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578

  斯普鲁恩斯是幸运的,他只受了点轻伤,可是“肯塔基”号则是不幸的。
  短短五分钟之内,该舰被十二枚穿甲弹命中,其中九枚在舰体外,或者舰体内爆炸。最要命的是,命中点全部集中在了舰体的前半段。即便是“衣阿华”级战列舰,也难以承受住如此严重的打击。
  首先被打中的是A炮塔,穿甲弹落在了炮塔的顶部,虽然没有能够穿透厚达二百二十八毫米厚的装甲(大概九英寸,比第一批“衣阿华”级厚了大概四十四毫米),但是也导致炮塔内的二十多名官兵负伤,并且震坏了炮塔旋转机构,导致该炮塔在战斗开始的时候就失去了作战能力。
  第二枚穿甲弹打在了B炮塔的炮座前方,距离前一枚穿甲弹的命中点仅有二十米左右。万幸的是,这里设有一个单独的炮手休息舱,且下面还有露天装甲与水平装甲。穿甲弹最终没有能够穿透水平装甲,只是炸毁了空无一人的炮手休息室,产生的猛烈震荡让B炮塔内的几名正在装填弹药的炮手受了点轻伤。
  第三枚穿甲弹落在了舰桥的顶部,砸毁了火力指挥中心,并且在舰桥外发生爆炸,横飞的弹片不但杀伤了桅杆上的了望员,还打坏了架设在前桅杆上的火控雷达,使该舰失去了最有效的火力指挥手段。也正是如此,在随后的还击中,该舰打出去的炮弹根本没有威胁,甚至没有被第四舰队的战列舰察觉到。
  第四枚穿甲弹的命中点在舰桥左侧的副炮炮塔前方,穿甲弹在穿透了露天装甲之后,撞上了水平装甲,并且最终发生了爆炸。毫无疑问,左侧的一号副炮炮塔彻底报废了。另外,舰体上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万幸的是,其坚固的装甲没有让穿甲弹继续前进,也就没有造成更大的损伤。
  第五枚穿甲弹打在了舰桥右侧,摧毁了二号副炮,其产生的破坏与前一枚穿甲弹相似。
  第六枚穿甲弹打在了A炮塔前方大概二十米处。该部位除了一层薄薄的露天装甲之外,并没有得到水平装甲的保护。穿甲弹在进入舰体之后,撞上了位于A炮塔前方的装甲隔板,并且发生爆炸。正是这枚穿甲弹引燃了附近舱室内的易燃物品,导致战舰上燃起了大火。万幸的是,穿甲弹爆炸的时间稍微早了一点,如果再晚上零点零几秒,就有可能再穿透几层甲板,在战舰水线以下部位爆炸,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第七枚穿甲弹落在了舰桥前方,B炮塔左后方。与前一枚穿甲弹一样,在提前发生爆炸的情况下,穿甲弹没有能够对舰体造成太大的损坏,却直接炸掉了B炮塔上的十三点五米光学测距仪,并且导致B炮塔尾部变形。在无法正常转动,同时无法观察到目标,又没有火控雷达支持的情况下,B炮塔基本上成了摆设。
  第八枚穿甲弹落在了B炮塔的左前方,正好砸在了炮座上。
  第九枚穿甲弹从舰桥右侧飞过,砸飞了位于前烟囱右侧的副光学测距仪,并且在空中发生了爆炸,横飞的弹片导致右侧的二座仅仅只得到了有限防护的二座副炮炮塔被毁,另外还有三座速射炮也被摧毁。
  毫无疑问,仅仅五分钟,“肯塔基”号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
  虽然位于舰尾方向上的C炮塔完好无损,而且能够利用光学测距仪瞄准目标,但是在失去了火控雷达,且交战距离在二万米以上的情况下,光学测距仪不可能为炮手提供太精确的瞄准参数。
  最重要的是,“肯塔基”号基本上丧失了作为舰队旗舰的能力。
  一枚打在了司令舰桥上面,转向后击中了航海舰桥下方的穿甲弹虽然没有发生爆炸,却摧毁了旗舰最重要的舱室:通信中心。
  当时,斯普鲁恩斯下达的第一道命令,也是他在“肯塔基”号上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右转九十度,向敌舰开火还击。
  在“肯塔基”号转向的时候,舰长降低了航行速度。
  斯普鲁恩斯也被强行带离了司令舰桥,被送到了右侧的甲板上。此时,舰队里的“文森斯”号轻巡洋舰(“克里夫兰”级,编号CL64)已经赶了过来。该舰之前曾经担任过巡洋舰编队的旗舰,具有一定的舰队指挥能力。
  六点二十五分,“文森斯”号上升起了斯普鲁恩斯的将旗。
  此时,第21舰队与第四舰队的决战才刚刚开始,白佑彬正在猜测英国本土舰队的行踪,而斯普鲁恩斯则在考虑如何才能尽量保全第21舰队,而不是让第21舰队成为了获得胜利的牺牲品。
第六十章
无力招架
  六点三十分,在“台湾”号向一号目标舰打出了九轮齐射的时候,“罗守义”号轻巡洋舰发回了侦察报告。
  “你确定?”
  “完全确定,三艘快速战列舰,而且肯定不是我们之前遭遇过的快速战列舰,另外还有十艘以上的辅助战舰。”
  “很好,继续跟踪监视,每五分钟报告一次情况。”
  白佑彬放下话筒的时候,苏鼎昌已经在海图上标出了英国本土舰队的位置,以及其航行方向与航行速度。
  “大概三十五海里,以现在的速度,最多一个小时之后就将遭遇。”
  “只有四十分钟。”白佑彬摸了摸下巴,“立即调整交战秩序,告诉杨定方,第4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全力对付四号目标舰,就算打不沉,也要重创对手。‘吉林’号对付三号目标舰,不要求击沉或者重创对手,尽力而为。‘广东’号与‘江苏’号集中火力对付二号目标舰,争取尽快重创对手。我们仍然对付一号目标舰。”
  这下,包括赵赙礼在内,众多军官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在之前的交战顺序中,都是二艘战列舰对付一艘敌舰,并且按照顺序排列。现在白佑彬突然改变交火顺序,肯定需要花时间调整,而且效果不见得会有多好。
  在白佑彬抬起头来的时候,赵赙礼立即打破了沉默,问道:“不需要缩短交战距离吗?”
  “不用,暂时不用。”白佑彬微微摇了摇头,“现在还有必要与敌人拼刺刀,如果能够瓦解第21舰队的战斗力,或者使其丧失一些速度,我们就基本上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将决定谁胜谁败!”
  赵赙礼没再多问,现在他的作战参谋,有权力下达作战命令。
  当时,白佑彬的想法很简单:尽快让第21舰队丧失战斗力,同时保证第四舰队的战列舰不会受到重创,从而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英国本土舰队。
  就白佑彬所知,英国海军的“狮”级战列舰很不好对付。
  虽然“狮”级战列舰的防护性能比不上“衣阿华”级,其速度也只有三十节,达不到三十三节,但是“狮”级采用了与“衣阿华”级相同的MK7型十六英寸舰炮,英国海军也为其引进了重型穿甲弹的生产线,其火力丝毫不比“衣阿华”级差。如果不是急需建造一批快速战列舰,英国海军是不会接受这种连自身主炮都应付不了的战列舰的。
  由此可见,如果说“衣阿华”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那么“狮”级就是“最强大的大型巡洋舰”,其强大的火力肯定无法完全弥补防护上的严重缺陷。
  在此情况下,要想获得胜利,就要首先让第21舰队失去作战能力。
  在安排新的交战顺序时,白佑彬有意“忽略”了一号目标舰与三号目标舰,重点打击了二号目标舰与四号目标舰。
  当时,了望员已经确定一号目标舰的舰桥被命中了二到三次,可是第21舰队并没有失去统一指挥,四艘战列舰在转向的时候仍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且在开火还击的时候,仍然能够各自找准目标。这些都表明,第21舰队得到了统一指挥,旗舰并没有遭到重创。由此,白佑彬认为一号目标舰并不是第21舰队的旗舰。
  如果旗舰不在最前面,就有可能是编队中的任何一艘战舰。
  重点炮击二号与四号目标舰,就能保证其他三艘战列舰中的哪一艘为旗舰,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要么遭到重创,要么无法顺利的脱离战斗。只要旗舰没有脱离战斗,第21舰队就不会扬长而去。
  显然,白佑彬并没有考虑到,旗舰不是战列舰的情况。
  在此之前,不管是历史上的海战,还是这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旗舰都是舰队中最强大的,或者速度最快的战舰,舰队司令官一般不会选择普通战舰作为旗舰。首先是一般的战舰上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舰队司令部的众多官兵,也无法安装大量的通信设备。另外就是舰队司令官的地位,以及虚荣心。
  如果不是“肯塔基”号一上来就被打掉了指挥能力,斯普鲁恩斯也不会更换旗舰。
  在白佑彬调整了交战顺序之后,压力最轻的肯定是“台湾”号战列舰。
  在打出第十轮齐射之前,“肯塔基”号的C炮塔已经被命中过一次,虽然穿甲弹打在了正面装甲上,并且在发生爆炸之前就被弹开了,没有导致炮塔被毁,但是其左侧,也就是离命中点最近的一门主炮也因为俯仰机构失灵而失去了作战能力。此时,该舰只有二门主炮还能继续开火。
  相反,“台湾”号上的九门主炮完好无损。
  打到这个时候,“肯塔基”号一共还击了四次,仅打中了“台湾”号一次,且命中点在战舰后舰桥的右前方,除了导致一座副炮炮塔与二座速射炮炮塔被毁之外,并没有对“台湾”号造成太大的损伤。
  六点三十二分,“台湾”号第七次击中“肯塔基”号。
  命中点在后舰桥的侧面,虽然炮弹落下时的角度非常大,没有能够穿透舰桥外的装甲,但是在砸中了露天甲板之后,又砸在了水平装甲上,最终炸毁了后舰桥左侧的速射炮群(一共有四门速射炮),并且导致后舰桥与其他部门的通信中断。
  六点三十五分,在第十一轮齐射中,“台湾”号打中了对手二枚穿甲弹。
  第一枚的命中点在二根烟囱间的速射炮群处,炸毁了至少六门速射炮。第二枚打在了司令舰桥的顶部,并且击穿了仅有一百八十四毫米厚的装甲,在司令舰桥内爆炸。幸亏斯普鲁恩斯已经离开了“肯塔基”号,不然这枚穿甲弹足以将他,以及第21舰队司令部的几十名官兵全部炸死。
  六点三十七分,“台湾”号取得了第十与第十一个战果。
  分别从甲炮塔与乙炮塔打出的二枚穿甲弹几乎同时击中了“肯塔基”号左侧的三号与五号副炮炮塔,并且在砸毁了副炮炮塔之后,穿透了露天装甲,最终在撞上了水平装甲后发生了爆炸。因为爆炸点离得太近,“肯塔基”号舰体该部位被彻底撕裂,并且导致主装甲带受损,附近三个舱室被海水淹没。
  三分钟后,“肯塔基”号又挨了一枚穿甲弹。
  这枚炮弹打在了后舰桥后方的副火力指挥中心,虽然没有发生爆炸,但是直接摧毁了该舰最后一处火力指挥点,并且导致十多名官兵伤亡。因为“肯塔基”号此时只剩下了二门主炮,而且火控通信已经中断,所以失去了副火力指挥中心对该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六点四十四分,在“放空”一轮之后,“台湾”号打出了一轮漂亮的齐射。
  从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再次命中了“肯塔基”号的C炮塔,使改舰最后二门还能使用的主炮也变成了哑巴。
  战斗中,“台湾”号丙炮塔的枪炮军官一直在设法打掉“肯塔基”号的C炮塔,只是他无法直接瞄准,只能在收到火控参数的时候,将瞄准点稍微向右,也就是向敌舰的后方偏离一点。至于能否打中敌人的炮塔,就完全看运气了。当然,有经验的枪炮军官会根据交战距离,以及双方的航行速度计算出瞄准点的偏移量。
  从甲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则再次命中了“肯塔基”号的舰桥,只是这次打中的不是司令舰桥,而是航海舰桥上方的罗经舰桥。穿甲弹击穿了只有一百多毫米厚的舰桥顶部装甲,并且在进入罗经舰桥之后,又砸穿了地板,在航海舰桥内爆炸。
  当时,“肯塔基”号的舰长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被弹片打中,受了重伤。顶替他指挥的大副正在航海舰桥内。穿甲弹发生爆炸之后,包括大副在内的十多名官兵全部阵亡,无一幸免。此时,二副正在指挥损管队员对受损的舰体进行抢修,主要是堵住战舰左舷上的裂痕,防止过多的海水涌入。
  炮战打到七点过,“肯塔基”号又挨了至少七枚穿甲弹。
  到此时,该舰已经挨了近三十枚穿甲弹,三座炮塔全部丧失作战能力,左舷方向上只剩下了一座副炮与二门速射炮,前后舰桥都已被摧毁,舰体上有五处较为严重的伤痕。可是,该舰没有任何要沉没的迹象,弹药库也没有发生爆炸,就连副炮弹药库都安然无恙。更让“台湾”号上的官兵难以置信的是,该舰的速度丝毫没有降低!
  即便白佑彬一直认为“省”级战列舰比“衣阿华”级更加优秀,可他也不得不承认,“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生存能力太强悍了,帝国海军的四百毫米穿甲弹在二万米开外很难对其构成严重威胁。
  当然,“衣阿华”级的十六英寸穿甲弹对“省”级战列舰也很难构成威胁。
  打到这个地步,就算打掉了敌人的所有还手能力,也无法击沉敌舰,甚至没有让敌舰损失速度。除了交战距离过远,“衣阿华”级的防御能力非常强大之外,“肯塔基”号的运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有一枚穿甲弹打中了该舰的烟囱,特别是烟囱下方的烟道,恐怕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毫无疑问,同样的好运不会出现在每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身上。
第六十一章
以多打少
  改变交战顺序之后,“肯塔基”号受到的打击减少了一半,而紧随其后的“路易斯安那”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该舰仍然要面对二艘极为强大的“省”级战列舰,而且还是第41舰队里表现最为神勇的“广州”号与“江苏”号。
  “广州”号与“江苏”号在维修的时候都更换了炮塔设备,这并没有影响其表现。
  战斗开始的时候,“广州”号就打中了“肯塔基”号三次,并且在随后的队列决战中,又打中了“肯塔基”号四次。“江苏”号的表现一点都不差,在最初的时候,击中了“肯塔基”号二次,随后又击中了“路易斯安那”号四次。
  在白佑彬调整交战顺序之前,这二艘战舰的炮击命中率都在百分之五以上。
  对于二万米开外的炮战来说,这样的命中率已经算得上是非常高的了。而且,当时另外二艘“省”级战列舰在前十轮炮击中的命中率都不到百分之四。显然,“广州”号与“江苏”号沿袭了“亚速尔海战”中的神勇表现,一上场就发挥出了比二艘姊妹舰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不存在重新瞄准目标的问题,所以在调整交战顺序之后,“江苏”号首开战果。
  六点三十四分,“江苏”号在前面两轮都打出了跨射,却没有能够命中的情况下,在第十三轮齐射中,一下就击中了“路易斯安那”号三枚穿甲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