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735

第三十八节
纸上练兵
  常荐新在知道雷少卿病愈后也很是高兴。百忙之中,他还专门抽时间跑到了谈仁皓这里来,询问了雷少卿的具体情况。
  “老常,我跟你一样,知道的也就这么多。”谈仁皓知道得并不比常荐新多多少,“少卿应该在莱城,也许现在已经转移到了维拉港去了,电报上说,现在由他负责协调舰队与其他部队的配合行动,而舰队的具体指挥权仍然在黄晓天与郝东觉手里。看来,他类似与战区司令部里专门负责舰队作战的参谋长了。”
  “这小子也真是的,人好了,也不给我们发个消息来,害得我们还继续为他担心。”常荐新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也好,至少他回来了。”
  “老常,我们也要多体谅吧,少卿也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而且电话线没有铺到我们这边来,难道你要他用军用电台给你发来问候语?”
  常荐新立即大笑了起来,在海军中用军用电台发问候语可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现在我们也应该为少卿感到高兴,他能站起来,能够回到海军中来,这是我们最应该高兴的地方。等我们回去后,再找他算账也不迟嘛,是不是?”
  “对,对!”常荐新点了点头,“回去后找他喝酒,叫上郝东觉,黄晓天他们,一定得把他喝爬下,还得让他请客!”
  谈仁皓也笑了起来。“这个以后再说,少卿肯定会请客的。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西南太平洋那边的战役进度比预期的延迟了不少。”
  常荐新的神色低沉了下来。“我也注意到了,按照计划,应该在二月底攻占努美阿的,战役拖到了三月中旬,不说别的,光是修复港口,囤积物资,集结部队这些工作就得多用不少的时间。另外,修复维拉港与努美阿港的工作肯定无法及时完成,那么,颜国忠就只能延迟进攻澳洲大陆的作战时间了。”
  “如果把美军最迟在三月底就有新的舰队抵达太平洋的情况算进去的话,也许那边的局面会更复杂。”谈仁皓叹了口气,“如果我们能在上一次的作战中歼灭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哪怕只是消灭英国远征舰队,现在至少都可以安排一支特混舰队回去,这对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局面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在,只能依靠第二特混舰队,第四特混舰队,以及那两支规模不大,战斗力不怎么样的战区舰队来应付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与美军的威胁了。”
  “我们不是有多余的航母吗?难道校长不会考虑成立新的特混舰队?”常荐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香烟。
  “多出的几艘航母肯定会有合适的安排的,第二特混舰队与第四特混舰队都将增强为三航母特混舰队,就算给第一特混舰队留一艘航母,那校长手里还有三艘航母。”谈仁皓端起了茶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校长肯定会考虑成立第六特混舰队的事情,可有个问题是,现在谁比较合适去指挥第六特混舰队呢?”
  常荐新抽了几口烟,这才说道:“也许会抽调第四特混舰队的参谋长去,可问题是,现在不管是第二特混舰队,还是第四特混舰队,都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任新的舰队司令官。如果无法确定这个人选的话,那么就算成立了新的特混舰队,也难以发挥作用。”
  谈仁皓点了点头,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只是他没有当着常荐新的面说出来。校长会做出什么样的安排,这不是一般人就能猜得出来的。谈仁皓也很少能够猜到校长的安排,而且,当着常荐新去谈论校长,这本来就不应该。
  “也许校长会让老雷去临时……”
  “这事我们还是不要讨论了,校长会有合适的安排的。”谈仁皓打住了常荐新的话,“就算有新的特混舰队成立,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打下努美阿之后,要向直接在澳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的话,那就还得把这个登陆距离拉近一点。”
  常荐新微微皱了下眉毛,他也看出谈仁皓还有话没有说出来,可他没有追问下去。
  “除了新服役的六艘舰队航母之外,第三批的四艘‘新省会’也已经服役了,这些战列舰很有可能首先安排到西南太平洋战区舰队里去,至于今后是调拨给第三特混舰队,还是留下来重新成立一支以战列舰为核心力量的新特混舰队,这个并不是很重要。”谈仁皓一边说着,一边翻找着,最后翻了一张太平洋的地图出来。“老常,你来看看,攻打澳洲大陆的话,我们最好在哪里登陆?”
  这张地图的比例太大了,上面很多细节都没有标出来,而且地图有点失真,特别是在澳洲南部,这里已经在地图的边缘,所以比例尺度并不是完全准确的。
  “从我们的总体战略安排上来看,进攻澳洲大陆的最好办法是直接在澳洲大陆东南部地区登陆,这里是澳洲人口最密集,城市分布最密集,也是经济最为集中的地区。从地理条件上来看,这边也比较适合军队作战,要比澳洲大陆其他地区都优越的多。”见到常荐新在看地图,谈仁皓就继续说了下去,“自从开辟了西南太平洋战区之后,我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最终登上澳洲大陆,并且攻占澳洲大陆。从所罗门群岛到新赫布里底群岛,在到新喀里多尼亚,这些作战行动不仅仅是战略包抄,也是战略迂回。而攻占莫尔兹比港实际上是备用计划的一部分而已。现在,我们已经打下了努美阿,总体战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直接在澳洲东南部沿海地区登陆的基础已经成熟。可是,我们会将登陆地点权责在哪里?还有,在登陆澳洲之前,我们是否还需要再夺去前进基地?”
  “用最保守的办法,如果要登陆澳洲大陆的话,我会首先选择布里斯班。”常荐新抬起了头来,“这里距离努美阿更近,而且距离其他有重兵防御的据点最远,属于美军在澳洲大陆防线上的偏僻地段,登陆作战的难度最小,而且攻占布里斯班的行动也比较容易。我们还可以在南面发动一次规模小一点的登陆作战行动,将布里斯班与美军的其他部队分割开来,这样的话,攻占布里斯班就更为容易了。在夺取了布里斯班后,我们就获得了一个深水良港,运输船只可以直接将作战物资送到地面部队的手里,这对后勤保障也是比较有利的。”
  谈仁皓笑了起来。“老常,你对颜国忠有多了解?”
  “颜国忠?”常荐新微微皱了下眉毛,“不算太了解,除了在‘珊瑚海大海战’时我在西南太平洋这边作战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太平洋战区海域活动。”
  “如果你了解颜国忠的话,那你就不会这么想了。而且,我也认为,首先在布里斯班登陆不是个好的选择。”
  常荐新有点惊讶的看着谈仁皓,他可不这么看。
  “首先,布里斯班是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所在地,这里是麦克阿瑟的老巢,从我们之前获得的情报来看,所有派往外围岛屿的部队,以及作战物资,大部分都是从布里斯班港运出去的,而这里肯定是美军兵力最集中的地方。其次,麦克阿瑟不是笨蛋,他肯定会想到布里斯班有可能成为首先遭到打击的地方,因此,在努美阿失守之后,麦克阿瑟肯定会继续加强布里斯班的防御。第三,布里斯班远离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而且这边的陆上通道并不多,且都有美军设防,如果一路打下去的话,需要多少时间,以及需要多少投入?相对而言,陆上补给线更为脆弱,而且补给能力也相当有限。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陆军提供的兵力难以挑起重任,如果必须要让陆战队担任进攻主力的话,那么作战行动就应该尽量集中在沿海地区,避免深入内陆,而如果在布里斯班登陆的话,那么陆战队就很有可能得深入内陆作战。”谈仁皓一口气说完后,他歇了一阵,最后说道,“因此,如果是由我来策划这次的进攻行动的话,那么我不会选择首先在布里斯班上岸,而是会把登陆地点放在更南面一点,比如悉尼附近的某段比较适合大规模登陆作战海滩。当然,布里斯班可以作为牵制美军的地方,只要我们摆出将在布里斯班登陆的架势来,那么麦克阿瑟就得继续加强布里斯班的防御,同时削弱在其他方向上防御力量,这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谈仁皓讲出自己的观点时,常荐新也在迅速的思考着。等谈仁皓说完,他说道:“如果选择在悉尼附近登陆的话,那么海运线就得延长上百海里,而且这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这个问题可不好解决。”
  “所以,在登陆澳洲之前,还得首先夺取一个前进基地,至少是一个可以部署海航岸基战术轰炸机的前进基地。”
  常荐新的目光立即落到了地图上,可这幅地图上根本就没有明确标出澳洲大陆附近的那些小岛,甚至连一些重要的岛屿都没有。
  “豪勋爵岛,还有博尔斯皮拉米德岛。”谈仁皓用铅笔在地图上点出了这两座挨得很近的小岛。“在悉尼东北大概400海里处,距离澳洲大陆最近不到300海里,如果将登陆场的位置适当向北移动一点的话,那么部署在这两座岛屿上的海航岸基战术轰炸机就可以为陆战队提供支援了。”
  常荐新思考了一阵,想起了这两座岛屿。这确实是两座小岛,而且是澳洲东南方向上唯一的两座小岛。岛屿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在上面建造野战机场还是足够了。
  “如果颜国忠确实想直接在美军的软肋处打上一记重拳的话,那他就得首先夺取这两座岛屿,说不定,现在颜国忠已经在准备陆战队了。”
  “可问题是,如果我们夺取这两座岛屿的话,那我们的进攻意图就很明显了。”
  “老常,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多搞几次,麦克阿瑟就无法判断出我们的意图了。”谈仁皓笑了起来,“只要颜国忠把他的工作做到位,恐怕到在我们的陆战队踏上澳洲大陆的时候,麦克阿瑟都不会相信我们在布里斯班以外的地方登陆了呢。”
  常荐新也笑了起来,针对大陆的登陆作战与岛屿登陆作战是不一样的,有很多差别。在大陆上的登陆作战不仅规模更大,而且可以供登陆部队选择的地点更多。相反,防御的一方就算有再充足的兵力,也会存在漏洞。因此,防御的一方主要采取机动防御,在一线部署的部队不会太多,而是会将更多的部队作为预备队留在防线后方。在明确的判断出了敌人的登陆地点之后,再将预备队派过去,解决掉上岸的陆战队。美军在澳洲大陆的兵力并不少,可要守住上千公里的海岸线,就算把美国的所有部队都派到澳洲大陆来都不可能。因此,美军也只能采取机动防御的战术,而判断登陆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进攻的一方来说,迷惑对手,让对手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也是最为重要的战前准备工作。
  谈仁皓也跟着颜国忠“混”了不少时间,而且还指挥过几次小规模登陆战役,他对登陆作战行动也算是有那么一点了解。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是谈仁皓已经清楚的看到,颜国忠这次肯定会拿出大手笔来的。
  两人又讨论了一阵,才各自去睡觉了,说白了,不管颜国忠打成什么样,这与印度洋上的战斗都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算他们想回到太平洋上去帮忙,可也得首先解决掉眼前的敌人!
第三十九节
将信将疑
  没过几天,新的战报送来,谈仁皓的猜测得到了证实,颜国忠果然出动陆战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占了豪勋爵岛,并且随即拿下了博尔斯皮拉米德岛,陆战队的工程兵也随即开了过去,在两座岛屿上修建野战机场,连运送航空燃料与航空弹药的船队也随后就开了过去,在海航的岸基部队部署到位之前,颜国忠还在这两座岛上各部署了两个高射炮营,以保护岛上的野战机场。
  时间很快就到了四月初,天气好转的速度与预测的差不多,根据天气变化的情况,舰队在四月中旬就应该可以南下了。而此时,第一特混舰队里的大部分战舰都已经完成了维护工作,谈仁皓也让舰队恢复了正常的训练,并且联系科伦坡,为舰队补充了一批新的战机(在之前的作战行动,以及训练中损失了十多架飞机)。第三特混舰队的维护工作也即将结束,而到此,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并没有北上,部署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那些远程巡逻机没有发现任何敌舰队北上的迹象。
  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陆续到位,谈仁皓,常荐新与姜仲民也开始考虑舰队南下攻打开普敦的行动了。如果天气在四月中旬好转的话,那么舰队就应该尽快离开莫罗尼,争取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就到达开普敦外海,防止英法联合远征舰队逃跑。可问题是,谁也无法肯定天气在四月中旬就会好转,甚至无人敢肯定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因此,在舰队是否应该及时南下的这个问题上,他们三个都有点犹豫。
  “我认为,就算天气不会立即好转,舰队都应该南下。”谈仁皓是比较倾向于南下的,“我们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就不能再错过第二次机会了。从之前的作战行动上来看,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对我们的航空打击能力是比较畏惧了。开普敦不是要塞型的港口,防御力量比较分散,非常容易遭到航空兵的突然打击,而且英法远征军在开普敦立足未稳,只要我们到达,连开普敦的平民都会起来反抗。因此在天气开始好转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肯定会离开开普敦,避免遭到我们的突然打击。甚至有可能直接撤回到黄金海岸,等到八月之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再次南下。”
  “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目的是要牵制住我们,让我们无法返回太平洋战场的话,那么他们很有可能选择主动撤退。”姜仲民接着说出了他的观点。“坎宁安之前的决策也证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任务不是去摧毁我们的北印度洋航线,而是要缠住两支主力特混舰队,为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击提供帮助。而现在,美军新获得的舰队已经到达了太平洋战场,那么坎宁安更不会盲目冒险,而选择主动撤退的话,我们不但无法回到太平洋战场上去,而且坎宁安也不需要冒险。”
  “可问题是,如果坎宁安认为天气不会立即好转,而且他判断我们将赶在天气好转前就南下的话,那么他会不会留在开普敦,再次附近我们呢?”常荐新是比较倾向于在天气完全好转之后再南下的。“如果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首要目的是协助美军的话,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歼灭我们。照现在的样子发展下去,只要我们在这边的基础得到了巩固,第一特混舰队完全可以返回太平洋战场,只需要第三特混舰队守住莫罗尼这条防线,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冒险南下,毕竟我们的底线是守住北印度洋航线。这样一来,坎宁安如果撤回黄金海岸的话,那我们就更没有理由让第一特混舰队留下来了。”
  三个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理由,而且都有自己的论断基础。实际上,这也正是三个人在舰队行动上的分歧。谈仁皓主张立即南下,而常荐新则认为应该在确认天气已经好转之后再南下,姜仲民则保持中立态度。而三人观点差别的根本原因正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可能采取的行动,特别是坎宁安可能做出的决策。因为三人对坎宁安的了解不一样,所以对坎宁安可能采取的行动判断也就不一样了。
  三人都沉默了下来,名义上谈仁皓是这次作战行动的总司令,可他一直没有用这个头衔去压常荐新,他本人也是很尊重常荐新的。而常荐新与姜仲民也都清楚,谈仁皓不会直接下达命令,而是以商量的口吻来商议问题的解决办法。两人都朝谈仁皓看了过去,毕竟最后做决定的是谈仁皓。
  “看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情报,特别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活动情况的情报。而舰队也要在这两天之内完成出发的准备工作,在收到了确切的情报之后,我们就立即采取行动。”
  问题暂时搁置了起来,舰队里的战舰也陆续返回锚泊地,开始从补给船只那里获取燃料,淡水,食物,药品等物资。训练的强度也降低了下来,主要是避免在舰队出发之前过度的消耗物资。而两天之内,一封重要的情报送了过来,而且正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活动情报。可问题是,三位指挥官再次产生了分歧,只不过,这次三个人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这封情报是从开普敦发来的,从昨天开始,英法联合远征舰队就在进行出发的准备工作了,而且英法远征军也正在收拾物资设备,大概也将准备撤出开普敦。”姜仲民将电文分成了两部分,分别给了谈仁皓与常荐新。“情报证实,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所有主力舰,包括那三艘英国海军的航母都在开普敦,而这三艘航母之前一直在开普敦进行紧急维修,直到前几日才第一次出港进行航行实验,从谍报人员的观察来看,大概是航母的飞行甲板与升降机出了故障。而从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准备情况来看,坎宁安已经准备撤退了。而且,开普敦港并不适合防御,所以他将把远征军一起撤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得立即出发。”常荐新把他看的那份电文给了谈仁皓,同时接过了谈仁皓看的那份电文,迅速的看了一遍后,他接着说道,“坎宁安也肯定预测了天气的变化情况,并且知道我们即将南下,所以他决定先离开开普敦,也许会逃到黄金海岸去,也许是去别的地方。而英法远征军将暂时避开我们的锋芒,同时让我们无法返回太平洋战区,只要到八月份,天气再次变糟糕,航母不适合在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作战的时候,坎宁安就将率领远征舰队杀过来!”
  谈仁皓没有急着开口,他先仔细的看完了电文,这才长出了口气。而此时,姜仲民与常荐新都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决策。
  “这份情报的可靠性到底有多高?”谈仁皓首先表示了置疑。“我们之前就已经确认,在开普敦的三名谍报人员已经被英法远征军逮捕,而且发出了假情报,这差点导致舰队被坎宁安给歼灭。那么,现在这份由开普敦发回来的情报又到底有多少可靠性呢?”
  常荐新与姜仲民都沉默了下来,谈仁皓的这个问题也提得太直接了一点。
  “其次,坎宁安这次是撤退,还是有意诱敌?就算我们不怀疑情报本身的可靠性问题,坎宁安在这个时候撤退是不是太早了一点,而且,他如果撤退的话,那就应该把远征军留在开普敦,这样至少能够拖延我们进攻开普敦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英法联合远征舰队一直是依靠补给船队提供补给的,如果坎宁安要撤退的话,他就应该选择更隐蔽的办法,而不是这么大张旗鼓的做撤退准备工作吧,这摆明了就是一个诱饵而已。”谈仁皓也朝两个搭档看了过去,“当然,这也确实是我们的一次机会。如果天气能够在未来十几天内好转的话,那么就算坎宁安给我们设置的是个陷阱,那我们也有足够的把握战胜他!”
  “那我们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了。”
  “舰队明天一早就出发,老常,你去安排出发的工作吧。”谈仁皓朝常荐新点了点头,然后又朝姜仲民看了过去,“仲民,在舰队离开岸基巡逻机的搜索范围之前,由岸基巡逻机为舰队提供侦察协助,你要尽快调整好相关的部署。另外,联系科伦坡那边,让已经到达的陆战队与登陆舰队尽快赶过来,如果我们能够击败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话,那我们就得尽快打下开普敦!”
  常荐新与姜仲民立即应承了下来,然后就与谈仁皓告辞了。
  等到两人离开后,谈仁皓拿起了那份情报,他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在他看来,这份情报实际上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改变了常荐新的观点,让常荐新也认为舰队应该立即南下,而不是继续留在莫罗尼了。至于情报的具体内容,谈仁皓根本就不相信是真实的。他已经上过一次当了,而现在要想让他相信这封由开普敦的谍报人员发来的情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封情报的内容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用处,谈仁皓比较重视的是那三艘英国航母的情况。前段时间,他就在怀疑英国海军的那三艘航母到底在干什么,而且猜到,这三艘航母很有可能没有随同坎宁安的主力舰队一起北上,不然的话,坎宁安在第二次与第三特混舰队遭遇的时候,就很有可能选择与第三特混舰队决战,而那三艘航母到时候除了负责轰炸第三特混舰队,以及更后面的第一特混舰队之外,还可以为坎宁安的主力舰队提供防空掩护。也许,三艘英国航母上携带的战斗机就那么几十架,可有没有这几十架战斗机的差别是很大的,特别是对舰队司令官的决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也许,情报中关于这三艘航母的内容是可信的。如果这三艘航母当时没有在开普敦港里进行紧急维修的话,那么就完全没有理由不出现在坎宁安指挥的舰队里面。而且,如果这次仍然是坎宁安设置的圈套的话,那他就得拿点像样的东西出来引诱谈仁皓上当,而那三艘航母绝对是个巨大的诱饵。
  同时,谈仁皓还认识到,也许英国的航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坚固,在风暴中仍然是很脆弱的,不然的话,这三艘航母就不会被风暴给破坏了,也就不需要在开普敦港里接受紧急修理了。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如果这三艘航母没有能够完全修复(这是很有可能的,开普敦港里用来修理船只的基础设施几乎全被破坏了)的话,那么就无法达到最大的战斗力,而在失去了航母掩护的情况下,坎宁安手里的那些战列舰在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面前简直就是一堆废铁!
  除此之外,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实力已经被削弱,而且两艘英国海军最新式的战列舰被歼灭之后,这对英国人的士气将产生巨大的打击,甚至会影响到法国人的态度。这些,都将对英法联合远征舰队的战斗力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谈仁皓仔细的思索着每一个细节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他能够抓住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最为宝贵的一次机会,而要想在这次战斗中击败坎宁安的话,那他就必须处理好每一个细节问题,并且尽量的考虑周到,详细一点,避免在战斗中犯低级错误。
  傍晚的时候,谈仁皓回到了旗舰上,舰队正在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之前一些到暗上居民家里寄宿的官兵也在陆续返回舰队,有些官兵甚至还在这段时间里发展了自己的异国恋呢。谈仁皓没有去约束官兵的行为,只要不违背军纪就行了。而他刚到旗舰上,郑冠华就找到了他,参谋长的神色有点怪异。
第四十节
内部平衡
  把舱室的门关上之后,郑冠华才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叠好的电文。他的神色有点怪异,谈仁皓也不免起了疑惑,什么事能让郑冠华如此的小心谨慎。
  “谈将军,这是一份下午发来的电报,本来这不是发给我们的电报的,只是我们的电台截获到了。”郑冠华迟疑了一下,将电文给了谈仁皓,“电报是发给姜仲民将军的,由科伦坡转送,发报人是海军司令。”
  谈仁皓暗暗一惊,他也先是迟疑了一下,这才展开了电文,然后迅速的浏览了一遍,接着,他的眉毛就皱了起来,神色也沉了下来。
  “我有点多管闲事,本来这封电报我们不应该接收的,只是……”
  “没事,反正已经收到了。”谈仁皓迅速的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你先去忙吧,舰队的出发工作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只有几艘驱逐舰在补充燃料,两个小时内就能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现在主要是第三特混舰队的补给工作要慢一点。”
  “那你先去处理舰队的事情吧,等第三特混舰队做好了出发准备之后,我们就离开这里。”谈仁皓朝郑冠华看了过去,“让官兵们都把状态调整过来,舰队在这边休整了一段时间,该放下的就得方向了,打完了仗再去处理别的事情!”
  郑冠华点了点头,他知道谈仁皓说的是那些舰队官兵与当地人发生的一些特殊关系。
  等到郑冠华出去之后,谈仁皓这才长出口气,然后翻出了那份电文。电报上的署名是聂人凤,也就是说,这是由聂人凤亲自发出的电报,如果是由海军司令部发出的电报的话,一般会署名甘永兴。而电报内容只有那么一句话,就是让姜仲民尽快返回舟山海军司令部,而翁一鸣已经伤愈,并且将在最近几日赶到科伦坡,由翁一鸣接替姜仲民现在的工作。
  一般人不会觉得这封电报的内容有什么奇怪的,毕竟翁一鸣才是南大西洋战区司令官,而姜仲民只是第五特混舰队司令官。现在姜仲民所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属于战区司令官的职权范围,在翁一鸣负伤后(南大西洋战区参谋长当时留在了开普敦指挥陆战队抵抗英法远征军,至今没有返回科伦坡,而是率残余部队退到了非洲大陆腹地),就由姜仲民暂时顶替了战区司令官的位置。现在,翁一鸣伤愈了,也几该回来继续负担战区的指挥工作,而第五特混舰队的“千岛湖”号航母也已经到达了广州港,并且正在进行全面大修,姜仲民在这个时候被招回去也是很正常的,第五特混舰队的重建工作肯定得有人来负责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