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735

  “轰炸机群什么时候能够出发?”谈仁皓的神色很冷峻,他没有时间为那两名已经牺牲了的飞行员悲痛,侦察机突然中断联络,那就极有可能被敌人的战斗机给击落了。
  “正在准备,飞行员已经登机了。”郝东觉朝左侧的舷窗看了一眼,“战斗机首先升空,等下需要把防空战斗机收回来吗?”
  谈仁皓刚要开口,一名参谋军官神色突然喊叫了起来,而且还用手朝着战舰前面的天空指去。谈仁皓与郝东觉都是一惊,立即冲到了前面的舷窗旁,当他们抬头向天空上方看去的时候,一架“卡特琳娜”式水上飞机屁股后拖着黑烟,朝着“长江”号前方大概数海里的海面上坠落下去,两架“隼”式战斗机从云层中钻了出来,一直跟着那架美国的水上飞机俯冲,直到看到其撞在海面上这才拉了起来。
  “敌人侦察机有没有发出电报?”郝东觉转身朝那个目瞪口呆的参谋军官看去。
  参谋军官有点惊慌的点了点头。“有不明无线电活动,而且……”
  “够了,继续你手里的工作!”郝东觉对这名参谋军官的表现很是不满。
  谈仁皓面色铁青的扫了一眼那些神色异常惊慌的参谋,这些参谋大部分都是在他离开第一特混舰队之后加入的,他也有点失望,最好的参谋军官都被雷少卿要去了。
  “按照计划进行。”谈仁皓的声音很平静,他不能表现出任何的慌张,所有的人都在看着他,“轰炸机群离开之后,让防空战斗机降落补充燃料,在一个小时之内,所有的战斗机都要升空。另外,第一批侦察机什么时候能够全部返回?”
  郝东觉抬头看了眼航海钟,现在已经是九点五十分了,侦察机群在九点开始返航,那架发现了美国舰队的侦察机正是在返航途中发出电报的。“大概七十五分钟后返回舰队。”
  谈仁皓微微点了点头,同时在迅速的思考着。美军肯定收到了情报,就算立即做攻击准备,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派出轰炸机群(美国航母也都有弹射器,机群的出动速度很快),也至少要在一个半小时之后到达第一特混舰队上空。如果是从关岛派遣轰炸机过来的话,那大概也需要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当然,实际上不会这么快。而这时候侦察机正在陆续返航,换句话说,第一特混舰队没有可能在遭到攻击之前派出第二波轰炸机群。
  “侦察机返回之后,全部送入机库,不要急着补充燃料与炸弹。”谈仁皓立即就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在这个时候考虑舰队防空失职的事情。“如果运气好,我们先顶住美军的第一轮轰炸,然后再继续攻击。”
  “可是……”郝东觉一愣,按照他的想法,在完成了第一轮进攻之后,舰队就必须要逃跑了,因为这里距离关岛仅仅120海里,如果美军的岸基轰炸机上来的话,那么第一特混舰队就逃不掉了。
  谈仁皓朝郝东觉瞪了一眼,然后示意他立即去做出部署。
  郝东觉没有继续争辩,在战斗中,舰队司令官就是舰队的大脑,舰队的灵魂。参谋长必须要支持司令官的决定,同时维护司令官的威严。平时,参谋长可以与司令官就作战问题进行争辩,可现在是绝对不行的。郝东觉也很清楚这一点,如果司令官与参谋长在这个时候争论起来,那影响就太恶劣了。他朝旁边的那两名参谋军官点了点头,让他们立即按照司令官的命令做出安排。
  为轰炸机群护航的战斗机首先起飞。谈仁皓拿了一半的战斗机来执行护航任务,他把进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这是谈仁皓指挥航母舰队作战的一大特点,进攻永远比防御重要。而在之前的数次海战之后,谈仁皓也总结出了一点经验与教训,那就是第一轮进攻的时候,护航战斗机的数量绝不能在轰炸机群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下,而且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敌舰队防空力量的强弱,双方战斗机性能的差距)做出具体调整。如果此时谈仁皓手里有三艘航母的话,他说不定会再安排一个小队的护航战斗机(轰炸机的数量也铁定会增加不少)。也许,现在谈仁皓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隼”式战斗机在性能上的绝对优势吧。
  跟在战斗机后面起飞的是48架“翠鸟”(每艘航母各出动24架,当时的极限了)。驾驶第一架“翠鸟”升空的是秋耿波中校,他现在已经是第一航空联队,第一大队的大队长。在第二特混舰队成立之后,前第一航空联队的三个大队长(邓子超,张鼐鼎,杨士洪)都去第二航空联队了,而江文翰还被任命为代理联队长(没有获得军衔晋升)。本来秋耿波也申请调往第二航空联队的,可他的申请被拒绝了。总不能把所有的骨干都抽走,只留一副空架子给第一特混舰队吧。在留下来之后不久,秋耿波就获得了晋升,先是第一大队的代理大队长,后转为正式大队长,可军衔并没有跟着提升。
  最后一批起飞的为24架“鱼鹰”,这也是当时舰队里剩下的所有“鱼鹰”鱼雷轰炸机了。
  当所有的轰炸机都升空的时候,谈仁皓看了一眼航海钟,十点二十三分,机群出动花了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这虽然比以前的速度慢了一点,但也在正常范围之内。
  两艘航母仍然在以最高航速航行着,勤务人员在紧张的清理着飞行甲板。轰炸机群还没有离开舰队上空,担任防空巡逻的战斗机就以小队的方式陆续返航。这些战斗机已经在舰队上空执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巡逻任务,剩下的燃料都不是很多。十点二十五分,第一架战斗机降落在了“长江”号的飞行甲板上,随后就被拖到了一边,勤务人员立即开始为战斗机补充燃料,并且做必要的检查。飞行员也趁机喝了点水,吃了点东西,飞行了几个小时,确实够疲惫的。
  在最后一架战斗机降落下来的时候,谈仁皓长出了口气,然后朝郝东觉说道:“安排雷达警戒舰,五分钟后开启雷达,恢复无线电通信,首先把我们发现美国第17特混舰队,以及被美国侦察机发现的消息发回海军司令部。战斗机什么时候能够起飞?”
  “十分钟后。”一名参谋军官代替郝东觉回答了司令官的问题。
  谈仁皓朝参谋军官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了,战斗机升空之后,恢复正常防空巡逻,将巡逻半径增加到了35海里,重点是东面,以及东北方向。舰队立即转入防空阵型!”
  郝东觉朝负责舰队编队工作的参谋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了谈仁皓的身边,低声说道:“我们现在恢复通信的话……”
  “现在我们已经被美国的侦察机发现了,就算保持无线电静默也无法继续隐藏。”谈仁皓明白郝东觉的意思,“而且,这会妨碍指挥工作,更不能及时的把消息发回去。放心吧,美军就算探测到了我们的无线电活动,他们也需要时间定位,更需要时间来传递情报。我们都会为此花上至少两个小时,美国佬的动作也不会快多少。两个小时之后,胜负已定!”
  郝东觉叹了口气,如果美国佬的动作够快的话,那么两个小时之后,第一特混舰队也许就不存在了。
  “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现在的舰队情况。”谈仁皓看了一眼那些还在忙碌的参谋军官,有点像是在自言自语一样,“整个舰队就只有两艘大型巡洋舰,四艘重巡洋舰,这点防空火力是根本抵挡不了轰炸机的疯狂进攻的。现在,我们只有36架战斗机,真打起来,占不了多少便宜的。”
  “那我们就应该立即规避。”郝东觉拿出了香烟,他这时候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美国佬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做出反应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航行60海里,就有机会避免遭到攻击!”
  “没那么容易的!”谈仁皓走到了海图桌旁,然后朝郝东觉招了下手,“你过来看一下。现在我们能朝哪个方向航行?唯一的规避航向就是向西北返航,可这样一来,我们就很有可能与美国特混舰队脱离接触,如果第一波轰炸不成功的话,就难以进行补充轰炸,这就等于……”
  “那为什么不把剩下的24架‘翠鸟’立即派出去?”郝东觉斜着看了搭档一眼。
  谈仁皓一愣,立即沉思了起来。他留下了24架“翠鸟”,原因只有一个,所有侦察机都是“鱼鹰”,如果发动第二轮攻击的话,全靠“鱼鹰”是不行的,只有两种轰炸机配合使用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他留下了这批“翠鸟”。可现在看来,能否发动第二轮轰炸都是个问题呢。
  谈仁皓抬头看了眼郝东觉,他还没有拿定主意。
  “别迟疑了,我们能不能顶过美国佬的第一轮打击都是个问题呢。”郝东觉比谈仁皓还要急,“你不是要进攻吗?那就用上所有的力量去进攻,留下这批‘翠鸟’就是在浪费宝贵的打击力量,24枚炸弹足够干掉两艘航母了!”
  郝东觉最后一句话说到了关键上,如果因为没有派出这24架俯冲轰炸机,最后错过了干掉两艘美国航母的机会的话,谈仁皓肯定会为此后悔一辈子的。
  “战斗机起飞之后,立即让‘翠鸟’起飞。”谈仁皓拿出了香烟,“留下的大队长是谁?”
  “杨勤凯,以前张鼐鼎手下的中队长,现在是第三大队大队长,‘太祖’号战沉之后,他就……”
  “立即去告诉他,我已经没有战斗机给他护航了,能否成功消灭美国特混舰队,就看他们的表现。”谈仁皓懒得听那个汇报情况的参谋唠叨下去,“也许24枚炸弹改变不了历史,但是24枚炸弹可能会改变第一特混舰队的命运。现在,我把舰队里最后的一支力量交给他,让他明白一点,我们只要成功,不要失败!”
  郝东觉瞪了眼那个经验不足的参谋,立即让他去传达了命令。
  十点五十八分,最后一架防空战斗机离开了“长江”号航母的飞行甲板,接着,那批存放在机库里的“翠鸟”被送到了飞行甲板上,勤务人员已经用最快的速度为这批轰炸机挂上了炸弹,装满了燃料。十一点过五分,听完了简报的飞行员来到了飞行甲板上,陆续登上了自己的座机。十一点过八分,杨勤凯中校驾驶的“翠鸟”第一个离开了“玄宗”号航母的飞行甲板。到十一点十五分,24架“翠鸟”全部升空。这批轰炸机没有在舰队上空编队,直接就朝着美国第17特混舰队的方向杀了过去。而此时,第一批返航的侦察机已经到达了舰队上空,正等着航母腾出飞行甲板,好让他们降落。
  也就是说,谈仁皓派出的这一大一小两波轰炸机群之间的间隔只有四十七分钟。可现在的重点并不在这里,谈仁皓对秋耿波与杨勤凯这两人都很了解,他们都是老资格的飞行员了,而且都很出色,根本就不需要为攻击的事情操心。现在,最大的麻烦是,美国的轰炸机会什么时候到来,舰队能否顶过敌人的轰炸!
第十五节
稳重的弗莱彻
  在绝大部分时候,“稳重”这个词都是褒义,第17特混舰队司令官弗莱彻就获得了这样的称赞。可对他来说,现在这个词也许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了。
  在“菲律宾海战”中,弗莱彻少将指挥的“约克城”号航母舰队被编入了第16特混舰队,在偷袭唐帝国第一特混舰队的时候,因为“约克城”号上的一部升降机出了问题,提升战机的速度减半。弗莱彻也因为稳重,而没有立即发动攻击,直到那些轰炸机都被放上了飞行甲板之后,他才派出了轰炸机群,结果比其他的两支航母舰队晚了半小时出击,错过了击沉“长江”号,攻击“玄宗”号的机会。后来“约克城”号也正因为这半个小时的耽搁,没有能够及时的回到防空振兴中去,遭到了唐帝国轰炸机的猛烈打击,虽然没有沉掉,也得回船坞躺上几个月了。为此,弗莱彻差点就丢了小命,可他还是活了下来,而且还没有受到过于严厉的指责与惩罚。
  在“约克城”号遭到重创之后,“黄蜂”号顶替了“约克城”号的位置。随即,美国情报部门截获消息,唐帝国正在策划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或者是加罗林群岛的作战行动(唐帝国的情报机构散布了一些假消息),而且肯定会在年底前后发动。显然,等到“约克城”号修好再出击的话,马里亚纳群岛就落入唐帝国之手了。这座群岛是丢不得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也立即做出了决定,立即重新组建第16特混舰队,并且将由弗莱彻指挥的“黄蜂”号航母编队与海军少将奥布里.菲奇少将指挥“列克星敦”号航母编队组建第17特混舰队。两支舰队的改组工作完成之后,立即就离开了珍珠港。因为弗莱彻少将参加了“菲律宾海战”(表现确实不怎么样),所以由他担任第17特混舰队司令官。
  第17特混舰队的任务就是埋伏在马里亚纳群岛南面海域,掩护群岛的南翼,并且做好支援加罗林群岛的准备(加罗林群岛也为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群岛)。在弗莱彻与菲奇少将看来,这个任务要比第16特混舰队的任务轻松多了。在弗莱彻看来,唐帝国的首要攻占目标是马里亚纳群岛,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加罗林群岛就将不占而溃。所以加罗林群岛受到的威胁并不大。如果唐帝国的目标是马里亚纳群岛的话,那就会从北面的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南下,而不会选择更困难的南线进攻。换句话说,第17特混舰队不大可能首先遭遇唐帝国的舰队,如果第16特混舰队首先遇敌的话,那他们的任务就成了去支援第16特混舰队,负责协助第16特混舰队歼灭唐帝国的舰队。
  实际上,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也正是考虑到第17特混舰队的情况才做出这一安排的。在“菲律宾海战”中,“列克星敦”号航母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在北面与唐帝国的第二特混舰队周旋,因此这支航母编队就实战经验。“黄蜂”号航母的性能比“约克城”号差多了,而且是才从大西洋那边赶过来的,官兵都很疲劳,更无实战经验。因此,分给第17特混舰队的任务要轻得多。相反,由“企业”号与“大黄蜂”号组成的第16特混编队才是这次战役的主力舰队。
  第17特混舰队在到达了预定待机海域(霍尔群岛)之后,立即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而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联系是依靠诺姆温环礁上的美军无线电站进行的,为此,弗莱彻还安排了一艘驱逐舰留在环礁附近,牵了一条电缆到驱逐舰上,如果要发电报回去的话,就由水上飞机把电报内容送过去,然后由留在驱逐舰上的参谋军官发送。弗莱彻确实是个小心稳重的人,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得出来。可最终,稳重绝不代表胜利!
  隐蔽待机十多日,第17特混舰队收到的只是情报,以及新的战役部署,没有让其出击的命令。到一月二日夜,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当时,美国还没有成立太平洋战区)发来了新的战报与计划。因为唐军正在准备进攻阿格里汉岛,美军决定提前发动反击战役,将原本计划用来进攻硫黄岛的陆战队投入到反击战役中去,争取夺回亚松森岛,扭转战局。陆战队将在六日到达,七日发动反击战役。在此之前,两支特混舰队必须要解决掉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活动的唐帝国第三特混舰队,并且寻找隐蔽待机的另外一支特混舰队(美国方面并知道,第一特混舰队也参加了这次的战役行动,而认为第一特混舰队还在修整之中)。由第16特混舰队担任主攻,第17特混舰队必须在四日夜之前机动到关岛东部海域,支援第16特混舰队,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担负起主攻的重任。
  谈仁皓的判断基本上准确,唯一的一点就是,他没有料到,美国人竟然不知道第一特混舰队参战的事情。同样的,弗莱彻与菲奇两人也不知道第一特混舰队参战,而且就埋伏在距离他们不到400海里的地方(两天后,这个距离将缩短到250海里,在第17特混舰队北上的时候,将缩短到200海里之内)。
  接到电报之后,弗莱彻就应该回电,这样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才知道第17特混舰队已经上路了,好安排下一步的行动。问题是,诺姆温环礁上的美军电台出了问题,技术人员花了一天的时间都没有修好,而运送维修电台必须要的零备件的飞机要到四日上午才能到达。到了三日夜,弗莱彻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他让那艘驱逐舰发出了一封极为简短的电报,然后立即率舰队北上。也许,弗莱彻认为这道只持续了不到两分钟的电波并不会带来麻烦,所以他也没有放到心上(实际上,大部分的电波都不会受到重视,唐帝国能够截获的美国军用电报也就不过两成左右,而这其中最多只有四成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当然,弗莱彻也太“稳重”了一点,他完全可以把电文留下,等到电台修好之后再发送,那也延迟不了多久!
  就是这道弗莱彻并不重视的电报把第一特混舰队引了过来。弗莱彻一点都没有想到,“出卖”第17特混舰队的正是他自己,他更不会想到,这封电报带来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当然,弗莱彻的“稳重”还不仅仅这一次。
  天亮前,第17特混舰队已经到了关岛东南面大概250海里的地方(距离第一特混舰队大概300海里)。按照计划,从关岛起飞的两个中队的F4F将在天亮的时候到达舰队上空,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这是由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直接安排的)。因此,弗莱彻也在当时下令,让舰队里的战机先行前往关岛,而两艘航母上仅留下了一个中队的战斗机。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决定极为荒唐,航母没有战机就只是一艘载满了弹药与燃料的运输船而已。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并不荒唐。第17特混舰队的两艘航母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维修了,从其进入太平洋开始,就一直在战备状态。“菲律宾海战”结束之后,舰队仅仅返回珍珠港做了最简单的维护,随后就出发了。更严重的是,舰载航空部队的情况比战舰还要糟糕。
  在“菲律宾海战”中,唐帝国海军航空兵所表现出来的高素质,高能力让美国海军极为震惊。美国海军才参战,而唐帝国的海军已经在战场上磨练了两年多,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海战,那些唐帝国的飞行员都是在激烈的战火中诞生的,他们的能力远超过了美国海军的飞行员。更让美国海军震惊不已的是,唐帝国海军的战机(特别是战斗机)在性能上远超过了当时美国海军标准装备的F4F。在无法立即获得更先进的战斗机(F4U“海盗”已经在试飞了,但没有可能立即装备海军)之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飞行员的素质,增强飞行员的能力。
  在战舰进行简单维护的时候,四艘航母的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飞行员)全都在接受高强度的训练。舰队出发之后,训练仍然没有结束,即使是在第17特混舰队隐蔽待机的时候,训练工作仍然在继续进行。结果,在第17特混舰队接到命令,北上支援第16特混舰队的时候,两艘航母上的大部分战机都需要进行大修,而且飞行员也需要休息。航母上储备的飞机零件基本上都用光了,在航母上修理飞机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飞机送到关岛去接受维修。
  弗莱彻的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舰队要在五日凌晨才赶到关岛东北部海域,而在四日上午让这些飞机先行前往关岛,那么就有十多个小时来维修飞机,并且让已经疲惫不堪的飞行员得到缓气的机会,这也是保持航空部队必须的。当然这也是让第17特混舰队彻底完蛋的一个决定。
  提前返回的战机从八点五十分陆续起飞,因为不需要考虑战机返航的事情,所以两艘航母上的战机到六点四十分的时候全都离开了飞行甲板,分成了四个小规模编队陆续飞往了关岛,而第一批起飞的就是战斗机。这是弗莱彻的“稳重”造成的一个新漏洞。更准确的说,是那些战斗机飞行员急着想去关岛睡个安稳觉造成的,与弗莱彻的关系并不大。
  最后一批美国机群是在九点三十五分离开舰队上空的,而在五分钟之前,那架编号“18”的“鱼鹰”轰炸机就已经来到了第17特混舰队附近,并且在九点三十八分就已经发出了电报。可惜的是,首先离开的是战斗机,而不是轰炸机,而且美军飞机的航向与唐帝国侦察机的航向根本就不一样。
  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原先确定在天亮前到达第17特混舰队上空的那批F4F根本就没有找到第17特混舰队,在海上飞散了,结果在七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关岛的美军指挥部才知道这一消息,立即就派出了第二批F4F按照正确的航线前去与第17特混舰队会合。结果,这批飞机又差点迷航(F4F的导航系统备受指责),直到在半路上看到飞往关岛的那些舰载飞机的时候,这才找到了前往第17特混舰队的正确航向。这批F4F只有36架(此时关岛就只能派出这么多的战斗机了),而第一批到达第17特混舰队上空的12架F4F是在九点三十六分到达的!
  此时,那架“鱼鹰”已经飞到了距离美国舰队不到3海里的地方,而且为了判断舰队的规模(主要就是确认是否有航母,有多少艘航母,这是最重要的),飞机降低到了云层下放,高度大概800米左右。这是去送死的行动,飞来的那批F4F都要降落补充燃料,而“鱼鹰”就正好暴露在了这批战斗机降落航线的对面。立即就有四架F4F发现了这架“不明”战机,随即就杀了上去。
  “鱼鹰”是在九点四十一分被击落的,而当时导航员刚判断出舰队的规模,电报只发出了一半,最后一部分关于护航战舰的电文根本就没有发出去。
  “鱼鹰”拖着黑烟坠落的时候,美国舰队的防空警报也响了起来,可警报声仅仅响了两分钟就结束了,舰队也没有进入防空战备状态。命令是弗莱彻亲自下的,原因很简单,担任防空作战的参谋认为被击落的是一架之前走散了的F4F,而不是敌机!
  从此也能看出美国海军在参战的时候,很多官兵的素质都不怎么样。而这也绝不是第17特混舰队犯的第一个错误,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错误!
第十六节
错过的机会
  第17特混舰队错过了一次极有可能转败为胜的机会(也仅仅是推测,无任何站得住脚的论据)。如果当时第17特混舰队拉响防空警报,解除无线电静默,立即让战斗机起飞,并且抓紧时间让赶来增援的36架F4F补充燃料,重新升空,舰队也迅速的转入防空阵型的话,那么第17特混舰队还是有希望的。
  弗莱彻做出的决定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解释,“鱼鹰”与F4F的差别实际上很大。首先“鱼鹰”比F4F大得多,其次,采用的是鸥型翼,而美国采用鸥型翼的是F4U,而当时F4U还没有服役呢。美国飞行员,还有战舰上的了望员凭什么将两种外形差别极大的战机混淆?当时,不管是唐帝国还是日本海军都绝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且,最关键的是,唐帝国海军战机机翼上的徽章与美国战机机翼上的徽章(当时美国海军战斗机还是旧式涂装,与日本的很相识)有很大的区别,而战斗机飞行员的视力都是一等一的好,这么重要的识别标志竟然没有看出来。
  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当时舰队的无线电军官(负责监视舰队附近的无线电活动)竟然没有注意到那架战机发出的电波。更可笑的是,弗莱彻这个少将竟然根据一条无法证实的消息来做出一个决定舰队生死的决定。当然,还有太多的事情是无法解释的了。比如说,在当时舰队稍微加强一点防空力量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可弗莱彻却没有这么做。
  那名驾驶F4F击落“不明飞机”的战斗机飞行员一踏上“列克星敦”号航母的飞行甲板就被两名陆战队士兵带到了禁闭室,然后被关了起来,准备在战役结束后送去接受询问。弗莱彻下令一艘驱逐舰去飞机坠落的地点寻找幸存飞行员,结果这艘驱逐舰在那片海域转了半个小时,没有任何发现。
  随后,F4F开始降落,因为每艘航母都只留了12架战斗机,所以航母上的机库,飞行甲板都腾了出来,航母上很“空旷”,有足够的空间接纳这些战斗机了。弗莱彻并没有下令让战斗机起飞,而是继续让舰队按照预定航线前进。
  弗莱彻的这些决定都非常的反常,让人费解。依当时的情况来看,弗莱彻的这些决定的一个基础就是,第17特混舰队并没有暴露,而且他坚信,唐帝国的第二特混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北面海域,根本就不会有唐帝国舰队出现在这附近。
  实际上,弗莱彻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或者说这些错误的责任并不在他的身上(这实际上成为了后来弗莱彻没有上军事法庭的最重要的原因)。在第17特混舰队出发的时候,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判断唐帝国只有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三特混舰队参战,在“菲律宾”海战中遭到重创的第一特混舰队并没有参战。而当时,一艘在马里亚纳群岛西北方向上活动的美国潜艇曾三次差点捕捉到一支庞大的舰队(正是第二特混舰队),而在最后一次擦身而过的时候,这艘潜艇将电报发了出去,时间是三日下午。这封电报很快就被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收到,随后就发到了第17特混舰队。弗莱彻据此判断唐帝国第二特混舰队不在附近并没有错,同时,他也不可能知道第一特混舰队就埋伏在距离关岛不到200海里的地方。再结合第一批前来第17特混舰队的F4F在半路走散,以及当时第17特混舰队无法与这批驻关岛的战斗机做直接联系(一直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等因素,弗莱彻相信那不是敌机,很有可能是一架F4F也是有理由的。
  如果一定要追究弗莱彻的责任的话,那么这名美国海军少将最大的责任就是严重缺乏一名舰队司令官应有的警惕性,以及在作战行动中过于谨小慎微,而不敢大胆的猜测,做出果断的判断与决策吧。这实际上更应该归纳于能力,而不是责任。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第17特混舰队还没有失去最后的一丝机会,这个机会就是那架发现了第一特混舰队的“卡特琳娜”式海上巡逻机,可这个机会最后却丧失在了关岛美军指挥官的手里。
  “卡特琳娜”被击落的时候,已经把发现第一特混舰队的电报发了出去。这条电报也没有发完,可其中有至关重要的一句,那就是在发现的敌舰队中有航母。这一条消息就足够让任何一名指挥官做出进攻的决定了。关岛美军航空司令部是在九点五十三分拿到电报的,而且,美军指挥官也做出了决定,可这却是一个很荒谬的决定:立即安排附近的另外一架侦察机去核实,而不是立即派遣轰炸机群发动攻击。
  第一特混舰队当时有一个漏洞,那就是没有立即扩大防空战斗机的巡逻范围(实际上当时最主要的是组织进攻,而不是防御,实际上舰队当时也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谈仁皓后来并没有因此受到指责,反而得到了嘉奖)。那架收到了基地命令的侦察机就在第一特混舰队北面大概75海里的地方巡逻。十点十五分,这架水上飞机发现了前方正在高速航行的舰队,还有正在陆续升空的轰炸机。两艘顶风航行的航母,还有舰队上空密密麻麻的轰炸机简直太好辨认了。这架海上巡逻机在五海里外就看清楚了舰队。可飞机上的电台出了问题,无法发出信号。水上飞机立即掉头返航(也不知道美国飞行员在想什么,如果换了同样的情况,唐帝国的飞行员肯定会一直跟着舰队的),飞机上的通信员(水上飞机的机组成员是五人)在十点三十五分修好了电台,并且立即发出了电报。此时,这架水上飞机距离第一特混舰队已经有八十海里之遥了,因此舰队的无线电探测装置没有发现这束电波(就算发现了也不会受到重视的)。
  关岛美军指挥官这次没有再犹豫了,立即就下令让轰炸机准备起飞,同时还把电报转发给了第17特混舰队。可当时从第17特混舰队赶来的第一批舰载战机已经到达了关岛上空,正在陆续降落到安德森机场(当时关岛上的轰炸机都部署在这个机场,而另外一个野战机场平时不驻扎轰炸机,因为没有配套的弹药与燃料补给设备),跑道被占用了,根本就无法让轰炸机起飞。虽然机场指挥塔台已经尽量与这些正在陆续降落的战机联系,让他们先在机场上空盘旋,可舰载战斗机用的无线电频道与岛上机场的频道并不一样。结果,直到十一点过,在前两批舰载机降落之后,挂上了炸弹的轰炸机才陆续起飞。还有一点相当重要,这批轰炸机没有战斗机的掩护,部署在关岛的战斗机全都派出去了,而从塞班岛上起飞的战斗机根本就无法飞到第一特混舰队的上空。
  弗莱彻在十点四十三分拿到了电报,这次,他没有任何的迟疑了,立即命令所有的战斗机都紧急升空,舰队转入防空队形,并且开始加速。但是现在已经太晚了,他只剩下了最后四十分钟的准备时间,甚至还不到四十分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