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578

  当然,在这十五分钟内,杨定方也是提心吊胆的。
  “武宗”号挨了二枚十四英寸穿甲弹,虽然都没有打中关键部位,而且没有对战舰造成严重损伤,但是谁能够保证下一枚穿甲弹不会击中司令舰桥?即便司令舰桥得到了最好的保护,只要被穿甲弹直接命中,里面的官兵也会负伤,运气不好的甚至会阵亡。
  最让杨定方有点看不下去的是,第4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在这十五分钟的炮战中,命中率还不到百分之三。这可是在一万五千米之内的炮战,且四艘战列舰上的火控系统都完好无损,其命中率应该在百分之五以上,甚至应该达到百分之八。
  如果炮击命中率能够提高一倍,那么大西洋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就将吃不了兜着走。
  只是,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随着第41舰队赶到,即便第42舰队的命中率不令人满意,大西洋舰队也难以逃脱被全歼的宿命。
第四十三章
默契无间
  第42舰队的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三,这不但让杨定方无法理解,就连白佑彬都惊讶万分。
  与刚刚成军的第41舰队相比,第42舰队的官兵都算得上老兵了,有的甚至在海军服役了好几年,参加了战争爆发以来的多场海战。另外,第42舰队的装备也不差,之前在“加的斯湾海战”中的表现非常优秀。这才过去多久,人员也没有更换,战舰的状态也非常好,炮击命中率怎么可能突然降低了这么多?
  没等白佑彬想明白,第41舰队就追上了大西洋舰队。
  不用白佑彬下达命令,赵赙礼就让舰队减速,并且在四点的时候打出了第一轮齐射。随着第41舰队参战,第42舰队的炮击命中率过低就是不多大的问题了。
  前五轮齐射,第41舰队的四艘战列舰都铆足了劲。
  另外,第二批“省”级战列舰的火控系统做了改进,主要就是减少了命令环节,从而提高了炮击效率。战斗中,战列舰火控雷达探测到目标之后,火力指挥中心的枪炮军官将按照枪炮长的命令,将交战对手的方位数据发送给各个炮组的枪炮军官。随后,各个炮组就只需要根据收到的信息来确定炮击参数。如此一来,炮组的枪炮军官根本不需要知道交战对手是谁,以及对手在哪。另外,舰长只需要确定交战对手,其他的工作都由枪炮长负责。如此一来,舰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其他地方。
  虽然简化炮击指挥环节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炮手不知道交战对手的具体情况,另外战斗中无法精确瞄准对手的关键部位,随着交战距离缩短也无法重点炮击敌人的要害部位,但是在远距离交战中,新的指挥方式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主炮的威力,提高战舰的作战效率。
  连续五轮齐射,第41舰队就让对手知道了“省”级战列舰的厉害。
  在相距二万米的情况下,第41舰队前五轮齐射的命中率竟然高达百分之五,超过了第42舰队的命中率!
  这下,白佑彬更加有点不敢相信了。
  显然,绝不是自然因素导致第42舰队的炮击命中率降低,而是某些认为的因素让第42舰队错过了头十五分钟的机会。
  要知道,在舰队交战中,前五轮的炮击命中率往往不会高于平均命中率。
  就在白佑彬感到万分疑惑的时候,大西洋舰队开始加速了。
  第41舰队的准确炮击让坎宁安肝胆俱裂。
  在与第42舰队交手的时候,坎宁安就有点胆怯,主要是“乔治五世”级的主炮对第42舰队的战列舰没有多大威胁。当时,唯一让他觉得庆幸的是,第42舰队的炮击命中率竟然比大西洋舰队的还要低。
  现在,局面出现了逆转。
  第41舰队的炮击命中率不但高得出奇,而且还非常犀利。
  仅仅五轮炮击,就让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挨了十九枚穿甲弹。其中,“乔治五世”号挨了四枚。如果不是距离太远,穿甲弹打击的是水平装甲,恐怕大西洋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当场就要丧失作战能力,至少得丧失逃离战场的能力。
  在此情况下,坎宁安哪敢恋战,立即就下达了加速的命令。
  白佑彬早就料到坎宁安不会留下来决战,因此在确定大西洋舰队加速之后,第41舰队也随即提高了航速。
  相对而言,“乔治五世”级的加速能力远远不如“省”级战列舰。
  主要是“乔治五世”级的主机功率太低。为了提高航速,英国的舰船设计师不得不尽量优化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的结构,不然在主机输出功率仅有十一万马力的情况下,这种排水量四万吨左右的战列舰根本达不到三十节的最大速度。相反,“省”级战列舰的主机输出功率高达二十一万马力,因此设计工程师可以尽量优化舰体的防护,而不太需要考虑舰体的水线以下结构,反正有充足的动力让战舰达到设计速度。
  决定战舰加速能力的不是舰体结构,而是主机的输出功率。
  由此可见,“乔治五世”级在比“省”级的排水量少了百分之三十的情况下,主机功率则减少了百分之五十,其加速能力肯定不如“省”级战列舰。
  无论如何,白佑彬是不会让煮熟了的鸭子飞掉的。
  随着第41舰队加速,第42舰队则没有加速,而是继续保持十八节的速度,并且继续炮击大西洋舰队。
  杨定方准确的把握了战局。
  在跑不过第41舰队的情况下,大西洋舰队只能向右转向,拉开与第41舰队的距离。这样一来,第42舰队位于转向航线的内侧,也就不用急着加速。等到大西洋舰队向右转向之后,第42舰队再向同样的方向转向,就能持续炮击大西洋舰队。
  只是,此时杨定方遗忘了一点,美国海军第21舰队已经逼近了。
  四点二十分,顶替“吕伯方”号,负责监视与跟踪第21舰队的“荆江”号轻巡洋舰发出了警报,第21舰队已经到达了战场。
  直到此时,杨定方才大梦方醒。
  第21舰队在进入战场的时候释放了电子干扰,所以第42舰队的雷达没有发现第21舰队。因为“荆江”号在第21舰队的北面,而第21舰队的干扰方向集中在了东面,所以“荆江”号能够用雷达探测到第21舰队。
  收到消息之后,白佑彬立即命令第42舰队向西转向。
  随后,第41舰队的航速提高到了三十节以上。
  随着第21舰队到达,恶战在所难免。在大西洋舰队的四艘战列舰都已遭到重创的情况下,不管是坎宁安,还是斯普鲁恩斯都不会恋战,会想方设法的突围。那么,敌人会向东突围,还是向西突围呢?
  为了阻止对手向东突围,必须挡在其航道的东面。
  如此一来,第41舰队必须加快航速。
  只要敌人向西突围,第42舰队就必须转为向西航行,然后第41舰队利用速度优势绕到南面去,继续与第42舰队夹击敌舰队。
  白佑彬早就想好了这一套作战方案,现在要做的,只是具体实施。
  四点半,第42舰队与美军第21舰队交火。
  只是,双方的航向垂直距离超过了三万米,即便双方战列舰的主炮射程都超过了三万米,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也很难命中高速航行的战舰。
  与第21舰队错过之后,第42舰队立即左转一百八十度,回到了向东的航向上,并且将航线向南移动了大概五千米。
  这是杨定方自行决定的战术机动。按照他的判断,只要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二万五千米,不管敌舰队向东前进,还是掉转头来向西前进,都将进入第42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即便到时候敌人向西前进,且出现在北面的是第21舰队,第42舰队也只需要再做一次一百八十度转向,就能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二万米之内。在这个距离上,“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所配备的六十七年型舰炮对“衣阿华”级战列舰仍然有一定的威胁。
  四点四十五分,第41舰队向冲过来的第21舰队开火。
  此时大西洋舰队已经在第41舰队的西北面方向上了,而第21舰队距离第41舰队大概有二万八千米。虽然这个距离仍然显得有点远,不但难以命中对手,也难以打穿对手的装甲,但是只要第41舰队在东面活动,坎宁安与斯普鲁恩斯就只能选择向西转向,从战斗力稍弱的第42舰队所在的方向突围。
  与白佑彬预料的几乎完全一样。
  四点五十分,第21舰队就掉头转向了。
  随即大西洋舰队也转向到了二百七十度,并且紧随第21舰队的步伐,以接近二十四节的速度向西突围。
  当第21舰队也将航速降低到二十四节的时候,白佑彬才暗暗松了口气。
  毫无疑问,大西洋舰队在之前的战斗中遭到了重创,至少有一艘,甚至有二到三艘战列舰的速度无法超过二十四节。不然,在突围的时候,不管是大西洋舰队,还是第21舰队,都会尽量提高航速。
  如果敌人的航行速度无法超过二十四节,那就注定无法逃出战场。
  五点不到,第42舰队率先转向到一百八十度。
  确定大西洋舰队在北面之后,杨定方也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对手是大西洋舰队,他就有足够的把握干掉那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大概五分钟之后,第41舰队也转向到了一百八十度。
  此时,第41舰队与第21舰队航线间的垂直距离大概只有一万八千米。
  在第21舰队的航行速度只有二十四节的情况下,第41舰队能在五点五十分之前追上第21舰队,并且向其开火。
  很显然,白佑彬不想与对手纠缠。
  在杨定方有能力干掉大西洋舰队的情况下,能否干掉第21舰队,就得看第41舰队能否抓住机会,尽快让对手失去逃离战场的能力。这样一来,就必须尽量缩短交战距离,争取在前几轮炮击中就让对手遭到重创。
  可以说,白佑彬与杨定方的配合非常默契。
  当时,两人并没有频繁通信,而是根据对方的战术变化来调整自身的战术。两人已经合作了二年多,相互间非常了解。可以说,第41舰队的一举一动,都让杨定方准确无误的预料到了白佑彬的意图。同样的,第42舰队的一举一动也让白佑彬知道杨定方到底想干什么。
  只是,两人都忘了一点:狗急了也会跳墙。
第四十四章
后悔晚矣
  第41舰队与第42舰队接近完美的配合不但让坎宁安万念俱灰,还让刚刚赶来的斯普鲁恩斯胆战心惊。
  第42舰队及时转向,不但没有遭到第21舰队的痛击,还继续占据着有利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打到此时,第41舰队与第42舰队的指挥官都没有犯太大的错误。除了第42舰队的炮击命中率不太高之外,这二支舰队一直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在对手不犯错误,而大西洋舰队又丧失了部分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即便第21舰队已经到达战场,也难以扭转战局。
  斯普鲁恩斯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战胜对手,而是怎么全身而退。
  大西洋舰队中,除了“乔治五世”号之外,其他三艘战列舰的动力设备都有所损伤,其最大速度只能达到二十四节。这一点,就足以决定大西洋舰队的命运。如果第21舰队留下来掩护,就只能给大西洋舰队陪葬。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不能一走了之。
  作为一名有着长远目光,以及政治头脑的舰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很清楚,如果他抛弃了大西洋舰队,很有可能导致英国主动向明帝国求和,到时候就算美国能够控制北大西洋,最终也将输掉这场战争。
  这并不是说第21舰队一定要留下来给大西洋舰队陪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