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578

  相对而言,表现最差的是旗舰“松江府”号。
  这不能怪“松江府”号的炮手,主要是其舰长付勋杰不断的下达战术机动命令。付勋杰这么做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避免挨炮弹!
  在“利相斯基岛海战”中,“光宗”号司令舰桥被摧毁,虽然白佑彬命大福大,只受了重伤,但是在随后的战斗中,因为舰队失去了统一指挥,结果错过了很多机会。付勋杰参加了那场海战,而且其指挥的“安宗”号也遭到了重创。现在,他可不想重蹈覆辙,让旗舰受到威胁。
  另外,作为旗舰舰长,付勋杰必须为舰队指挥官的安全负责。
  打了四十多分钟,“松江府”号只击中了“衣阿华”号两枚穿甲弹,而且这还算上了最初的那一枚。也就是说,在三点四十分之后的战斗中,“松江府”号只打中了对手一次。只是,在持续不断的战术机动中,“松江府”号没有再次被对手命中。
  在这四十五分钟的战斗里面,“省”级战列舰与“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优点与缺点都表现了出来。
  毫无疑问,“省”级战列舰的火力足够犀利。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的威力足以对付“衣阿华”级战列舰,而且其炮击精度也远远超过了海军的要求。同时,“省”级战列舰的综合防护性能得到了证实,其装甲足以应付美军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威胁,同时在中弹之后的生存能力比以往的快速战列舰都要好得多。
  这也正是“省”级多出了一万吨排水量带来的直接好处。
  只是,其缺陷仍然非常明显,最大的问题就是火力密度偏低。在保持较高航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火力密度,将难以命中对手。为了打中对手,舰队指挥官往往会选择降低航行速度,而这又会使自身遭到敌人的打击。
  另外,“省”级战列舰的火控指挥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炮击效率。
  相对而言,“衣阿华”级战列舰在“省”级战列舰面前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虽然其十六英寸主炮有足够的威胁,但是其火控系统的缺陷导致其主炮的作战效率非常低。另外,美国海军的重型穿甲弹的威力也偏低,远远不如帝国海军的同型号炮弹。
  战斗中,“衣阿华”级战列舰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其生存能力。
  虽然“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装甲绝对厚度不如“省”级,这主要是美国的装甲钢冶炼技术,以及动力设备的性能不如帝国而导致的,但是“衣阿华”级的综合生存能力绝对不容小看。美国的舰船设计工程师正是通过提高战舰的综合生存能力,有效的弥补了其在装甲厚度上的欠缺,从而使“衣阿华”级战列舰在中弹之后能够继续保持战斗力,毕竟尽量减少战沉的可能性。
  比如“新泽西”号在挨了七枚穿甲弹(实际是十一枚,另外四枚没有被“辽省”号的了望员记录下来)之后,只损失了一座炮塔,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而且舰体没有受到太大损伤,速度也没有降低,更没有沉没的危险。如果换成“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挨了同样多的炮弹之后,就算不沉没,也会丧失战斗力,甚至丧失航行能力。
  经过四十五分钟的战斗,两种战列舰的优劣也分了出来。
  虽然“省”级与“衣阿华”级战列舰都是在《伦敦海军条约》的框架内进行设计的,但是帝国与美国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在关系到海军战舰的关键技术方面的差距,最终决定了这两种战列舰的性能差距。
  可以说,正是从“省”级与“衣阿华”级战列舰开始,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战列舰的性能差距开始扩大,并且最终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在性能上全面落后。当然,这也需要时间,至少“衣阿华”级还没有完全落于下风。
  在打不过第11舰队的情况下,威利斯·李只能选择撤退。
  当然,撤退也要讲求战术。“衣阿华”级的速度不比“省”级快多少,如果选择逃跑,最终很有可能被第11舰队追上,从而被彻底歼灭。在此之前,不是没有这样的战例,而是有太多这样的战例了。
  四点十分刚过,第32舰队就转向到了九十度。
  这次转向,完全暴露出了威利斯·李的战术意图。白佑彬不会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放走敌人。再说了,第11舰队距离南面的战场有数十海里之远,一时半会也赶不过去。如果放走了第32舰队,第11舰队就没有对手了。
  四点十五分,白佑彬也下达了转向的命令。
  在同时向东航行的时候,第11舰队位于第32舰队三百三十度方向上。
  虽然第11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都只能用舰首方向上的六门主炮开火,火力顿时减弱了三分之一,但是第32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也只能用舰尾方向上的三门主炮开火,加上“密苏里”号的C炮塔被摧毁,其火力减弱了三分之二多!
  到此,第11舰队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可是能否歼灭第32舰队,还得看威利斯·李会不会犯错误!
第三十六章
指挥角力
  严格的说,威利斯·李在前期的指挥中并没有犯错误。
  与第11舰队遭遇之后,威利斯·李就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性,并且在第一时间向紧随第32舰队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巡洋舰编队发去了命令,让其转向西南,掩护正在向西南方向撤退的运输船队。
  只是,威利斯·李怎么也没有想到,西南方向上还有一支实力不弱的破交舰队。
  之前李收到的消息是,明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活动的三支破交舰队都没有在马克萨斯群岛海域附近,也就没有考虑到第11舰队会与破交舰队一起行动。另外,在正式组建了破交舰队之后,明帝国海军就没有让破交舰队执行过除破交之外的战斗任务。
  让威利斯·李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包括随后杀出来的“海龙”号破交舰队。在两支破交舰队的夹击之下,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巡洋舰编队几乎没有胜算可言。
  当然,这不能怪李,要怪只能怪美军的情报系统出了问题。
  在此情况下,威利斯·李只能让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舰编队加速前进,前去支援其战列巡洋舰编队,而不是配合第32舰队对付第11舰队。显然,李一直抓住了战术重点,确保运输船队的安全,才是他的首要任务。另外,第32舰队的绝对航速在第11舰队之上。如果打不过第11舰队,李还可以选择逃跑。
  另外,英国舰队指挥官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不但没有被敌人迅速干掉,还拖住了对运输船队威胁最大的“海虎”号破交舰队,为运输船队撤出战场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
  四点过,原先跟随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巡洋舰编队航行的第二支运输船队已经从“海虎”号破交舰队的东面穿过,正在以二十四节的速度逃离战场。确定“海虎”号破交舰队没有对其进行拦截,也没有派遣战舰追击之后,威利斯·李才下达了转向命令。
  现在,他要做的,只是继续缠住第11舰队。
  按照战场上的情况,随着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到达战场,明帝国海军的那两支破交舰队将难以威胁到第三支运输船队,甚至会被英国战列舰编队重创,从而逆转战局。到时候,如果情况有利,就与英国战列舰编队联手干掉第11舰队。如果战局不利,则主动撤退。
  可以说,运输船队能否安全离开战场,直接决定了威利斯·李的战术决策。
  从这一系列的指挥来看,李几乎没有犯严重的战术错误。现在处于不利位置,除了情报上的失误之外,就是美军战舰本身的性能不如对手。
  如果能够事先得知敌人投入了破交舰队,而且“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性能不比“省”级差,此时的情况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至少,威利斯·李不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忙于招架的境地。
  四点四十分,第32舰队转向大概半个小时之后,英国战列舰编队到达了第32舰队三百一十五度方向上,大概三十海里处。此时,威利斯·李做出了一个既果断,又聪明的决定:转向到一百八十度。
  这个决定看似平淡,却是一步妙棋。
  如果李遭遇到的不是帝国海军中经验最丰富,而且实力最强的舰队指挥官,恐怕他将在二个小时之后彻底扭转败局。
  当白佑彬发现美军第32舰队转向之后,也立即做出了向南转向的决定。
  此时,除了白佑彬之外,几乎没有人明白威利斯·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南转向。只是,白佑彬一眼就看穿了威利斯·李的战术。
  在第11舰队开始转向的时候,白佑彬就给秦孝东发起了新的命令。
  这道命令,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所有战斗。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威利斯·李只有一个目的:逼迫第11舰队也跟随向南转向,并且用切内角的战术,继续与第32舰队保持交火状态。
  随着双方同时南下,在一个多小时之后,英国战列舰编队就将从第32舰队前方穿过,到达第11舰队的前方,并且占据有利的位置。到时候,不管第11舰队是集中炮火攻击第32舰队,还是转向并且转移目标,打击英国战列舰编队,都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即便第11舰队能够凭借“省”级战列舰的优秀性能,迅速摆脱危险局面,也只能向西北方向转向,从而放过第32舰队,失去拦截美国海军第三支运输船队的机会。如此一来,威利斯·李不但能够顺利逃跑,还能确保运输船队的安全。
  在选择转向时间的时候,李就充分的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不然,他绝不会在四点四十分转向。
  也正是第32舰队突然转向,引起了白佑彬的怀疑。识破了李的战术意图之后,白佑彬并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战术,而是决定将计就计。
  白佑彬的这个决定,足以证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消灭第32舰队。
  当时,破交舰队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的决战已经分出了高下。在放过了美军第二支运输船队之后,“海虎”号与“海龙”号破交舰队联手作战,让两艘英国战列巡洋舰尝到了三百毫米穿甲弹的滋味。
  李的首要战术任务是要保护运输船队,而不是与第11舰队决战。
  白佑彬利用的就是这一点,随着“海龙”号破交舰队重新投入战斗,白佑彬手里有足够多的筹码让李改变战术意图。
  当时,白佑彬给两支破交舰队下达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拦截美军第三支运输船队。
  以战场上的态势来看,实力相对弱小的“海虎”号破交舰队将直接杀向美军运输船队,而“海龙”号则绕到运输船队的东面,防止敌人向东逃窜。只要两支破交舰队完成了合围,第三支运输船队里的上百艘船只将在劫难逃。
  在此情况下,威利斯·李还有决心与白佑彬决战吗?
  可以说,李没有任何选择,他只能用第32舰队来应付第11舰队,同时让英国战列舰编队尽快去掩护运输船队。
  当然,白佑彬要实现他的战术意图,还得有一个充分条件:控制好速度。
  必须控制好速度,才能避免过早与英国战列舰编队遭遇,从而避免遭到敌人八艘战列舰的夹击。
  因此,完成转向之后,白佑彬就下令让舰队把速度控制在了十八节。
  这个决定,当即就让蓝凌波等参谋感到万分惊讶。
  第32舰队的速度在二十四节以上,而且还有近一步加速的可能性。按照大部分参谋的理解,威利斯·李让第32舰队转向之后,肯定会设法逃出战场。如果此时第11舰队不加速追赶,就很有可能“失去”第32舰队。
  只是,白佑彬并没有被参谋“说服”。
  打了这几个小时,白佑彬对威利斯·李的能力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李不是那种容易战胜的对手。虽然其战术比较老套,也比较保守,在创新方面,以及胆略方面不如斯普鲁恩斯,但是在正规海战中,李这样的指挥官往往能够避免遭受惨痛的失败,从而在最后关头抓住机会。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相信,李肯定对战局有足够明确的了解。
  在第11舰队并没有加速追赶的情况之下,李不会让第32舰队走太远,不然其运输船队就将受到威胁!
  白佑彬的这一判断迅速得到了证实。
  五点,第32舰队也开始减速了。
  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第32舰队会减速,同时蓝凌波等参谋对白佑彬的战场判断能力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看来,白佑彬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一样,早就知道敌人会一起减速。
  随即,白佑彬收到了一封很关键的电报。
  “海狮”号破交舰队已经到达第11舰队东面大概七十海里处,并且将航向转到了二百四十度,正在等待白佑彬的命令。
  “让‘海狮’号破交舰队继续南下。”白佑彬在海图上指明一处地点,“争取尽快绕到美军第三支运输船队的南面,然后负责消灭逃散的美军运输船只。”
  “不让它们参加舰队决战?”伍庆元说完就朝白佑彬看了过去。
  “没这个必要,现在的兵力足以对付敌人的作战舰队了。”白佑彬淡淡一笑,说道,“敌人费尽周折,就是想让所有运输船只安全离开交战海域。即便威利斯·李知道我们难以对付,他也不会想到,‘海狮’号破交舰队能够在这个时候到达。等‘海龙’号与‘海虎’号破交舰队追上了美军的第三支运输船队之后,李肯定会让船队解散。到时候,能够击沉多少运输船只,就要看‘海狮’号破交舰队的表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5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