是去对付敌人的战斗机。
  “翠鸟”还有一个特点,即采用的是双人机组,而不是日本海军轰炸机所采用的3人机组。当然,这有效的降低了飞行员的数量。
  性能数据:机长9.2米,翼展10.8米,高3.7米。最大起飞重量5000公斤,5000米高度最大平飞速度220节,最大飞行高度8500米,挂一枚500公斤炸弹,以最大重量起飞时的最大作战半径300海里。机翼内的两挺机关枪共备弹400发,后座自卫机枪备弹400发。
  整个大战期间,帝国海军制造了3500架“翠鸟”,其中由沈飞制造的有2800架。其中装备帝国海军的有3000架,另外500架输出到了各个盟国(波斯帝国海军采购了300架,而且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另外,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还购买了生产线,各制造了1200架与800架。
  从制造数量上就能看出,“翠鸟”是一种很优秀的俯冲轰炸机。在欧洲战场上,“翠鸟”还在德意志空军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一种优秀的对地俯冲轰炸机(与“斯图卡”相比并不逊色多少)。后来,帝国陆航还接收了一批“翠鸟”,参加了地面上空的战斗。
  其实,“翠鸟”的成功并不是个偶然。在轰炸机设计阶段,总设计师就抓住了俯冲轰炸机最重要的几项性能要点,强化了主要性能,弱化了次要性能。当然,“翠鸟”成功的另外一个秘诀是与战斗机共用同一种发动机。
  这种战斗机与轰炸机共用发动机的事情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不但减轻了帝国海军的后勤保障压力,同时还让帝国海军能够拥有优秀的轰炸机。
  不可否认,“翠鸟”俯冲轰炸机的优秀性能,而这种活跃于大战初期太平洋战场上空的轰炸机也书写了一段段伟大的历史,创造了大量的奇迹!
  低空霸主-“鱼鹰”鱼雷轰炸机
  与“翠鸟”式俯冲轰炸机一样,“鱼鹰”式鱼雷轰炸机也是使用“风12”发动机的战机,而且也是由沈飞负责研制的。
  “鱼鹰”的研制并不顺利,一是人为问题,二是技术问题。
  在有没有必要装备专用的水平轰炸机的问题上,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内部分歧是很严重的,就连廖汉翔在这个问题上也拿不定主义。后来,在设计“鱼鹰”的时候,海航提出了一个要求,即“鱼鹰”必须要兼顾水平轰炸机的性能,在必要的时候充当水平轰炸机使用。这不是一个强制技术指标,只是让沈飞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如果“鱼鹰”能够达到这一指标,那么海航就不再发展水平轰炸机,如果不行,海航就不得不发展单独的水平轰炸机了!这就是“鱼鹰”遇到的人为困难。
  技术方面,“鱼鹰”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超重,还有弹药配制所带来的严重问题。“风12”发动机带来的超重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而鱼雷轰炸机将主要在低空飞行,其结构重量肯定会比其他的轰炸机高出不少(大量的承力结构设计)。这两点,让轰炸机的重量一直降不下来。虽然,帝国海军的航母将使用弹射器,轰炸机的重量限制被放宽了很多(相比而言,日本海军航空兵就无法使用超重的轰炸机,因为没有弹射器),但是弹射器不是万金油,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弹射器的功率也是有限的,如果轰炸机的重量超过了弹射器的承受重量的话,那么有弹射器也没有用。而当时“鱼鹰”就确实超过弹射器的承受重量,因此设计中必须要减重!
  海军对鱼雷轰炸机高载弹量的要求带来的问题更为严重。当时,世界各国对鱼雷轰炸战术都没有任何了解。航空鱼雷方面更是漏洞百出。比如唐帝国海军在最初为了减少后勤负担,竟然要求航空鱼雷使用重型鱼雷的标准!这简直是最大的错误,而这一来,就要求鱼雷轰炸机带上一吨多重的重型鱼雷飞行,这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后来,唐帝国海军还首次提出电动鱼雷的概念,并且投入大量资金研制电动鱼雷,这带来的麻烦更为严重。
  实际上,“电动鱼雷”的概念是很超前的,至少在二战期间难以实现。当时唐帝国也被逼于无奈,日本有先进的氧气鱼雷,而唐帝国海军在氧气鱼雷的研制方面遇到了重重困难,不得不转变发展方向,首先提出研制电动鱼雷。以当时的技术来说,制造电动鱼雷是可以的,但绝对无法制造出能够满足作战需要的电动鱼雷,更不可能制造出优秀的航空电动鱼雷。
  为了让“鱼鹰”挂上电动鱼雷,海航的标准是,“鱼鹰”必须能够挂载1400公斤(后来甚至提高到了1600公斤)的鱼雷起飞。这简直就是给帝国的飞机设计师制造难题,因为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使用的航空鱼雷也不过就800公斤而已。要多带一倍的弹药,而且还要控制轰炸机的重量,让其能够顺利的从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飞起来,这个难度确实不小。
  沈飞的飞机设计师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这种看起来没有任何希望的轰炸机上,这也分散了沈飞的飞机设计能力,导致了其他两种战机的研制进度延迟。而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不是沈飞的设计师,而是海军造船厂的弹射器设计师。直到帝国海军拿到了功率更大的弹射器之后,“鱼鹰”面临的很多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才得到了解决。
  有了更好的弹射器,海军对“鱼鹰”的重量指标再一次放宽,飞机设计师也尽量优化了轰炸机的气动布局(这实际上正是“鱼鹰”超低空性能特别优秀的根源),减少了一名飞行员,并且在飞机上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技术。“鱼鹰”的所有问题在得到解决之后,这才正式完成了设计,而此时已经是20年年底了。其设计进度比“食雀鹰”与“翠鸟”晚了很多,但总算赶在战争爆发之前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
  在通过了海军的审核之后,沈飞立即着手制造第一批样机,并且建立轰炸机的生产线(实际上,海航所用的三种主力战机的生产线是共用的,沈飞一共有六条这样的生产线)。而此时海军已经意识到战争很快就会爆发,因此让航空兵参加了试飞工作,第一批样机在四月份下线之后,有一部分被直接提供给了海军航空兵,由海航负责试飞。试飞工作在七月结束,海军则赶在月初(试飞还没有完全结束)就下了第一批订单,为三艘航母订购了第一批“鱼鹰”。而航母舰载机部队则是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鱼鹰”做航母上的飞行试验了。
  可以说,“鱼鹰”的设计与研制非常的曲折坎坷,可其装备部队则非常的迅速,第一批“鱼鹰”就被全部提供给了海航航母载机部队。这体现出了帝国海军的装备采购体制的战时特点,当战争临近的时候,帝国海军用最快的速度武装了起来。
  基本性能指标:机长9.4米,翼展11.5米,高3.9米,最大起飞重量5450公斤,5000米高度最大平飞速度210节,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205节,最大爬升高度8200米。挂一枚航空鱼雷时的最大作战半径300海里。挂一枚500公斤炸弹,或者是两枚250公斤炸弹时的极限作战半径为350海里。两侧机翼根部以及后座舱后部各安装一挺重机枪,各备弹200发。
  看得出来,“鱼鹰”的性能实际上并不落后,其唯一的缺点就是笨重,但这也同时是优点。在整个设计中,设计师都强调了超低空飞行性能,而笨重的机身实际上能够提供更高的稳定度,让飞机能够飞得更平稳。这也正是鱼雷轰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同时也看得出来,“鱼鹰”上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与新技术。拿“翠鸟”做对比。“鱼鹰”的结构重量中,铝合金的使用率占到了65%,而“翠鸟”仅为40%(降低成本的结果),另外“鱼鹰”使用了全动式襟翼,电动辅助控制系统。这些,都是“翠鸟”上所没有的。如果没有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话,那么“鱼鹰”根本就飞不起来。
  大量使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直接后果是,“鱼鹰”的价格高得让海航有点无法承受了,其单价比“翠鸟”高出了五成。另外,其制造工艺也极为复杂,生产效率远远比不上“翠鸟”。
  在战争期间,“鱼鹰”一共生产了1859架,其中提供给海航的有1280架,另外有一部分出售给了盟国,还有一部分被陆航采购,用到了西北战场上去。这个生产数量并不算少,可比起“翠鸟”高达数千架的产量来说,仍然太低了。限制“鱼鹰”产量的正是其高昂的价格,过低的生产率。
  这么多的缺点并无法掩盖“鱼鹰”作为一种鱼雷轰炸机的出色表现。在战争初期,正是因为“鱼鹰”及时装备帝国海军航空兵,帝国海军才拥有了一种能够突破日本海军舰队防空网的优秀的鱼雷轰炸机。也正是如此“鱼鹰”在战争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优秀的超低空飞行性能是后来帝国海军鱼雷轰炸机的借鉴,更成为了其标志性能!
  过渡干将-“长江”级航母
  原本“皇帝”级一共有三批建造计划,准备一共建造8艘(海军军备条约被撕毁之后,呈一度计划建造12艘)。可该级航母存在着设计缺陷(有些是致命的性能缺陷,比如设置在一起的电力机组,为减少排水量而采用的大隔舱设计,脆弱的装甲,这些都让航母变得极为脆弱),这对于追求完美的帝国海军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缺陷。因此,在16的时候,帝国海军下达了新航母的设计招标书。
  17年中期,新航母的竞标结束,江南造船厂的设计方案再次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这就是“长江”级航母的由来。
  此时,大战已经迫在眉睫,各国都在全力以赴的做着战争准备,特别是近在咫尺的日本,更是在“苍龙”级航母的建造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开始设计新的航母(“翔鹤”级),而当时日本有四艘舰队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帝国海军却只能在18年拥有三艘航母。因此,海军的要求是最快完成新航母的设计,然后立即开始建造,在22年之前超过日本(到时候,日本将拥有至少六艘舰队航母,因此新航母第一批订单就是四艘)。而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在18年年底之前完成设计,17年完成初期论证。
  江南造船厂拿出来的方案不是最先进的(当时,大连造船厂的方案是最先进的,而这也成就了帝国海军的第三级舰队航母),却是最有可能满足海军需要的。原因很简单,“长江”级就是在“皇帝”级的改进型,而不是一种全新的航母。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海军要求设计全新的航母,那么在22年就不可能拥有七艘航母,也许得推迟到24年,而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江”级航母实际上就是在“皇帝”级上增加排水量,采用小隔舱设计,提高航母生存能力的型号。因为排水量增加非常有限,因此航母并没有得到装甲强化,这成为了该级航母最大的诟病。
  “长江”级航母的设计工作在18年年底基本上完成,可并没有立即开工建造。当时帝国海军内部就发展航母还是战列舰,以及航母在海战中的具体应用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分歧。保守派认为,战列舰仍然是海战的主力,航母需要发展,但是航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战列舰提供防空掩护(一种可笑的观点,而且是极端错误的观点),让战列舰能够顶着敌人的弹雨杀到敌人的海港里去,用巨炮解决战斗!持这一观点的海军将领(特别是高级将领)不在少数,因此廖汉翔在18年年底提出开始建造“长江”级航母的方案被无情的搁置了。
  19年底,日本开始动工建造“翔鹤”级航母的消息刺激了帝国海军。廖汉翔再次提出建造四艘“长江”级航母。20年初,廖汉翔的提议获得批准,海军拨款建造“长江”级航母,可建造的数量不是四艘,而是两艘!
  头两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也是时断时续。当时,四艘“尊严”级战列舰已经全部完工,海军正在着手新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无法保证航母的顺利建造。因此,一直拖到战争爆发,两艘航母都没有能够按时服役。直到聂人凤元帅担任了帝国海军司令之后,航母的建造工作才全面提速,而后两艘(“珠江”,“淮河”)航母的建造工作也才在此时开始。而首舰“长江”号于21年年底完工,随即服役。
  性能数据。排水量:标准排水量(同样为二分之一燃料)210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尺寸:舰长245米,宽34米,吃水7.4米;飞行甲板长240米,宽32米。动力系统:四台蒸汽轮机,八座高压锅炉,输出功率125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巡航航速18节,最大续航力12000海里。武备(初期状态):12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12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18门20毫米高射炮。舰载机:108架(战斗机,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各36架)。
  从总体上讲,“长江”级的改进是成功的,在有限增加了排水量的情况下,航母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首次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也成为了后来帝国航母的标准设计),使用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皇帝”级在战争期间做了类似的改进,这是帝国航母载机能够高效率出动的主要原因,同时,帝国的弹射器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改善了机库与弹药库的布置(主要是提高安全性,以及效率),采用了分散布置的电力系统,舰体水线以下部位采用了小隔舱设计。可以看得出来,“长江”级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战舰的生命力,以及航空作战的效率两个方面。
  “长江”级只是用来过渡,并且在战争初期的艰难条件下支撑起帝国海军的一级航母,而不是真正的主战航母。“长江”级本身的缺陷仍然是很明显的,过小的排水量仍然是最大的问题。因此,这一级航母只建造了四艘。也正是通过“长江”级的设计,帝国海军在航母设计方面走向了成熟,这为后来的新型航母奠定了基础。
  同期美国“约克城”级航母性能:标准排水量198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尺寸:舰长248米、宽33米、吃水7.9米;飞行甲板长245米、宽26米。动力输出功率120000马力,航速:34节,续航力:7900海里/20节。武备:8门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16门28毫米口径高射炮。舰载机:80~90架(18~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18架鱼雷轰炸机)。
  同期日本“翔鹤”级航母性能:标准排水量25700吨,满载排水量29800吨。尺寸:舰长257.5米,宽26米,吃水8.87米,型深23米;飞行甲板长242.2米,宽29米,动力系统采用4台蒸汽轮机,8台主锅炉,输出功率160000马力,航速34节,续航力9700海里(18节)。武备:8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12座三联装25毫米高射炮。舰载机:84架。
  巨炮绝唱-“新省会”级战列舰
  二战的海洋是航母的海洋,也是战列舰的谢幕舞台。不过,战列舰并没有被完全淘汰出去,二战中残酷的战斗证明,在某些场合,战列舰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当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立即放弃战列舰,而是在重点发展航母的同时,也会发展新的战列舰。
  “尊严”级战列舰是一战后唐帝国发展的第一种新型战列舰,也被公认为性能最为平衡的一级“条约型战列舰”,可实际上,“尊严”级并没有完全满足海军的要求,过低的排水量,狭窄的舰体,这些都限制了其性能,甚至制约了其改进的余地。
  在日本开始设计“大和”级战列舰,美国也在着手准备“依阿华”级战列舰的时候,帝国海军坐不住了。“尊严”级实际上是无法对抗这两种新式战列舰的,帝国海军需要更强大的战列舰。因此,在下了第一批订单之后,“尊严”级的后两批订单被海军取消了,海军在17年初就下达了新战列舰的设计指标,让四大船厂尽快拿出新战列舰的初始设计方案来,并且通过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的论证,然后立即着手新战舰的全面设计与建造工作。当时海军订下的指标是,在21年之前完成设计,23年必须让第一批新战列舰下水,争取在24年之前服役。
  这个计划进度是很匆忙的,而这次第一个被淘汰掉的就是广州造船厂的设计方案。广州造船厂的设计方案实际上就是放大了的“尊严”级战列舰。也许,海军可以接受这样的航母,重巡洋舰,但决不会接受这种在老式战舰上改进而来的新战列舰。结果,中标的是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提交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
  新战列舰被命名为“新省会”级(“省会”级是一战期间帝国海军最厉害的战列舰,数次海战的功臣,帝国能够赢得一战胜利的关键,这其实也表达了帝国海军对新式战列舰的期望),而新战列舰的设计论证工作足足持续了两年,直到19年年底,海军才确定了具体的设计指标。
  导致论证工作长达两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帝国海军获得的情报很不准确,特别是对日本新式战列舰的情报极为不准确。17年的时候,帝国海军只知道日本将在条约过期之后建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因此认为,日本的新式战列舰也就最多超越“尊严”级(实际上,当时“尊严”级也正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到年底的时候,帝国海军再次获得情报,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吨位将超过45000吨,而18年中期的情报现实,日本海军的新战列舰的吨位还将近一步上升,也许会达到60000吨。同期,美国海军的新战列舰建造计划也已经出台了,而美国海军的新战列舰就是完全针对“尊严”级而来的,而且其排水量肯定将超过50000吨。
  反复不定的情报让帝国海军对新战列舰的性能要求一改再改,到19年中期时,帝国海军已经确定,日本的新战列舰将装备历史上最大口径的主炮,而且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显然,帝国海军并不会与日本搞吨位竞争以及火炮口径竞争。帝国海军重视的是战列舰的综合战斗力,火力,防御,速度,续航能力等性能只有有效的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战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拿出了最后的性能指标要求书。其中最主要的仍然是火力,防御,速度以及续航能力。
  海军没有对新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做出明确要求,只是对主炮的威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主炮穿甲弹要能在12海里的距离上击穿350毫米装甲,在8海里的距离上能够击穿400毫米装甲(实际上,这已经足够对付任何一种二战时的战列舰了)。大连造船厂的工程师与火炮工厂(帝国海军的战舰与火炮的生产是分开的,造船厂并不负责生产火炮)的工程师在经过了严密的论证之后,认为400毫米口径主炮就足以满足海军提出的性能要求。
  当时,400毫米口径的主炮研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一战期间,帝国海军的主炮是330毫米,战后是360,而在条约即将到期的时候,帝国海军提出了发展400毫米口径主炮的要求。研制一种新的大口径主炮不比研制一种新的战舰简单多少。而当时,其他国家为了提高主炮的威力,将口径增加到了406,甚至460毫米,而帝国海军为了达到性能平衡的目的,要在400毫米口径上提高威力,这就需要强大的工业与科研基础。
  实际上,主炮研制进度的落后最终导致了战舰的设计与制造进度的落后。海军曾一度打算先使用360毫米主炮,然后换装新的主炮,可后来战舰的建造进度也出现了问题,所以“新省会”级才在下水时等到了新研制的主炮。
  防御方面。海军也只有性能要求,而没有具体的设计指标要求。具体的性能要求就是,其整体防御能力必须要比“尊严”级提高五成,主装甲带的防御能力要提高八成,舰桥与主炮的装甲防御能力要提高一倍!
  提高防御的最好办法实际上就是增加装甲的厚度,而这又与排水量冲突,而增加排水量就意味着要增加动力系统,意味着要带更多的燃料,意味着更大的被弹面积,所以不可能仅仅通过增加装甲厚度来达到提高防御能力的目的(这是日本人的做法)。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更高强度的装甲钢。
  即使到现在,装甲钢(全为合金钢)的成分与配方都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密。能否制造出足够好的装甲钢是由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以及科研(材料科学,当时为冶金学)能力决定了的。唐帝国海军敢于提出这么高的防御要求,实际上正是因为唐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钢铁工业,最先进的冶金技术。
  在新战舰的性能下来之后,海军单独拨款1500万,由三家冶金研究所共同负责研制新的军用钢材(包括了装甲钢,以及炮钢),同时委托三家钢铁公司提供协助,好让新的科研成果能够尽快的应用到战舰的建造上去。
  也正是新的装甲钢的出现,让“新省会”级战列舰达到了海军的要求。“新省会”级战列舰的装甲厚度实际上只比“尊严”级提高了两成到五成,而性能则完全超过了海军的要求。而当时,如同美国这类强国所拥有的装甲钢也才仅仅只有“尊严”级的水平而已。
  速度方面,海军最先要求达到33节,后来因为增重的原因,实际上只有31节(试航的时候达到过32.5节的速度,只不过是半载,而不是满载)。
  战舰的续航能力达到了12000海里,完全满足了海军的要求。这也主要得益于战舰排水量的增加,内部容积的增加。
  在建造过程之中,海军在得知日本战列舰用的是460毫米口径主炮(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主炮)后,曾经一度要求修改设计,针锋相对的使用480毫米口径的主炮,可这个要求被聂人凤直接否决了。如果当时要研制480毫米口径的主炮的话,战舰的服役时间至少推迟两年,而且排水量至少得增加5000吨,战舰的大部分设计都得修改。海军等不起这两年,而且也没有必要用这么巨大的火炮。
  第一批四艘(“广州”,“南宁”,“昆明”,“成都”)于19年底同时在四家造船厂开工(此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中途因为战争爆发,海军人事变动,以及重点建造四艘“长江”级航母的原因等,四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一直拖到了22年八月,“广州”号首先下水,随即开始了紧张的栖装工作,23年1月完成栖装,3月,四艘新战列舰加入帝国海军,开始了紧张的海试与训练工作。
  性能参数:标准排水量38000吨(后来多次改进后,增加到了41000吨),满载排水量45000吨(后增加到48500吨)。尺寸:长255米,宽29米,吃水9米。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250000马力,最大航速31节(改进后降低到了30节),18节时的持续续航能力120000海里。武备:三座三联装400毫米口径主炮,16座双联装120毫米高射炮,24门80毫米高射炮,24座双联装40毫米高射炮,48门20毫米机关炮。装甲防御:主装甲带长170米,厚330毫米,水平装甲带厚240毫米;炮塔正面450毫米,侧面240毫米,顶部200毫米,炮座440毫米。绥棱塔450毫米,舰内装甲板120-140毫米。全舰总装甲重17500吨,家体结构重量9500吨。
  在第一批四艘建成之后,海军对“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性能极为满意,因此又追加订购了两批共八艘。而后两批的排水量增加到了51000吨(满载),尺寸没有变化,主要就是加强了装甲防御能力,增加了数十门防空火炮,改善了舰内的布局,增加了弹药与燃料的携带量,提高了战舰的持续作战能力。
  可以明显看出,“新省会”级实际上是按照防空战列舰的标准设计的。特别是在聂人凤上台之后,战舰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将150毫米副炮全部换成了120毫米高射炮,同时增加了新研制成功的80毫米高射炮(实际上是在德国88毫米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增添了大量的中小口径高射炮。“新省会”级成为了二战时期,帝国海军防空能力最为强大的战舰,其防空火力远超过了防空巡洋舰,成为了航母最强大的守护神。
  得益于庞大的舰体,“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改进余地其实是很大的,而且其对海作战能力并没有降低。这在海战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虽然,“新省会”级没有机会与世界上最庞大的战列舰用主炮一决高下,可在漫长的二战中,“新省会”级与“依阿华”级,“乔治五世”,“黎塞留”级等世界其他列强的顶级战列舰有过多次交手,实战证明,这不但是帝国海军最好(也是最后)的一级战列舰,而且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列舰。
  也因为该级战列舰在设计时所体现出来的众多超前思想,二战结束后,没有战沉的都被保存了下来,并且一直服役到了50年代(唐历)后期,其中,最后两艘还参加了二战结束40多年后的战斗,其身影一直活跃到了70年代末,这才被帝国海军封存,等待着重新驰骋大洋的那一刻。
  “新省会”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帝国的强大工业实力,科研实力。其在设计时采用的众多新技术是保证其长期服役的基础,也是保证其在战斗中发挥出强大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帝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种战列舰,“新省会”级不但在战争中力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注定将被永久的载入海军的史册!
  大洋巡航-“江河”级重巡洋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