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578

  当时,“鲨鱼”级大型巡洋舰上有二座三联装重型鱼雷发射器,一般情况下,大型巡洋舰上的鱼雷都是用来对付失去了航行能力,又没有沉没的敌舰船的。大概是不想浪费更多的炮弹,谢昶伦才想到用鱼雷来干掉“拉米利斯”号吧。
  在二艘“鲨鱼”级赶上来之前,“果敢”号上的炮火不但摧毁了“拉米利斯”号上三分之二的副炮,还数次命中“拉米利斯”号舰体水线附近,使其丧失了航行能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大型巡洋舰靠近敌舰发射鱼雷。
  在被七条六百五十毫米大型鱼雷连续击中之后,“拉米利斯”号放弃了最终的挣扎。
  五点二十三分,“拉米利斯”号沉没,全舰九百四十名官兵中,有二百三十七人幸免于难。
  当时,一条重型鱼雷还差点击中了正在苦苦挣扎的“祁连山”号战列舰。
  这一情况表明,“鲨鱼”号上的鱼雷发射器仅配有简易瞄准装置,其“可靠性”非常低,在海战中很容易误伤自己人。
  “拉米利斯”号覆没之后,“安得列斯”号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虽然第43舰队与第41舰队的战列舰都“放过”了“安得列斯”号,但是在损失了所有主炮之后,“安得列斯”号在四艘轻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面前仍然显得异常的脆弱。当时,大西洋舰队的巡洋舰与驱逐舰都冲在了最前面,根本无法掩护掉队的“安得列斯”号战列舰。另外,萨摩维尔也没有想过要拯救这艘注定会战沉的战列舰。
  从五点二十分到五点二十七分,至少有十条重型鱼雷击中了“安得列斯”号。
  虽然驱逐舰上使用的仅仅只是五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而不是利用从日本获取的技术生产的六百五十毫米氧气鱼雷,但是其威力并不小,足以击沉战列舰。加上庞大的数量,别说“安得列斯”号,即便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省”级战列舰也吃不消。
  五点半,“安得列斯”号右倾翻覆。
  数分钟之后,这艘排水量三万多吨的巨型战舰肚皮朝上的沉入了大海之中,全舰官兵中,仅有不到一百人幸免。
  到此,大西洋舰队已经损失了三艘战列舰。
  在“安得列斯”号沉没之前,杨定方调整了交战顺序,“武宗”号与“世宗”号炮击一号目标舰,“穆宗”号炮击二号目标舰,“神宗”号炮击三号目标舰。随即,白佑彬给第41舰队再次发去电报,要求“长江”号与“黄河”号分别协助“穆宗”号与“神宗”号作战。至此,战场上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
  毫无疑问,接下来的战斗将没有任何悬念可言。
  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英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将难套全军覆没的最终结局。
第二十章
垂死挣扎
  第43舰队参战后大概一个小时,萨摩维尔就被推到了毁灭的边缘。
  这一点,肯定是萨摩维尔没有想到的。准确的说,在“勇士”号、“拉米利斯”号与“安得列斯”号相继战沉之前,萨摩维尔并不相信远道而来的第43舰队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可是,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内,三艘战列舰相继战沉,不管萨摩维尔有没有认识到第43舰队的强大战斗力,大西洋舰队已经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其实,早在“拉米利斯”号遭到突然打击的时候,萨摩维尔就发现了危险。
  只是,“拉米利斯”号不清不楚的报告让萨摩维尔错过了避开第43舰队的机会,这也是他能够获得的最后一次机会。
  当时,“拉米利斯”号报告遭到了敌舰炮击,而且判断为敌主力舰。
  这个判断并没有错,“果敢”号的主炮与战列舰的主炮一样。另外,距离太远了,“拉米利斯”号只能判断出敌舰有三座主炮炮塔,而无法判断出每座主炮炮塔安装了几门火炮,也就无法判断出到底是战列巡洋舰,还是快速战列舰。
  直到“果敢”号打出了三轮齐射,“拉米利斯”号的了望员才做出了准确判断。
  到此,萨摩维尔相信,返回战场的不是第43舰队,而是“果敢”号战列巡洋舰。虽然这个判断并没有错,但是却让萨摩维尔疏忽大意。
  在出港之前,英国情报部门获得的情报是:“果敢”号需要回国大修,“海豹”号与另外二支破交舰队已经在北大西洋上活动了数个月,所有战舰都需要返回港口进行大规模维护与修理,所以帝国海军才会派遣第43舰队进入北大西洋执行破交作战任务。
  虽然后来收到情报,证实“果敢”号没有去马耳他,而是随同第43舰队进入了大西洋,但是结合之前的情报,萨摩维尔,乃至英国海军高层都认为,“果敢”号也只是掩护第43舰队,在完成掩护任务之后,就将返回直布罗陀,然后返回帝国本土。
  如此一来,此时“果敢”号出现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第41舰队已经失去了斗志,正在向直布罗陀海峡方向突围,而在其三艘主力舰遭到重创,仅有二艘主力舰还能继续作战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能力去拯救遭到“拉米利斯”号炮击的“祁连山”号战列舰。正好“果敢”号来到了交战海域,所以参加了战斗,炮击了“拉米利斯”号。
  从错误的情报,错误的逻辑,只能得出错误的判断。
  即便萨摩维尔已经意识到,第43舰队很有可能没有突入大西洋,会在第41舰队遭到袭击之后返回。可是,他并不认为第43舰队能够及时赶到战场。按照他的想法,如果第43舰队已经到达了战场,为什么还要用一艘不经打的战列巡洋舰去帮助“祁连山”号?以第43舰队的实力,救助“祁连山”号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另外,第41舰队肯定有办法摆脱大西洋舰队,根本不需要第43舰队的支援。
  萨摩维尔的逻辑没有混乱,可是其推论的基础则错了。如果第43舰队返回战场,其目的肯定不是救援第41舰队,而是对付大西洋舰队。萨摩维尔却认为第43舰队会首先救援第41舰队,也就会首先出手救助“祁连山”号战列舰,而不是对付大西洋舰队。
  直到四点过,萨摩维尔才回过了神来。
  准确的说,直到这个时候,萨摩维尔才放弃了追逐第41舰队的想法。
  当时,钟长生并不知道第43舰队已经到达,为了确保让三艘遭到重创的战列舰能够返回直布罗陀港,他不但让二艘“长江”级战列舰放慢速度,转向脱离编队,准备去对付大西洋舰队,还让一直在战场外活动的驱逐舰与轻巡洋舰做好了参加战斗的准备。如果大西洋舰队继续追逐第41舰队,钟长生只能与萨摩维尔拼个鱼死网破。
  在此情况下,萨摩维尔反而失去了决战的决心。
  “长江”级战列舰的防护能力有目共睹,二艘战列舰都挨了不少的炮弹,结果都没有遭到重创,反而在战斗中将“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厌战”号打成了重伤。另外,大西洋舰队剩下的五艘战列舰的战斗力都有所损失,如果与二艘“长江”级战列舰死拼,萨摩维尔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到时候,即便能够击沉这二艘战列舰,大西洋舰队也会损失一到二艘战列舰。
  显然,这个结果让萨摩维尔无法接受。
  如果在此时撤出战斗,不但能够确保干掉之前掉队的“祁连山”号,还重创了对方三艘战列舰,使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第41舰队丧失了战斗力,在未来半年,甚至一年之内,第41舰队都难以承担起重要的作战任务。如果能够率领大西洋舰队全身而退,萨摩维尔就获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并且继续掌握着北大西洋的制海权。
  结果,当钟长生准备拼命的时候,萨摩维尔却胆怯了。
  随着二艘“长江”级战列舰再次投入战斗,萨摩维尔下达了转向的命令,想摆脱第41舰队,撤出战场。
  也正是如此,在第43舰队打开雷达的时候,大西洋舰队已经转向北上。
  随着电子军官发现了从西面出现的舰队之后,萨摩维尔才意识到,第43舰队已经到达了战场,大西洋舰队大难临头了。
  当时,英国战舰上装备了由美国提供的无线电探测设备。
  这种设备是美国海军为了对付帝国海军在雷达方面的优势而专门研制的,该设备不但能够准确的测量出无线电信号源的方向,还能针对各种无线电设备的工作频段进行侦察,以判断出无线电信号是雷达发出的,还是电台发出的。更重要的是,该设备还能判断出无线电信号是不是己舰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的反射波。
  显然,这种设备非常先进。
  也正是如此,在第43舰队的雷达启动之后,英国战舰上的电子军官立即发出了警报。
  可是,这已经太晚了。
  第43舰队的速度远在大西洋舰队之上,而且用雷达探测到大西洋舰队之后,立即转到了相同的航向上,并且将距离缩短到了二万三千米左右。
  最初的时候,萨摩维尔还认为第43舰队只是想把大西洋舰队逼出交战海域,确保第41舰队能够安全离开战场。毕竟,二万三千米的交战距离,对双方的主力舰来说都太远了一点。以往,英国海军与德国海军的战斗中,交战距离很少超过二万米,大部分时候都在一万米左右的距离上进行。即便萨摩维尔看过美国提供的很多战报,知道在太平洋上,帝国与美国海军的舰队经常在二万米之外交火,可是他仍然不太相信帝国海军的战列舰能够对二万米之外的敌舰进行精确炮击。
  很快,第43舰队的齐射就让萨摩维尔彻底绝望了。
  前五轮炮击,第43舰队就击中了对手十八枚穿甲弹,命中率高达百分十!要知道,在北大西洋战场上,即便在一万五千米之内,战舰的炮击命中率也很少超过百分之五,一般都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
  可以说,十分钟之内,支撑着萨摩维尔的所有信心都崩溃了。
  接下来的战斗,大西洋舰队表现不佳,除了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之外,萨摩维尔的无所作为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如果他能够及时下令突围,如果能够及时调动随行的驱逐舰,如果能够及时转向,如果能够及时放弃注定要完蛋的“勇士”号与“安得列斯”号……不管怎么说,如果当时萨摩维尔有所作为,情况不会变得这么糟糕。可是,在近一个小时的战斗中,萨摩维尔没有下达一项战术命令,哪怕是错误的战术命令。
  这样的情况,在海战中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其实,到五点半之前,“巴哈姆”号,也就是大西洋舰队的旗舰都没有遭到重创,与之对抗的“世宗”号战列舰的炮击命中率并不是很高。
  直到“勇士”号、“拉米利斯”号与“安得列斯”号相继战沉,萨摩维尔才大梦初醒,可是此时要想摆脱对手,已经来不及了。
  第43舰队与第41舰队的六艘战列舰已经围了上来,并且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
  别说,大西洋舰队仅有三艘性能并不先进,服役了三十年,而且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有所损伤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算是三艘协约国集团最强大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在面对两倍于己的敌人,且敌人都有足够犀利的主炮的情况下,也难以逃出升天,更不可能反败为胜。
  关键时刻,萨摩维尔下达了分散突围的命令。
  为了掩护三艘主力舰突围,大西洋舰队里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立即行动了起来,其十二艘驱逐舰想第43舰队的四艘快速战列舰发动了自杀式袭击。
  同时,萨摩维尔没有忘记“呼唤”迟迟没有露面的机动舰队。
  此时此刻,机动舰队成为了大西洋舰队的救命稻草!
第二十一章
见死不救
  如果萨摩维尔知道,坎宁安在收到他发出的电报之后,不但没有立即下令驰援大西洋舰队,而是在考虑有没有必要拿二艘“前卫”级战列舰去冒险救援大西洋舰队的话,恐怕会气得吐血而亡。
  实际上,从一开始,坎宁安就没有想过要驰援大西洋舰队。
  原因很简单:坎宁安一直不赞同萨摩维尔制订的作战计划,认为不应该去拦截第41舰队,而是应该集中兵力搜寻第43舰队,并且与第43舰队决战。只是,萨摩维尔没有听他的建议,而是一意孤行的将歼灭第41舰队摆在了首要位置上。
  作为老搭档,坎宁安很清楚萨摩维尔的想法,可他更清楚此次面对的敌人。
  按照计划,机动舰队应该到战场西面去截击第43舰队,等到大西洋舰队消灭了第41舰队之后,再与其配合干掉第43舰队,一举夺取大西洋的制海权,甚至顺势打通进入地中海的航道,为夺取直布罗陀要塞打下基础。
  当时,英国还与西班牙取得了联系。只要英国海军歼灭了帝国海军第四舰队,夺取了制海权,西班牙就将出动地面部队,在英国舰队的支持下进攻直布罗陀要塞。
  正因为知道这一计划不可能实现,所以从一开始,坎宁安就没有按照计划行动。
  舰队离开扑茨茅斯港之后,坎宁安就下令关闭电台与雷达,秘密奔赴战场,并且在到达了圣维森特角西南海域之后改变了航向,帖着伊比里亚半岛的海岸线进入了加的斯湾,并且在海湾北部海域埋伏了下来。
  这些行动,坎宁安都是按照兵棋推演得出的结论安排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