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578

  更要命的是,就在“松江府”号准备转向的时候,连续三枚十六英寸穿甲弹击中了“辽省”号,且其中一枚就落在了航海舰桥下方的左侧装甲上。虽然在航海舰桥内指挥战舰的舰长与大副都没有阵亡,只受了点撞伤,但是当二副在后舰桥内接替指挥战舰时,已经错过了转向的最佳时机。
  别说经验丰富的舰长,肖定邦都看了出来,“辽省”号肯定要遭殃。
  就在一条重型鱼雷从“松江府”号左侧大概二十米外的海面下穿过的时候,“辽省”号的舰尾左侧被第一条鱼雷击中,随即又有二条鱼雷集中了该舰的左舷,命中点分别距离舰首三十米与七十五米。
  因为鱼雷在攻击战列舰的时候,航行深度一般都会设定在七米,至少也会设定在五米以下。所以鱼雷在击中战舰,发生爆炸之后,并不会像穿甲弹那样产生明亮的火光,爆炸声也要沉闷得多。可是有一点是不容否定的,鱼雷的破坏力远超过了任何一种穿甲弹,这不但是因为鱼雷装填的炸药更多,还因为鱼雷攻击的是水面以下的舰体,且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千倍以上,且几乎不可压缩,能够最大限度的传导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而对舰体造成更加致命的损伤。
  连续被三条重型鱼雷命中,如果换成其他型号的战列舰,恐怕立即就会沉没。
  不得不承认,“省”级战列舰在水下防护方面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只是其设计的防鱼雷能力仅为四百五十公斤TNT炸药,而美军新式重型鱼雷的装药量达到了一千五百磅,也就是大概六百八十公斤。
  再好的防鱼雷结构也不可能使战舰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后安然无恙,只是为战舰上的官兵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要么是弃舰逃生的时间,要么是拯救战舰的时间。
  显然,“辽省”号的指挥官选择了后者。
  在舰体开始左倾之后,代替指挥的二副就立即下令向右舷中部的二个隔舱注水,以保持战舰的横向平衡。同时,至少有六支损管队冲向了战舰左侧的受损区域。
  要想拯救这艘战舰,就得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阻止损伤蔓延。
  不说别的,能否及时修复受损区域附近其他舱室的水密门,阻止海水灌入未受损的舱室,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能在前十五分钟之内采取行动,损伤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31舰队突然从“辽省”号南面大概七海里处冲了出来,而且朝着美军第51舰队所在的方向直奔而去。
  不明就里的,还以为郑恩博在舍命救助“辽省”号呢!
第五十四章
擒贼擒王
  进入战场之前,斯普鲁恩斯就收到了“复仇”号发出的消息。
  四艘快速战列舰,且仅仅只有四艘快速战列舰,没有发现其他战舰,甚至连一艘驱逐舰都没有发现!
  这份报告让斯普鲁恩斯百思不得其解,那是第11舰队吗?
  如果是第11舰队,肯定还有至少十几艘,甚至二十多艘辅助战舰。那些辅助战舰去哪了?总不可能全被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了吧。不管怎么样,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会留下几艘辅助战舰伴随战列舰行动,而不可能只留下四艘战列舰。
  虽然斯普鲁恩斯不能否定白佑彬走极端的可能性,但是在他看来,白佑彬没有任何理由让所有辅助战舰都去执行侦察任务。要知道,此时有十多艘,甚至更多的明帝国海军的袭击舰在附近海域活动,为第11舰队,以及第31舰队执行侦察警戒任务。在此情况下,白佑彬怎么也得给自己留下几艘驱逐舰。
  斯普鲁恩斯不得不怀疑蒂里特的报告,或者说怀疑英国战舰上的雷达。
  四艘快速战列舰,很有可能仅仅只是四艘大型巡洋舰,而不是快速战列舰。要知道,此时明帝国海军至少在西南太平洋上部署了二支破交舰队,而且都在新西兰附近海域活动。如果白佑彬愿意,随时可以调动这些破交舰队前来执行作战任务。
  如此一来,蒂里特很有可能将一支拥有四艘大型巡洋舰的破交舰队当作了第11舰队。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如果当时蒂里特能够在与第11舰队交火之后再发出一封电报,明确告知已经与对方交战,且“决心”号在交火之后就被击沉,斯普鲁恩斯就不会有任何怀疑了。无论如何,四艘大型巡洋舰都不可能在交战之后立即击沉“决心”号。
  问题是,蒂里特根本没有发出第二封电报。
  据后来分析,蒂里特肯定认为他发出的第一封电报已经足以引起斯普鲁恩斯与威利斯·李的警觉了。按照作战计划,在英国太平洋舰队与明帝国海军的作战舰队遭遇之后,第51舰队将立即协助太平洋舰队消灭敌舰队,同时威利斯·李的第31舰队将在另外一个方向上负责警戒。
  正是如此,在与第11舰队交火之后,即便“决心”号迅速战沉,蒂里特也没有急着转向,就是想为第51舰队投入战斗争取到时间。
  可是,斯普鲁恩斯根本就没有赶来参加战斗。
  第51舰队仍然在南下,既没有向西转向,也没有调整航向靠近英国太平洋舰队。
  直到“皇家橡树”号战沉,“复仇”号与“皇权”号向南转向,随即威利斯·李率领舰队前来会合,发现情况不对劲之后,才发出了第二封电报,询问第51舰队的动向。
  收到这封电报时,斯普鲁恩斯才不得不相信,第11舰队已经出现了。
  可是,此时第51舰队已经来不及转向与蒂里特会合,因为第11舰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就在其西南面不远处。
  进入战术作战阶段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把击沉第11舰队旗舰当作了首要任务。
  这绝不仅仅是旗舰是整个舰队的指挥中枢,还因为在没有辅助战舰的配合下,旗舰不但最容易受到攻击,旗舰上的舰队司令官也将避无可避。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支舰队里至少都有二艘可以充当旗舰的战舰,且其中一艘肯定是辅助战舰,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配备了指挥设备的轻巡洋舰。因此,如果旗舰在战斗中受损,其他能够充当旗舰的主力舰又在与敌人交战,只要舰队司令官没有完蛋,就会立即去具备旗舰职能的轻巡洋舰,重新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职责。
  此时,第11舰队没有辅助战舰。
  如果旗舰受损,其他三艘战列舰又在与第51舰队交火,白佑彬将无处可去。如果他留下来,就将随同旗舰一起完蛋,如果他准备转移到其他主力舰上去,就将导致至少一艘主力舰无法参加舰队决战,从而使另外二艘主力舰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显然,斯普鲁恩斯要击败的不仅仅是第11舰队,还有白佑彬。
  就如同白佑彬想干掉他,以铲除最大的障碍一样,斯普鲁恩斯也想干掉白佑彬,消除对美国海军构成最大威胁的敌人。
  只不过,要想干掉对方的旗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任何一艘旗舰都不会在舰体上标明自己的身份。在技术条件有限,无法完全监控对方战舰的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辨别旗舰身份的办法只有一个,即观察敌舰上的天线数量,旗舰的通信天线数量比其他同类型战舰要多得多。
  此时正好是夜间,因此很难从四艘同一型号的战列舰中辨认出谁是旗舰。
  其次,旗舰在舰队里受到了优先照顾,在旗舰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其他战舰都会提供救援。而且只要旗舰受损,舰长就会主动撤退,而不会拿舰队司令官,以及舰队司令部开玩笑。不说别的,出任舰队旗舰舰长的都是一些沉着稳重的军官。
  四艘“省”级战列舰的战斗力在第51舰队的四艘“衣阿华”级之上,有可能一出手就干掉对方的旗舰吗?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炮战开始前,斯普鲁恩斯就命令尾随在后面的驱逐舰跟了上来。
  随后,他又下令集中炮击最前面的那艘战列舰。
  按照一般的情况,旗舰都在主力编队的最前面,主要是旗舰要负责领航,只有呆在最前面,才能让编队里的所有战舰都能跟随旗舰的步伐前进,从而减轻了指挥上的麻烦,也能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当对手也集中炮火攻击第51舰队最前面的那艘主力舰时,斯普鲁恩斯几乎断定其一号主力舰就是舰队旗舰。原因很简单,在势均力敌,且都无法迅速击败对手的情况下,白佑彬也很有可能选择首先攻击第51舰队的旗舰。既然白佑彬挑选一号目标舰,那么就表明他就在一号主力舰上。
  得出这一结论之后,斯普鲁恩斯让驱逐舰发动了鱼雷攻击。
  当然,为了干掉第11舰队的旗舰,斯普鲁恩斯让一半以上的驱逐舰攻击第11舰队的一号主力舰,另外三艘驱逐舰则负责吸引另外三艘主力舰的炮火。
  当“松江府”号打掉了排在第三位的美军驱逐舰时,斯普鲁恩斯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如果一号主力舰不是旗舰,二号主力舰为什么要首先对付攻击一号主力舰的驱逐舰,而不是首先攻击朝自己杀来的那艘驱逐舰?
  看上去,一切都合乎情理,一切都在斯普鲁恩斯的预料之中。
  结果也让斯普鲁恩斯格外兴奋,在第11舰队的四艘战列舰规避鱼雷攻击的时候,其炮击命中率开始下降,同时第51舰队里四艘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却开始上升。
  当然,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
  在最为关键的时候,第11舰队一号主力舰连续被三枚穿甲弹击中,且其中一枚穿甲弹就落在了司令舰桥与航海舰桥之间的侧面装甲上。虽然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装甲,但是肯定震伤了舰桥内部的官兵,说不定能让白佑彬受重伤呢。
  最终,第11舰队一号主力舰也因此没有能够及时转向。
  这足以表明,该舰的舰长已经受伤,甚至已经阵亡了,所以来不及下达转向命令。而接替指挥权的军官至少要在几分钟之后才能上岗。在此情况下,这艘庞大的战列舰没有任何可能避开射来的鱼雷。
  虽然这艘战舰在被炮弹击中后大概二分钟就开始转向,但是已经太晚了,连续三条鱼雷击中了其左舷,其中一条鱼雷应该命中舰尾左侧,肯定对其推进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损坏,会降低其航行速度。
  按照斯普鲁恩斯的推测,就算白佑彬没有完蛋,在旗舰推进系统受损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离开,不会留下来等死。而白佑彬能够去的,就只有附近的某一艘战列舰。到时候,第11舰队将只剩下二艘战列舰还能继续作战。在此情况下,第51舰队的胜算将大大提高,甚至已经稳抄胜券了。
  只是,斯普鲁恩斯并没有发现,郑恩博的第31舰队已经冲了过来。
  在与威利斯·李交手之后,郑恩博没有下令停止实施电子干扰,主要是帝国海军的新式火控雷达很难受到干扰,更不会受到自身干扰设备的影响。至于这是郑恩博故意的,还是因为忙于指挥战斗,而忘记了下令停止进行电子干扰,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郑恩博的第31舰队是朝着美军第51舰队驶去的,因此其暴露在美军雷达下的舰体截面比平常小得多,更难以被雷达发现。
  直到凌晨一点前,美军四艘战列舰在重新测算炮击参数的时候才发现了第31舰队。
  此时,郑恩博也收到了白佑彬发来的电报,得知第51舰队就在他的前方。惊恐之中,郑恩博立即下令启动搜索雷达。
  在之前的炮战中,第31舰队五艘战列舰上的搜索雷达都已关机。而火控雷达是固定照射某一艘战舰的,所以不具备搜索功能,也就无法像搜索雷达一样探测四周的所有海域。显然,郑恩博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
  当然,从整个战局来看,这算不上错误。
第五十五章
歼灭战斗
  凌晨一点过,白佑彬就连续下达了二道命令。
  除了让“辽省”号继续向南航行,躲到郑恩博的第31舰队身后去之外,第11-1主力编队里的三艘战列舰转向到二百一十度,并且将航行速度提高到二十四节,主炮全都指向右侧,准备对正在逃逸的英国太平洋舰队里的二艘战列舰开火。
  这一切,白佑彬早就计划好了。
  在规避鱼雷攻击的时候,舰队选择了右转向,将舰尾对准了鱼雷来袭的方向,而不是常规的左转向。这样一来,在完成了规避动作之后,第11-1主力编队不但拉开了与美军第51舰队的距离,还缩短了与美英舰队的距离。随着郑恩博冲出来,挡在了第11-1主力编队与美军第51舰队之间,白佑彬就不需要考虑斯普鲁恩斯的威胁,可以再次集中炮火打击已经摇摇欲坠的英国太平洋舰队。
  当然,有一点是白佑彬没有预料到的。
  郑恩博指挥的第31舰队不但战胜了威利斯·李的第31舰队,还击沉了三艘老式战列舰中火力最强大,战斗力最强大的二艘,即二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因为主力被击沉,美军的“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提前撤出了战斗,且已经离开了第11-1主力编队的炮击范围。
  一点过十分,“松江府”号首先开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