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78

  六月二十一日,后勤装备处与情报局联名向司令部与总参谋部提交了《主力舰性能与战术规划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两个部门都认为,现装备的三百五十毫米主炮能够在常规交战距离内(八千米到一万五千米)对付包括“长门”级在内的,日本的所有在役主力舰。另外,“长江”级的防护能力在常规交战距离内能够有效的防御十四英寸穿甲弹,对“长门”级使用的十六英寸穿甲弹的防护区间则大幅度缩水。
  最重要的是,两个部门都一致认为,准备用于“皇帝”级战列舰的四百毫米主炮能够对付日本的所有在役主力舰,却不能对付正在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要对付“大和”级战列舰,要么提高倍径,开发新式穿甲弹,要么采用更大口径的主炮。另外,“皇帝”级战列舰的防护能力对“大和”级使用的四百六十毫米主炮的有效防护区间将非常狭窄,几乎难以抵挡“大和”级战列舰发射的穿甲弹!
  正是根据这份报告,帝国海军迅速启动了四百毫米主炮的改进,与新式主炮的研制工作。
  六月二十五日,陈锦宽以帝国海军总司令的身份下达了海军“集训令”。
  这是仅次于“战备令”的海军内部动员令,按照该命令,所有休假暂时取消,正在休假的海军官兵必须在十五日内返回所在部队;舰队三分之一的战舰将处于战备状态,并且轮流出港巡逻;海军司令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遣各舰队,乃至各战舰执行临时任务;海军警备舰艇按照战前标准,在划定海域内进行高强度巡逻。
  也就是说,“集训令”不仅仅是用来加强训练的动员令,还是用来防范战争的动员令。
  六月的最后一天,海军后勤装备处向四家承担“皇帝”级战列舰建造工作的造船厂发去了新的建造进度计划书,要求四家造船厂务必在年底之前完成建造工作,同时做好在年底,最迟不过下年度一月份开工建造新战列舰的准备工作。
  此时,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已进入舾装阶段,进度最快的“太祖”号已完成了近一半的舾装工作。如果江南造船厂采用两班工人轮换施工的话,完全有能力在十二月底之前将这艘战列舰交付给海军,甚至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服役前的检查与测试工作。
  七月七日,注定将被栽入帝国海军史册的一天。
  当天上午,一份由陈锦宽起草,有两位前任海军元帅,二十八名退役海军将领,以及五十四名现役海军将领联名递交的《海军紧急咨文报告》被送到了帝国内阁首辅萧鼎昆的办公桌上,并且被放在了最为显眼的位置上。
  几乎同时,该文件的副本也放在了帝国议政院军事委员会,以及海军委员会两位首席委员的办公桌上。
  在这份文件中,陈锦宽着重阐述了帝国海军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身实力的欠缺。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要求获得用来建造新式战舰的特别经费。
  主要的问题不在萧鼎昆那里,而在帝国议政院。说白了,特别经费也属于政府财政预算,如果没有议政院的批准,萧鼎昆就无法改动政府财政预算,更不可能随意支出早已确定的财政经费。
  当日,陈锦宽也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前往帝国京城,向首辅与议政院做口头报告。
  简单的说,就是前去“游说”内阁与议政院,为争取特别经费做最后的努力。
第十章
简单决定
  帝国海军的一系列反常举动根本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或者说,外界根本不知道帝国海军正在积极备战。
  来到元帅官邸后,白佑彬才知道,陈锦宽又要去京城了。
  “坐吧,吃过晚饭了吗?”
  “刚吃了。”白佑彬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元帅,你要出差?”
  “对,也算是出差。”陈锦宽微微一笑,将咖啡杯放在了白佑彬面前的茶几上。“今天,我刚向内阁与议政院递交了《海军紧急咨文报告》。所谓趁热打铁,我要立即去京城,向首辅与议政院的几个重要议员当面阐述海军的困境,努力争取到特别预算,为新战舰的建造工作铺平道路。”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他已经在严国荣那里了解到了建造第二批主力舰的事情。
  “皇帝”级开工建造之后,帝国海军就用陈锦宽要来的秘密经费,委托江南造船厂开始了下一级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当时有两套方案,一是全新设计,二是在“皇帝”级的基础上改进。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帝国海军只能将重点放在后者上。毕竟“皇帝”级本身就是全新设计的战列舰,而且在设计中留有改进余地,性能还能进一步提高。同时,海军也没有前者,仍然分了一笔经费出来,让江南造船厂启动了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一年后,江南造船厂就提交了改进设计方案。
  实际上,就是当初江南造船厂用来竞争“皇帝”级的第二套方案。
  在该方案中,因为有了功率密度更高的锅炉,以及体积更小的蒸汽轮机,所以战舰的长度可以适当缩短,并且将“皇帝”级的两根烟囱合在一起,从而缩短主装甲带的长度,在不减轻装甲重量的情况下,提高装甲厚度。只是,缩短后的舰体会增大航行阻力,因此除非能够使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提高百分之十五以上,不然战列舰的速度会有所降低。除此之外,新式战列舰的其他指标与“皇帝”级相差不大。
  在江南造船厂正式提交的设计规划中,动力系统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新式战列舰的速度仍然能够达到“皇帝”级的水平,甚至比“皇帝”级略有提高。另外主装甲带的倾斜角度提高到了二十度,在采用同等厚度的装甲情况下,防护能力提高至少一成。主炮也计划采用身管加长到了五十五倍径的七十一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在采用重达一千二百五十公斤的重型穿甲弹的情况下,穿甲能力比“皇帝”级的主炮提高至少两成。
  可以说,这些设计指标完全符合,甚至大大超过了海军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除了主炮的设计工作比预期的慢了一些之外,其他的所有技术都是成熟的,不存在拖延建造进度的问题。
  可问题是,帝国海军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建造这种战列舰。
  这件事情也不得不搁置了下来。
  到今年,局势明显恶化,海军军费有所增加,可仍然不足以建造另外四艘战列舰。虽然按照绝大部分人的估计,到七十二年,萧鼎昆肯定会继续增加海军军费,让海军有足够的资金订购四艘新式战列舰。问题是,能够拖到下一财年吗?
  也就是说,要想在今年年底开工建造新式战列舰,就必须有一笔启动经费。
  这就是陈锦宽提交《海军紧急咨文报告》的原因。议政院的议员可以不把新式战列舰当一回事,可是海军元帅不能不把新式战列舰当一回事。
  “这次去京城,恐怕又要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了。”陈锦宽摸了摸额头,有点身心憔悴。“今天我叫你来,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元帅……”白佑彬有点无语,他仅仅只是个海军上尉,有什么发言权?
  “我不是问你海军规划的问题,也不是新式战列舰的问题。”陈锦宽也意识到白佑彬会错意了。“下个月,江南造船厂就将向海军交付‘太祖’号战列舰。”
  “这么快!?”白佑彬猛的一惊。
  “不是正式交付,是我们要求提前交付的。”陈锦宽微微一笑,“全部建造工作大概要持续到十月份,我们不想浪费这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准备在基本舾装工作完成后,就先行接收战舰,并且展开训练工作。这样,正式交付之后,‘太祖’号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能形成战斗力,比以往缩短了至少一个半月的时间。同样的,另外三艘战列舰也都照此安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年底的时候,四艘战列舰都将形成战斗力。”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这才明白了过来。
  历史上,帝国海军经常这么做。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战列舰都在正式完工之前交付海军,让海军官兵上舰训练。
  “在原先确定的安排中,‘太祖’号与‘太宗’号都将分配给东洋舰队,‘仁宗’号与‘宣宗’号将分配给南洋舰队。只是‘宣宗’号的建造进度比预期的慢了大概半个月,所以‘太祖’号将分配给南洋舰队,‘仁宗’号则分配给东洋舰队。”略微停顿了一下,陈锦宽说道,“江洪波已经推荐罗清远上校出任‘太祖’号舰长,我与卫延年都没有反对意见,如果不出意料的话,罗清远在晋升为海军准将之后,将前往接受‘太祖’号战列舰。另外,江洪波提交了其他主要军官的推荐名单。”
  听到这,白佑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显然,这事与他有关。
  “在枪炮长的推荐人中,你名列第二。”陈锦宽微微一笑,说道,“不是江洪波认为你的能力不够,而是觉得你更适合留在舰队司令部。不管怎么样,他都亲自为你提交了晋升申请。如果留在舰队司令部,你将成为高级参谋,而且很有可能在舰队参谋部作战司担任副职。对任何一名你这个年纪的军官来说,这都是一个诱人的职务。要知道,帝国海军有六成将领来自舰队参谋部作战司,而且几乎都担任过高级作战参谋。”
  “元帅,没有别的选择了吗?”白佑彬吞了口唾沫,抵挡住了这个诱惑。
  “当然还有,如果去‘太祖’号担任枪炮长,你也能获得晋升。”稍微停顿了一下,陈锦宽又说道,“相对而言,到战列舰上服役是通往高级将领的毕竟之路。可以说,除了严国荣那样的技术军官之外,帝国海军任何一个将领都有在战列舰上服役的经验,而且几乎都担任过战列舰的舰长。枪炮长又是最容易晋升为舰长的主要职务,据我所知,有一半的舰长都是学枪炮出身的,而且都在战列舰上担任过枪炮长,或者专管枪炮的大副。因此,对你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你要知道,如果选择这条路,除非你做出杰出贡献,或者有特殊原因,你将在战列舰上至少服役五年,甚至八年,然后才有机会调回舰队司令部,或者海军司令部。对任何人来说,不管是五年,还是八年,都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在此期间,你在舰队司令部会有更多的晋升机会。”
  听到这,白佑彬也不禁有点犹豫。
  陈锦宽很“负责”,对两者分析得非常清楚。如果要对两条发展轨迹做一个简单说明,留在舰队司令部就像是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航行,不会有危险,不会有离奇的遭遇,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前往战列舰上服役,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前进,不但是考验,还是锻炼,而且存在着风险。
  “另外,我跟罗清远谈过。”陈锦宽拿起了特制香烟,“他对你也比较赏识,而且很赞成你在‘秋波’号驱逐舰上搞的那套训练。罗清远也是学枪炮出身的,与你一样,是他那一届毕业学员中的状元。他对海军炮战战术非常了解,能够得到他的赞同,足以证明你的能力。”
  “元帅,需要我现在做出决定吗?”
  “怎么,很难决定吗?”陈锦宽笑了起来,“你不用现在做出决定,想好后,你可以去找卫延年参谋长,他会帮你安排的。只不过,如果你能在现在做出决定的话,我可以亲自帮你安排。”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元帅,罗清远上校是一个比较容易相处的人吧?”
  陈锦宽耸了下肩膀,笑着说道:“你见过他之后,就知道他是不是了。”
  “好吧,那我决定了。”白佑彬没再犹豫,“既然能够得到上校的赏识,相信他不会为难我。”
  “真的决定了?”
  白佑彬点了点头,神色很是坚定。
  “很好,我现在就给卫延年打电话。”说着,陈锦宽站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略微迟疑了一下,陈锦宽加快脚步走了过去,拿起了话筒。
  “对,我是……确定吗?……很好,我马上过来。另外,让参谋长,还有其他重要军官,以及江洪波上将立即到我的办公室去……让船在码头上等着,处理完这件事后,我们立即出发。”
  在陈锦宽放下话筒的时候,白佑彬也站了起来。
  “跟我去办公室。”陈锦宽快步朝门边走去,“看来,我要明天才能出发去京城了。”
  肯定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这么想着,白佑彬跟着陈锦宽离开了元帅官邸。
第十一章
推波助澜
  严国荣最后一个进来后,陈锦宽立即让副官小李去关上了门。
  此时,来到元帅办公室的,除了白佑彬熟悉的那几个人之外,还有一个皮肤白皙,身材消瘦,面无表情,看上去冷冰冰的中年人。
  “你也来了?”严国荣坐到了白佑彬旁边。
  白佑彬点了点头,朝那个不认识的上校看了过去。
  “雷霄霆,情报局的。”严国荣压低了声音,“别看他只是海军上校,却是海军司令部第三号实权人物。没有必要的话,最好离他远点。另外,千万别去招惹他,不然的话,你将吃不了兜着走。”
  “有这么严重吗?”
  严国荣冷冷一笑,用更低的声音说道:“听说,他手里掌握着每一个海军军官的绝密资料,他甚至知道每一个海军军官什么时候回家,喜欢喝什么酒,喜欢抽什么烟,一个月与老婆同床几次,有没有外遇,以及在外面养了几个情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