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578

  五点十分不到,在“周世文”号南面活动的“罗守义”号轻巡洋舰也发现了第21舰队。
  此时,第21舰队已经转向到了一百八十度,航速高达二十七节。
  在第42舰队派出去的侦察舰也发来了同样的消息之后,白佑彬立即命令舰队转向到二百一十度,并且将航速提高到二十四节。
  第21舰队的举动既在白佑彬的预料之中,又在他的预料之外。
  斯普鲁恩斯果然转为向南航行,准备抢占有利位置。可是,第21舰队的速度太快了。这表明,斯普鲁恩斯已经预料到第四舰队会向南转向,不然不会加快航速。
  难道,斯普鲁恩斯真的能够料事如神?
  五点二十分,白佑彬下令启动雷达。
  随即,十几艘战舰上的雷达头发现了在舰队北面活动的那艘敌舰。
  不用白佑彬下达命令,在主力编队北面的第41-2巡洋舰编队立即冲了过去,并且在五点半左右向美军侦察舰开火。
  几乎同时,“罗守义”号也遭到了美军轻巡洋舰的攻击。
  这让白佑彬感到很恼火,因为到现在为止,侦察舰只发现了第21舰队里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而没有能够发现英国本土舰队,甚至无法断定英国本土舰队是否在第21舰队的附近。
  五点四十分,第42舰队派出的另外一艘侦察舰发回了消息。
  第21舰队仍然在以二十七节的速度向南航行,没有转向,也没有变速的征兆。随即,这艘侦察舰就遭到了美军轻巡洋舰的攻击,被迫与美舰队脱离接触。
  五分钟后,白佑彬下令转向到二百四十度。
  斯普鲁恩斯举动让白佑彬有点看不懂。
  第四舰队的实力已经暴露,那艘美军侦察舰能够判断出第四舰队的航向,就能发现第四舰队内的八艘战列舰。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仍然“义无返顾”的冲了过来,足以证明大西洋舰队就在附近。
  问题是,大西洋舰队到底在哪?
  如果大西洋舰队与第21舰队一同行动,斯普鲁恩斯有足够的把握用七艘战列舰战胜八艘战列舰吗?要知道,第四舰队的主力舰的战斗力不比第21舰队与大西洋舰队的主力舰差,真的打起来,一艘战列舰的差距就足以改变整个局面了。
  如果大西洋舰队没有与第21舰队一起行动,斯普鲁恩斯凭什么冲过来寻求决战?
  难道,大西洋舰队埋伏在第四舰队的前方,斯普鲁恩斯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使第四舰队进入大西洋舰队的伏击圈?
  针对这种可能,白佑彬立即让刚刚摆脱了美军轻巡洋舰的“罗守义”号以最快的速度向西前进,寻找可能埋伏在前方的英国大西洋舰队。
  六点不到,“台湾”号上的雷达发现了西北方向上的美军第21舰队。
  十分钟之内,雷达探测到了四个大型目标,并且基本断定为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此时,双方的距离仅仅只有二十海里。
  有一点肯定是斯普鲁恩斯没有预料到的。
  第41舰队的四艘“省”级战列舰装备的雷达都具有抗干扰能力,虽然在电子干扰下,其探测距离将缩短近一半,但是也能发现二十海里外的战列舰。相反,美军战列舰上装备的雷达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对战列舰的探测距离不足十海里。而在这个距离之内,帝国海军装备的火控雷达已经能够锁定目标了。
  六点十五分,第四舰队的航向转到了二百七十度。
  第21舰队并没有转向,甚至没有减速,仍然以二十七节的速度向南航行。这足以证明,美军战舰配备的雷达没有任何的抗干扰能力。
  十七分,在距离缩短到大概十二海里的时候,白佑彬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四艘“省”级战列舰上的三十六门主炮几乎同时发出怒吼,一分钟之后,紧随其后的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上的主炮也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与以往的战斗一样,八艘战列舰以最快的速度打出了五轮齐射。
  虽然这多多少少是在碰运气,但是只要运气够好,打中对手几枚穿甲弹,就能争取到更有利的局面。
  与以往战斗不一样的是,八艘战列舰瞄准的都是距离最近的一号目标舰,而没有向其他三艘战列舰开火。
  虽然白佑彬不知道斯普鲁恩斯此时此刻的感受,但是他敢肯定,当美军战舰上的了望员发现了南面的炮口闪光,当炮弹如同雨点般的砸下来的时候,就算斯普鲁恩斯再沉着冷静,也会吓出一身冷汗。
  如果运气好一点,斯普鲁恩斯又将旗舰编在了队列的最前面,也许前五轮齐射就能干掉美国海军最杰出的舰队指挥官。
  五轮齐射,一共打出了三百六十枚穿甲弹,即便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一,也能打中敌人三到四枚,如果命中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则能打中敌人七枚。对任何一艘战列舰来说,连续承受七枚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轰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际结果远比预料的好得多。
  五轮齐射结束的时候,了望员报告命中敌舰九次,其中能在司令舰桥内用肉眼观察到的就有六次。
  在八艘战列舰调整炮击参数的时候,一号目标舰上已经燃起了大火。
  九枚穿甲弹都打在了该舰的舰首方向上,按照了望员的报告,至少有三枚穿甲弹落在了其A炮塔与B炮塔附近,有二枚穿甲弹落在了舰桥附近,还有二枚穿甲弹落在了舰体左侧。
  起火点在A炮塔的前方,火焰是从舰体内冒出来的。
  显然,有一枚穿甲弹砸穿了该舰的水平装甲,最终在舰体内爆炸,引燃了舱室内的易燃物品。
  六点二十二分,第21舰队向右转向,同时降低了航行速度。
  一分钟之后,第四舰队里的八艘战列舰再次开火,打出了第六轮齐射。
  第21舰队的还击几乎同时开始,只是其四艘战列舰中,只有三艘战列舰的九门主炮都参与了还击,排在最前面的那艘战舰只有C炮塔的三门主炮在向“台湾”号开火。
  因为交战距离在二万米左右,“省”级战列舰的装甲不会被击穿,所以白佑彬没有被强行带到避难所去。
  二十五分的时候,了望员发来了明确的报告,敌舰队里只有四艘战列舰。
  此时,天色已经微亮了,东方的海天线上已经出现了朝阳的曙光。
  透过望远镜,白佑彬能够清楚的看到四艘战列舰的桅杆、烟囱与舰桥的顶部,通过烟囱与舰桥的形状,可以断定那是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
  到来的仅仅只有第21舰队!
  炮战还在继续进行着,随着双方都开始进行战术机动,以及交战距离仍然保持在二万米之上,要想打中对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此时,白佑彬则在看着西面的大海。
  交火之后,第21舰队没有在不利的情况下撤退,这很不符合斯普鲁恩斯的指挥风格。这也足以证明,英国本土舰队就在附近,而且距离不会太远。
  那么,英国本土舰队到底埋伏在哪呢?
第五十九章
迎头痛击
  实际上,早在“周世文”号发现第21舰队之前,斯普鲁恩斯派出去的侦察舰就发现了第四舰队,并且判断出第四舰队里有足足八艘战列舰,其中四艘为“省”级战列舰,另外四艘为“皇帝”级乙型战列舰。
  安排侦察舰的时候,斯普鲁恩斯挑选了二艘“奥马哈”级。
  这是美国海军建造的第一种轻巡洋舰,其排水量仅七千吨,与帝国海军的“松花江”级相当。原本,这二艘战舰都没有资格在第21舰队服役,而且其姊妹舰都在护航舰队服役。只是,在第21舰队成军的时候,为其配套的轻巡洋舰还没有完工,只能临时将这二艘战舰抽调过来。
  因为实力太差,所以二艘“奥马哈”级轻巡洋舰一般只被用来执行侦察任务。
  小,当然也有小的好处。
  这二艘战舰都是沿着西班牙海岸线前进的,而且其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所以避开了第四舰队派出去的侦察舰,悄悄的靠近了第四舰队。
  另外,“奥马哈”级装备的还是美国海军的第二代雷达,而这种雷达被广泛的使用在了各个战场上,西班牙就引进了一批,并且将其部署在了南部沿海地区,专门用来监视进出直布罗陀海峡的战舰。正是如此,当时第四舰队里的电子探测器接收到美舰发出的雷达波之后,将其误判为西班牙海岸防御部队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而没有引起警惕。
  确定了第四舰队的行踪之后,斯普鲁恩斯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麻烦。
  对手有八艘战列舰,而第21舰队只有四艘战列舰,英国本土舰队正在赶来,而且很有可能来不及与第21舰队会合。最重要的是,即便与英国本土舰队会合,也不见得能够战胜第四舰队。
  慎重考虑之后,斯普鲁恩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第21舰队随后转向到了一百五十度,没等斯普鲁恩斯与霍顿联系,前出执行警戒任务的轻巡洋舰就发现了“周世文”号,第21舰队的行踪暴露了。
  这下,斯普鲁恩斯不再犹豫,立即给霍顿下达了命令。
  第21舰队南下截击第四舰队,并且设法逼迫第四舰队向西航行,大西洋舰队则迅速南下,在第四舰队前方占据有利位置,准备痛击第四舰队。
  很明显,斯普鲁恩斯与白佑彬的战术指挥对换了一下。
  以往是白佑彬分散兵力对付斯普鲁恩斯,这次成了斯普鲁恩斯分散兵力对付白佑彬。当然,斯普鲁恩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按照斯普鲁恩斯的估计,即便不是第四舰队的对手,以“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出色性能,只要能够控制好交战距离,并且尽量保持较高的航行速度,在本土舰队参加战斗之前,第21舰队不会被歼灭,甚至不会损失多少战斗力。
  可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忽略了双方雷达性能上的差距。
  随着靠近第四舰队的侦察舰被赶走,第四舰队释放了电子干扰,斯普鲁恩斯再也无法掌握第四舰队的动向了。
  当时,斯普鲁恩斯曾经想过向西南转向,避开第四舰队。
  问题是,本土舰队就在第21舰队的西南面,霍顿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向南机动。如果第21舰队向西南转向,第四舰队也会向西南转向,到时候不但本土舰队无法挡在第四舰队的前面,还有可能导致第四舰队集中力量赶掉第21舰队,或者分出第42舰队去对付霍顿的本土舰队。
  不管是第21舰队被击败,还是本土舰队被消灭,都意味着惨败。
  在没有转圜余地的情况下,第21舰队只能硬着头皮南下,而且还得保持较高的航行速度,以免第四舰队在没有与第21舰队遭遇的情况下就与本土舰队碰上了。到时候,以白佑彬对战场局势的把握能力,他肯定会先对付本土舰队,而不是与战斗力更加强大的第21舰队交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完全不在斯普鲁恩斯的控制之中了。
  当了望员报告南面出现炮口闪光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甚至来不及离开司令舰桥。万幸的是,“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司令塔装甲厚达四百四十五毫米(正面与侧面),仅次于炮塔正面装甲的厚度。从二万二千米开外打来的穿甲弹根本无法击穿这么厚的装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