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735

  可谈仁皓并没有把这封电报看得这么简单。暂且不说翁一鸣在接替了姜仲民之后,能不能立即适应与谈仁皓,常荐新之间的配合关系,能不能为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提供及时的协助。就说姜仲民在这个时候被调回去,显然不是为了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建工作。第五特混舰队的参谋长已经随同“千岛湖”号航母回了广州,而在一般情况下,在舰队重建初期,都是由参谋长负责处理细节事务的,这就如同第二特混舰队在重建初期,是由郑冠华在负责,而不是由新任司令官郝东觉在负责一样,只有到舰队快恢复战斗力,有很多重大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舰队司令官才必须回到舰队去。显然,现在把姜仲民调回去,并不是要让他去负责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建工作,或者说,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建工作将有重大的转变。
  从印度洋这边的情况来看,姜仲民与谈仁皓,常荐新的配合是很到位的,而且三个人相互都很了解,谈仁皓即将发动总攻,攻打开普敦的行动即将展开,就算聂人凤急着要姜仲民回去报道,那么让姜仲民在这边多呆几天也不见得会对太平洋那边的情况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吧。如果现在让翁一鸣过来的话,不说别的,光是熟悉姜仲民之前的安排,翁一鸣都得花费不少的时间,而这对谈仁皓与常荐新即将发动的进攻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聂人凤让姜仲民回去干嘛?之前,谈仁皓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帝国海军已经有多余的战舰了,而按照谈仁皓之前的分析,很有可能会组建第六特混舰队,而现在,谈仁皓却不再这么想。第五特混舰队已经被摧毁,虽然“千岛湖”号航母逃了回去,但是在科伦坡做了基本检修之后,确定这艘航母至少得在船坞里呆上三个月,甚至是四个月。因为大部分的创伤是由大口径炮弹造成的,舰体内部结构严重损坏,维修时间肯定会很长。也就是说,如果第五特混舰队要想在短期内恢复战斗力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得到新的航母,而现在,帝国海军里就正好有几艘新服役的航母。
  如果聂人凤选择首先恢复第五特混舰队战斗力的话,那就不存在需要立即成立第六特混舰队的必要了,而且,这也就自然避免了需要挑选新任舰队司令官的问题。姜仲民就是个舰队司令官,而聂人凤现在将姜仲民招回去,很明显的,就是要恢复第五特混舰队的战斗力。
  这些,谈仁皓早就想到了,可他之前却认为,如果第五特混舰队恢复了战斗力的话,那么就将继续在印度洋与大西洋上活动,而第一特混舰队将被招回太平洋战场,并且由第一特混舰队来组织对抗美国海军的反击行动。可问题是,如果第五特混舰队要留在印度洋上的话,那么就应该在狮城,甚至是科伦坡进行组织活动,增派的战舰将在这边集中,而不需要返回帝国本土,姜仲民就更不需要花时间跑回海军司令部了。随后,第五特混舰队将以狮城,更有可能是以科伦坡为母港,在印度洋与南大西洋上活动,而在收复了开普敦,重建了开普敦的基础设施之后,第五特混舰队再转移到开普敦这边来也不迟。而现在的安排显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谈仁皓最不甘心的地方。
  校长把姜仲民招回去,而让谈仁皓与常荐新留在印度洋上,这一方面表示了印度洋战场的重要性,可另外还说明了两点问题。一是在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被歼灭,或者是被击败之前,第一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是别想离开印度洋的。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第五特混舰队将转战太平洋,并且很有可能在太平洋上担任主力。
  想到这里,谈仁皓就不得不考虑个人的利益问题了。这也是他对校长这次安排最为不满的地方。印度洋战场确实重要,可问题是,这里不是谈仁皓的战场,太平洋那边才是谈仁皓的战场,而且是最重要的战场。
  从战争爆发开始,谈仁皓就一直率领舰队在太平洋上作战,可以说,四年多来,他在太平洋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战功,获得了多次重大胜利,并且一步步的扭转了战局。几乎太平洋战场上的每一次重大胜利都与谈仁皓有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关系。而且,这四年多来,谈仁皓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基础。现在在太平洋战场上活动的两支特混舰队的司令官,参谋长,乃至大部分的重要参谋都是谈仁皓带出来的。而才就任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司令官的雷少卿更是谈仁皓的兄弟。摆明了,太平洋战场就是谈仁皓的根据地,是他的老巢,他的所有根基,人脉,关系都在太平洋上,而不是在印度洋上。而且,帝国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一步步的走向胜利,这与谈仁皓立下的战功是分不开的。
  现在好了,太平洋那边的局面打开了,而且作战行动越来越顺利,马上就要进攻澳洲大陆了,而且廖汉翔肯定在积极的准备进攻夏威夷群岛的行动。在这个时候,校长将姜仲民调回去,这对谈仁皓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不说别的,在姜仲民率领第五特混舰队回到了太平洋战场上之后,第五特混舰队的实力肯定不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之下,而黄晓天与郝东觉的资历却都比不上姜仲民,两人更算不上是聂人凤的嫡系,那么第五特混舰队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
  换句话说,校长在这个时候让姜仲民回去,摆明了就是要削弱谈仁皓对太平洋那边的影响力,而这可是谈仁皓花了几年时间,辛苦建立起来的根基啊!别说谈仁皓心理不平衡,换了谁在这个时候都会感到很憋屈,更会感到很委屈。
  谈仁皓甚至可以想像,在第五特混舰队参加太平洋上的战斗后,多半是由第二特混舰队或者是第四特混舰队去中太平洋,负责协助廖汉翔进攻夏威夷群岛,并且牵制住美军的主力舰队。第五特混舰队则与另外一支特混舰队在西南太平洋上负责协助陆战队登陆澳洲大陆。因为雷少卿只是一个负责协调舰队与其他部队的司令官,所以舰队的指挥权还是在特混舰队司令官手里的,而在姜仲民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区之后,不管是黄晓天,还是郝东觉,都很有可能听从姜仲民的指挥。那么,到时候打下了澳洲大陆,舰队的头号功臣就是姜仲民,而不是黄晓天或者郝东觉,更轮不到谈仁皓与雷少卿了!
  就算不考虑人事关系,第五特混舰队在重建之后,官兵的素质都是问题,因此肯定会首先找一个强度比较低,而且受到威胁比较小的地方练兵,而不是直接派去与敌人的主力舰队决战。而西南太平洋战场就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战场,在这里第五特混舰队受到的海上威胁并不大,而且有众多的作战计划,是练兵的好去处。相反,在中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劣势不太明显,而且美军很有可能集中所有的舰队先在中太平洋上发动反击,如果派第五特混舰队去的话,姜仲民能不能干得过斯普鲁恩斯,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可以想像,当谈仁皓把这些结果推测出来的时候,他的心情有多么的沮丧。他甚至可以断定,在第五特混舰队到达西南太平洋战区后,会是状态更好的第四特混舰队被派往中太平洋战场,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之前黄晓天与姜仲民合作过,而且黄晓天是正,姜仲民是副,如果校长真的要扶持姜仲民以抗衡谈仁皓的话,那么就肯定会把黄晓天从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支走,而郝东觉与姜仲民是没有过合作关系的,且才当上舰队司令官不久,到时候两支特混舰队配合行动的话,那就肯定是郝东觉听姜仲民的指挥了!
  谈仁皓甚至想到,校长在做出这一安排之后,雷少卿,郝东觉以及黄晓天会是个什么感受。特别是郝东觉,他甚至很担心郝东觉在这个时候会做出过激的反应来。如果郝东觉真的乱来的话,谈仁皓根本就帮不了他。而以郝东觉的脾气,如果他不闹出点事来的话,恐怕还真是个奇迹了。
  几个月前,谈仁皓就想到校长在有意扶持姜仲民,他当时并没有产生什么反感,毕竟有个竞争对手也是好事,而且校长肯定会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而也更有利于海军的发展,同时还能减少谈仁皓出风头的机会,让谈仁皓有更多的时间躲在后面发展自己的势力。可现在,谈仁皓却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校长做这一切,都是在帮助他吗?
  谈仁皓也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当响起敲门声的时候,他才回到现实中来,也许,这也是一个新的战场吧!
第四十一节
竞争对手
  自从姜仲民重回海军,并且出任第四特混舰队参谋长,随后调任第五特混舰队担任司令官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姜仲民与谈仁皓,这两个同为海军军官学院第193期毕业学员之间的竞争关系,而且这是由聂人凤一手安排的竞争。
  聂人凤在重点栽培谈仁皓的同时大力扶持姜仲民的原因,很多人心里都有数。作为海军司令,聂人凤必须得给自己挑选接班人,也许姜仲民与谈仁皓都过于年轻了,在聂人凤卸任之后,他们俩都没有足够的资历出任海军司令,中间肯定会有一个过渡期,由甘永兴,甚至是廖汉翔这类中年将领出任海军司令,在他们卸任之后,再由姜仲民或者是谈仁皓出任海军司令。
  聂人凤的这个安排是合情合理的,毕竟海军要想顺利发展,那就得在更换司令官的时候平稳过渡。除非有首相的直接干预,或者是聂人凤所挑选的接班人能力不足,不然的话,这种由前人司令官栽培接班人的办法是最为合理的。
  站在聂人凤的角度,战争期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他只培养谈仁皓一个人,而谈仁皓又在战争中出了什么意外的话,那么他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新的接班人了,因此,聂人凤同时培养两个接班人,这也是说得通的,而且在海军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而且大部分海军司令在任期间都会培养多个接班人,最后挑选最优秀的来接替他。
  同时培养两个接班人的好处就是让两者竞争,而竞争是提高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同样,在战争期间,将领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这对战争也是很有帮助的。不说海军内部,陆军内部也有竞争,而且薛希岳在内阁内部也设置了竞争体系,陆海两军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两支军队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帝国能够在数百年内保持世界头号强国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更多的人也都知道,在谈仁皓与姜仲民的竞争中,谈仁皓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暂且不论谈仁皓建立的战功比姜仲民多多少。除了聂人凤之外,甘永兴作为海军总参谋长,是海军的二当家,而甘永兴是明显倾向于谈仁皓的。而聂人凤也不可能影响到甘永兴的态度,且甘永兴的态度产生的影响也非常的巨大。因此,在甘永兴明地里,暗地里都在支持谈仁皓的时候,聂人凤如果也支持谈仁皓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姜仲民连跟谈仁皓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因此,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聂人凤的态度。至少,聂人凤在对待谈仁皓与姜仲民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甚至在很多时候暗中扶持姜仲民,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以说,这种内部竞争机制在帝国海军里是有着悠久传统的,几乎每一任司令官在就任之前都有一个,或者是多个竞争对手。不说别的,萨季亭与姜邦国就是竞争关系,当年萨季亭出任海军司令官的时候,姜邦国却只能留在第二特混舰队,而萨季亭在引咎辞职之后,姜邦国就出任海军司令。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内部竞争实际上是在严重消耗帝国海军的实力,是一种内耗。可实际上,内部竞争的好处远比弊端大。萨季亭与姜邦国的关系就是一个例证,如果没有两者竞争的关系,那么当时恐怕就得在萨季亭离任之后就挑选新的海军司令爆发内部矛盾吧。另外,这种内部竞争的最显著结果就是,在帝国海军数百年的历史中,从来就不缺少优秀的海军将领,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里,帝国海军诞生的任何一位战功卓著,名留千古的海军将领都是通过竞争产生的。而竞争本身就是发展的源动力,不仅仅自然界如此,经济活动如此,海军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失去了竞争,那么帝国恐怕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被敌人打败,而不会存在现在这个强大的帝国了。
  竞争意识本身也深入到了帝国军民的思想之中,从张绍廷首相开始,数百年来,帝国一直提倡竞争,在各方各面都提倡竞争。比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了提倡竞争,避免出现垄断情况,早在一百多年前,帝国就制订了世界上的第一部反垄断法案,而这正是为了鼓励社会竞争。而通过数百年的灌输,任何一名帝国军民都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民间如此,在军队中也是如此。
  这也是谈仁皓为什么在最开始的时候对校长扶持姜仲民的做法并没有产生反感的原因,在战场上,谈仁皓就是在与斯普鲁恩斯,哈尔西等人竞争,而现在多了一个内部竞争对手,也算不了什么大麻烦。而且,谈仁皓自己也知道,姜仲民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是他的竞争对手,而是校长用来鞭策他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一个工具而已。可问题是,谈仁皓与姜仲民之间的竞争还只是初级阶段,远没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甚至没有人公开讨论过这件事情,而校长在这个时候就给姜仲民更多的帮助,这对谈仁皓来说确实是太不公平了,而且这也违背了“公平竞争”这个原则。
  在郑冠华走进来的时候,谈仁皓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现在是特殊时期,他不想因为自己与姜仲民的关系而影响到了军队的内部关系。
  “谈将军,姜仲民将军到了,他在司令舱里。”
  “他来干什么?”谈仁皓微微皱了下眉毛,然后站了起来。
  “不知道,他只是说要见你。也许……”郑冠华迟疑了一下,“也许是与那封电报的事情有关吧。”
  谈仁皓暗叹了口气,他还没有想到去找姜仲民,姜仲民反而主动找上门来了。“好吧,我马上就去司令舱。对了,舰队的情况怎么样了?”
  “官兵都回来了,补给工作才结束,现在就等第三特混舰队那边的消息了。”
  在到司令舱之前,谈仁皓又问了几个舰队里的问题,郑冠华都做了回答,而在到了司令舱外面的时候,郑冠华就没有跟进去了。谈仁皓也没有让郑冠华跟着他进去,他装着没有注意到郑冠华已经放慢了脚步,然后就进了司令舱。
  姜仲民正趴在海图桌上,在谈仁皓进来时,他抬起了头来,然后迎了上来。
  “仲民,有什么急事吗?”谈仁皓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有事可以派过人来通知我,要我去把老常叫来吗?”
  “不用,其实不是作战的事情。”姜仲民迟疑了一下,“我才收到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
  谈仁皓转身去泡上了茶,没有去接姜仲民的话。
  “是校长发来的,他让我立即返回舟山。”
  “返回舟山?”谈仁皓转过了身来,“这么急?”
  “是啊,翁一鸣将军已经痊愈了,而且已经到了科伦坡,校长安排他来接替我。”姜仲民跟着谈仁皓坐了下来,“不过,我还没有想好什么时候走。我觉得这事应该跟你商量一下。”
  “校长叫你回去,应该是第五特混舰队重建的事情,新的航母与护航战舰已经服役了,而第五特混舰队重建也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谈仁皓的话说得很平静,“这应该是好事,等到第五特混舰队恢复了战斗力,那我们就又多了一支生力军。”
  “可是……”姜仲民叹了口气,“现在我们这边正到紧要关头,而翁一鸣将军对我们的作战部署,以及之前发生的事情,还有敌人都不太了解,现在让他来接替我,恐怕难以有效的配合舰队作战,所以……”
  “仲民,我觉得你还是应该立即回去的。这边的作战行动已经逐步展开了,而且局面已经变得对我们有利。第五特混舰队早一天恢复战斗力,那第一特混舰队就可以早一天返回太平洋战场。”谈仁皓是故意说这些话的,他想知道姜仲民到底在想什么。“说不定,到时候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已经被击溃了,而第三特混舰队也能够抽调回太平洋战场。所以,现在我们出了战胜敌人之外,第五特混舰队迅速恢复战斗力也是很关键的事情。”
  “最初我也这么想,可我觉得,还是先完成这边的作战行动再走。”姜仲民朝谈仁皓看了过来,“如果能够迅速战胜敌人的话,那么我也不过就晚几天回去而已,问题应该不大。如果时间拖得久的话,再让翁一鸣将军来接替我也不迟,而且趁这段时间,还可以让翁一鸣将军熟悉一下这边的情况,到时候也能够更好的配合你跟老常了。”
  谈仁皓迅速的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好吧,既然你这么决定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等到第三特混舰队的战舰补充满燃料后,舰队在今天晚上就可以出发。我们争取早日歼灭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到时候让翁一鸣将军负责指挥陆战队收复开普敦,这样,麻烦就会少得多,是不是?”
  姜仲民点了点头,然后站了起来。“那我就不多耽搁你的时间了,相关的配合工作我会尽快安排下去的。”
  谈仁皓也没有多挽留,他把姜仲民送到了舱室外,然后就让等在外面的郑冠华送姜仲民离开战舰。郑冠华很快就赶了回来,而谈仁皓也在这个时候恢复了平静,他没有再去多想校长的安排,也没有去细想姜仲民为什么要选择留下来。舰队即将出发了,而眼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战胜敌人。
  “谈将军,姜仲民已经走了,他开始……”郑冠华明显还没有完全集中精力。其实,郑冠华这类经历过“第一特混舰队事件”(指谈仁皓与雷少卿被调离第一特混舰队,由姜仲民与范佩坤出任第一特混舰队司令官与参谋长那件事)的军官对姜仲民都没有什么好感,这就如同当年郝东觉与黄晓天对姜仲民的态度一样。
  “别想那么多了。”谈仁皓拍了下郑冠华的肩膀,“我到第三特混舰队那边去看看,在我回来之前,舰队要做好出发的所有准备工作,知道吗?”
  郑冠华点了点头,在谈仁皓走下舷梯的时候,他才叹了口气。可以说郑冠华是坚定的“谈氏铁杆”,是谈仁皓最忠诚与最忠实的追随者,而当时帝国海军中类似与郑冠华这样的年轻军官与将领的数量是不少的,特别是在一线作战部队的高级军官与将领中,谈仁皓的支持者超过了五成!
  来到“南宁”号上,找到了常荐新后,谈仁皓把校长调姜仲民回去,由翁一鸣接替姜仲民的事情,以及他的一些不满都讲了出来。
  听完了谈仁皓“诉苦”之后,常荐新只考虑了几秒钟,然后就把着谈仁皓的肩膀说道:“仁皓,你现在想什么,我很清楚,而且我知道你的感受。可是,把话说回来,难道你不觉得这是校长在把机会留给你吗?另外,我们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去考虑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后的事情,而是考虑在未来这几天内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去应付敌人的威胁,而不是去与战友钩心斗角,是不是?”
  谈仁皓难堪的笑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比常荐新矮了一大截。
  “实际上,你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而且你要是没有想通的话,肯定不会来找我的。”常荐新拍了拍谈仁皓的肩膀,“好了,你赶紧回到自己的旗舰上去吧,一个小时后,我们的补给工作就将完成,舰队可以在十二点之前起锚,到时候,你可别拖我的后腿。”
  “我们的出发工作已经准备好了,那出发时间订在十二点。”
  常荐新把谈仁皓送到了甲板上,看着谈仁皓离开的背影,他暗叹了口气,虽然开始他在安慰谈仁皓,但是他也在为谈仁皓鸣不平。
第四十二节
谨慎前行
  舰队在半夜十二点准时起锚,离开了莫罗尼锚泊地,开始向南航行。因为遭到敌舰队伏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在马达加斯加岛这边已经部署了大量的夜间巡逻机,所以舰队没有绕过马达加斯加岛,而是直接从莫桑比克海峡南下的,这样可以节约数百海里的航程,而且海峡里风平浪静,战舰上的官兵也可以睡两天的安稳觉了。
  舰队出发后,谈仁皓原本想抓紧时间把具体的作战计划拿出来,可他白忙了一个多小时,发现自己根本就无法集中精力。最后,他选择去好好睡上一觉。将舰队的事情交给郑冠华去处理后,谈仁皓回到了住舱,连外衣都没有脱,到在床上就睡着了。等到他一觉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而且还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舰队里的新的一天开始了。
  谈仁皓来到外面的舷梯上的时候,在白天进行正常飞行训练的舰载机正在陆续起飞。这次第一特混舰队补充了20多名新飞行员,而训练工作是由郑冠华安排的,为了尽快让这些新飞行员得到提高,安士乐,姚伯岩,秋耿波,杨勤凯,还有十几个最出色的飞行员与导航员负责培训新手。训练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包括对抗性训练,机群的培训训练,飞行员与导航员之间的配合训练等等。
  海风带着股腥味,而且很潮湿,天空很晴朗,只是在南面有几片云层。风暴在前几天就离开了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海峡里的海面非常平静。而早晨的阳光照射下来,让人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而不像正午时那么毒辣。
  谈仁皓的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看着正在天上如同海鸥般灵巧的飞机时,他突然笑了起来,而他心头的阴云也突然散去,心情顿时晴朗了很多。
  当年,他与雷少卿背着家人报考了海军军官学院,然后还离家出走,最终参加了海军。而当时,两个少年最高的理想就是,在三十岁之前,他们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帝国海军舰长,哪怕就是一艘只有几百吨的小型巡逻舰的舰长,在他们看来,那都是无比辉煌的成就了。而在当时,谁能够想到,在三十岁之前,谈仁皓与雷少卿都成为了中将,而且以他们所建立的战功,所做出的贡献,就算是晋升为上将也是很正常的。谈仁皓现在所取得的成就是他当初到海军军官学院报道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那么未来还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他现在也不可能想到。所以,为未来担心与烦恼,这些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谈仁皓能够有现在的成就,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那么,要想在未来取得更高的成就,他就得一步步的走下去,而且迈出的每一步都得更加坚实,而眼前,他就将迈出一步,战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就是他迈向未来的下一步!
  “将军,早点已经准备好了,要我现在送过来吗?”
  谈仁皓转过身来,杜兴就站在他旁边。“不用,等下送到司令舱去吧,我洗漱之后就过去。”
  杜兴立即注意到了谈仁皓神色上的变化,可以说,他是最了解谈仁皓那不同的神色代表的不同的心态,他连忙点了点头,就去给谈仁皓准备早饭了。
  在谈仁皓赶到司令舱的时候,郑冠华正在向几名参谋军官安排舰队的事务。这些参谋军官都是刚上岗的,在晚上执勤的参谋军官现在已经去休息了。不多时,杜兴就把谈仁皓的早饭送了过来,而郑冠华的副官也很快把另外一份早饭送了过来。
  “小郑,你现在才吃饭?”谈仁皓注意到了航海钟上的时间,已经八点半了。
  “没事,开始没有忙过来。”郑冠华走了过来,“昨天晚上吃的夜宵现在还没有消化呢,以后应该建议食堂,夜宵应该准备点容易消化的食物。”
  谈仁皓笑着坐了下来。“等下你去休息吧,我上午考虑好作战计划后,下午我们再具体确定下来。舰队明天就要离开莫桑比克海峡了,我们得尽快把行动确定下来,然后通知第三特混舰队。”
  “那我们上午就把计划确定下来,我下午去休息也没事。”
  “不用这么急,还有一些细节问题我没有考虑好呢。”谈仁皓朝郑冠华看了过去,“你吃过早饭后就去休息吧,下午我会派人去叫你的。”
  郑冠华笑着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了。这段时间下来,郑冠华也注意到了一点,谈仁皓是个作息非常有规律的人,在作战时期之外,他在舰队里的活动几乎像钟表一样的准确,而如同今天这样,比以往晚了两个小时,在八点半才来换班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呢。
  在郑冠华去休息后,谈仁皓按照以往的习惯,将舰队里的日常性事务安排给了几个主要的参谋负责,而他自己则开始思考这次的作战行动。那些已经在第一特混舰队干了好几年的参谋都很清楚司令官的特点,所以在谈仁皓开始思考问题的时候,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他们都不会过来打扰司令官。
  海图上已经标出了众多的参数,航海参谋甚至在上面标明了几条预设的航线,另外还在航线上标出了几个预定的时间点,即沿着航线前进,在到达该点时的大概时间。这些,都是航海参谋的具体工作。另外,海图上还根据之前收到的那封情报,对敌舰队所采用的不同速度估计出的敌舰队可能出现的海域的范围,这些海域是由几条不同颜色的线条区分开的。其中红色线条所圈出的海域为敌舰队以经济巡航速度航行时能够到达的海域,这是最危险海域,而由棕色线条圈出的海域为敌舰队以最快巡航速度航行时能够到达的海域,而这是危险海域。由黄色线条圈出的海域为敌舰队以最快速度航行时能够到达的海域,而这是威胁性海域。海涂上还标出了部署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远程巡逻机所覆盖的范围,而且这个范围也分成了好几部分,越靠近马达加斯加岛的部分表示巡逻机的巡逻航线越密集,发现敌舰队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越外围的部分表示侦察机的巡逻航线越疏散,发现敌舰队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些,都属于最基本的工作,而且都是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必须要在司令官开始做决策之前就完成的工作,同样也是谈仁皓做出决策的依据。而按照帝国海军的规定,在作战期间,海图上的信息至少得四小时更新一次,如果需要的话,甚至得随时更新。就算在普通航渡的时候,也得至少每十二小时更新一次。因此,海图本身不是一幅完全固定不变的地图,而是一幅信息在随时变化的地图,这也就是海图与地图的差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