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5

  唐历1089年,唐帝国探险家刘怀古穿越了洛基山山脉,以及北美洲中部荒漠,首次到达了五大湖地区,遭遇了西方殖民者。当时唐帝国,波斯帝国正与西方列强交战,因此这次的探险活动也立即结束了。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直到唐历1108年,唐帝国移民才首次与西方殖民者爆发冲突。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双方的冲突规模都很小,一般都是几十到几百人规模的冲突,而且大部分都是对定居点的偷袭。美洲大陆上的争夺也没有引起双方的重视,这并不是争夺的主战场,甚至连次要战场都算不上。
  到唐历1150年前,分布在美国西海岸的上的唐帝国移民已经达到了五十万,其中大部分为流放的罪犯,以及寻找黄金的探险者。同期,生活在美洲东海岸上的西方殖民者达到了近百万,并且已经扩展到了五大湖到密西西比河东岸地区。
  唐历1158年,北美大英帝国十三个殖民地的移民首先爆发动乱,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战争开始。到唐历1165年,独立战争结束,唐历1194年,美国完全摆脱大英帝国统治,获得独立地位。
  同期,西海岸唐帝国移民也爆发动乱,动乱者主要为流放的罪犯。唐帝国一度派兵加强在美洲大陆上的兵力数量。结果,唐历1184年爆发的唐日战争让唐帝国无力向美洲大陆大局增兵,而到唐历1194年时,唐帝国在美洲大陆的军队不到两万人,其中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的则只有五千人左右。在唐历1195年,主要由唐帝国移民,以及唐帝国与印第安人混血人种位主的墨西哥宣布独立,开始反抗唐帝国的殖民统治。唐帝国紧急增兵,镇压墨西哥的独立运动。
  唐历1204年,唐帝国承认墨西哥的独立地位,同时墨西哥承认为唐帝国附属国。次年,美国西部地区的移民宣布并入墨西哥,现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以及犹他州,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都为墨西哥领土。唐历1206年,唐帝国将夏威夷群岛交由墨西哥管理。
  唐历1227年,美墨在得克萨斯州东部地区发生冲突,一部分东西方混血移民要求并入墨西哥,美国政府出兵干预。当年5月,美国对墨西哥宣战,美墨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持续到了唐历1230年,美国在西方列强的帮助下攻占了得克萨斯地区,然后迅速进兵,扫荡了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犹他,科罗拉多以及加利福尼亚南部地区,逐一拔除了墨西哥的据点。唐历1229年,美军进逼墨西哥城,唐帝国紧急派遣五万援军支持墨西哥,并且最终在墨西哥城挡住了美军的步伐。当时唐帝国与日本的战争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因此唐帝国无力在美洲大陆部署更多的军队。结果,在唐历1230年,美墨停战,墨西哥割让所有被美军占领的地区,战争以墨西哥失败而告终。
  这场战争让美国的国境线扩张到了太平洋,美国本土版图基本成型。同时,也埋下了美墨冲突的祸根,失败了的墨西哥并不甘心,同样,唐帝国也不甘心。
  唐历1242年,支持削奴的林肯总统上台,随即美国南部蓄奴洲宣布独立,南北战争爆发。
  墨西哥政府与唐帝国政府立即支持美国南方独立各州,想借此削弱美国。美国南方联邦也表示,将在独立后将以前占领的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等地区归还给墨西哥。墨西哥支持美国南方独立州,也正是想既此成为美洲霸主,并且打压美国。
  美国联邦政府获得了大英帝国等西方列强的支持。西方列强为了削弱唐帝国,以及减轻日本所受到的压力,因此大力支持美国联邦政府,向美国联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战争援助,法兰西王国,大英帝国甚至派兵协助美国联邦政府作战,出动海军封锁美国南方联邦的港口等等。
  相对而言,唐帝国对墨西哥,以及美国南方联邦的支持就非常乏力。当时唐帝国国内动荡的征兆已经出现,与日本的战争进入到关键时期。为此,唐帝国甚至不得不退出北大西洋,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对付日本,哪还有多余的力量来支持美洲大陆上的战争?
  唐历1247年,美国联邦军攻入里士满,南方联军李将军向联邦军将军格兰特投降,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南方独立联邦被消灭,美国恢复统一。同时,美墨,美唐矛盾也迅速扩大。美国联邦政府一直将唐帝国视为最大的威胁。
  唐历1267年,第二次美墨战争爆发。战争的焦点是在上加利福尼亚地区。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墨西哥占领了现洛杉矶一带地区,并且得到了美国南方联邦的承认。在美国重新统一之后,因国力衰退,因此一直与墨西哥交涉,要墨西哥退出该地区。到唐历1267年春,双方谈判破裂,夏季,美军集中十五万兵力准备发动战争,同时墨西哥开始战争动员。秋季,第二次美墨战争爆发。
  围绕着洛杉矶地区的争夺战打了两年,在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暗中支持下,墨西哥军队守住了这座要塞,并且一度击溃美军,将战线推进到了洛基山腹地。到唐历1269年,唐帝国与日本关系再度恶化,唐帝国被迫减少对墨西哥的支持,波斯帝国也与俄罗斯帝国在黑海地区发生冲突。墨西哥无力支撑,在当年年底退出了洛杉矶地区。
  唐历1271年,也就是唐日战争第三阶段的第一年,美军兵临墨西哥城下,墨西哥被迫与美国签订停战条约,割让夏威夷群岛,以及现得克萨斯州南部平原地区。第二次美墨战争结束。通过这一次战争,美国完全确定了自己在美洲大陆上的霸权地位,墨西哥国力被严重削弱,迅速沦落为二流国家。唐帝国在美洲大陆的影响力也缩小到了中美洲地区,失去了在北美大陆上的发言权。
  唐历1275年,大英帝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宣布独立,随后继续保留在英联邦范围之内。唐历1277年,加拿大东部地区,即现在的华盛顿州,蒙大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等地居民投票并入美国。美国本土扩张基本完成。
  唐历1278年,美国借兵加拿大,进攻唐帝国在北美洲大陆上的最后一块殖民地,即现在的阿拉斯加地区。唐帝国在此地的驻军不到一千人,到1280年,阿拉斯加被美军完全攻占,唐帝国撤出北美洲地区。
  唐历1281年,唐帝国战胜日本,同时国内经济严重衰退。次年,唐帝国与美国达成和平条约,承认了阿拉斯加属于美国,放弃了对阿拉斯加地区的领土要求,以此换来6500万元的经济援助。
  到此,美国完成了大陆上的扩张,同时,美唐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一大主要矛盾。在唐帝国疲于应付西方列强,以及日本的挑战时,美国趁机崛起,在西方列强的扶持下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并且获得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控制了北美洲地区,压得墨西哥喘不过气来。虽然唐帝国仍然据守中美洲地区,在南美洲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是美国的迅速崛起,必然威胁到唐帝国的根本利益。这也为后来美唐交恶,美国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中趁机向唐帝国施压,迫使唐帝国放弃到手的胜利等等打下了基础。
  从美国的整个发家史来看,美国本身就是建立在侵略为扩张基础上的。在其独立初期,仅仅只有东部十三走,国土不到百万平方公里,而且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趁着东西方强国相互争夺的机会,美国迅速的扫荡了北美洲大陆,加拿大沦为其保护国,墨西哥失去了与美国竞争的能力。在一百多年的扩张中,美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近十倍。而美国的根基就是建立在那些唐帝国移民,以及唐印(印第安)混血种族百姓的基础上的。一百多年中,上百万移民背井离乡,数百万人死于美国军队的枪口之下。为了控制新占领地区,美国采取的种族灭绝,以及保留地等等政策,将这些人赶入了绝境。
  美国的崛起,实际上也宣告了唐帝国统治时期的结束。后来唐帝国逐步退出美洲大陆,南美洲沦为美国保护地等等,都与此有关。同时,这也是唐帝国国力衰弱的一个具体表现,如果唐帝国仍然在鼎盛时期的话,美国恐怕连独立的机会都没有。
  美国的独立还带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唐帝国对附属国的控制方式。墨西哥曾经是北美洲,乃至整个美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在唐帝国承认了其独立地位时,墨西哥的国土面积比美国大得多,是北美洲的霸主。而问题也就在这里,唐帝国并没有帮助墨西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美国则在西方列强的扶持下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因此,在唐帝国无力向墨西哥提供大力支援的时候,墨西哥根本就不是美国的对手。而归根结底,这仍然是由唐帝国的政策所造成的,因为,在唐帝国的政策中,海外领地是不需要工业的,而且还得限制海外领地发展工业,以此保证帝国本土工业有足够的海外市场!
  美国的迅速崛起,最终将威胁到唐帝国的世界霸权。在唐帝国所面临的众多对手中,美国无疑是最为强悍的一个对手,而且也是打破唐帝国全球霸权的一个对手!
  世界崩溃(唐历1313年经济危机)
  一战结束后的十年,特别是在唐历1303年,交战双方签署了《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之后,世界经济走出了战争期的低谷,开始全面回升。因此,从唐历1301到1313年的这十年间,也被称为战后(一战后)经济大发展的十年。
  第一次全球战争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损失是极为巨大的,除了没有参战的美国之外,世界其他主要强国的经济都已经崩溃,或者是处于崩溃的边缘。战败的日本,俄罗斯帝国经济已经彻底崩溃,国内爆发革命,或者是由极权政府上台。唐帝国,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等国家的经济也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这其中,唐帝国的经济状态最为危险。
  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之前,唐帝国的经济就处于低弥状态。在结束了与日本的战争,以及在美洲大陆的收缩之后,唐帝国极为需要一段休养时期。因此,从唐历1281年开始,唐帝国的军费投入不到1280年的六成,到唐历1284年,唐帝国的军费开支降低到了1280年的两成。可好景不长,新的战争危机再次出现,西方列强的迅速崛起,以及日本在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的扶持之下,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的威胁下,唐帝国从唐历1285年开始,唐帝国再次增加军费开支,国内经济发展再次陷入了停顿之中。
  一战前的十年,唐帝国的经济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在倒退,除了军事工业,重工业之外,唐帝国在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已经衰落了至少半个世纪,如果不是有强大的外敌威胁,以及国民对重振帝国雄风的顽强毅力的话,那么唐帝国很有可能在一战爆发之前就崩溃了。
  到唐历1296年,也就是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的时候,唐帝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已经缩小到了两成,而最重要的军事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却上升到了三成五。也就是说,唐帝国已经在这十年中进行了重新武装,为战争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长达六年的战争,唐帝国虽然最终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并且体面的结束了战争,通过损失海外利益保证了最重要的利益,包括限制日本,削弱英法,打击俄罗斯,确保了唐帝国在东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可实际上,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唐帝国的经济已经面临崩溃。
  唐历1303年初,唐帝国结束战争状态,解除战时配给制度,恢复市场经济体制,结果,到当年年初,帝国国内物价水平比战前上涨了二十四倍,货币严重贬值,帝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也就是在这一年,唐帝国裁军五百五十万,同时削减军费开始二百八十亿,政府重点资助民营经济。到年底,通货膨胀危机结束,帝国国内市场得到了稳定与恢复。从唐历1304年开始,帝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复苏的道路。
  与唐帝国一样,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国在得到了美国的援助(主要是减免战争期间的债务)之后,也都在唐历1303年左右开始走上复苏之路。而爆发了国内革命的俄罗斯帝国并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
  到唐历1308年,唐帝国的经济已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并且仍然以每年超过一成五的速度快速增长着。到唐历1313年,唐帝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了美国,再次成为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唐帝国的强大复苏能力让世界极为震惊。而在唐帝国的带动下,波斯帝国也在1306年走上了经济快速复苏的道路,并且在唐历1313年的时候超过了战前的经济水平。德意志帝国在1304年开始复苏,到1313年的时候,德意志帝国的经济水平已经是战钱的两倍半。
  躺样的,到唐历1313年的时候,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也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或者是超过了战前水平。俄罗斯帝国的动乱也结束了,叛乱份子遭到了残酷镇压,而随着极权政府上台,俄罗斯帝国也开始复苏。
  世界正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重新建设,可一场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持续了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所有投资者都对经济发展速度盲目乐观,而且投机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门。当投机成为主体的时候,基础建设跟不上,结果导致的恐怕是比战争还要恐怖的毁灭。
  从唐历1310年开始,世界股票市场的投资增长速度就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到唐历1313年六月,松江股票交易市场各大主要股票的市制已经比1310年时翻了足足二十倍,到月底,这些股票的价值又上涨了一倍。暴利,以及投机倒把,成为了股票市场的主要牟利手段。从六月到十月,松江股票市场每日的成交量都超过了八百万股。这是一个无法想像的数字,在战前,松江股票市场的日成交量不过二十万股而已!而在这其中,很多是银行,基金,信贷机构等等的巨额投资。在股市利润超过了其他的投资市场的时候,这些原本应该起到金融稳定作用的投资机构也将其主要的资金投入了股票市场,而结果就是,如果股市崩溃的话,那么整个金融体系都将崩溃!
  危机已经到来,实际上也已经有人意识到了疯狂股市背后隐藏的危险。唐帝国政府在1312年就出台了相关的投资法,想依靠政府调控,以及法律的手段来限制大型投资机构向股市注入资金,以控制股票市场的增长速度,消除经济危机。而实际上,唐帝国政府所做的努力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法律上的漏洞也直接限制了这些法律条文的有效性。到1313年十月的时候,松江股票市场的危机已经形成了。
  在九月八日,松江股票交易市场的成交额达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日成交额达到了1200万股。同月月底,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降。为了稳定股民,政府,金融专家纷纷出面保证,这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确实,十月初,松江股市再次上升,并且连连接近最高成交额。可好景不长,灾难在十月二十四日这一天降临了。
  唐历1313年十月二十四日,松江股票市场大幅度下滑,简直可以用高台跳水来形容。这一天,十二家银行,基金集体从股市撤资,结果,当时松江股票交易所的工业指数下跌24点。惊恐迅速笼罩了外滩(帝国的金融街,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松江股票交易所就位于黄浦江边的外滩上)。随着十二家主要的银行,基金撤资,其他的投机者也纷纷撤资。当日,交易所的成交额达到了1500万股,再创历史新高。到十月二十八日,松江股票交易所的工业指数已经下跌了近三十个百分点,一些主要股票的跌幅超过了四分之三。到十一月一日,交易所工业指数下跌了五成,数十种主要工业股票缩水九成以上。从十月二十四日到十一月一日,在这短短的九天之内,超过五百亿的资金在股市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帝国百姓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这几天之内烟消云散。不过,这还仅仅在第一轮打击。这次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才刚刚拉开序幕。
  金融市场的崩溃,带来了“大萧条”时代。从唐历1313年开始,世界各国进入了寒冬期。大量的企业倒闭破产,无数的投资者变成了穷光蛋,企业为保证利润,将大量的成品销毁,农场主为保证利润,不得不销毁大量的粮食作物,牲畜,以及肉奶蛋类食物。仿佛一夜之间,冬天就笼罩了整个地球一样,战争的摧残,战后的疯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1313年的这个冬天彻底的爆发了。
  到唐历1317年经济危机结束的时候,全世界因为经济危机的损失达到了三千五百亿,世界主要的工业强国生产力倒退至少二十年。在这四年中,唐帝国几乎被打回原形,唐历1317年的经济水平仅为1310年的六成,美国则降低到了1308年的水平,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等,都严重的衰退,大概只有处于极权政府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受到的影响最小吧。
  经济危机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世界各个强国选择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而当时几个主要强国应付经济危机的办法主要有三种。
  以唐帝国为代表,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国家采取了新政,加强政府在国家经济中的干预力量,通过政府的大幅度财政赤字支出,来提高国内生产力,刺激国内消费,以此让经济复苏。从此,唐帝国进入了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时代,结束了自由市场经济时代,国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这一办法也被成为“刘兴凯主义”,因为其国家宏观调控理论是由帝国经济学家刘兴凯提出来的。
  以美国为代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则采取的是休眠治疗方法,通过减少政府干预,由市场的力量自行恢复。因此,这些国家仍然保持着自由市场经济的特点,而且经济复苏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而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在这个时候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所采取的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一个办法,及通过扩展军备,增加国家开支,通过增加军费,发展军事力量来刺激国内其他的重要工业,特别是钢铁,化工,船舶,车辆制造等等方面的工业快速发展,度过经济危机时期。
  日本也是在这个时候再次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且首先退出了《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开始扩充军备,全面步入战争化状态。
  法国与英国则是极权政府上台,先后退出了停战条约,全面扩充军备,准备战争。而俄罗斯更是变本加厉,从唐历1316就开始了战争准备。
  当然,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战的战败国。俄罗斯与日本是彻底的战败国,而英法虽然没有承认战败,可实际上是战败了,而且在战后损失了大量的海外利益,国际地位也是一落千丈。正因为这一点,这些国家在走上军事化道路的时候都得到了国内民众的支持,特别是在日本与俄罗斯,大部分平民都认为,他们不应该战败,他们本应该获得胜利,是他们的战争准备不充足,所以才导致了失败。而这也正好被一些极端主义份子所利用,因此,这些国家都先后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可以说,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第二次全球战争就已经无法避免了。相对而言,唐帝国,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通过新的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手段,让国家迅速的恢复了元气,避免陷入了军国主义的旋涡,可也无法避免战争,因为他们将是战争的另外一方。
  这场经济危机导致的后果远超过了一场战争,而这也导致唐帝国在二战爆发之前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元气,甚至一味的采取忍让政策,希望避免战争。可实际上,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而这也就导致了唐帝国在二战初期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甚至连军事动员都没有进行。仓促应战的结果,让唐帝国在二战初期吃够了苦头。
  海军的枷锁(松江海军军备条约)
  在一战结束之后签署的各项停战以及限制军备条约中,《松江海军军备条约》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海军发展的重要性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也是仅次于《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的一项重要军事条约。
《松江海军军备条约》的核心内容就是限制九个海军强国的海军发展。一战中,海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有列强都认识到,未来的主战场仍然是在海上,而限制海军的发展,是避免战争的一条重要手段。因此,在《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签署之后,九个主要海军强国(唐帝国,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在松江就限制海军军备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谈判。因为谈判时间过长,原本这份应该列入《停战条约》(《华盛顿-德黑兰停战条约》的简称)的条约被单独列了出来,作为一份单独的条约,由参与谈判的国家共同商定条约内容。
  谈判的焦点,或者说是关于条约内容条款的重点落在了各个国家所应该分配到了海军舰队的份额上。唐帝国,美国,英国作为传统的海上强国,同时又是上一次大战的主要参与国,以及调停国,因此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这一点上,唐帝国也没有过多的争执,因为唐帝国也无法继续维持“两强标准”,只能选择一个主要对象。最终,这三个海军强国得到了同样的海军舰艇总吨位。而接下来,就是其他的六个国家所应该获得的海军舰艇的吨位数量了,这才是整个谈判的关键。
  按照唐帝国的分析,美国在具有了与唐帝国同样吨位的海军战舰之后,至少会将六成的舰队部署在太平洋上,其中的一半会部署在西太平洋上,而英国也将部署两成的舰队在南大西洋上。而当时能够威胁到唐帝国的也就只有日本。而唐帝国要想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保证绝对的海上霸权,就不能比这三个国家的海军舰队总和底,因此,唐帝国坚持要求,日本所获得的舰队吨位必须在唐帝国的一半以下。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与英国与德意志帝国之间。按照英国的计算,英国能够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舰队只有六成,因此,英国要求德国的海军总吨位不能超过英国的六成,这样英国才能够保证在北大西洋上有足够的海上霸权。
  实际上,德意志帝国与日本的海军舰艇总吨位的数量就是这场攀谈的焦点。唐帝国无法容忍日本拥有超过唐帝国一半实力的海军舰队,而英国则无法容忍德国拥有超过其六成的海军实力。而日本则坚持认为,必须要拥有唐帝国八成的海军吨位才能够保证日本的安全,而德意志帝国则坚持要求拥有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实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德国的船只在北大西洋上安全的航行,因为德国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全都算成了对手。如果他们连英国的海军实力都没有达到的话,还怎么应付这么多的强国?
  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谈判双方争论了近一年的时间,数次都差点让谈判破裂。当然,问题是肯定要解决的,双方都无法继续再打下去了,谈判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不管争论有多么厉害,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在这个时候退出谈判。
  谈判的焦点实际上是唐帝国与日本之间的分歧。而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则是次要问题。日本在得到了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暗中支持之后,一直坚持要求获得唐帝国八成的海军舰艇吨位。当然,唐帝国也在暗中指出德意志帝国与波斯帝国,让这两个国家提出英国与法国无法接受的条件。到了谈判的中期,双方主要解决的就是唐帝国与日本之间的分歧。
  在美国做出了承诺,只在西太平洋部署两成的海军,另外,英国也做出让步,不在南太平洋部署海军舰队之后,最终,唐帝国做出让步,同意日本获得七成的海军舰艇份额。日本也很爽快的接受了这个条件,毕竟拥有唐帝国七成的海军舰艇,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了。
  接下来,波斯帝国保证将一半的舰艇部署在印度洋,只在地中海部署一半的海军舰艇,波斯帝国与法国,意大利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在法国表示只在大西洋部署三成的舰队之后,德意志帝国也做出了让步,只要求获得英国七成的舰队规模。
  谈判的重要问题得到了解决,结果是,以唐帝国为标准的话,美国与英国拥有与唐帝国同等规模的海军舰队,而日本与德国获得了七成规模的舰队,波斯帝国,法国,意大利则获得了五成规模的舰队,此时俄罗斯已经退出了谈判,而在后期加入的西班牙则获得了与波斯帝国相同的地位。
《松江海军军备条约》对九个强国的海军限制并不仅仅在这么一点,从主力战舰的吨位,数量,主炮口径,巡洋舰的吨位,主炮口径,航母的吨位,数量等等方面,都做出了极为严格的限制。
  在主力舰(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方面,吨位不能超过三万五千吨(一半燃料的标准排水量),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80毫米。而唐帝国所获得的主力舰总吨位是五十万吨,按照这个标准,唐帝国可以拥有十四艘主力舰。
  巡洋舰方面,排水量不得超过一万吨(同上),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03毫米。而唐帝国拥有的巡洋舰吨位为二十四万吨。
  航母方面,新造航母排水量不得超过两万吨(同上),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03毫米(如同空文)。而由旧舰体改造的航母排水量不得超过三万五千吨(同上),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国家用超额的主力舰舰体来建造航母而设定的。
  另外,条约还规定了核查方法,每三个月,九国代表都会轮番对九个国家的海军舰队,造船厂进行核查。同时也做制订了惩罚机制,如有国家在条约有效期内违背条约的限制的话,将受到所有国家的经济制裁(如同空文),等等。
《松江海军军备条约》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条约生效之后,九个海军强国的发展都在严格按照条约内容进行。而这其中,新型快速战列舰,大型舰队航母,还有新诞生的重巡洋舰,这些都在后来的战争中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大型舰队航母与重巡洋舰这两种战舰的出现,几乎改变了二战的海战方式。
  当然,违背条约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比如,日本在战前建造的几种重巡洋舰就严重超标。按照条约规定,半油排水量为标准排水量,而日本方面则定为三分之一燃料排水量为标准排水量,这几种重巡洋舰的排水量都远超过了条约的限制。
  对于战后二十多年的和平来说,条约本身是有贡献的。正是因为限制了海军军备的发展,因此战后的世界秩序得到了维护,如果各国从战火就开始大规模发展海军的话,也许二战会提前五年爆发。
  后来,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各条约签署国的执行情况是不一样的。以唐帝国为例。应为经济一直不景气,在1313年之后,唐帝国的海军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从来没有达到过条约规定的战舰吨位,在1317年的时候,唐帝国海军拥有的战舰吨位比条约规定的上限少了足足十五万吨!而日本则在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之后,全力发展海军,到条约被废止之前,日本的海军战舰吨位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条约的上限。
  可以说《松江海军军备条约》是一条加在世界列强海军身上的枷锁,但这条枷锁绝对没有办法锁住战争这头猛兽,反而让这头猛兽在受到限制的时候积蓄了足够的力量,而当它冲破了枷锁的限制,将破坏力爆发出来的时候,大海将再一次抛起惊天巨浪!
  秘密同盟(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