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578

  此时,最忙碌的还是于右任等一批航海参谋军官。
  白佑彬仍然没有下达开启雷达的命令,而且毕长胜还在让电子军官释放干扰金属铂条。在此情况下,航海参谋只能通过之前获得的,比较有限的战场情报来判断敌舰队的航行方向,速度,以及与敌舰队的相对位置。
  恐怕,包括于右任在内,所有航海参谋都在暗自祈祷,大西洋舰队不要因为“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的突然出现而放弃追击第41舰队的行动,突然转向离开战场。不然,第43舰队将难以抢占到有利位置,甚至会撞上大西洋舰队的炮口。
  同样的,白佑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果敢”号的出现,一方面拯救了“祁连山”号战列舰,保护了第43舰队的左翼;另外一方面也暴露了第43舰队的行踪,如果萨摩维尔有点头脑,就会想到“果敢”号战列巡洋舰不会单独行动,第43舰队肯定就在附近。在此情况下,他还会继续紧咬第41舰队,而不顾第43舰队的威胁吗?
  如果萨摩维尔感受到了危险,他会怎么做?
  向南转向?
  不大可能。因为第41舰队最终转向到了七十度,在“果敢”号出现之前,大西洋舰队也转向到了七十度,正在追击第41舰队,所以第41舰队实际上在大西洋舰队的东南面,如果大西洋舰队向南转向,第41舰队可以绕到其南面,至少其两艘仍然有着强大战斗力的“长江”级战列舰可以凭借速度优势堵住大西洋舰队南逃的航道,配合第43舰队歼灭大西洋舰队。在此情况下,萨摩维尔绝对不会向南机动。
  当然,白佑彬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
  那就是坎宁安指挥的机动舰队就在战场南面。如此一来,萨摩维尔在受到第43舰队的威胁之后,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与机动舰队会合,然后突破第43舰队的封锁,或者与第43舰队决战。
  如果坎宁安没在战场南面,萨摩维尔就只能向左转向,与正在同“果敢”号决战的“拉米利斯”号会合,然后从靠近西班牙本土的海域撤出战场。
  想到这,白佑彬心里基本上有数了。
  四点过十分,在第43舰队向西航行了大概七海里,如果大西洋舰队没有改变航向,其与大西洋舰队的距离缩短到了大概二万七千米的时候,白佑彬下令启动了战舰上的雷达,同时停止实施电子干扰。
  三分钟后,毕长胜送来了雷达侦察到的情况。
  东南方向上,大概四万米之外,第41舰队正在向七十度方向航行,而之前在追击第41舰队的大西洋舰队已经出现在了第43舰队东面大概二万四千米处,且航向变成了零度,也就是朝正北而去。
  司令舰桥内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白佑彬却暗暗松了口气。
  随即,他又连续下达了数道命令。
  四点十五分,第43舰队开始向左做急转向,同时一封电报从“武宗”号战列舰上发了出去。
  这是发给第41舰队的电报,为了防止大西洋舰队向东逃窜,必须联手作战。
  实际上,白佑彬并不担心大西洋舰队会向东逃窜。东面就是直布罗陀海峡,以大西洋舰队的速度,别说从第43舰队手里逃走,就连第41舰队里的二艘“长江”级战列舰都能将其追上。
  白佑彬最担心的还是一直没有露面的机动舰队。
  毫无疑问,机动舰队没在战场的南面,不然萨摩维尔不会向被转向。
  现在的问题是,坎宁安到底在哪,以及会在什么时候投入战斗。如果白佑彬想扩大战果,在坎宁安投入战斗之后,第43舰队必须去对付机动舰队,到时候对付大西洋舰队的重任就将落在第41舰队的手上。所以,此时绝不能让第41舰队撤出战斗,至少不能让二艘还有战斗力的“长江”级战列舰离开。到时候,即便第41舰队打不过大西洋舰队,只要能够拖住大西洋舰队,为第43舰队争取到时间,白佑彬就有足够的把握用第43舰队歼灭二支英国舰队。
  显然,白佑彬的胃口很大,非常大!
  这一番思索,仅仅花了几分钟的时间。
  此时,第43舰队已经转向到正北,与英国大西洋舰队的距离缩短到了二万三千米左右。确定敌舰队开始加速之后,白佑彬将战术指挥权交给了杨定方。
  四点二十分,第43-1主力编队内的四艘快速战列舰几乎同时开火。
  因为第43舰队只有四艘快速战列舰,而大西洋舰队有五艘战列舰;另外,在完成转向之后,为了尽快开打,第43舰队必须控制好速度,不能冲到大西洋舰队的前面去,所以在安排交战顺序的时候,杨定方根据第41舰队发来的消息,放过了最前面的“伊丽莎白女王”号,重点炮击后四艘敌舰。
  二万三千米,对老迈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来说,确实太远了。
  在这个距离上,不但无法精确瞄准夜色掩护下的敌人,其使用的十五英寸穿甲弹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也没有任何威胁。
  相反,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来说,这个距离根本不是问题。
  在以往的战斗中,“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创造了击中二万八千米外敌舰的交战纪录,在火控雷达的引导下,二万三千米的交战距离并不算太远,只要速度控制得好,照样能够打中对手。
  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在使用重型穿甲弹的时候,对未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大规模改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几乎能够全程绝杀,即便将距离扩大到三万米,也能轻而易举的打穿“伊丽莎白女王”级仅有六英寸(约和一百五十二毫米)厚的水平装甲。
  显然,双方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前五轮炮击,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都取得了战果。
  因为敌人的威胁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威胁,所以“武宗”号的表现最为抢眼,在第二轮就打出了跨射,第三轮就击中了二号目标舰一枚穿甲弹,并且在第四轮击中对手两次,在第五轮击中对手一次。
  其他三艘战列舰的表现也差不了多少,排在最后面的“神宗”号战列舰在打出第五轮齐射之后,与其交手的五号目标舰,即“安得列斯”号就降低了航行速度,落到了编队的后方。
  杨定方没有立即调整交战顺序,而是投入了第43-3巡洋舰编队与第43-4驱逐舰编队,准备首先解决掉掉队的五号目标舰。
  打到这个时候,英国大西洋舰队仅仅还击了二次,而且是没有任何威胁的还击。
  可以说,整个局势对第43舰队极为有利。
  杨定方在进行战术指挥的时候,也尽量考虑到了白佑彬的战役布局。
  在白佑彬担心英国机动舰队突然出现的时候,杨定方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因此,当大西洋舰队的“安得列斯”号被摧毁之后,杨定方不但没有变更交战顺序,也没有主动缩短交战距离。只要能够再让一到二艘敌舰丧失作战能力,到时候就算机动舰队到达,第43舰队也能抽身而退。
  四点三十五分,在第43-1主力编队打出了第七轮齐射的时候,第41舰队赶到了。
  按照白佑彬的要求,钟长生带着二艘“长江”级战列舰转向到了二十度,迅速返回了战场。这两艘战列舰首先对付的就是已经掉队,正在遭受第43舰队辅助战舰攻击的“安得列斯”号。
  显然,钟长生不想一直挨打,现在有了打敌人的机会,他可不会轻易放过。
  四十分,白佑彬给钟长生再次发去了电报,要求用辅助战舰去收拾那些丧失了所有主炮的敌战列舰,二艘“长江”级战列舰要尽快追上还在逃窜的大西洋舰队,与第43舰队联合作战。
  这封电报非常及时,因为再过五十分钟,战局就将发生重大转变。
第十九章
穷途末路
  因为及时调整战术,没有让“神宗”号与第41舰队的二艘战列舰去对付掉队的“安得列斯”号,所以大西洋舰队最先完蛋的不是“安得列斯”号,也不是遭到“果敢”号痛击的“拉米利斯”号,而是排在“安得列斯”号前面,之前与“穆宗”号交手,随后遭到了“神宗”号的炮击,接着又被“长江”号与“黄河”号盯上的“勇士”号战列舰。
  在之前的战斗中,虽然“勇士”号战胜了“大别山”号,并且让“大别山”号损失了所有主炮,舰体也遭到重创,但是“勇士”号的战斗力并不比“大别山”号强多少,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斗中,“勇士”号也吃了不少的炮弹,受了比较严重的创伤。
  面对强大的“穆宗”号战列舰,“勇士”号几乎没有还手的力气。
  前五轮交手中,在仅仅只还击二轮的情况下,“勇士”号被三次击中。这可不是“大别山”号上使用的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弹,而是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三枚穿甲弹的命中点都在“勇士”号上的上层建筑上,而且都打穿了其水平装甲,在舰体内发生爆炸。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三枚穿甲弹都没有命中动力设备舱与弹药舱等关键部位,只是炸毁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舱室,没有使战舰受到致命伤害。
  打到四三十五分的时候,“勇士”号已经败下了阵来。
  只是,在“安得列斯”号掉队,自身动力设备又没有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勇士”号没有脱离编队,仍然跟随着舰队的步伐向北逃窜。
  随后,第41舰队的二艘战列舰赶到,“神宗”号不用再为前出的巡洋舰与驱逐舰提供掩护,将炮口转向了“勇士”号战列舰。
  与之前对付“安得列斯”号一样,在对付“勇士”号的战斗中,“神宗”号的表现仍然可以用“如有神助”来形容。
  在对“勇士”号打出的第二轮齐射中,就有二枚穿甲弹近失。接着,第三轮齐射就让“勇士”号尝到了苦头。打到第五轮齐射时,从“神宗”号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准确无误的击中了“勇士”号不算高大的舰桥,一举摧毁了航海舰桥、罗经舰桥与火力指挥中心,并且炸死了包括舰长与大副在内的数十名官兵。
  似乎担心被“神宗”号抢了功劳,“穆宗”号也越大越勇。
  四点四十八分,从“穆宗”号丙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砸在了“勇士”号前后两根烟囱之间的露天甲板上,随后又穿透了下方的水平装甲,最终在一号轮机舱内爆炸。因为“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动力舱设置得比较紧密,这枚穿甲弹不但摧毁了一号轮机舱,还导致后方三号锅炉舱严重损毁。结果,一枚穿甲弹就报销掉了“勇士”号上一半的动力系统。加上之前受到的损伤,“勇士”号的速度顿时跌落到了十节左右。
  对战列舰来说,在战斗中损失速度,就意味着毁灭。
  “穆宗”号与“神宗”号也迅速调整战术,都将航速控制在了十二节左右,以确保不会“错过”已经减速的“勇士”号。
  四点五十五分,钟长生收到了白佑彬发来的电报之后,立即调整了战术。
  “长江”号与“黄河”号从二万五千米开外向“勇士”号打出了第一轮齐射。虽然在这个距离上,二艘同样采用了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的战列舰能够用重型穿甲弹打穿“勇士”号的装甲,但是“长江”号与“黄河”号都长期部署在第四舰队,没有机会回国进行大规模改进,没能像“皇帝”级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那样安装先进的火控雷达,所以其炮击准确率并不是很高,二万五千米的交战距离显得有点远。
  直到五点十分左右,当交战距离缩短到二万米之内的时候,“长江”号才第一次击中了“勇士”号。
  在此之前,“穆宗”号与“神宗”号已经取得了多个战果。
  按照二艘战列舰上了望员的统计,到五点十分的时候,“穆宗”号击中“勇士”号至少十三次,“神宗”号击中“勇士”号九次。当时,让两艘战列舰上的官兵纳闷的是,在连续打中对手二十二次的情况下,“勇士”号竟然没有沉没的迹象!
  这不得不说“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综合生存能力相当强大,不然英国海军也不会将这种服役了三十年的战列舰当作宝贝般看待。
  二分钟后,位于二个方向上的四艘战列舰几乎同时向“勇士”号打出了新一轮齐射。
  五点十四分不到,一团巨大的火球从“勇士”号上腾空而其,明亮的火焰照亮了方圆数千米的海面。
  四艘战列舰上的了望员都记录下了爆炸发生的地点:C炮塔。
  毫无疑问,那是主炮弹药库发生爆炸后产生的火球,可是这却让很多人觉得无法相信,因为在爆炸发生的时候,“勇士”号上的所有主炮都被摧毁了。按照一般的情况,在主炮炮塔被摧毁之后,为了确保弹药库不会爆炸,舰长往往会让官兵向主炮弹药舱注水。这样一来,即便弹药舱被炮弹直接命中,也很难发生爆炸。
  情况很明显,“勇士”号的C炮塔弹药舱没有注水。
  据“勇士”号上幸存的官兵回忆,C炮塔是在与“大别山”号交战的时候被摧毁的,而且当时“大别山”号战列舰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所以舰长没有下令向C炮塔弹药舱注水,以减轻舰体重量。
  正是这个“失误”,最终葬送了“勇士”号战列舰。
  大爆炸发生之后不到五分钟,断裂成二截的“勇士”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九百多名官兵中,仅有三十七人获救。
  紧随“勇士”号后尘的是遭到“果敢”号破交舰队攻击的“拉米利斯”号。
  打掉了“拉米利斯”号的所有主炮之后,谢昶伦一面下令缩短交战距离,重点炮击敌舰舰体,另外还让一直在外围活动的二艘“鲨鱼”级大型巡洋舰跟了上来,并且做好鱼雷攻击的准备。
  因为“果敢”号不是“专业”破交舰,所以没有配备鱼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