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578

  不管是英国海军部,还是美国海军部,都提高了对第四舰队的重视程度。按照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的电话协商结果,如果不能尽快消灭第四舰队,协约国不但有可能丢掉北大西洋的制海权,甚至会因为第21舰队无法及时赶赴太平洋,从而输掉太平洋战争。
  在此情况下,无论如何都要干掉第四舰队。
  最后,第四舰队确实没有呆在亚速尔群岛,而是主动前来寻找大西洋舰队与第21舰队决战。
  当前出的轻巡洋舰侦察到从西南方向的电子信号时,坎宁安就意识到,敌人就在身边。
  让坎宁安有点想不通的是,如果第四舰队主动前来决战,为什么没有与前面的第21舰队遭遇,而是撞上了大西洋舰队。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第四舰队在南面,而是不西南面。
  随即,坎宁安就给斯普鲁恩斯发了电报,要求第21舰队尽快返回,配合大西洋舰队与第四舰队决战。
  当然,坎宁安没有坐等第四舰队找上门来,而是下令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四节。
  这是不得已的办法,要想战胜第四舰队,或者说要想避免被第四舰队消灭,就得尽快与第21舰队会合。
  只是,坎宁安并不知道第21舰队的航向转到了九十度,而不是四十五度。
  当时,斯普鲁恩斯并没有给坎宁安回电报。
  这也可以理解,第21舰队的行踪还没有暴露,斯普鲁恩斯就不会主动发出电报。
  二点十分刚过,前出追踪那艘敌侦察舰的轻巡洋舰发现了从东南方向上杀来的第41舰队。
  随即,坎宁安就下令转向到一百五十度。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乔治五世”级的航速比“省”级慢,如果向右转向,迟早会被敌人追上。另外,第21舰队也无法及时赶到。要想尽快与第21舰队会合,并且夹击第41舰队,就得向左转向。
  按照坎宁安的判断,如果第42舰队跟在第41舰队后面,为了夹击大西洋舰队,速度稍快的第41舰队会设法绕到大西洋舰队的左侧,而速度稍慢的第42舰队则会在大西洋舰队的右侧转向。因此,只要把握好航向,就能暂时摆脱最强大的第41舰队,与第42舰队交战,并且通过左转向将第42舰队推到第21舰队的炮口上去。
  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办法。
  如果能够在第41舰队发挥出战斗力之前干掉第42舰队,就能与第21舰队一同对付第41舰队。到时候,就算第41舰队的战斗力再强,也不是两支舰队的对手。
  随后,第42舰队出现在了大西洋舰队的南面,并且航向为九十度。
  这让坎宁安坚信,白佑彬准备合围大西洋舰队。也正是如此,他才下令加快速度,尽量缩短与第42舰队的距离,而不是在二万米开外就与第42舰队进行舰队决战。
  可以说,坎宁安相当冷静,对战局的把握也相当准确。
  在此期间,斯普鲁恩斯也在“肯塔基”号战列舰上分析着战场局势。
  与坎宁安一样,从一开始,斯普鲁恩斯就不相信第41舰队会与第42舰队分开行动。即便在收到亚速尔群岛遭到炮击的消息之后,斯普鲁恩斯曾经怀疑白佑彬用此机会引诱第21舰队与大西洋舰队去亚速尔群岛,然后用第42舰队在半路伏击,可他很快就否决了这种可能,毕竟单独行动的第42舰队根本就不是美英舰队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坎宁安三番五次的要求第21舰队加快速度,斯普鲁恩斯不得不怀疑坎宁安的动机,并且据此推断出,坎宁安也不相信第41舰队与第42舰队会分开行动。不然的话,大西洋舰队就应该加速追上第21舰队,一同前去亚速尔群岛干掉第41舰队,而不是让第21舰队单独去对付第41舰队。
  不管斯普鲁恩斯对英国人有没有成见,他都不会拿国家财富去冒险。
  随着大西洋舰队发现了从南面逼近的侦察舰,斯普鲁恩斯立即断定,白佑彬选择了主动出击,准备半路拦截美英舰队。接着,他就判断出,白佑彬想首先对付实力较弱的大西洋舰队,然后再对付第21舰队。
  收到坎宁安的电报后,斯普鲁恩斯果断的做出了返回战场的决定。
  只不过,斯普鲁恩斯没有沿原航向返回,而是选择了向东前进。
  由此可以断定,斯普鲁恩斯在做出决定之前,已经预料到坎宁安会向南转向。因此,第21舰队要想尽快投入战斗,就得向东航行。另外,斯普鲁恩斯也判断出,白佑彬会用二支舰队夹击大西洋舰队,从而尽快结束与大西洋舰队的战斗,转而对付第21舰队。在此情况下,只要第21舰队能够及时返回,就能与大西洋舰队夹击第41舰队,或者第42舰队。
  现在的问题是,大西洋舰队能够坚持到第21舰队到达吗?
  由此可见,斯普鲁恩斯对英国人没有什么成见,作为一名舰队指挥官,他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打赢海战,以及怎么保护好自己的舰队。
  问题是,斯普鲁恩斯并不知道第21舰队已经被发现了。
  这也不能怪他。当时战场上的电子信号非常繁杂,且第四舰队就在第21舰队的东面。即便美国战舰上的电子探测装置接收到了由“吕伯方”号发出的电子信号,也无法由此断定信号来自附近的侦察舰,还是来自远处的第四舰队。
  在此情况下,第21舰队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杀入战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四十二章
减速交战
  得知第42舰队与大西洋舰队交火的消息之后,白佑彬很是惊讶。
  杨定方太鲁莽了,如果他想击溃大西洋舰队,就应该先进行电子干扰,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二万米之内,并且让舰队将航速降低到十四节,再对大西洋舰队开火。这样一来,在五到十轮的炮击中,就能让大西洋舰队尝到苦头,从而迫使坎宁安要么壮士断臂,要么与第42舰队决一死战。
  紧接着,杨定方发来了新的战报。
  确定大西洋舰队在遭到第42舰队的炮击之后,不但没有转向与减速,反而将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八节以上之后,白佑彬也不免暗自叹息。
  毫无疑问,从一开始,坎宁安就知道第42舰队跟在第41舰队的屁股后面。
  也就是说,白佑彬的那点小伎俩没有骗过坎宁安,也没能让斯普鲁恩斯上当。第21舰队及时转向到九十度,大西洋舰队向左转向,并且加速航行。这些,都是坎宁安在设法将第42舰队推向第21舰队的炮口。
  只要大西洋舰队保持较高的航速,第42舰队就很难使其遭受重创。
  随着第21舰队到达,第42舰队将遭到两支舰队的夹击。
  考虑到这些可能之后,白佑彬一方面下令第41舰队转向到一百五十度,一方面给杨定方发去电报,让杨定方警惕第21舰队的突然袭击,并且在遭到夹击之后,可以为保存舰队实力而自行决定战术行动。
  三点半,当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八千米左右的时候,大西洋舰队转向到一百八十度。
  随即,第42舰队也转向到一百八十度,并且将航速降低到了十八节。
  收到这一消息之后,白佑彬立即替第42舰队捏了把汗。
  坎宁安没有打算逃跑,而是利用再次转向,缩短了与第42舰队的交战距离。按照双方的相对速度,大概十五分钟之后,大西洋舰队与第42舰队的距离就将缩短到一万五千米之内。如果坎宁安打算与第42舰队决战,就会在这个时候降低航速。
  在一万五千米以内,“乔治五世”级的十四英寸舰炮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威胁并不小。即便无法击穿某些关键部位的装甲,也能让“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遭到重创,甚至让其损失一些速度。如此一来,在第21舰队到达之后,第42舰队将很难高速脱离战斗,从而被迫与两支舰队交火。
  只是,白佑彬并没有感到害怕。
  三点四十五分,就在大西洋舰队开始减速的时候,第41舰队也转向到了一百八十度。如果大西洋舰队最终减速到十八节,那么在四点之前,第41舰队就能追上大西洋舰队,并且在二万米的距离上向其开火!
  即便第42舰队的战斗力不如第41舰队,十五分钟肯定能够挺过来。
  另外,第21舰队最快也只能在四点四十分之后赶到战场。
  也就是说,第42舰队有一个小时,第41舰队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对付大西洋舰队。只要二支舰队里的八艘战列舰发挥正常,就能在这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内让大西洋舰队丧失大部分战斗力。
  在此情况下,就算坎宁安有决战的决心,也没有决战的资本!
  白佑彬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第42舰队与大西洋舰队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随着双方的航速都降低到了二十节以下,加上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五千米之内,双方炮击的命中率都开始直线上升。
  也许,坎宁安机关算尽,没有算到的还是双方战列舰的实际战斗力。
  三点五十二分,在避开了对手近二十轮齐射之后,“乔治五世”级最终避无可避,被一枚从“武宗”号战列舰上打来的穿甲弹准确无误的命中了舰体右侧距离舰尾大概四分之一舰长处。
  猛烈的爆炸当即就将舰桥内的官兵震飞起来。
  因为系上了安全带,所以坎宁安并没有受伤。在舰长报告战舰损失情况之前,坎宁安就知道,这枚穿甲弹肯定打穿了主装甲带,或者是水平装甲,最终在舰体内发生了爆炸。不然的话,爆炸产生的震动不会那么猛烈。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枚从主装甲带上方钻入舰体内的穿甲弹击中了后舰桥下方的舰体。因为该部位的舱室非常多,所以穿甲弹没有能够继续深入,也就没有破坏下方的轮机舱。另外,爆炸点太高,没有导致舰体进水。
  大概三分钟之后,“乔治五世”级命中了对手。
  结果让坎宁安非常失望。在位置并不高的司令舰桥内,他都能看到那团从对方舰体上腾起,一闪即逝的火球。这表明,穿甲弹没有能够打穿对方的装甲,而是在装甲外面发生了爆炸。
  事实也确实如此,打在“武宗”号左侧主装甲带上的那枚十四英寸穿甲弹根本就没有对其造成多大的损伤,只是砸坏了几块装甲板而已。
  打到这个时候,大西洋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都挨了炮弹。
  情况最惨的是排在未位的“豪”号。一枚穿甲弹击中了该舰A炮塔的正面装甲,并且进入了炮塔内部。虽然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并没有顺着扬弹通道进入弹药舱,但是“豪”号也一下损失了四成的主炮。
  排在第二位的“约克公爵”号也遭到了重创。一枚穿甲弹打中了该舰中部的主装甲带,而且击穿了装甲,最终在距离二号锅炉舱还有大概二道舱室的地方爆炸。虽然没有导致锅炉受损,但是穿甲弹在舰体上开出的大窟窿立即使该舰的四个舱室进水,导致排水量增加了近一千吨。如此一来,“约克公爵”号的最快速度将难以超过二十八节。
  “安森”号挨了二枚穿甲弹。一枚直接打穿了没有装甲保护的舰首,没有在舰体内爆炸。另外一枚击中了B炮塔炮座的右侧,并且在改变方向之后钻近了舰体,撞上水平装甲之后发生了爆炸。虽然B炮塔在随后十分钟内没有打出一枚炮弹,但是该舰受到的损伤并不是很严重。
  打到四点过,“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劣势已经暴露无遗。
  激战中,大西洋舰队的四艘战列舰一共挨了十一枚穿甲弹,其中九枚穿甲弹在舰体内爆炸。
  打中“乔治五世”号的第二枚穿甲弹在舰体右侧,两座烟囱之间的侧舷处。虽然因为入射角太大,穿甲弹在砸中了水平装甲之后,没有穿透水平装甲,而是改变方向,最终在撞上了舰体左侧的侧舷甲板后发生爆炸,只在舰体水线以上部位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没有对战舰造成多严重的损伤。但是穿甲弹爆炸之后产生的冲击波导致二根烟囱的烟道都被震裂,大量有毒烟雾灌入舰体,舰长不得不迅速疏散附近的官兵,同时排出了三支损管队员进行抢修。
  打中“约克公爵”号的第二枚穿甲弹让该舰的B炮塔彻底报废。虽然B炮塔只有二门主炮,但是其位置靠近舰桥,爆炸产生的弹片打穿了航海舰桥下方的薄弱装甲,导致舰桥内的十多名官兵伤亡,并且使该舰一度失去了指挥。
  “安森”号则连续挨了二枚穿甲弹。一枚打中了该舰舰桥后方的主桅杆,导致架设在主桅杆上的火控雷达彻底报废,并且让了望台上的四名了望员全部阵亡。另外一枚打在了二号烟囱右侧,摧毁了用来吊放汽艇的起重机,并且导致二号烟囱的烟道受损。为此,该舰的舰长不得不下令暂时降低三号与四号锅炉的输油量,同时派遣了三支损管队伍去抢修受损的二号烟囱。
  只有“豪”号比较幸运。虽然在A炮塔报废之后,该舰的火力降低了四成,但是该舰位于编队的末尾,在采用了大范围战术机动之后,避开了射来的所有穿甲弹,而且还在还击中靠运气打中了对手一次。
  在这十五分钟的战斗中,第4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也先后挨了九枚穿甲弹。
  与大西洋舰队的处境完全相反的是,打中四艘“皇帝”级的九枚穿甲弹要么穿透了没有装甲保护的舰体,要么就被装甲挡了下来,没有一枚穿甲弹在舰体内部爆炸。其中,只有打中了“神宗”号上层建筑的一枚穿甲弹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伤。
  看着对手身上冒起的一团团火球,即便坎宁安仍然不相信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十四英寸穿甲弹仍然打不穿“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装甲,他也不得不承认,“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根本不是“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对手。
  可以说,作为“条约型战列舰”,“乔治五世”级根本不是快速战列舰的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