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578

  到帝国海军杀入加勒比海的时候,船闸附近驻扎了一个营的美军警备部队。
  随后,警备力量提高到了一个加强营的水平。如果不是周围的环境过于糟糕,没有办法扩建军营,美军很有可能继续加强警备力量。
  当然,一个加强营有六百余名官兵,已经不算少了。
  该部队的首要任务是守住船闸,如果确实守不住,则要在最后关头炸掉船闸,阻止敌人的舰艇进入庞恰特雷恩湖。
  当时,美军已经在船闸的关键部位安放了爆炸装置。
  引爆器直接连接到了船闸控制中心,也就是警备部队指挥中心。只需要压下电闸,买方在船闸各个关键部位的上千公斤烈性炸药就将引爆。
  而控制中心附近有三道警戒线,别说人,就算是老鼠都别想溜过去。
  按理说,这样的警戒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几乎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问题是,此次美军要面对的是一群在战场上奋战了六年,身经百战的侦察兵。而早在五年前,这批侦察兵就在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战斗中,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了其强悍的战斗力。随后,又在瓜岛争夺战中让美军作战部队闻风丧胆。至今,第五大队都没有输掉一场战斗,他们更不会在这个时候败下阵来。
  随着一阵冰冷的海风吹过,几个埋伏在暗处的哨兵被悄无声息的干掉了。
  一阵异响之后,几个黑影迅速从船闸北面的沼泽地里爬了起来,以飞快的速度冲到了船闸的附近,并且再次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船闸的南面,同一幕也正在上演。那些自以为隐蔽得很好的美军哨兵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消灭掉了。
  趁着美军机动巡逻部队经过的间隙时间,十多名身着夜间作战服的侦察兵冲进了船闸的控制中心。在几次微弱的闪光,以及沉闷的枪声之后,船闸控制中心内再次恢复了平静。此时,已经有数十名侦察兵控制了船闸的各个重要地点。
  当美军机动巡逻部队再次绕回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已经是微声冲锋枪的弹雨了。
  前后仅仅十分钟的时间,五十名侦察兵就控制了船闸。而此时,距离船闸不到五百米的美军营地里的士兵还在睡梦之中。
  随着一道无声的电波划破夜空,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海面战舰上,灾难无情的降临了。
  突然,猛烈,且非常短促的炮击让营地内的数百名美军在睡梦中见了上帝,而侥幸逃过劫难的美军官兵还没有能够冲出营地,就被一颗颗子弹射中,倒在了营地外的沼泽地里。
  此时,针对新奥尔良的炮击正在进行之中。
  在守卫船闸的部队没有发出消息的情况下,驻扎在新奥尔良的美军根本就不知道船闸已经被占领了!
  十一点十五分,船闸东面的两扇大铁门缓缓打开,四艘驱逐舰以两两并排的方式缓缓的驶入了船闸。秦孝东就在前方左侧的那艘驱逐舰的舰桥内,当他看到那些趴伏在船闸两侧的侦察兵时,也不得不心生感叹。幸亏,这些侦察兵都是帝国军人!
  当铁门再次关上的时候,船闸内的海水顺着排水口迅速流入了西面的湖泊。
  使船闸内的水位与湖泊的水位相同,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此期间,船闸内的驱逐舰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万幸的是,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而且没有受到任何袭击。
  在此期间,彭鸿飞亲自率领五十名侦察兵登上了为首的二艘驱逐舰。
  当四艘驱逐舰驶出船闸之后,西面的二扇大铁门迅速合上。此时,要为船闸内注水,以便让跟在后面的拖船进来。因此,大概要二个小时之后,负责拖带战列舰的八艘拖船才能进入庞恰特雷恩湖。
  首先进入的四艘驱逐舰没有留下来,而是迅速向西而去。
  按照计划,彭鸿飞将在这个时候带着侦察兵去完成侦察任务,确定美军在港口内的防御部署情况,然后登上“澳大利亚”号战列舰。等到拖船赶来的时候,他们必须为迎接海军官兵,以及拖带战列舰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其实,到这一步,包括秦孝东在内的大部分官兵都认为行动已经成功了一半。
  舰队的炮击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美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南面的舰队身上。另外,在猛烈的炮击下,大部分美军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活命,而不是留意北面庞恰特雷恩湖内的情况。
  虽然舰队没有炮击新港,但是驻扎在“澳大利亚”号上的美军基本上都撤到了岸上去。
  更重要的是,美军压根都不会想到,帝国海军会派出一支连一百人都没有的侦察部队来“偷”走重达数万吨的战舰。可以说,帝国海军抢走了自由女神像,并不会让任何美国人感到惊奇,毕竟历史上,帝国海军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可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会相信,帝国海军有能力“偷”走一艘战列舰!当然,在一切都变成了事实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怀疑了。
  大概在凌晨零点三十分的时候,秦孝东将彭鸿飞等人送上了橡皮艇。
  接下来的行动,就要看这些侦察兵的了。按照计划,四艘驱逐舰将在撤退的时候负责对付湖内的美军小型舰艇,并且帮助侦察兵压制岸上的美军炮兵。而在此之前,四艘驱逐舰都要离得远远的,以免被美军发现。
  而此时,白佑彬也在“胜利”号上焦急的等待着最新的消息。
  准确的说,白佑彬不想在这个时候收到任何消息。因为,只有在行动败露,或者是遇到麻烦的时候,侦察兵才会发回消息。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侦察兵将在凌晨三点半到四点之间发回美军防御阵地的位置坐标,引导舰队开火。而这时候,侦察兵肯定控制了战列舰,并且正在进行拖带作业。
  也就是说,此时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结果,每当通信军官从司令舰桥经过的时候,白佑彬都会忍不住投去询问的目光。反复几次之后,搞得庞晋元不得不警告手下的军官,让他们没有事就别到司令舰桥来,免得让司令官神经紧张。
  直到三点三十五分,一名通信军官才急匆匆的送来了刚刚收到的消息。
  正是第五大队侦察兵发回来的消息。
  没有用白佑彬吩咐,庞晋元就按照作战计划,将相关的位置坐标直接分发给了早已做好准备,正在擦拳磨掌的八艘大型巡洋舰。为了避免误伤友军,白佑彬这次挑选了大型巡洋舰来承担远程压制任务,而不是让战列舰来担当主角。
  而此时,白佑彬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他知道,行动已经成功了,或者说即将成功。只要“澳大利亚”号被拖离码头,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帝国海军获得这艘战列舰了!
第二十一章
仁者无敌
  在烈日的照耀下,舰体长度超过了二百九十米的美军战列舰第一次让帝国海军的将士觉得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漂亮。也许,这还是帝国海军将士第一次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美国海军的战舰。
  严格的说,“澳大利亚”号还算不上是一艘战舰。
  白佑彬第一眼见到这艘战舰的时候,就立即发觉,美国造船厂为了赶进度,调整了建造工序,把很多应该在船台上完成的建造工作放到了舾装阶段,结果导致这艘战舰的很多基础建造工作都没有完成。
  不说别的,舰体首甲板的安装工作就只完成了三分之二,很多地方都能直接看到舰体内部的情况。而按照正规的建造工序,战舰在下水之前,肯定要完成舰体基本结构的建造,并且为战舰安装主装甲,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能将水平装甲的安装工作挪到舾装阶段。如果可以,则要尽量保证在船台建造阶段为战舰安装所有的装甲,因为只有在船台上,才能使舰体保持稳定,以确保装甲安装的精度,以及焊接(或者铆接)的质量。
  当然,这艘战舰的舾装工作也进行得很慢。
  舰桥只建好了一半,司令舰桥以上的部位都没有装配。主炮炮塔也只装了一座,且只装配了二门主炮,第三门主炮,以及包裹炮塔的装甲都没有装配到位。副炮与速射炮更是一座没有,只在舰体上留下了安装时必须的开口。二座烟囱都以假设好,却只敷设了一半的装甲。
  最关键的是,战舰的动力系统全都没有进行过调配与测试,连推进轴都没有装配完全。
  毫无疑问,这只算得上是一件半成品。虽然白佑彬不是搞舰船设计与建造的,但是以他以往的经验,特别是几次到江南造船厂出差时所见到的场面,可以大致断定,“澳大利亚”号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最多只完成了百分之六十,也许只有百分之五十。
  如果不是为了搞清楚美国的造舰水平,那么这艘战舰最多只相当于几万吨废铁。
  不说别的,就算是白送,帝国海军也不会要这样一艘没有完工的战舰。
  当初,陆战队还因为现实需要,硬着头皮将“武藏”号战列舰改装成了火力支援舰,而现在,恐怕连陆战队都不会对这艘战舰有太大的兴趣。
  如果战舰有命运的话,那么“澳大利亚”号的命运确实是够悲惨的。
  在没有完全建成的情况下,就被帝国海军抢走了。随后,该舰被拖回了帝国的造船厂,被帝国的舰船工程师反复研究了一遍,甚至连帝国军工厂的工程师都到这艘战舰上拆走了几十块钢板,拿去做实际测试,以确定其装甲钢的实际抗穿甲能力。最后,连那二门没有完全装配好的舰炮也被拆走了,大概是军工厂的枪炮设计人员想知道美国海军的十八英寸舰炮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吧。战争结束后,仿佛所有人都忘记了这艘战舰一样,“澳大利亚”号在黄浦江的码头旁经历了三年的风吹雨打之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帝国海军会以出售废钢铁的方式将这艘战舰出售给某家拆船厂,为经费短缺的海军换到一笔不小的现金时,“澳大利亚”号被涂装一新,甚至还安装了一台小型舵机,然后被拖到了南太平洋的某座泻湖里面,参加了帝国的第一次核爆炸实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参加核爆炸实验的数十艘战舰几乎全部沉没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号竟然还浮在海面上,并且在搁浅之后一呆就是四年。直到战争结束后大概七年,在帝国海军试爆第一枚热核聚变装置的时候,该舰才最终沉入了海底,结束了其坎坷,悲惨的一生。
  作为这次行动的主导者,白佑彬不可能预知“澳大利亚”号的命运。
  当时,白佑彬所能想到的是,他已经完成了海军元帅吩咐的任务,而且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
  “陆少丰将军发来的战报。”肖定邦走了过来,将一份电文送到了白佑彬的手上,“第五大队只阵亡了三名官兵,且遗体都抢了回来。另外,有一艘拖船出了故障,被侦察兵炸沉了。秦孝东将军指挥的驱逐舰编队也顺利离开了庞恰特雷恩湖,第五大队正在做炸毁船闸的准备,大概下午的时候就能够全部撤出来。”
  白佑彬接过了电文,然后点了点头,问道:“庞晋元在干什么?”
  “正在与杨定方联系,让舰队加强炮击力度。现在美军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行动,并且正在向船闸方向突击。”
  “按照计划行动吧。”白佑彬长出了口气,又说道,“给陆少丰回电,让他代我感谢彭鸿飞,以及第五大队的所有侦察兵。并且告诉彭鸿飞,他们在这次行动中立了大功,我会将他们的战绩汇报上去的,并且为他们申请理应获得的嘉奖。”
  “还有别的吩咐吗?”
  稍微迟疑了一下,白佑彬才摇了摇头。
  想到没有让陆战队的作战部队上岸,没有让成千上万名陆战队官兵去冒险,白佑彬已经感到非常的满足了。设想,如果没有第五大队的出色表现,为了吸引美军的注意力,不得不让陆战队在新奥尔良附近登陆,那么牺牲的就不是三名侦察兵,恐怕是三百名,甚至三千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将士了。
  这次的作战行动,也让早已在战争初期就一战成名的第五大队再次受到了关注。
  甚至可以说,这是第五大队在战争期间执行得最为漂亮的一次作战行动。同时,这也是第五大队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执行的最后一次重要的作战任务。虽然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第五大队的一千六百多名官兵都在各个战场上履行着帝国军人的本职工作,并且为帝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比起抢走一艘数万吨的战舰来说,其他的那些任务都显得相形见绌,不值一提。
  炮击在下午一点半左右结束,比预计的多了一个半小时左右。
  二点半,秦孝东率领的驱逐舰编队回到了舰队里面,第五大队的侦察兵也搭乘汽艇回到了登陆舰上。
  随后,白佑彬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当时,白佑彬并没有急着发出捷报。说实话,他还真有点害怕陈锦宽在收到消息之后,再给他安排更加艰巨的任务。
  并不是白佑彬害怕困难,而是他不想让帝国将士做出没有多大意义的牺牲。
  可以说,对数以百万计的帝国将士来说,在战争中坚持了七年,已经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眼看着战争行将结束,即便是白佑彬,也梦想着回家与亲人团聚,更别说那些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普通军人。从根本上讲,爱国的核心动力就是保家。如果军人能够舍弃家庭,舍弃亲人,又为什么不能够舍弃自己的祖国呢?只有爱家的军人才能真正的爱国,也才能真正的为自己的祖国流血牺牲。因此,在这个时候,军人梦想着回家,梦想着与亲人团聚,并不是他们软弱,也不是他们背叛了军人的本职,而是一种天性,一种不需要为之感到羞愧,更不需要为之自责的天性。
  夜幕降下来的时候,舰队已经到达了外海。
  直到这个时候,白佑彬才让庞晋元发出了捷报。
  等到他吃过晚饭,回到司令舰桥做离岗前的视察时,庞晋元送来了由海军司令部,而不是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
  显然,这是陈锦宽直接发来的电报。
  没有多少让人意外的内容,除了褒奖所有在这次行动中的有功人员之外,还要求白佑彬尽快安排人员与护送力量,将“缴获”的战列舰送回国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