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578

  白佑彬吐了吐舌头,没再跟严国荣开玩笑。
  “大家都到了,我们开始吧。”陈锦宽的声音有点沙哑,神色也很疲惫。“上校,你先介绍情况。”
  “这是我们刚刚收到的情报,初步证实,该情报的可靠性接近百分之百。”说着,雷霄霆站了起来,将文件副本分发到了每一个在座人员的手上。“两天前,一艘美国新式战列舰在纽约海军造船厂铺设了第一块龙骨,文件中附有相关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我们还无法判断出到底是战列舰,还是巡洋舰,但是建造这艘战舰的是五万吨级船台,另外从龙骨的大小上,可以大致判断出是一艘战列舰,而且其标准排水量在四万吨左右。”
  众人都在仔细的看着手上的文件。
  照片很模糊,一看就知道拍摄手段非常隐秘,而且采光不太理想。白佑彬怎么都没能看出个名堂来,他真不明白,情报局的分析专家是怎么根据这张模糊的照片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的。
  “上校,你是说,美国开工建造了第三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卫延年打破了沉默。
  “准确的说,不是第三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说着,雷霄霆示意众人把文件翻到照片后面的一页。“从龙骨铺设的情况来看,该战列舰衍架间的距离明显比‘北卡罗来纳’级窄,如果采用与‘北卡罗来纳’级相似的动力设备,其总长应该比‘北卡罗来纳’级短一些。另外,我们的情报人员还设法搞到了纽约造船厂的采购清单,就在文件的后面。”
  众人立即翻到了文件的那一页。
  “从订购的锅炉、蒸汽轮机以及第一批钢板的数量来看,这肯定是一艘战列舰,而且是一艘全新的战列舰。”稍微停顿了一下,雷霄霆又说道,“十分不幸的是,美国这次准备开工建造的不是两艘,而是四艘。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昆西伯利恒钢铁厂(实为造船厂)、纽波特造船厂与诺福克海军船厂的五万吨级船台都已准备就绪,随时有可能开工建造这种新式战列舰。”
  说到这,几乎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极为严峻了。
  毫无疑问,之前帝国海军情报局对“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推测是正确的。
  《伦敦海军条约》签订之后,战列舰的吨位与主炮口径限制被大大放宽。相对而言,提高主炮口径更容易一些,而要提高战列舰的吨位,就需要重新设计。因此,美国首先建造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以应对新国际局势的需要。在建造“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同时,完成新式战列舰的设计。
  现在开工建造的,肯定是全新的战列舰。
  因此,该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很有可能达到四万五千吨,比“北卡罗来纳”级多出了八千余吨!
  “上校,有相关的评估吗?”陈锦宽放下了手上的文件副本。
  “具体的评估结果还没有出来。”雷霄霆仍然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仿佛他不会有任何情绪波动一样。“只是,按照我们的初步估计,如果该型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四万五千吨,要么保持‘北卡罗来纳’级的火力,全面提高防护水平,要么保持‘北卡罗来纳’级的防护水平,用增加第四座炮塔的方式提高火力。至少,就我们现在掌握的情报,美国没有研制更大口径主炮的计划,也没有相关的项目。”
  “也许,美国工程师会采用折中的设计方式。”严国荣在旁边加了一句。
  “也有这种可能,另外从我们对该型战列舰的长度判断来看,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第四座炮塔。所以,我们的判断更倾向于加强防护,并且提高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使其达到‘北卡罗来纳’级的速度。另外,该型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很有可能没有达到四万五千吨,甚至没有达到四万吨。”
  “难道,又是应急方案?”江洪波很是疑惑。
  雷霄霆微微点了点头。“虽然美国拥有能与我们媲美的舰艇建造与设计能力,但是我们至今都没有能够设计出达到《伦敦海军条约》规定的新式战列舰,以此推断,美国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类似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可是,美国有必要建造两级类似的战列舰吗?”江洪波不依不饶的追问了一句。
  “为什么没有必要?我们不是正在设计与‘皇帝’级类似的战列舰吗?”雷霄霆的回答也毫不客气。“与我们的‘皇帝’级一样,‘北卡罗来纳’级也存在设计缺陷,如果仅仅是小范围改动,将非常不划算,毕竟战列舰不是马车,不是想造多少就造多少的。针对‘北卡罗来纳’级的设计缺陷,在更强大的战列舰完成设计之前,美国完全有可能建造一级比‘北卡罗来纳’更优秀,却没有完全达到条约限制的战列舰,以此来弥补海军实力上的欠缺。”
  “上校说得没错。”卫延年开口了,“现在我们与日本的关系十分紧张,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美国政府不可能不明白,美国也不可能避免战争的影响。因此,美国完全有理由加快新式战列舰的建造速度,扩大建造规模。”
  到此,关于美国新式战列舰性质的争论结束了。
  如果说,在帝国海军的眼里,日本只是跳梁小丑的话,美国就是重量级的对手。甚至可以说,现今世界上,唯一能够让帝国全力出手的就只有美国!
  “元帅……”卫延年略微迟疑了一下,“这份情报相当关键,只是……”
  “你是说,由我们提交给内阁与议政院的话,没有多少说服力?”
  卫延年点了点头。毕竟,这是海军情报局获得的情报,即便是真实可信的,即便会受到萧鼎昆的重视,在议政院那帮大老爷们的眼里,仍然会认为这是帝国海军为了获得特别经费打出的王牌。到时候,这份情报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陈锦宽也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朝雷霄霆看了过去。
  “我已经下令,让我们在美国的谍报人员设法将这份情报送给帝国情报局的特工。”雷霄霆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神色,“当然,他们会做得非常隐秘,会让情报局的特工认为这是线人提供的情报,而不知道是我们在暗中安排的。”
  听到这,陈锦宽与卫延年都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白佑彬也对上校情报局长刮目相看,雷霄霆不但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并且能够对情报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还有非常清楚的大局观,知道在特别情况下采用特别手段达到目的。显然,严国荣对这个情报局长的那番“评价”绝不是空穴来风。
  “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元帅,你要不要过几天再去京城?”卫延年这番话的意思是,等到萧鼎昆打来电话后,陈锦宽再去游说议政院。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他也正好想到这。
  “没这个必要。”雷霄霆再次站了出来,“如果不出意料的话,首辅会在明天喝早茶的时候看到由帝国情报局提供的这份情报。如果元帅能够尽快赶去的话,还会给首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我们争取特别经费有更大的帮助。”
  “看来,上校把需要考虑的都考虑到了。”陈锦宽立即笑了起来,“那好,我等下就出发。上校,你什么时候能将详细的分析报告给我?”
  “很快,保证在元帅上船之前送过来。”
  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这样的话,我这一趟是十拿九稳了。好吧,我们就谈到这。延年,你先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吧。对了,雷上校,等下你把报告直接送到船上,不用过来了。”
  在陈锦宽说完后,众人纷纷起身告辞。
  离开司令部的时候,众人才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白佑彬与严国荣都有点兴奋过头,哪有半点睡意。没等白佑彬开口,严国荣就打电话把副官从床上叫了起来,让副官去弄点小吃。随后,他就叫上白佑彬去了自己的办公室。显然,两人都想好好讨论下美国新式战列舰的性能。
第十二章
奋起直追
  雷霄霆获得的情报很快得到了证实,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工建造的正是美国海军“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首舰“南达科他”号,二号舰“马萨诸塞”号(实为三号舰)也于本月的二十日在昆西伯利恒钢铁厂开工,三号舰“印第安纳”号(实为二号舰)将于年底在纽波特造船厂开工,四号舰“阿拉巴马”号也计划于下年初在诺福克海军船厂开工建造。
  如同情报部门分析的一样,“南达科他”级也是美国海军的“应急方案”。
  该级战列舰的主要性能指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伦敦海军条约》的上限,采用的仍然是“北卡罗来纳”级的MK6型主炮,装甲防护在“北卡罗来纳”级的基础上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速度比“北卡罗来纳”级略有降低。总体来说,这仍然是一艘“条约型战列舰”,其综合性能并没有本质的提高。
  不过,这也足够让帝国内阁与帝国议政院的“大老爷们”产生如坐针毡的感受了。
  毫无疑问,四艘皇帝级战列舰无法保证帝国海军在任何一个战场上拥有不亚于敌人的实力。特别是在德国与土耳其这两个传统盟国“不争气”的情况下,四艘新式战列舰无论如何也不足以对付所有敌人。
  当时,英国海军已经确定将建造五艘“超条约型”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装备十六英寸主炮的新型战列舰(即“狮”级)也正在设计之中。即便日本海军两艘装备了十六英寸主炮的“长门”级战列舰对帝国海军的威胁不大,可是随着两艘“大和”级入役,帝国海军将处于绝对劣势。意大利海军“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前两艘即将建成服役,后两艘也正在抓紧建造。法国海军“黎塞留”级战列舰的首舰已经下水,明年就能服役,后续两艘的建造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加上美国海军之前的两艘“北卡罗来纳”级,以及新建的四艘“南达科他”级。帝国海军在未来两年之内要面对敌人总共十七到十九艘新式战列舰的威胁!
  就算把两艘“长江”级算上,仅仅只有六艘新建战列舰的帝国海军将难以招架!
  如同陈锦宽所预料的一样,他没有费多少口水,萧鼎昆就批准了海军的扩军计划,同意海军在年内向造船厂下达新式战列舰的建造合同。
  问题是,特别军费必须经议政院批准,才能下拨给海军。
  这次,萧鼎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政治家就是政治家,萧鼎昆没有急于将到手的“重磅炸弹”丢出去。
  在陈锦宽到了京城后,他先带着海军元帅去见了议政院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岑泽辛议员。在取得了军事委员会的支持后,萧鼎昆与陈锦宽又去拜访了“民业党”党魁柳承雄,然后由柳承雄做介绍,分头与几名“民业党”的重要议员进行了接触。
  打下基础后,萧鼎昆才让陈锦宽将《海军紧急咨文报告》递到了议政院。
  结果可想而知,当一半以上的议员已经打了“预防针”,另外一批议员在听完陈锦宽的报告之后,也倍感惊讶的情况下,《海军紧急咨文报告》以绝对多数的支持票获得通过,而且结果远远超过了陈锦宽的预料。
  议政院不仅批准了本财年四艘战列舰的采购要求,还通过了下一财年的造舰计划。
  也就是说,根据新式战列舰的建造价格,海军在七十二年可以采购六到八艘战列舰,以充实海军军力!
  显然,对即将面临生死考验的帝国海军来说,这无疑是“大赦令”。
  当然,好消息也不只这一条。
  在陈锦宽计划继续建造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时候,早已做好准备的江南造船厂提交了新一级战列舰的完整设计方案,即“皇帝”级(乙型)。该设计方案缩短了“皇帝”级的舰长,从而增强了防护;采用功率提高了一万马力的新式动力系统,保证了战舰的速度;主炮与“皇帝”级一样,改善了副炮配制。
  可以说,“皇帝”级(乙型)与美国海军的“南达科他”级非常类似。
  对帝国海军来说,“皇帝”级(乙型)的采购价格并不比“皇帝”级多多少,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陈锦宽回到舟山海军司令部之前,卫延年与严国荣就拟好了采购合同。
  七月底,在陈锦宽签署了该合同之后,海军立即向四家造船厂下达了建造任务:立即开工建造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
  此时,白佑彬已经来到了江南造船厂,准备接收未完全建成的“太祖”号战列舰。
  虽然站在舾装码头上无法完全感受到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四万吨的超级战舰的威武英姿,但是对仅仅在“青海湖”上实习了几个月的白佑彬来说,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内与一艘长度超过两百米的战舰“亲密接触”。
  相对而言,只剩下了舰体的“青海湖”号算得了什么?
  在她的面前,就连南洋舰队旗舰“长江”号也是小巫见大巫。
  “少校们,感觉不错吧?”
  长出了口气之后,白佑彬朝旁边的海军准将点了点头。
  罗清远,四十二岁,河北沧州人。虽然按照帝国海军的传统,战列舰舰长一般都是上校军官,但是一般情况下,新式战列舰的首任舰长都是海军准将。另外,能够以准将身份出任战列舰舰长,也表明该人今后前途无量。
  几天相处,白佑彬发现,罗清远身上有很多帝国海军的“传统”。
  比如:特别爱整洁,做事一丝不苟,平时不苟言笑,自律性非常强,且对下属要求极为严格。当然,罗清远不会缺少海军的另外一个特征:护短。
  “长官,我们真是不虚此行啊!”
  发出感慨的是戴秉国少校,他是“太祖”号的航海长。
  按照传统,新战舰服役之前,除了需要一名能力出众的舰长之外,还需要配套的必要军官,即航海长、轮机长、枪炮长等等。这些人将与舰长一起组成战舰的指挥班底,然后在此基础上招募其他岗位的官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